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株脂肪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离筛选脂肪酶高产菌株,为生物降解富含油脂的工业及生活污水提供菌种资源.从校园食堂附近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结合中性红油脂平板筛选法与三丁酸甘油酯平板透明圈法筛选脂肪酶高产菌株.根据菌株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分子生物学特征鉴定高产菌株,进而利用酸碱滴定法定量测定脂肪酶酶活,探究该菌株产生脂肪酶的最适酶促反应温度、pH值等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筛选获得的脂肪酶产生菌SLB-1为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硝酸盐还原呈阳性,能够水解淀粉和液化明胶;基于16SrDNA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SLB-1菌株与登录号为NR116240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处于同一最小分支,故将SLB-1菌株鉴定为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命名为B.methylotrophicus SLB-1,该菌株产脂肪酶的最适培养时间是24h,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7.0.本研究分离鉴定了脂肪酶产生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 SLB-1,且由该菌所产生的脂肪酶为中性常温酶.  相似文献   

2.
杨欣  俆尔尼  胡冰彬 《安徽农业科学》2014,(5):1526-1529,1589
[目的]优化脂肪酶水解菜籽油脚料的工艺,提高菜籽油脚料水解率。[方法]以菜籽油脚料为原料,选用黑曲霉脂肪酶水解菜籽油脚料,通过单因素试验、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法对该脂肪酶水解油脂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分析。[结果]单因素试验得出,黑曲霉脂肪酶水解菜籽油脚料的最适酶添加量为200u/ml,底物浓度75mg/ml,酶解pH7.0,酶解温度40℃,酶解时间45min以及摇床转数150r/min,此时菜籽油脚料水解率为16.4%。利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法确定了最优工艺条件是:酶添加量245U/ml,底物浓度为75mg/ml,酶解pH7.0,酶解温度是41℃,优化后的菜籽油脚料水解率达(26.92±0.86)%。[结论]研究可为菜籽油脚料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郭锐  范永仙  陈小龙 《浙江农业科学》2012,(8):1197-1200,1203
对脂肪酶不对称水解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进行研究,确立了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酶促不对称水解的最适条件。微水有机溶剂体系为叔丁醇,脂肪酶为Novzyme 435。并以此为基础确定了最适的催化拆分条件:底物浓度为2.5 mg·mL-1,酶添加量为2.0 mg·mL-1,摇床转速为160 r·min-1,反应介质水含量为0.2%,微水相pH值为8.0,反应温度为30℃。Zn2+的加入能加快底物的转化率,但同时严重影响E值。在最适条件下反应192 h,DL-苏式-对甲砜基苯丝氨酸乙酯的底物对映体过量百分数由最初的35.13%上升到了92.54%,所对应的底物转化率为68.62%。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非专一性脂肪酶猪胰脂肪酶水解几丁质条件的研究,探讨酶量、底物浓度、温度、pH和反应时间等对猪胰脂肪酶水解几丁质的影响,确定反应条件,当反应体系2 mL,猪胰脂肪酶0.01 g,胶体几丁质5%,pH值7.0,60 ℃反应30 h后,几丁质的水解率为6%。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产生的脂肪酶种类繁多、pH和温度的适应范围广,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细菌在油脂培养基中30℃培养24 h,经1次硫酸铵沉淀和2次Sephadex G-75排阻层析得到电泳纯脂肪酶。经SDS-PAGE测得其分子量为29.5 ku,经酶促反应测定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8.0,表现出较好的温度和pH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以大豆蛋白为底物,加入复合蛋白酶进行水解,对反应温度、底物浓度、反应时间、pH值、酶用量等工艺参数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分析了大豆肽含量及大豆蛋白水解度与各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最适温度为30℃、最适pH值为5.5、最适底物浓度为4.5 mg/ml、最适加酶量为8%(W/V)、最适反应时间为5 h,在此条件下酶解液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为3.05 mg/ml、水解度为73.11%。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对大豆秸秆、豆皮的最优水解条件和大豆秸秆的最佳预处理条件,为提高秸秆糖化效果及饲料转化率提供参考。[方法]以大豆秸秆、豆皮为材料,研究纤维素酶水解大豆秸秆的最适温度、pH值、底物浓度和大豆秸秆的最佳预处理条件。[结果]纤维素酶水解大豆秸秆的最适酶解温度为40℃,最适酶解pH值为6。在最适温度和pH值条件下酶的催化活性可维持9~10h。底物经表面活性剂吐温.20和吐温-80处理后可以将产糖量提高,在两种处理条件下,糖产量分别可提高28%(吐温-20)和38%(吐温-80)。经薄层层析,水解液中含有葡萄糖和麦芽糖两种成分。[结论]纤维素酶水解大豆秸秆、豆皮的最优条件为40℃、pH值6,并且表面活性剂吐温-20和吐温-80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大豆秸秆产糖量。  相似文献   

8.
为探寻环保低耗的柴油生产工艺,以乌桕梓酸化油为原料,利用固定化细菌A007脂肪酶催化甘油三脂的水解反应和固定化南极假丝酵母脂肪酶催化游离脂肪酸的酯化反应将其转化为生物柴油.结果表明,水解反应的最适条件为温度30℃、底物浓度60%(wt)、酶用量100 U/g,在此条件下反应12 h后甘油三脂水解率可达94%;酯化反应的最适底物摩尔比(甲醇/FFA)为5∶1,在30℃、酶用量为100 U/g的反应条件下,通过"酯化-脱水-再酯化"可使FFA的总酯化率达到98%以上.该工艺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何前  贝锦龙  容庭  张洁  陈庄 《广东农业科学》2009,(7):170-172,195
在同标条件下比较了5种市售商品植酸酶(编号为A、B、C、D、E)的酶活力、最适pH、最适温度、酸碱耐受性、耐热性及蛋白酶耐受性,结果表明,A、B、D植酸酶的酶活力与标示值相近;A、B植酸酶在偏碱条件下具有相对高活性,C、D、E植酸酶在酸性与偏碱环境下均具有较高活力;A、B、C、D、E植酸酶最适温度在50~60℃之间;80℃热处理3 min后,A、B、E植酸酶的剩余酶活有80%以上,C、D植酸酶则仅剩余40%以下;经胃蛋白酶处理后.A、B、D、E植酸酶的剩余酶活50%以上,C植酸酶仪残余8%,而经胰蛋白酶处理后,C、D、E植酸酶剩余酶活70%以上.研究结果表明,5种商品植酸酶各有优点,但并不完全符合"理想"植酸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以酸法提取的鲢鱼蛋白为原料,采用复合蛋白酶进行酶解,研究了底物浓度、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及反应pH对蛋白酶水解鲢鱼蛋白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优化水解工艺。结果表明:复合蛋白酶水解鲢鱼蛋白的最适条件为:底物浓度2%,温度55℃,pH值7.5,酶解时间55 min,优化后的水解液蛋白质回收率约为50.88%。  相似文献   

11.
以米糠为原料,按照0sborne法分级提取米糠清蛋白,选取碱性蛋白酶对米糠清蛋白进行酶解作用。通过响应面优化得出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5 500 U·g-1蛋白,酶解pH9.54,酶解温度56.5℃和酶解时间2.13 h,此时米糠清蛋白溶出率高达85.34%。同时对酶解前后米糠清蛋白的功能性质进行比较,酶解后米糠清蛋白的溶解性高达91.89%、乳化性高达84.23%、起泡性高达79.51%、持水性2.71 g·g-1及吸油性7.14 g·g-1,相对于未酶解前各功能性质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从油脂污染的土壤中分离获得了1株高效产脂肪酶的细菌S31,经鉴定为Burkholderia cepacia(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cepacia S31所产脂肪酶具有活性高、耐高温、耐有机溶剂和位置非特异性水解甘油三酯等优良特性。为了进一步提高S31菌株的产酶量,对该菌产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单因子试验筛选出最佳碳源为麸皮,最佳氮源为蛋白胨,最佳诱导物为Tween-80。通过对培养基各组分及外部培养条件因素的正交试验,确定S31菌产脂肪酶的摇瓶发酵最优条件为:以20 g.L-1麸皮、10 g.L-1蛋白胨、40 g.L-1Tween-80、0.5 g.L-1MgSO4和2 g.L-1K2HPO4为培养基(pH 7.0),250 mL三角瓶装40 mL培养基,3%接种量,30℃、180 r.min-1培养66 h可获得最理想的酶产量,达283.6 U.mL-1,比优化前提高2.73倍。  相似文献   

13.
利用耐热丝氨酸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改性,提高其分散性。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以加酶量、底物浓度、pH值和酶解温度为实验因素,以分散度指标为响应值,建立数学模型,优化酶解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最佳的酶解条件为:加酶量为4 070 U·g-1、底物浓度6.0%、反应温度71℃、pH 9.0,该条件下得到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的分散度为12.78,与未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分散度相比提高了2.09倍。  相似文献   

14.
从上海地区富含油性的土壤中,以橄榄油为唯一碳源进行富集培养、以罗丹明B为指示剂的平板进行初筛,摇瓶复筛得到产脂肪酶菌株51-43。通过对51-43进行形态学观察,以及18S rDNA特征片段比较分析,初步确定51-43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黑曲霉51-43产脂肪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确定其最优发酵条件为:蛋白胨2.35%,小麦粉1%,K2HPO40.1%,MgSO4.7H2O 0.05%,CaCl20.01%,NH4Cl 1%,Tween-80 0.5%,橄榄油1%,pH 7.0。此培养基在28℃,160 r/min的条件下发酵培养72 h,脂肪酶水解活力达到19.28 U/mL,是初始发酵培养基条件下所得脂肪酶酶活的2.21倍。  相似文献   

15.
沙棘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正交设计方法分别对热水提取法、微波辅助法、超声波法、酶法、酶法-超声波协同萃取法提取沙棘果渣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五种方法的提取量分别为:102.36mg·g^-1、19.04mg·g^-1、88.09mg·g^-1、65.91mg·g^-1、81.5mg·g^-1,5种方法的提取效果优劣依序为:热水提取法〉超声波法〉酶法-超声波协同萃取法〉酶法〉微波辅助法;综合时间、成本等因素,以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沙棘果渣多糖效果好,此时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60℃,料液比1:50(g:mL),时间20min,经验证的提取率为88.09mg·g^-1。  相似文献   

16.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0107产脂肪酶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 cepacia)0107产脂肪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方法]探讨碳源、氮源、诱导物和pH值等条件对产脂肪酶的影响。[结果]较为合适的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1.50%,蛋白胨1.50%,橄榄油1.00%,K2HPO40.20%,MgSO40.05%。较优化的培养条件为:起始pH值9.0,30℃培养60h,酶活达9.15U/ml,与初始相比酶活提高1.7倍。酶的最适pH值和温度分别为8.5和所60℃,70℃保温2h酶活稳定,这些性质都有利于对动植物油脂的转酯化。[结论]该研究为洋葱伯克霍尔德菌0107所产酶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pH和温度对黄姑鱼主要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学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在不同pH和温度下离体黄姑鱼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pH和温度对黄姑鱼主要消化道各部位消化酶活力多数有显著影响(P〈0.05),在黄姑鱼前肠、中肠、后肠、胃、肝胰脏5个部位,蛋白酶的最适pH分别为6.4、7.8、7.8、2.2、6.4,淀粉酶最适pH分别为5.0、7.8、7.8、6.4、5.0,脂肪酶的最适pH分别为5.0、6.4、7.8、3.6、5.0;在最适pH条件下,前肠、中肠、后肠、胃、肝胰脏中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均为40℃左右,淀粉酶的最适温度除肝胰脏中为40℃外,其他部位均为30℃,脂肪酶的最适温度均为40℃。蛋白酶活力在pH 6.4、37℃时达到最大值1 606.576±83.457 U,淀粉酶活性在pH 6.4、37℃时达到最大值188.086±17.538 U,脂肪酶在pH 5.0、40℃时达到最大值34.247±1.926 U。  相似文献   

18.
从云南酸矿废水中获得了一株脂肪酶活性较高的嗜热真菌,经显微形态及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鉴定为新萨托菌,命名为Neosartorya fischeri P1。通过同源克隆,从该真菌中获得了脂肪酶基因Lip024,并在Escherichia coli BL21 (DE3) 和Pichia pastoris GS115 中进行表达,表达量分别为0.09 U/mL、0.26 U/mL。重组酵母菌株在3.7L发酵罐进行高密度发酵后,重组酶酶活达5.22 U/mL。重组蛋白经超滤浓缩和阴离子交换柱纯化后达到电泳纯。重组酶酶学性质分析表明:该酶的最适pH为7.0,在pH 3.0~7.0的范围内非常稳定,酶活力均保持在95%以上;最适温度为50℃,并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此外,Ca2+和Mg2+能够显著提高Lip024重组脂肪酶的酶活。  相似文献   

19.
以黑皮果蔗“拔地拉”为试验材料,研究鱼腥草、丁香、高良姜、藿香、白藓皮等中草药制剂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常温下,包装处理的失水率低于未包装的,贮藏8d时,包装平均失水(0.53±0.187)%,而未包装的为(10.50±0.397)%;处理8d处理B、处理E切面仍正常.冷藏(0~4℃)处理40 d时,处理A、处理B、处理C、处理D切面正常,而处理CK、处理E发生劣变.冷藏48 d后,处理B、处理D的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437.9±35.79)、(432.8±30.89) μg·mL-1,降幅低于其他处理.冷藏的鲜切果蔗POD活性在贮藏前期会缓慢上升,24 d后各处理过氧化物酶活性急剧增加,至40 d,处理B、处理D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为(1.314±0.056)、(1.600土0.047)U·min-1· g-1,而处理CK高达(2.305±0.041)U·min-1· g-1.说明中草药制剂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的抑制POD活性,延缓果蔗发生褐变、腐坏,从而达到延长保鲜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米糠和豆粕中植酸的提取及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取米糠和豆粕中的植酸并测定其含量,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植酸,测铁分光光度法测定植酸含量。结果表明,影响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有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树脂类型及分离时的流速。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分离工艺: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3h、D201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流速1mL·min^-1,测得米糠中提取植酸含量为70.39mg·g^-1,豆粕中提取植酸含量为21.14mg·g^-1。该提取方法提取率高,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度较高,适用于农副产品中植酸的提取及含量的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