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瓜角斑、黑星、炭疽病症状区别及防治技术黄仲生,杨玉茹,朱晓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100081)近年来,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黑星病和炭疽病,危害有发展,特别是保护地,为害越来越严重。为了识别这3种病害,现将症状区别列入表。表黄瓜角斑病、黑星病、炭...  相似文献   

2.
黄瓜黑星病已在兰州发生1993年以来,兰州市的个别地区日光温室中种植的黄瓜发生了一种病害,轻则减产50%~70%,重则全棚绝收。病害症状:幼苗期子叶上产生黄白色圆斑,严重时小叶枯萎,全株死亡;成株期叶片上病斑淡黄褐色,后期中部开裂为不规则星状孔,病部...  相似文献   

3.
黄瓜黑星病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标勋 《植物医生》2002,15(3):29-29
黄瓜黑星病是黄瓜生产上近年发生的危险性病害 ,严重地影响黄瓜的产量和质量 ,病瓜重量下降 ,味变苦 ,完全失去食用价值。黄瓜黑星病为真菌性病害 ,病菌传播主要是种子带菌 ,其次是土壤带菌。本病发生和气温与湿度关系很大。病菌生长最适宜温度为15~25℃ ,低于5℃或高于30℃不生长。相对湿度93 %以上分生孢子产生 ,有水滴时分生孢子萌发。露地黄瓜黑星病的发生发展与当年的雨量和雨日有很大关系。夏季连续冷凉多湿天气容易发病。如果黄瓜定植后 ,遇雨日多或灌水过量 ,就容易发病并迅速蔓延。1发病症状1.1苗期发病发病率高低和…  相似文献   

4.
黄瓜黑星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瓜黑星病是黄瓜生产中的一种主要病害。生产上使用多菌灵进行药剂防治是控制黑星病危害的主要措施。由于长期大面积地应用多菌灵防治,使个别地区或年份黄瓜黑星病的发生仍为严重。因此,研究黄瓜黑星病菌Cladosporium cucumerinum Ell.et Arthur对多菌灵的抗药性是十分必要的。为此,作者进行了该项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保护地内蔬菜病害种类的增多,黄瓜细菌病害在我省一些地区的发生和危害日趋严重,而且又多与真菌病害同时发生,两者极易混淆。1990年沈阳市于洪乡农民张士林把细菌性角斑病误作为霜霉病防治,结果整棚黄瓜叶子变黄,减产惨重。所以生产中要做到准确及时防治关键还在于正确识别。1 识别目前黄瓜细菌性病害在我省主要有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缘枯病和细菌性斑点病三种。1.1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由丁香假单胞杆菌引起,主要为害叶片和瓜条。其症状是:子叶受害时初呈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微带黄褐色。真叶受害时初呈鲜绿色水浸  相似文献   

6.
黄瓜品种苗期抗黑星病筛选初报李宝栋,冯东昕(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黄瓜黑星病(CladosporiumcucumerinumArth.etEll.)是一种世界性病害,对黄瓜危害很大,近年未,我国北方一些省市曾一度严重流行。黄瓜植株...  相似文献   

7.
陈发炜 《植物医生》1995,8(1):21-21
全国烟草侵染性病害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烟草的苗期病害已查明有17种,就其为害程度可作下述划分: 主要病害;炭疽病、猝倒病和立枯病; 次要病害:根黑腐病和普通花叶病毒病; 少见病害:菌核病和菟丝子病; 偶发病害;白粉病、灰霉病、角班病、剑叶病、镰刀菌根腐病、黑胫病、蛙眼病、黑霉斑病、根结线虫病和黄瓜花叶病毒病。 就其病原越冬和初染源形成可划分: 病原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者;炭疽病、立枯病、普通花叶病、灰霉病、角斑病、蛙眼病和黑胫病7种;  相似文献   

8.
合浦县地处亚热带,气候条件比较适合种植各种瓜类,成为南菜北运的生产基地。每年种植的西瓜、南瓜、黄瓜、苦瓜等瓜类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很大。在众多瓜类病害中,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Berk.et Curt.)Rostov.(真菌性病害)与细菌性角斑病Pseudomonas syringae pv.lac-hrymans(Smith et Bryan)Young et al.(细菌性病害)这两种病害症状极为相似,菜农往往由于误诊,不能对症下药,延误防治,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生产上一定要重视对“两病”的防治。现将这两种相似病害的特征区别和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1症状1·1瓜类…  相似文献   

9.
菌剂:加收热必(猪瘟病);立克秀(小麦散黑穗病);卫福(棉苗病害、水稻恶苗病);适乐时(棉苗病害);普力见(黄瓜霜霉病、疫病);百可得(苹果树斑点落叶病);喷克、大生(苹果斑点落叶病);恩科(梨黑星病);施保克(柑桔贮藏病害、水稻恶菌病);应得(桃褐腐病);安克一标锌(黄瓜霜霉病);克露(黄瓜霜霉病);百菌清悬浮剂(黄瓜霜霉病);乙霉威(黄瓜灰霉病);烯吐醇(小麦白粉病、梨黑星病);并岗霉素A(水桶效枯病)。杀虫剂、杀螨剂:爱比菌素、阿福菌素(蔬菜抗性小菜蛾、红蜘蛛);康福多、电虫附、大功臣、蚜…  相似文献   

10.
<正>南瓜是益阳市一种重要的瓜类蔬菜,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灰霉病、疫病、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病毒病和黑星病等。南瓜病害对南瓜为害大,造成南瓜减产。笔者在此介绍南瓜常见病害的田间诊断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红花岗区黄瓜生产上的第一大病害,常年中等程度发生,部分田块偏重发生,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农户乱用药现象普遍,防治效果差,不能有效控制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为害。为此,我们于2014年9月6—19日,选用5种低毒杀菌剂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进行防治试验,以筛选出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效果好的低毒对路杀菌剂进行推广应用。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  相似文献   

12.
保护地黄瓜常见叶面病害识别及其综合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胶东地区保护地黄瓜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由于连年种植,一些叶面病害普遍发生,尤其是2009年,1~3月份气温不稳,昼夜温差大,黄瓜靶斑病普遍发生,一些农民不能正确识别,误当做细菌性角斑病防治,延误了最佳防治适期,造成了较大损失,甚至毁灭性为害.笔者对保护地黄瓜常见叶面病害的症状识别、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调查研究和试验.  相似文献   

13.
国内相关刊物上有关植物检疫的文章题录(1994年度)吴红雁(国家动植物检疫局100029)病害黄瓜黑星病的研究许星等中国蔬菜(6):54黄瓜枯萎病病原菌研究及抗病育种进展冯东昕中国蔬菜(5):56国外豌豆病毒的种类及防治周雪平植物保护20(1):31...  相似文献   

14.
黄瓜黑星病近二年来已成为黄瓜生产上暴发性的严重病害。我们于1984和1985年在长春、吉林、辽源、通化、浑江等市调查,发现此病在大棚黄瓜上已普遍发生,有的地区露地黄瓜的发病率也很高(见表)。1984年  相似文献   

15.
为了防止蔬菜两大危险性病害——黄瓜黑星病和番茄溃疡病的传播蔓延,农业部农业司和全国植保总站于1990年8月8~11日在山西省大同市联合召开了黄瓜黑星病和番茄溃疡病检疫、防治工作会议。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事检疫、防治、蔬菜生产及科研部门的代表100多人出席了会议。会议邀请北京市农科院植保所蔬菜病害防治专家  相似文献   

16.
果梅属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在上杭县栽培历史悠久,全县种植面积2200hm2,年产量超过5000t。果梅黑星病犤Cladosporiumcar-pophilumThüem犦又名疮痂病,是果梅上最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受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发生越来越重,不但引起落叶、落果,造成减产,而且影响果实的外观和品质,降低商品率。根据笔者近年在上杭县的观察和试验调查,现将果梅黑星病的发生情况和防治技术总结报告如下:1症状果梅黑星病主要发生在枝、叶和果实上。叶片染病,初期在叶背发生圆形、淡褐色或紫红色的小斑点,病斑扩大后病部完全脱落,…  相似文献   

17.
1 黄瓜黑星病的发生概况80年代以前,我市未见报道。1988年5月,在本市延庆县一个加温中棚保护地春黄瓜上发现,经我站及中国农科院蔬菜所翁祖信、市农科院植保所李明远鉴定为黄瓜黑星病,这在我市是首次发现。1989  相似文献   

18.
 芝麻细菌性角斑病是内蒙古芝麻栽培区的一种重要病害。近年来,随着芝麻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该病的发生也越来越重。为此,作者从病害的症状、病原、发生特点和防治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闵嗣璠 《江西植保》2003,26(2):87-88
本文描述佛手瓜贮藏期病果的症状和病原形态,对其贮藏期发生的病害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佛下瓜贮藏病害有8种,以佛手瓜灰霉病、软腐病、腐烂病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以来,东北三省不少城市发生了黄瓜黑星病,它主要靠种子传播,迅速蔓延,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黄瓜是主要的蔬菜品种,深受消费者喜爱,是大棚、温室栽培的高产蔬菜,北方塑料大棚,温室中80%以上种植黄瓜。春大棚黄瓜每亩经济效益三、四千元以上,即使是露地种植,亩收益也在千元以上。但黄瓜黑星病为害不仅造成当地黄瓜生产的严重损失,并对全国黄瓜生产造成威胁。如何切实加强植物检疫和防治,迅速有效地控制黄瓜黑星病的蔓延为害,是当前蔬菜生产中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