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核心主体,是解决未来"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关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直接关系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立足湖南桃江县实际情况,分析了桃江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与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期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农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培育壮大"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解决将来"谁来种地"以及"怎样种地"问题的根本途径。南京市高淳区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本文针对高淳区近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加强宣传引导,引进优秀人才;完善培育体系,提高基层培训能力;探索农业准入制度,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习总书记强调,"要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摆在我们面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青年农民职业化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根本办法.一是要"三位一体"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是指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以及有职业道德,有社会责任感的农民.二是要三类协同,三是三级贯通,四是要加快特色产业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相似文献   

4.
正前言目前,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尽管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二连增",但未来"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严峻,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必须加快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力度,全面提高务农农民的素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一个历史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农民技能与素质的提升是必备条件之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类进步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发展现代化农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就要大力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5.
傅莉辉  石研 《现代农业》2015,(2):124-125
<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重大战略问题。2013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4年自治区农村牧区工作会议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提高农牧民就是造就新型职业农牧民。一、培育新型职业农牧民是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的基石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正处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三农"中以农民为重的历史变革阶段。探索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以农民增收为目的提高农民的农业生产专业技能,意义重大。以河南省周口市为例,周口市黄泛区农场依托垦区与农村相结合为基础条件正式启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相互合作积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给予乡村人才支持、科学指导,解决谁种地、种什么地以及怎样科学种地等问题。本文主要分析周口市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期提高周口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质量。  相似文献   

7.
展望未来,农民将不再是一种身份印记,而是一种新型的职业选择。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领头羊,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由于传统农业效益低,导致大量的人才流出农业。"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反映了社会对农业经营主体的关注。职业农民,是具有新理念、新  相似文献   

8.
姚芹  范雪峰  金福源  宋浩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3149-13150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未来"谁来种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然而在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速度加快的同时,出现了农业就业人员减少、农业从业人员明显老龄化等问题。该研究界定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在总结苏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特色的基础上,阐述农民培育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就开展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开远市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党中央针对中国新时期农业现代化提出的战略决策,着力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问题。文章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了现阶段新型职业农民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深化农村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大举措。该文在对近2年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情况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开展培育工作采取的主要做法,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相对于全省非农区而言,河南省农区劳动力,特别是第一产业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较大,但农区在"三化"协调发展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列举了中原经济区主体河南省农区"三化"不协调的主要表现,如农业结构层次和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仍然落后、结构转换失衡等,分析了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如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政策及制度缺陷等,并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积极推进农业工业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中原经济区农区"三化"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各种用地需求大量增加,征占农业用地力度越来越大,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并迅速形成和扩大为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农民在失去土地以后,不得不转移到城市就业,大量的失地农民在农转工的过程中,处于非正规就业状态,出现了被逐步边缘化的趋向,并在城市中形成了“城中村”现象,这种现象目前已经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主要在分析失地农民现状的基础上,利用职业搜寻一匹配理论构建了一个小模型来分析探讨失地农民在农村失去土地和农转工过程中被边缘化的具体过程和原因,并指出了这种现象对社会造成的不利影响,最后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3.
Food production, water management, land use, and animal and public health are all topics of extensive public debate. These themes are linked to the core activities of the agricultural sector, and more specifically to the work of farmers. Nonetheless, the ethical discussions are mostly initiated by interest groups in society rather than by farmers. At least in Europe, consumer organizations and animal welfare and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s are more present in the public debate than farmers. This is not how it should be. First, because consumers often cannot but rely on agriculture. Second, because recent research shows that farmers have moral beliefs and convictions that appear to be broader than economic considerations and that are—to a certain extent—specific to their profession. This raises the question how to make input from farmers operational in the public debates on the future of farming. We discuss one option: entrusting farmers with professional autonomy concerning moral matters related to farming. We sketch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which farmers are relatively silent on moral matters and we present some clear indications that farmers have values and moral beliefs that are relevant for the public debate. Next the concepts of professionalism and professional autonomy are discussed and applied to the practice of farming. Finally, we discuss the relevance and limits of professional moral autonomy for the agricultural profession. We close with an overview of what this moral autonomy implies for and requires from farmers in practice. We conclude that if some preconditions are met by farmers, then this type of moral autonomy can be relevant for farmers and for society, and contributes to the quality of the public debate on the future of farming.  相似文献   

14.
简单制作农业科教与推广影视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的乡镇农村最缺少农业科教与推广影视资料,而农民最需要农业方面的科教片。基层农技人员要学成农业和计算机等复合专业技术,运用多媒体电脑简便制作适宜本地区农业生产的科教影视片,能更好地搞好基层农技推广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由于农业收益低、农民兼业化日益严重、专职从事农业生产的高素质农民日益减少的问题,为了弄清西安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对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状况可能发生的影响及解决对策,通过统计调查、抽样调查、专家评估的方法,对西安职业农民的发展现状和制约农民职业化的相关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职业农民人数相对较少,职业农民整体文化程度不高,平均年龄偏大。制约职业农民发展的主要因素为:职业农民队伍素质较低,职业农民培育难度大,资金需求多融资难度大,土地流转不规范,合作社规模小等。要发展高素质的职业农民,就要加大对职业农民培养的力度,采取开展职业农民资格认证、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力度、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放宽政策支持、给予资金扶持、建立规范有序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等有效措施,从而缓解由于农业从业人员数量和质量的下降对农业生产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江苏省233户实地调研数据,分组对比分析不同兼业类型农户资金投入、劳动投入、肥料投入、土地经营规模等变量各总体均值间的差异;模型估计农户兼业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发现农户兼业降低了土地利用强度、降低了土地生产率,但对资金和劳动投入产出率影响不大。建议加快推进农村体制改革,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推动二兼农户离农,大力发展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7.
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服务“三农”的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必须统筹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农职院校具有服务地方"三农"的教育资源、人才资源、科技资源、信息资源和地域优势,而要实现农职院校服务"三农"与自身发展双赢,选取何种服务模式至关重要。文章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服务"三农"的模式为例,探讨了服务"三农"的模式,提出了进一步服务"三农"的方法措施,以期为农职院校更好地服务"三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的“三农”建设需要具有特色的外语人才,农业院校外语教师的全面素质则是提高外语人才质量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农业院校外语教师的调查,发现目前仍有很多问题急需修正,在此基础上试图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促进外语学科的发展,建立相适应的外语教师专业标准,以此来完善农业院校外语教师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9.
崇州市目前正在实施的"10万亩粮食高产稳产高效综合示范区"依托的是近年来建立的"1+4"农业模式。该模式是以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为核心,通过农产品公共品牌引领,"专家大院"的农业科技支撑,"农业服务超市"的社会化专业化保障,农村基层融资平台推进,四位一体助推现代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1+4"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它解决了农村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确保了粮食安全,促进了农民增收,构建了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对全国的农业农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和示范意义,具有推广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家庭农场变化视角下农业推广服务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家庭农场变化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就福建省农业推广服务进行实证研究,总结了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农业推广服务机制,发现家庭农场已初吴规模且生产经营性规模较大,但面临着农业推广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等问题.在分析不同类型经营模式特点及其适用条件的基础上,从构建“一主多元”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建立“三位一体”农业推广服务机制,加强对职业化新型农民的培养与教育,加大农村科技服务投入力度等方面,提出创新农业推广服务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家庭农场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