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在植物学分类上属于葡萄种葡萄属。葡萄属植物在不同生态条件下,形成了三大类群,即东亚种群、美洲种群、欧亚种群。欧亚种与美洲种杂交育成的为欧美种。美洲种群原产北美东部和加拿大南部;欧亚种起源于西亚、东欧和北非;而东亚种群起源于我国的就有10多种,如山葡萄、刺葡萄、毛葡萄等。我国南方雪峰山区一直野生分布着大量的属东亚种群的地方葡萄品种。周边的农户各自从中选出10多个品系,在庭院或房前屋后种植。我们从1998年开始注意到这些刺葡萄,并经过连续4年观察、试验、对比,从中选育出系列品系,其性状表现稳定,其中一品系综合性状…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情况宣化牛奶葡萄,又名白葡萄或白牛奶葡萄,属欧亚种葡萄(Vitisvi—nifevaL)东方品种群,为原产我国的古老品种之一。在宣化栽培历史已有七百多年,并以其外形美观,品质优良而享有盛誉。1905年曾在巴拿马国际物产博览会上获得过“荣誉奖”.解放后在党和政府重视领导下,宣化葡萄从1956进入国际市场,年  相似文献   

3.
中国酿酒葡萄栽培生产历史、现状和发展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栽培葡萄属于葡萄科(Vitaceae Juss.)葡萄属,出现在白垩纪初期。葡萄属植物可以分为两个亚属,即真葡萄亚属(Euvitis Planch.)和麝香葡萄亚属(Museadinia Planch.),麝香葡萄亚属对根瘤蚜完全免疫,是抗性育种的优良材料,真葡萄亚属68种中的20个种用于育种和栽培,其中欧亚种群拥有众多的优良品种,是鲜食和酿造栽培价值最高的。  相似文献   

4.
正葡萄分为真葡萄属和圆叶葡萄属两大类,真葡萄包括欧亚葡萄种群、北美葡萄种群和原产我国的东亚葡萄种群;圆叶葡萄则起源于美国东南部,主要分布在特拉华州到佛罗里达州中部,以及从墨西哥湾到得克萨斯州东部地区~([1])。与真葡萄属相比,圆叶葡萄在染色体数量、抗性、果实特征、栽培方法以及树体形态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葡萄种质资源卷叶病毒病田间自然发病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崇怀  孔庆山 《果树科学》1998,15(3):228-231
对郑州果树所国家果树种质郑州葡萄圃内808份种质(品种和野生类型)的卷叶病自然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美洲种群,东亚种群及山美杂种中没有发现卷叶病症状,欧亚种葡萄中有卷叶病症状的品种比例最高,且程度严重,具有欧亚种葡萄血统的欧美杂种和欧山杂种均有表现卷叶病症状的品种,但发病率和严重程度曾欧亚种低,在欧亚种葡萄中以鲜食葡萄品种为主的东方品种群的卷叶病的发病率较低,而以酿酒品种为主的西欧和黑海品种种  相似文献   

6.
我国葡萄主栽区卷叶病相关病毒种类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芳  张尊平  范旭东  董雅凤  裴光前 《果树学报》2011,(3):463-468,后插2
田间调查200个葡萄品种,结果82个品种表现葡萄卷叶病症状,其中欧亚种群表现葡萄卷叶病症状的品种最多,发病率最高,发病症状最重;欧美杂种发病率和严重度均比欧亚种群低;未发现美洲种群的品种表现葡萄卷叶病症状.从58株表现卷叶病的葡萄上采集休眠枝条进行卷叶病毒ELISA和RT-PCR检测,葡萄卷叶病毒-1,2,3,4,5和...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自然涝害对葡萄种质资源裂果的影响,选取1 008份葡萄种质(欧亚种群631份、东亚种群74份、北美种群5份及种间杂种298份)开展裂果情况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葡萄裂果方式主要有纵裂、环裂、纵环裂和龟裂等,龟裂只在欧亚种群中有发现;北美种群和东亚种群裂果较轻,欧亚种群裂果较重;野生及砧木种质裂果轻,鲜食及酿酒种质裂果重;成熟度越高裂果越严重。通过对自然涝害条件下葡萄种质资源裂果情况的调查与分析,初步掌握葡萄种质抗裂果特点,为耐裂葡萄新品种的选育和理论研究提供种质参考。  相似文献   

8.
毛葡萄Vitis quinquangularis Rehd.为葡萄属东亚种群的野生种,雌雄异株,主要分布于湖南、江西、广西、广东、云南和贵州等省区。广西都安、罗城等县人工种植的毛葡萄普遍表现营养生长过旺,着果率低,果穗稀疏,松散,产量低,稳产性能差。毛葡萄与欧亚种酿酒葡萄远缘杂交后代“南珍珠”,不仅酿酒性状优良,且具有两性花,着果率高,果穗紧凑,高产稳产等特性。本文对毛葡萄(雄株)及其远缘杂交种后代“南珍珠”的花粉进行低温保存,及不同天气和培养条件对萌发影响的分析比较试验,旨在揭示两者授粉着果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对郑州果树所国家果树种质郑州葡萄圃内的808份种质(品种和野生类型)的卷叶病自然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在美洲种群、东亚种群及山美杂种中没有发现卷叶病症状;欧亚种葡萄中有卷叶病症状的品种比例最高,且程度严重;具有欧亚种葡萄血统的欧美杂种和欧山杂种均有表现卷叶病症状的品种,但发病率和严重程度较欧亚种低。在欧亚种葡萄中以鲜食葡萄品种为主的东方品种群的卷叶病的发病率较低,而以酿酒品种为主的西欧和黑海品种群发生卷叶病的比例较高,而且病情最严重。  相似文献   

10.
<正> 迄今为止,已见报道的葡萄病毒(病害)达40余种,有些已明确病原,有些则尚未搞清,有些病害公布广,经济为害严重,有些则地区性严重发生或为害较小。下面从病原学、传染方式及分布等方面对这类病害做一简述。一、病原已知的病毒病1.葡萄扇叶病(Grapevine fanleaf disease):是最严重的葡萄病毒病之一,世界分布。Rozier(1800)首次报道,Hewitt(1950)确认它为病毒病,1956年分离成功,病原为葡萄扇叶病毒(GFLV)。属线虫传多面体病毒组(Nepoviruses)。摩擦接种传染多种草本植物。Xiphinema index为主要传毒线虫,有人报道X.vuittenezi,X.italiae也可传毒;花粉传毒。侵染所有欧亚品种,引入欧洲的北美种群许多品种及其杂交种和亚洲的观赏葡萄。  相似文献   

11.
<正> 葡萄保加利亚隐潜病毒(Grapevine Bulgarian Latent Virus GBLV),是侵染葡萄的一种病毒。它侵染美洲葡萄(Vitis labrusca)一品种“Concord”可导致萌芽推迟、枝条生长异常、叶变浅绿及果穗松散。侵染欧亚种葡萄(V.vinifera)品种或杂交种,多数仅表现症状隐潜特性,这也就是“隐潜病毒”名称的来源。GBLV在世界上分布范围较小,就目前资料来看,仅在保加利亚、美国纽约洲、匈亚利、南斯拉夫以及葡萄牙存在。意大利学者Martelli,G.P.等人首次由没有症状表现的欧亚种葡萄“Rcatelli”中分离到这种病毒并进行了描述。1980年Martelli等人做了GBLV侵染自然寄主——葡萄与人工接种寄主植物超微结构的观察;1983年Gallitelli等人研究了GBLV一株系的  相似文献   

12.
在葡萄属植物中,欧亚种葡萄(Vitisvinifera)是分布区域最广、栽培面积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一个种。Branas(1974)认为,在这个种中,有5000-10000个品种;因而以它们的浆果为原料生产的产品种类亦最为丰富。在欧亚种品种中,也有些品质优良、适应性广(广适性)的酿酒品种,它们在世界多数葡萄产区栽培都获得了成功(Boubals,  相似文献   

13.
自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上海农学院 (现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 )李向东试行欧亚种避雨栽培技术以来 ,南方地区发展欧亚种葡萄的势头很旺 ,掀起了一轮“提子”热。笔者19 87年开始栽植巨峰葡萄 ,1994年从郑州果树所引入 13个脱毒欧亚种葡萄进行栽植 ,19 99年开始进行大棚避雨栽培 ,最近 3年又走访了南方不少地方 ,切身感受到南方发展欧亚种葡萄还存在很多问题 ,现提出一些个人的思考 ,供大家商讨。1 存在的问题1 1 栽培者方面的问题1 1 1 舍不得投入 ,不搞避雨大棚栽培。在南方露地种植欧亚种风险很大 ,最主要是病害严重 ,造成减产甚至绝产。…  相似文献   

14.
基于SSR标记的100份葡萄资源亲缘关系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表型性状鉴定分析,从山西太谷国家葡萄种质资源圃内保存的资源中,筛选出不同葡萄种质资源进行SSR分析,揭示这些不同来源的葡萄种质资源之间的亲缘关系和群体遗传结构,为葡萄种质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100份葡萄种质为材料,依据基因组DNA测序挖掘出的SSR引物数据,筛选出33对多态性核心引物,根据标准分子质量记录扩增DNA多态性条带,获得数据矩阵。利用每对SSR引物在100份葡萄种质资源中的等位基因组成,计算33对SSR引物的位点多态性信息含量(PIC)、100份葡萄种质资源个体间的Nei’s遗传距离,并利用MEGA 7.0软件构建NJ邻接聚类树,推断葡萄原始集合与核心集合的遗传结构。【结果】100个样本中的33对SSR标记共检测到423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扩增条带数4~26条,平均扩增条带数为12.82条。葡萄种质资源之间的Nei’s遗传距离为0.4~0.8,占资源总量的97.80%。通过遗传结构分析并预测其最佳分组数K为2,即葡萄核心集合主要分为2个亚群,分别为欧亚种群的鲜食葡萄和杂种群,其中杂种群涵盖了欧美杂种、美洲种、中国野生种及欧亚种的酿酒品种。来自国外的美洲种的砧木和来自山西的野葡萄聚在一起,同时与欧美杂种和酿酒品种也聚为一类。可能是由于人为选种和选用目的的不同造成各品种之间遗传背景的混杂。这一结论还需进一步研究证明。【结论】33对引物将100份葡萄分为两个集群,第一集群主要为葡萄亚种鲜食葡萄品种,第二集群主要包含了欧亚种酿酒品种、欧美杂种、美洲种、中国野生种4个亚种群。  相似文献   

15.
木纳格葡萄品种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纳格葡萄的“木纳格”原为维吾尔语 ,意即结晶体一样晶莹美丽。木纳格葡萄是新疆维吾尔族果农在长期栽培过程中通过自然选育而形成一个农家品种 ,遍布于天山以南 ,栽培历史数千年 ,阿图什木纳格葡萄在第二届全国农业博览会上获金奖 ,与吐鲁番葡萄、哈蜜瓜、伊犁苹果一样 ,是新疆有盛名的名优地方特产。木纳格葡萄是一个品种群 ,具有以下共同特征。植株有一个中心干 ,其生长势强 ,株形高大 ,中晚熟 ,果穗重 1 .2 7kg ,产量高。新梢花青素多 ,两性花 ,可自花结实。果实少核 ,果皮较厚而有韧性 ,耐贮运 ,属欧亚种群 ,东方品种。主要生物特性1…  相似文献   

16.
山葡萄种内和种间杂交后代果实成熟期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973~2003年对我国东北山葡萄抗寒的种质资源(品种、品系) 进行种内杂交, 并与不抗寒的欧亚种酿造葡萄品种进行种间杂交、回交和重复杂交。共定植34个组合杂种苗, 成活5 639株。观察5种杂交模式, 34个组合5 639株杂种( F1 , F2 ) 苗的果实成熟期的遗传规律。5 种杂交模式果实成熟期(早→晚) 排列顺序是: 山葡萄×山葡萄≥ (山- 欧) F1 ×山葡萄≥山葡萄×欧亚种≥ (山- 欧) F1 ×(山- 欧) F1 ≥ (山- 欧) F1 ×欧亚种。遗传规律是: 山葡萄种内和种间杂交后代( F1 , F2 ) 果实成熟期分离, 表现为连续分布, 倾向于早熟亲本, 杂交组合中早熟亲本越多, 分离出的早熟单株越多, 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遗传、“早熟基因”有累加效应、呈显性遗传给后代。  相似文献   

17.
葡萄为多年生落叶藤本果树,在砀山地区栽培历史悠久,栽种较普遍.美国红地球葡萄引进砀山栽培仅10年左右,红地球葡萄属欧亚种群,粒大色艳,含糖量高,品质优,耐贮运,但抗病、抗寒性差,易衰老.  相似文献   

18.
A09葡萄品系为2000年以“牛奶”为母本、“皇家秋天”为父本杂交育成的无核新品系,2005年初选为优良单株,2006年复选,属欧亚种无核新品系。  相似文献   

19.
自上个世纪 90年代初期上海农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 )李向东试行欧亚种避雨栽培技术以来 ,南方地区发展欧亚种葡萄的势头很旺 ,掀起了一轮“提子”热。我们于 1 987年开始栽植巨峰葡萄 ,1 999年开始进行大棚避雨栽培 ,最近 3年又调查了南方不少地方 ,切身感受到南方发展欧亚种葡萄还存在很多问题 ,值得认真思考。1 存在的问题1 1 栽培方面舍不得投入 ,不搞避雨大棚栽培 在南方露地种植欧亚种风险很大 ,最主要是病害严重 ,造成减产甚至绝产。苏州蠡口有一户人家 ,1 998年春从东北引进了红提、黑提 ,投资 1 0万元建立了 2hm2 葡萄…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葡萄属植物的发源地之一,对野生葡萄资源的利用历史悠久。欧亚种葡萄引入我国也在2000年以上。 一、葡萄的发展方向是品种无核化 近年来,国内葡萄种植者都一哄而上引种美国“提子”葡萄,这种势头有增无减,专家通过调研分析,认为照这样下去将会给种植者带来一场灾难。其主要原因是红提、黑提葡萄都是晚熟品种,其单一品种上市集中,销售有困难;其二,从葡萄的发展方向看,是无核、多品种(不同成熟期)、高品位(高档型)、精包装(盒装多色一体)、外观美丽、食用方便方向发展。所以选择适宜的品种是成功的关键所在。在我们纷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