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在冀北山地利用无纺布容器苗进行杂交桑雨季育苗造林实验。实验效果理想,实现了当年育苗当年造林,苗木当年成活率为96%,桑苗平均高度31cm,越冬苗木成话率为92%。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沙枣进行扦插育苗和播种育苗试验,分析了2种育苗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沙枣扦插育苗苗木成活率65.0%,当年平均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分别为58 cm和0.63 cm,第2年平均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分别为104 cm和1.08 cm。春秋季种子育苗苗木出苗率分别为75.5%和93.5%,春季育苗当年平均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分别为38 cm和0.37 cm,第2年平均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分别为97 cm和0.86 cm;秋季播种1年生平均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分别为40 cm和0.38 cm,第2年平均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分别达到95 cm和0.87 cm。沙枣播种育苗出苗率高,单位面积载苗量大,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基质和育苗条件下对梭梭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梭梭为材料,比较了3种不同基质配置和两种育苗条件对梭梭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拱棚育苗和露天育苗条件下,最佳播种育苗基质均为园土∶河沙∶腐熟羊粪=1∶1∶1;同种基质下,小拱棚育苗方式均比露天育苗方式下苗木生长好。播种时,采用小拱棚营养袋育苗方式、播种基质以园土∶河沙∶腐熟羊粪=1∶1∶1的苗木生长量最好。苗木平均苗高、平均地径、平均主根长、一级侧根长、苗木重量分别达39.28 cm、0.19 cm、11.83 cm、7.45 cm、6.87 g。  相似文献   

4.
对西南桦的工厂化轻型基质穴盘育苗技术和常规塑料袋育苗技术(对照)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显示,轻型基质穴盘育苗技术比对照提前2~3d达到出苗率最高峰值;苗高、地径、主根长、Ⅰ级侧根数和大于2 cm的Ⅰ级侧根数分别比对照提高12.7%、7.8%、10.5%、37.7%和63.1%.穴盘培育的苗木的苗高、大于2 cm的Ⅰ级侧根数、主根长和Ⅰ级侧根数与对照差异显著,但主根长与苗高、地径、Ⅰ级侧根数间相关性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工厂化轻型基质穴盘育苗技术能明显提高西南桦苗木质量,在生产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芽苗切根移植对南酸枣苗木及造林当年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贵州三都进行了芽苗切根移植育苗对南酸枣1年生苗木及造林当年生长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1)芽苗切根移植育苗能提高苗木单株和群体质量,与常规育苗相比,芽苗切根移植育苗对苗木径生长量的提高、长5cm的侧根数量的增加及地径标准差的降低达极显著水平,对苗木高生长的提高和对高径比值、苗高标准差的降低达显著水平;2)芽苗切根移植苗造林优于常规苗造林,当年生树高、胸径生长差异达极显著水平;3)芽苗切根移植苗的高径生长节律与常规育苗一致,但各个时期的苗木高、径生长速度有差异,主要表现为缓慢生长期比常规育苗慢,快速生长期又比常规育苗快,径生长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6.
2010年冬季在红河州建水县李浩寨油茶苗圃基地,开展了油茶芽苗砧嫁接和实生苗嫁接育苗试验,结果为:①冬季嫁接育苗,嫁接成活率高、苗木生长健壮。其中芽苗砧嫁接成活率达88.3%,半年生平均苗高达15.3cm,平均地径0.35cm;实生苗嫁接成活率达91.3%,半年生平均苗高达19.4cm,平均地径0.42cm。②两种嫁接方式的苗高、地径、接穗粗度、接穗长度、根长、侧根数、叶片数差异大,以实生苗嫁接的苗木长势较好。经方差分析,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对马尾松进行扦插育苗及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采穗阑剪顶促萌时间以7月25日至8月10日为宜,剪顶高度以8cm为宜,可产合格穗条600万条/hm^2;培育扦插苗先于1999年12月15日至2000年1月15日在沙床寄插,然后于2000年3月20日至4月10日移栽到苗圃培育。2001年2月出圃时,平均苗高22.6cm,地径0.44cm.扦插苗造林5年生幼林的生长量与生物量均优于对照(实生大田苗造林),幼林树高、当年高生长量、胸径、地径、冠幅、单株材积各项生长指标差异的趋势基本一致,即:扦插苗〉容器苗〉大田苗。  相似文献   

8.
刘金江 《沙棘》2003,16(4):21-22
在全光雾嫩枝扦插育苗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网袋状轻型基质育苗容器进行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容器扦插平均生根率可达95%以上,较普通全光雾沙床扦插对照(CK)提高5.75%,主根数、虚根数均较对照(CK)增加1.02条,5.86条,平均苗高、地径分别增加4.33cm,0.07cm;容器扦插苗用于造林,其成活率较对照(CK)增加25.0%,当年株高、地径生长量较对照(CK)增加18.70cm,0.30cm;而且容器苗便于运输,可在整个生长季节随时移栽。  相似文献   

9.
对比常规育苗,对比Pt菌剂应用于黄樟(Cinnamomum parthenoxylum)育苗的效果。通过调查苗木的苗高、地径、主根长、Ⅰ级侧根数、Ⅰ级侧根长、地上部份鲜重和地下部份鲜重,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二者苗木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采用Pt菌剂培育黄樟苗木,苗木多项质量指标得到提高,苗木高径比未失衡,反而促进了苗高和地径的协调生长。与对照比较,极显著的缩短主根长度,缩短55.39%,苗高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提高39.08%;地径、Ⅰ级侧根数、地上部份鲜重和地下部份鲜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分别提高42.11%、183.33%、32.29%、131.58%;Ⅰ级侧根长差异不显著,但也提高3.59%。  相似文献   

10.
水曲柳育苗密度对苗木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是东北地区三大珍贵硬阔叶用材树种之一,也是东北地区的造林树种.垄作时,水曲柳育苗密度决定苗木的产量和质量,试验结果表明,当密度达到50株/m时,是水曲柳的最优育苗密度,其苗高、地径、主根长和侧根数最优,高径比上的比例比较合适,有利于优质壮苗的培育.  相似文献   

11.
草珊瑚林冠下播种育苗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珊瑚播种育苗试验在杉木近熟林、阔叶树近熟林、毛竹林的林冠下进行,结果表明:不同树种林冠下的生长环境和土壤条件对草珊瑚种子的发芽率、苗木保存率及生长量均有显著影响;杉木近熟林林冠下较适宜草珊瑚的种子发芽率、苗木保存率、苗高、地径、主根长度、侧根长度、≥3 cm侧根条数7项指标平均达85.1%、83.6%、8.2 cm、0.18cm、5.3 cm、8.4 cm、4.2条。  相似文献   

12.
杜英播种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采用种子直播育苗和芽苗移栽育苗的方法,进行杜英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芽苗移栽育苗,其1年生苗木平均苗高和地径分别比种子直播育苗大30%和125%,每株苗木平均侧根数多92 5%,出圃移栽成活率高11%。移栽1a后,苗木年平均抽高和平均地径分别比种子直播苗大186%和72%。  相似文献   

13.
五个油茶良种嫁接苗苗期生长性状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0年1~6月在建水县李浩寨油茶苗圃基地对云南省已认定的5个油茶良种(云油茶3号、4号、9号、13号、14号)进行了嫁接育苗试验.结果表明,5个油茶良种嫁接苗成活率达84.7%,苗木生长健壮,半年生平均苗高12.1 cm,平均地径0.38 cm;5个油茶良种在嫁接成活率、苗木高、地径、主根长度、侧根数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其中云油茶9号、云油茶14号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4.
在北票半干旱地区开展了油松、樟子松和桧柏3种针叶树雨季容器苗造林试验,分别以春季裸根苗造林为对照,结果表明:在北票干旱和瘠薄立地条件下采用容器苗雨季造林,造林成活率超过95%,春季裸根苗造林,成活率仅为65.4%~74.6%。3个针叶树种容器苗雨季造林比对照能够明显提高苗高生长量、主根长、侧根多,与对照相比,油松苗高生长量提高38.97%,地径提高29.9%,主根长提高40.78%,侧根长提高40.76%;樟子松苗高生长量提高37.59%,地径提高31.69%,主根长提高16.89%,侧根长提高20.90%;桧柏苗高生长量提高27.49%,地径提高34.56%,主根长提高18.90%,侧根长提高35.71%。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了获得最佳的黑果枸杞优良种质资源的繁殖方法,对其不同繁育方式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实生繁育和嫩枝扦插是黑果枸杞成活率较高的繁育方式。条播、撒播、容器播种苗的出苗率差异不明显。1年生实生苗的移栽可有效促进侧根的伸长。嫩枝扦插用不同质量浓度(200、300、400、500、600 mg/L)的NAA与GGR处理插穗,最佳处理为GGR 500 mg/L,成活率为(84.00±9.17)%,平均新生枝长(5.13±1.57)cm,平均新生根长(2.85±0.94)cm。硬枝扦插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6.
闽楠容器育苗基质筛选及大田育苗富根壮苗试验结果表明:闽楠容器育苗基质最佳配方为泥炭土∶黄心土∶腐熟有机肥∶钙镁磷肥=70∶20∶5∶5。不同浓度GGR6叶面喷施处理后的闽楠大田苗,其苗木根长5 cm的Ⅰ级侧根数、苗高生长、地径生长均有显著差异。考虑到成本因素,宜采用20 mg/L GGR6液连续喷施苗木叶面3次,可使苗木5 cm的Ⅰ级侧根数比对照增加80%以上,苗木高生长比对照增加25%以上,苗木地径生长比对照增加15%以上。  相似文献   

17.
油茶轻基质育苗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油茶苗木生产提供技术依据,以芽苗砧嫁接苗为试验材料,采用轻基质和苗圃土为栽培基质,分别对其苗木嫁接成活率、造林成活率、苗高、地径及根系各指标进行测定分析,评价油茶无纺布轻基质容器育苗的苗木生长效果和质量。结果表明:轻基质培育的油茶苗平均嫁接成活率为89.6%,苗高32.5 cm,地径3.57 mm,根系总长度310.29 cm,根系直径1.33 mm,根冠比0.69,造林成活率达92.5%。轻基质培育的油茶苗木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苗圃土培育的苗木,尤其在根系的各项指标上表现出更明显的优势,可在生产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刘鹏翔 《防护林科技》2013,(11):27-28,38
通过不同激素、不同激素浓度、不同浸泡时间对金叶榆进行嫩枝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激素浓度是影响金叶榆扦插生根率、生根数量的显著因子,是影响生根长度的极显著因子,而激素种类和处理时间对生根影响不显著;确定采用ABT1#200×10-6处理2 h ,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到80%,平均根量为12个,平均根长9.2 cm。  相似文献   

19.
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苗期生长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青海云杉无性系种子园内30个青海云杉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在张掖市肃南县塔尔沟苗圃开展苗期试验,测定5a生苗期苗高、地径、新梢长、侧枝数等生长性状。分析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半同胞子代苗家系间苗高、地径、新梢长存在极显著差异;遗传变异系数较高,均在19.76%以上,苗高、地径、新梢长、侧枝数指标的家系遗传力均较大,均在0.830以上;苗高与地径、新梢长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地径与新梢长、侧枝数存在极显著正相关;(2)以苗高为首要选择指标,按照1倍标准差选择出158#、106#、160#、154#、109#、119#6个优良家系,各性状值高于30个家系的平均值。  相似文献   

20.
于2009年11月采集四川、重庆地区10个乌桕群体共300个家系种子,在四川达州市林业中心苗圃播种育苗,并进行苗期观测,结果表明:乌桕群体/家系的苗高、地径、主根长、侧根数、分枝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苗期表型平均分化系数为17.63%,群体内的变异大于群体间的变异;5个性状的家系遗传力受中等强度的遗传控制,单株遗传力受中等到高等强度的遗传控制;以欧式平均距离5为阈值聚类,10个群体可聚为北部群体、中部群体和南部群体3大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