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石河子大泉沟水库鱼类寄生虫区系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研究新疆石河子大泉沟水库鱼类寄生虫种类及感染情况.[方法]按照鱼类寄生虫的常规调查及研究方法.[结果]共剖检鱼类8种61尾,发现寄生虫11种,分别为粘孢子虫未定种(Myxosporidia sp.)、车轮虫未定种(Trichodina sp.)、页形指环虫(Dactylogyrus lamellatus)、锚钩指环虫(Dactylogyrus anchoratus)、鳙指环虫(Dactylogyrus aristichthys)、复口吸虫未定种(Diplostomum sp.)、长指三指鳋(Paraergasilus longidigitus)、鲤中华鳋(Sinergasilus undulatus)、鲢中华鳋(Sinergasilus polycolpus)、鲤锚头鳋(L.cyprinacea Lernaea)、鲺未定种(Arguloida sp.),隶属于4门、5纲、7目、6科、5属.[结论]鳙指环虫(Dactylogyrus aristichthys)感染率为76.92;、复口吸虫未定种(Diplostomum sp.)感染4种鱼类,其中3种鱼类感染率都在33.33;以上,对草鱼的感染率最高为92.31;;车轮虫未定种(Trichodina sp.)对草鱼感染率为38.46;,其它的虫种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
于2015年枯水期(1月)、丰水期(7月)对普定水库进行2次采样调查,分析普定水库后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水质状况。结果表明:共鉴定后生浮游动物28个种(属),其中轮虫个18种(属),占总物种数的64.29%,桡足类3个属,占10.71%,枝角类7个种(属),占25.00%。枯水期优势种为腹尾轮虫(Gastropus sp.)、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颈沟基合溞(Bosminopsis deitersi),丰水期优势种主要为曲腿龟甲轮虫(Keratella valga)、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腹尾轮虫(Gastropus sp.)、疣毛轮虫(Synchaeta sp.)、中剑水蚤(Mesocyclops sp.)、镖水蚤(Diaptomidae sp.)、无节幼体(Nauplius)、长额象鼻溞(Bosmina longirostris)。枯水期、丰水期总丰度分别为477.84、918.18 ind/L,枯水期、丰水期总生物量分别为0.58、5.04 mg/L。通过现存量法、优势种指示法、多样性指数法和理化分析法综合评价发现,普定水库正处于中营养-轻度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3.
从海南省4个县(市)的香蕉基地采集的香蕉根结线虫病的32份土样和87份根样中鉴定出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 spp.)、肾形线虫属(Rotylenchulus spp.)、短体线虫属(Pratylenchus spp.)、茎线虫属(Ditylenchus spp.)、螺旋线虫属(Helicotylenchus spp.)、矮化线虫属(Tylenchorhynchus spp.)、真滑刃线虫属(Aphelenchu,spp.)7个属。其中根结线虫属和肾形线虫属分布较广,种群数量也较高,在各采样区中均有发生,是目前海南省香蕉生产中面临的最主要的病原线虫。  相似文献   

4.
记述了外(虫齿)科 Ectopsocidae 一新种,即广东邻外(虫齿)Ectopsocopsis guangdongensissp.n.;记述了圆(虫齿)属 Psoquilla Hagen,并建立一新组合种 Psoquilla dispar(Verrill)。  相似文献   

5.
<正> 笔者等于1984~1988年间,对安徽省家鸡(Gallus gallus domesticus)的寄生蠕虫作了较为广泛的调查研究,认为有几项重大发现值得报道: 1.两个新虫种,分别被定名为小型漏带绦虫(Choanotaenia Parvus sp.nov.)和合肥异刺线虫(Heterakis hefeiensis sp.nov.)。 2.一个国内新记录种,即安德烈戴纹绦虫(Davainea andrei Fuhrmann, 1933)。 3.两个省内新记录属,即双睾属(Diorchis Clerc, 1903)和异带属(Anomotaenia Cohn, 1900)。  相似文献   

6.
2011~2014年,调查了海南省6个县市125份甘蔗根际土样的植物线虫发生情况。结果显示,海南甘蔗地每百克土壤中平均含有植物寄生线虫57条,其中沙性土壤中线虫平均含量达到143条,高于粘性土壤的42条。所分离出的线虫分布于13个属,包括矮化线虫属(Tylenchorhynchus spp.)、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 spp.)、短体线虫属(Pratylenchus spp.)、剑线虫属(Xiphenema spp.)、长针线虫属(Longidorus spp.)、毛刺线虫属(Trichodorus spp.)、拟毛刺线虫属(Paratrichodorus spp.)、拟长针线虫属(Paralongidorus spp.)、螺旋线虫属(Helicotylenchus spp.)、肾形线虫属(Rotylenchulus spp.)、垫刃线虫属(Tylenchus spp.)、滑刃线虫属(Aphelenchus spp.)和小环线虫属(Criconemella spp.)等。根据形态学特征及测量值,初步鉴定饰环矮化线虫(Tylenchorhynchus annulatus)及玉米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zeae)为海南甘蔗上的优势种类。  相似文献   

7.
额尔齐斯河鲤鱼寄生虫的种类组成及寄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研究额尔齐斯河(中国段)鲤鱼(Cyprinus carpio Linnaeus)寄生虫种类组成及寄生特性.[方法]按照鱼类寄生虫的常规调查及研究方法,于2009年4月至2010年1月分四季,对额尔齐斯河111尾鲤鱼进行剖检,分析其寄生虫的种类组成及其感染情况.[结果]共检出寄生虫8种,分别为伸展指环虫(Dactylogyrus extensus)、日本真双身虫(Eudiplozoon nipponicum,)、复口吸虫幼虫(Diplostomum larva sp.)、鲤蠢绦虫幼虫(Caryophyllaeus larva sp.)、线虫幼虫(Nematoda larva sp.)、泡吻棘头虫(Pomphorhynchus laevis sp.)、鳋(Ergasilidae larva sp.)、椭圆尾鲺(Argulus ellipticaudatus).隶属于4门、6纲、8目、8科、8属.[结论]伸展指环虫在夏季、秋季、冬季三季均有感染,感染率较高,Berge - Parker优势指数在群落中最大,为鲤鱼寄生虫群落中的优势种;泡吻棘头虫集中在春、夏季感染,感染率均大于10;,在春季的感染率最高;复口吸虫幼虫和鲤蠢绦虫幼虫都仅在一季发现,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相对较高;日本真双身虫、线虫幼虫、鳋、椭圆尾鲺感染率和感染强度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8.
检疫人员从第六届花博会进境参展花卉、苗木及其生长介质中共检出真菌10个属(种)、线虫4个属(种)、介壳虫2种及蚜虫2种。其中,分别从日本扁柏和新加坡棕榈上截获了潜在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短体线虫(Pratylenchusspp.)和穿刺短体线虫(P.penetrans),从马来西亚和日本进境植物上截获了国内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根结线虫(Meloidogynespp.)。  相似文献   

9.
新疆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正>一、宿根花卉 藜科假木贼属,有2种,半灌木,果期花被片着生色彩鲜艳的膜质翅,且不凋谢。其中无叶假木贼(Anabasis aphylla L.)叶甚小,膜质翅黄褐色或粉红色;短叶假木贼(A.brevifolia C. A. Mey.)叶半圆柱形,膜质翅杏黄色或紫红色。 石竹科石竹属,有9种,多年生草本,茎丛生,叶条形或条状披针形,花单生或数朵集成圆锥状聚伞花序。其中翟麦(Dianthus superbus L.)花紫红色,花瓣顶深裂成细丝状;中国石竹(D.Chinensis L.)花鲜红色,白色或粉红色,花瓣扇状倒卵形,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研究额尔齐斯河(中国段)高体雅罗鱼寄生虫的种类组成及感染情况.[方法]采用鱼类寄生虫的常规调查及研究方法,2009年4月至2010年7月分春、夏、秋三季剖检额尔齐斯河高体雅罗鱼78尾,分析其寄生虫的种类组成、感染率、感染强度和季节动态等.[结果]共发现寄生虫8种,分别为三代虫(Gyrodactylus sp.)、小刺指环虫(Dactylogyrus micracanthus)、号筒指环虫(Dactylogyrus tuba)、斯氏拟双身虫(Paradiplozoon skrjbini)、复口吸虫幼虫(Diplostomum larva sp.)、宽头鲤蠢绦虫(Caryophyllaeus laticeps)、驼形线虫(Camallanus sp.)、泡吻棘头虫(Pomphorhynchus sp.),隶属于3门、4纲、7目、7科、7属.[结论]复口吸虫幼虫和驼形线虫的感染率大于10;,为该群落的核心种.复口吸虫幼虫的感染率为52.56;,感染强度为10.80±10.84,Berger- Parker优势度指数为0.81,在群落中最大是该群落的优势虫种.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了采自甘肃天祝牦牛小肠内古柏线虫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甘肃农业大学寄生虫病学教研组。1982—1983年,作者在甘肃省天祝县牧区进行牦牛寄生虫调查时,剖检牦牛31只。经鉴定小肠内有3种古柏线虫,其中有一新种,定名为天祝古柏线虫 CooperiaTianzhuensis 模式标本保存在甘肃农业大学寄生虫学教研组。测量雄、雌虫各10个。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野生秦岭羚牛瘤胃产甲烷古菌的组成及其多样性。[方法]提取野生秦岭羚牛瘤胃内容物总DNA,选用产甲烷菌特异性引物Met86F和Met1340R,对总DNA进行16S rRNA特异性扩增,构建秦岭羚牛瘤胃产甲烷古菌16S rRNA克隆文库,对阳性克隆进行PCR-RFLP(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并对HaeⅢ酶切带谱不同的菌液进行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根据酶切带谱分析和测序结果的不同,将随机挑取的105个阳性克隆归为14个不同的可操作分类单元(OTUs)。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些克隆序列均位于广域古菌门(Euryarchaeota),隶属甲烷杆菌科(Methanobacteriaceae,65.71%)、Methanomassiliicoccus(29.52%)和Methanosarcinaceae(4.76%)3个科。其中有57个序列与可培养菌相似度在97%以上,分属于Methanobrevibacter millerae、Methanobrevibacter olleyae和Methanobrevibacter thaueri。其余48个序列与未培养菌相似度较高,占11个OTUs。[结论]野生秦岭羚牛瘤胃产甲烷古菌多样性比较丰富,且可能存在新的分类单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我国珍稀濒危物种-秦岭羚牛进行有效的保护,于2006年7月和2007年2月在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SPCBCRW)对13头秦岭羚牛的白昼行为进行了观察.通过全事件扫描法和抽样法,对秦岭羚牛的日行为活动状况做了分析,结果显示(1)在秦岭羚牛的幼仔和雌性群体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其社会等级越高.(2)在雄性秦岭羚牛群体中,相对年轻的个体占有主动和享有群体便利条件的权利.(3)秦岭羚牛的群体识别能力极强,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周边环境进行熟悉.  相似文献   

14.
在湖北宜昌一头绵羊的大肠中,收集到一批食道口线虫 Oesophagostomum,其中除有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 O.columbianum 及粗纹食道口线虫 O.asperum 外,另有52条食道口线虫,与文献中记载的本属其它各种均有所不同,虽与粗纹食道口线虫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明显的差别,故鉴定为新种,并命名为湖北食道口线虫 O.hupensis  相似文献   

15.
秦岭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bedfordi)作为"秦岭四宝"之一,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列为易危级物种。本文从秦岭羚牛的生态学、分类学地位、寄生虫病、瘤胃微生物区系、功能基因挖掘及人工圈养等方面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秦岭羚牛的保护和管理提供  参考。  相似文献   

16.
昆明观赏鱼类一新种——虎纹云南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描记采于云南省昆明市郊区的云南鳅属一新种,以其特殊的体斑似虎体的斑纹命名虎纹云南鳅Yunnanilus tigeriveinus,sp.nov,新种以体被密集细鳞,侧线鳞伸达背鳍起点之前下方,体表布满虎纹状黑色斑纹可区别于该属所有已知种,该鱼体斑鲜艳美丽,又易饲养,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模式标本保存在石林县黑龙潭水库。  相似文献   

17.
透过对生活史研究,充分掌握此虫1—3期幼虫的形态特征,再与莫氏和台湾鸟蛇线虫比较,差别极为显著。在我国首次发现雄虫,与本属其它五个种的雄虫完全不同,进一步证实此虫为一新种。整个生活史过程共需36…40天,并确定六种剑水蚤可以作为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新鲜花粉直接粘台法,用扫描电镜对31属52种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所观察的花粉形态可分为五大类型:16合花粉型、球形角孔型、球形三沟型、长球三孔沟型和长球三沟型。外壁纹饰有穴状、网状、波纹状、瘤状和光滑之分。同一亚科各属之间,花粉形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本文还从花粉形态方面提出把扁蓿豆属(Melissitusmedic)从胡卢巴属(Trigonella L.)或苜蓿属(Medicago L)中分出、列为一新属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9.
作者于1983年7月在山西省太谷县发现一毛足雕翅摇蚊Glytotenbipes barbipes(Staeger)种群。由于其染色体数目特异(2n=4),本文对其成虫、蛹及幼虫的分类学特征做了较详细的描述。该物种的雄性成虫的特征与Townes(1945)所描述的以及Pinder(1978)的捡索表中所描述的G. barbipes的雄性成虫特征完全符合,故定名为G. barbipes,但是太谷的G. barbipes与欧洲、北美及苏联的G. barbipes相比,染色体数目不同,必然存在某种生殖隔离。因此,太谷的G. barbipes很可能是G. barbipes的一个亲缘种。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记述了四川和重庆蔺叶蜂亚科1新属新种:中华邻鞘叶蜂Monar-doidessinicusgen.etsp.nov.。新属与PareophoraKonow和Eupareophora,Monardis等属接近,但Pareophora颚眼距宽于单眼直径,复眼小,后眶宽,复眼间距显著宽于眼高,爪无基叶,前翅4肘室;EupareophoraEnslin具后眶沟,颚眼距等于侧单眼直径,爪无基叶,前翅4肘室;MonardisEnslinM与R+M不共柄,复眼间距大于眼高,唇基截形,爪无基叶,锯鞘具端侧突等与新属不同。新种除足外全部黑色,与近缘属的种类容易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