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祁门工夫红茶外形紧细,但是相对短小,叶底不完整,难以满足国内消费者对红茶外形的需求。以祁门槠叶种一芽一叶(特茗),一芽二叶初展至一芽二叶(特级)鲜叶为原料加工条形祁门红茶,利用木制萎凋槽在10~25℃条件下萎凋8~10h,萎凋叶含水量控制在55%~58%;然后揉捻85min,其中空压揉捻时间45min;提香温度80℃,时间2h,并对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条形红茶外形条索紧结,金毫显露,香气甜花香带薯香,滋味爽滑、鲜甜醇,汤色红亮,叶底红匀明亮,芽叶完整。  相似文献   

2.
针对祁红香螺生产效率低,碎茶率高,金毫不明显,叶底发暗等缺点。本实验对萎凋时间、做形、干燥温度等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鲜叶采用萎凋槽萎凋约4-8h;炒锅做形的初温为100~120℃,当茶叶含水率为55%~60%时开始做形;采用90-100℃,20min~30min将茶叶干燥的新工艺。新工艺“红香螺”金毫显露,并且碎茶率降低,提高了“红香螺”的制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3.
信阳毛尖茶生产对茶树品种的基本要求是发芽早、芽叶绿色多茸毛,抗寒性强,在化学特性上要求茶多酚含量不超过25%,氨基酸含量高于3%,酚氨值小于7;按照“鲜叶采摘—鲜叶摊放—杀青—做形—干燥”工艺生产的信阳毛尖茶,其针型系列,主要是以采摘灌木型中、小叶良种茶树1芽1叶初展至1芽2叶的鲜叶生产,产品外形特征是色泽翠绿、外形圆细紧直、形似松针;而芽型系列,主要以小乔木型良种茶树的芽或1芽1叶初展的鲜叶生产,产品外形特征是外形似芽、形直、白毫满披。  相似文献   

4.
名优绿茶加工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扁型(芽型)名优绿茶加工技术品质特征要求:外形微扁挺直秀丽、色泽黄绿油润,香气粟香馥郁,汤色嫩绿鲜亮,滋味鲜爽甘醇,叶底全芽明亮。1.1鲜叶标准采摘优质独芽或一芽一叶初展鲜叶为原料,要求芽头壮实、饱满、完整、匀净、新鲜和清洁。不采病虫芽、紫芽、霜冻芽、鳞片、鱼叶、单片叶等不合格鲜叶及杂物,鲜叶无废气废物污染及机械损伤和发热  相似文献   

5.
工夫红茶萎凋中温度对鲜叶失水率影响的预测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温度对工夫红茶萎凋过程中鲜叶水分散失的影响,构建鲜叶失水率变化的预测模型,本试验在相对湿度为60%~65%的萎凋条件下,检测设定萎凋温度(20,25,30,35℃)下鲜叶的失水率,明确萎凋温度、萎凋时间及鲜叶失水率的相关关系。进而以化学反应动力学和阿伦方程(Arrhenius)为基础,得到鲜叶失水率和温度之间关系的预测模型(R2>0.98)。对该模型的验证试验表明,模型预测值和试验真实值吻合良好(P=4.538%),利用模型能预测鲜叶在萎凋过程中水分散失的规律,进而判断鲜叶达到萎凋适度的时间,对工夫红茶萎凋工艺优化,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高绿香茶外形条索匀整,色泽翠绿光润,内质香高纯正,汤色清澈绿亮,滋味浓醇爽口,叶底嫩绿明亮,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采制工艺如下:1.鲜叶摊放香茶采摘根据采摘芽叶老嫩、芽叶萌发迟早,分为上中下3个等级。一般一级芽叶采摘以一芽二叶为主,同时采摘同等嫩度对夹叶;二级芽叶采摘以一芽三叶初展为主,同时采摘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三级芽叶采摘以一芽三叶为主,同时采摘同等嫩度对夹叶。2.鲜叶管理鲜叶采摘进厂后要妥善管理,按采摘的地点、品种、时间、等级、晴雨情况等分类摊放在  相似文献   

7.
罗明友 《茶业通报》2003,25(2):67-67
黄花山大叶种茶原产于宁国市青龙乡西林村黄花山村民组,“黄花山大叶种”叶型呈长椭圆形,长宽比值2.745,叶面水平略上斜着生,节间较长;成叶色泽绿色,叶面隆起,具有光泽;芽头黄绿肥壮,育芽能力和芽头的持嫩性好,芽叶茸毛较多,抗寒耐旱能力较强。采用黄花山大叶种茶鲜叶原料制作的中国名茶———黄花云尖,其品质优异,风格独特,深受消费者的欢迎。我们应加大黄花山大叶种茶的开发利用。1适制名茶黄花山大叶种茶是制作高档名优绿茶理想的鲜叶原料,制成茶叶芽头肥壮,翠绿显毫,香高味浓。1.1云尖系列类型名优绿茶采摘肥壮的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一叶…  相似文献   

8.
正日本是乌龙茶最大的消费国。上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初,日本多次刮起"乌龙茶热",乌龙茶在日本可以说家喻户晓。乌龙茶是中国传统六大茶类——青茶的俗称,属半发酵茶,是中国几千个茶品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茶是茶树鲜叶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做形)和干燥几道工序制成的,兼有红茶和绿茶的品质特征,汤色金黄,香气滋味兼有绿茶的鲜浓和红茶的甘醇。乌龙茶条索结实肥重、卷曲;色泽沙绿乌润或青绿油润;香气含多  相似文献   

9.
张龙云 《茶业通报》2002,24(2):31-32
探讨利用福鼎大白茶鲜叶生产名优绿茶“方坪香茗”的加工工艺,证明通过合理嫩采、适度摊放、高温杀青、低温做形、中温慢烘等技术措施,能生产出名优绿茶,本文同时介绍了“方坪香茗”茶的品质、化学特性。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豫南茶区产业结构、充分利用茶叶资源、促进茶农增收,研制、生产信阳红茶。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和发酵等是信阳红茶的高效采制技术,生产出的信阳红茶色、香、味俱全,适合信阳环境,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开化龙顶     
“开化龙顶”茶产于开化县大龙山的龙顶潭周围,原为历史名茶,1979年重新发掘,1985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名茶。其品质特点为:条索紧结挺直,白毫披覆,香气鲜嫩清幽,味醇甘爽,汤色杏绿清澈,叶底绿亮。该茶经数年的摸索、改进已形成一套完整的采制工艺。 (一)鲜叶采摘:清明前后选择芽叶粗壮、多毫的品种,采摘一芽一叶,芽长于叶,芽叶长度3公分以下,不采紫芽、细瘦叶、病虫叶。  相似文献   

12.
叶根轩  叶东 《茶业通报》1997,19(1):44-44
一、天然兰花香型毛峰茶的品质特征(一)外形:条索紧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二)内质:香气呈兰花香型,清高持久;滋味鲜醇爽口;茶汤清澈明亮;叶底匀绿成朵。二、天然兰花香型毛峰茶的采制技术(一)鲜叶的采摘要求:春茶首批、秋茶均可。以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为标准,鲜叶采摘应在早晨露水干后进行。采后的鲜叶不得紧捏手中或紧压在笼中,及时送厂摊凉,以确保鲜叶质量达到嫩、净、匀、鲜的要求。(二)加工技术要求:1.凉青:鲜叶进厂立即用竹苈薄摊,摊叶厚度1.5厘米左右,每隔2~5小时将两筛拼成一筛,结合拼筛进行轻翻…  相似文献   

13.
闽南青茶与闽北青茶采制技术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茶起源于福建,并相继扩展至广东、台湾,其中以福建青茶品质最为优异。福建青茶又分为武夷山为中心闽北青茶和以安溪为中心闽南青茶。青茶采制技术精湛,综合红茶渥红促进多酚类酶促氧化作用和绿茶杀青抑制多酚类酶促氧化作用技术特点。研究闽南青茶与闽北青茶的不同采制技术特点,对充分利用闽南青茶和闽北青茶不同制法特点,生产出更优异茶叶,具有现实的意义。1 青茶制法的一般原理青茶从鲜叶到成茶的变化过程与红绿茶截然不同,青茶是以萎凋作前导,为做青做好鲜叶理化变化的必要准备,继尔做青使萎凋叶的叶缘细胞受到适当的机械损…  相似文献   

14.
"皖海红美人"红茶产自安徽四海茶业有限公司的九华佛茶标准化生产基地。该生产基地位于九华山西麓的杜村乡,是传统名优绿茶产区。本研究探明了九华山及周边地区春季红茶的适制性及加工工艺,通过比较不同萎凋方式和创新变温发酵工艺技术,使茶叶中茶黄素含量更高,具有香气嫩甜香尚鲜,汤色红亮,滋味鲜爽醇厚的品质特征。为该区域开展红茶加工生产和丰富茶叶产品种类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5.
贵州羊艾茶场属于中小叶种切细红茶的产区,执行第三套标准样。为了突出内质的鲜浓品质,在技术的要求是:(1)保证鲜叶质量,这是物质基础;(2)轻萎凋,是先决条件;(3)重揉搓,是充分挖掘鲜叶内含物潜力的必要手段;(4)合理快“发酵”是关键;(5)及时快烘干,是质量的重要保证。一、保证鲜叶质量:鲜叶要求有一定的嫩度而匀整,保证新鲜,不积压过久,不发热红变,不同质量的鲜叶,应分别加工,切忌堆积和压紧。二、轻萎凋:鲜叶采后到萎凋结束,控制在12—24小时之间,萎凋结束时的含水率以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普文国营农场,手工生产蒸青绿茶——云针。品质特征,条索紧直细嫩似针状,呈现深绿色,鲜润光滑,汤色青绿明亮,香气高长鲜爽,滋味醇和回甜,叶底嫩绿匀整,无花杂等现象。一、鲜叶采摘:采一芽一叶及一芽二叶半开展,芽叶大小要匀齐,老嫩要一致,叶色浓绿,茶梗不能采长,不采无芽头茶,不采紫芽、黄叶等,不带鱼叶。采摘时动作要轻,防止揉破,折断芽头、叶片。保持鲜叶的新鲜,鲜叶应现采现制,  相似文献   

17.
武当红茶是十堰红茶的自有品牌,其加工沿袭了传统工夫红茶的加工工艺,主要有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等初制加工工序。十堰地区红茶产业在选育良种、优化加工工艺、统一品牌标准、重视农药残留和清洁化生产等方面仍可改进。  相似文献   

18.
罗志刚  丁萍 《茶业通报》1998,20(3):F003-F003
近几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名优茶已成为我国城市居民通常饮用的主要饮料,亦是我省广大山区茶农脱贫致富的发展方向,因此全省茶区纷纷生产名优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名优茶热潮。但各地名优茶质量参差不齐,经济效益悬殊很大。咎其质量差、效益不高的原因是质量意识浅薄,缺乏技术。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名优茶生产,提高其质量,本文仅就鲜叶质量、加工技术与名优茶质量的关系作一浅析。1鲜时质量与名优茶质量鲜叶是加工名优绿茶的原料,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左右名优茶品质。一般而言,鲜叶质量主要包括嫩度,匀净度和新鲜度,这是衡量鲜…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工夫红茶由于生产成本及市场变化等原因,使各产区生产的品质有不同程度下降,曾一度出现了粗制滥造现象。本文拟就如何提高其品质谈几点粗浅体会。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从我县近几年来的情况看,工夫红茶品质的主要问题有:外形条索松、碎;色泽枯褐;香低味淡;叶底乌暗或花杂。主要原因是鲜叶粗老,内含有效成分少,老嫩混杂加以加工萎凋程度偏重偏轻,是揉捻加压过早过重,揉捻时间过短,因此,外形条索松、扁碎。色泽枯褐。干燥温度高,使附于叶表的有效成份遭受损失。所以香低味淡,叶底乌暗花杂。“发酵”:不足或过度;萎凋不足;干燥温度过高,造成暗条、焦条、“死条”。  相似文献   

20.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泾县茶区名优绿茶生产逐渐取代大宗茶生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鲜叶采摘也越来越嫩。而茶叶质量与优越的自然条件、优良的茶树品种、高技术的栽培管理及精湛的采制工艺密不可分。尤其在采摘和制作工艺上各地有其特殊的要求。结合当前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