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北方牧业》2012,(18):25
正1发病情况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某奶牛养殖户,买来一头经胚胎移植产下15日龄的小母奶牛,约1月龄时,由于饲养员疏忽,给小牛喂食了已酸败的牛奶,导致小牛腹泻、食欲降低,畜主请当地兽医治疗,5天后,病情不见好转,反而恶化。2临床症状患牛精神沉郁,口、鼻、耳、四肢、尾冰冷,卧底不起,呻吟,磨牙,眼球呆滞,体温  相似文献   

2.
1发病情况2003年8月中旬 ,河南省某县一个体养牛户从外地引进14头奶牛 ,其中2头为当年小牛 ,4头黑白花奶牛 ,8头夏洛来奶牛 ,平均年龄在3~4岁左右 ,买来时经临床检疫 ,健康无病。后又从本县某农场购进1头奶牛 ,第二天突然死亡。紧接着先前购进的14头奶牛也突然发病 ,出现呼吸急促 ,食欲废绝 ,体温升高 ,口吐白沫等症状。因发病突然 ,怀疑为鼠药中毒 ,先后用解毒一针消25000mL ,5 %糖盐水1000mL ,10%糖水1500mL ,安纳加2支 ,胃洗液10支 (10mL/支 )等注射 ,并用芒硝500~700g/头灌服 ,均不见效。1小时后 ,2头小牛先死亡 ,接着其它牛也陆续…  相似文献   

3.
<正> 黑龙江省呼玛县北疆乡李某饲养奶牛一头,6岁。奶牛原来产奶54千克,现在是第3产,产一母犊。产后牛不食,产后8小时胎衣下来,阴道流红色分泌物一整天。曾注射过葡萄糖酸钙、5%的糖、10%的糖、胃动力等药物治疗2天不见效,遂来就诊。1 临床症状奶牛病情较重,站立时散腿、打晃。检查奶牛体温38.3℃,心跳35次/分钟,呼吸60次/分钟,牛鼻镜发绀,眼半闭,头低,耳耷,精神沉郁,听诊第一心音较弱,阴道微红,左后肢踢腹,听诊时或用手触及腹部时,牛表现敏感,卧地时四肢伸开,压腹时牛有难受的表现。2 治疗2.1中午11时给奶牛注射:5%的葡萄糖1000毫升,氨苄青霉素20支,10%维生素 C10毫升8支,10%樟脑磺酸钠10毫升6支,复方氯化钠溶液1000毫升,10%葡萄糖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自制的金英黄归注射液的质量标准及临床疗效,本文将金银花等8味中药常规制备成奶牛乳区注射用药,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及热源检测评价其安全性,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该注射液中多糖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绿原酸、大黄酸、大黄素的含量,并将其应用于兽医临床治疗奶牛乳房炎。结果显示,该注射液不引起家兔体温升高,LD50>5 g/kg,多糖浓度为0.48×10-1mg/mL,绿原酸、大黄酸、大黄素的含量分别是0.59 mg/mL、0.26×10-2mg/mL、0.17×10-1mg/mL,隐性乳房炎的奶牛通过3 d中药乳区注射用药治疗后治愈率达53.8%,有效率达92.3%;患隐性乳房炎奶牛乳区自愈率为0;健康奶牛乳区发病率为13.9%;治愈率、有效率经X2检验中药透皮剂治疗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P<0.01),临床型乳房炎的奶牛通过3 d中药乳区注射用药治疗后临床诊断其治愈率达88.9%,有效率达88.9%;CMT诊断治愈率达33.3%,有效率达88.9%。表明该注射剂无热源,几乎无毒性,有效成分检测指标可能是绿原酸,对奶牛乳房炎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的注射剂。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无乳链球菌Fc-Sip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并验证IgGFcRn在奶牛乳腺发生局部免疫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表达了由IgGFcRn介导无乳链球菌保护性表面抗原蛋白(Sip)的融合蛋白Fc-Sip,并与佐剂混合制成Fc-Sip亚单位疫苗。选取干奶前15 d的奶牛进行加州乳房炎检测法(CMT)检测,选取120头CMT(++)以上的奶牛进行分组免疫。通过免疫前后的细菌分离试验、牛奶体细胞数测定、免疫牛血清抗体间接ELISA检测来评价该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免疫前乳样细菌分菌率为86.6%,无乳链球菌检出率为46.6%;免疫后乳样分菌率降至40%,无乳链球菌检出率降至13.3%,表明Fc-Sip亚单位疫苗不但可以治疗无乳链球菌性奶牛乳房炎,还可以抑制其它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侵入。首次免疫后60 d,免疫组80%奶牛血清抗体滴度达到1∶2 048~1∶4 096,对照组奶牛抗体滴度一直保持在1∶512。首次免疫后90 d,使用利拉伐牛奶体细胞计数仪测定实验奶牛乳样中的体细胞数,免疫组奶牛乳样体细胞数范围在0.17×10~5个/mL~3.91×10~5个/mL,对照组奶牛乳样体细胞数的范围在4.05×10~5个/mL~7.27×10~5个/mL。免疫组奶牛血清抗体滴度的升高及免疫后牛奶中体细胞数的减少,表明该亚单位疫苗促进了奶牛体液免疫反应和局部免疫反应的发生,也证明该亚单位疫苗具有降低牛奶体细胞数的作用。本研究为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 中药宫净是用于防治奶牛产后子宫疾病的宫内灌注剂,具有促进子宫黏膜再生、加强子宫收缩、消除炎症、增强自净能力的功效。笔者近年来在使用该药时,发现个别奶牛出现程度不同的不良反应,约占2%~3%左右。现将在临床中摸索的几点解救方法介绍如下,仅供参考。1 不良反应的临床症状1.1 一般反应:奶牛使用宫净药进行子宫内灌注后,数分钟后,出现轻度努责、摇尾、食欲减退、产奶量下降、体温稍高等症状。一般经1~3天后,症状遂渐消失而恢复正常,1.2 严重反应,使用宫净药进行子宫灌注后数分钟.出现呼吸加快.频频努责,举尾,摇尾不停,或卧地不起,腹痛,食欲废绝,个别出汗,产奶量下降等不良反应。经5~8天后,上述症状逐渐消失,恢复正常。2 治疗措施2.1 对发生一般不良反应的奶牛,使用30%安乃近40毫升,一次肌注。在数小时后能收到较好的效果。或2%盐酸普鲁卡因50毫升,一次后海穴深部肌注,效果良好。2.2 对严重反应的病例,用2%盐酸普鲁卡因100毫升,一次后海穴肌注;生理盐水500毫升,氯丙嗪10毫升,一次静注;25%葡萄糖1000毫升,静脉注射,每天2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 ,我们在兽医临床工作中 ,收治了 1 0余例以排红色尿液为主要症状的奶牛病犊 ,经临床分析和实验室测定 ,确诊为犊牛阵发性水中毒病 ,经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1 典型病例1 .1 病例 12 0 0 1年 5月 1 8日 ,赵庄村李长涛送来奶牛病犊 1头。该病牛为 8月龄的黑白花奶牛。在对病牛为期半小时的观察中 ,病牛排尿 2次 ,每次约有3 0 0 0ml,尿液呈水红色 ,排尿时无痛苦反应。结膜呈浅淡红色 ,略现白色 ,轻度黄染 ;体温 3 8.2℃ ,心博动 96次 /分钟 ,呼吸 3 9次 /分钟。据调查 ,畜主因事外出一天未归 ,病牛未能按时饮水 ,下午归来给水 ,…  相似文献   

8.
通过长期的工作实践,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奶牛产后常规消炎方案,现介绍如下。(1)奶牛胎衣顺利排下后,用1%盐水、0.5%来苏儿液或0.1%高锰酸钾液冲洗子宫,并向子宫内投精制土霉素粉3~5克,隔2~3天再重复使用1次;对已经胎衣不下的奶牛,可将3~5克土霉素粉混入500毫升的10%盐水中,向其子宫内灌注,每天1次,直到胎衣完全排下为止。(2)牛乳房发生严重水肿时,可用针剂水肿专家按每千克体重0.1毫升,混入500~1 000毫升的25%葡萄糖中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用3天。(3)除采取以上方法处置外,还可应用下列处方进行常规消炎:160万IU青霉素钠10~15支或0.2%乳酸…  相似文献   

9.
犊牛呋喃唑酮中毒病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泰州市郊区奶牛大户陶某家的1头25日龄的奶犊牛发生白痢。病犊牛精神沉郁,排乳白色稀便,食欲减退。第2天开始投服呋喃唑酮(100毫克/片),每天2次,每次20片;连喂3天后,又一次性投服呋喃唑酮30片,连用2天。经过5天治疗,病犊牛的腹泻症状减轻,但全身症状加剧,遂前来就诊。1临诊表现及治疗病犊奶牛处于昏迷状态,对外界刺激反射消失,鼻镜干燥,四肢末端、耳尖发凉,眼球下陷;直肠测体温稍低,心率每分钟80次,呼吸每分钟24次。静脉注射5%葡萄糖500毫升、维生素C50毫升、安钠咖2毫升×4支;肌肉注射强力解毒敏100毫升、维生素B110毫升。经过反复…  相似文献   

10.
正韩国研究人员发现,牛乳对酸性乙醇诱导小鼠模型胃溃疡具有保护作用。给小鼠灌胃不同剂量(5、10、20 mL/kg)市售鲜牛乳,每天1次,连续灌胃14 d;末次灌胃1 h后用管子经口灌入盐酸-乙醇混合物,引起严重的胃损伤。结果表明:牛乳预处理能够显著抑制小鼠胃黏膜发生病变,降低髓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加胃黏液量,提高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加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含量,降  相似文献   

11.
乳房炎对牛奶产业和人类健康构成的危害愈来愈严重,是侵害奶牛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为了掌握和摸清某规模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感染、流行情况,2014年8月底对银川市某规模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致病菌进行检测。采用5%绵羊红细胞血琼脂板对该场的40头泌乳奶牛乳样进行分离培养检测。结果显示该场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为62.5%(25/40),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头孢噻肟、哌拉西林、阿米卡星最敏感,而青霉素、克林霉素、氨苄西林为耐药。  相似文献   

12.
笔者曾遇一例成年奶牛因误食塑料编织袋而引起严重腹泻。最终导致衰竭而淘汰的病例 ,现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2 0 0 2年 5月 3日 ,我县城区某奶牛场李某从外地引进一头成年母奶牛。 9日 ,此牛食欲减少、拉稀 ,李某请当地兽医治疗 ,1 0天后 ,病情不见好转 ,反而恶化 ,遂请笔者前来就诊。2 临床症状患牛食欲、反刍停止 ,消瘦 ,精神沉郁 ,泌乳量下降 ;体温 40℃ ,呼吸 43次 /分钟 ,脉博 1 1 5次 /分钟 ;眼结膜充血 ,眼球下陷 ;患牛有呕吐动作 ,拱背摇尾 ,时起时卧。左肷部胀满 ,触诊上部有少许气体 ,听诊瘤胃蠕动音少而弱。据发病情况、临床症…  相似文献   

13.
<正> 本人在临床上遇到奶牛子宫脱多例,多为不全脱出,经及时手术处理,配合中药治疗皆获成功。2006年3月,遇一黑白花奶牛子宫伴胎衣全脱病例,经手术治疗亦获成功。1 发病情况6岁奶牛一头,因胎儿体型过大,难以正常娩出,养殖户自行接产,强行拉出胎儿,因手术粗暴,把子宫连胎衣全部拉出,产牛卧地不起,呻吟,不断努责,子宫连胎衣脱出有篮球大小,脱出部分水肿且严重被污染。病牛体温39.2℃,呼吸29次/分,心跳90次/分,眼结膜潮红。2 处理病牛身下垫麦草芦席,前低后高,横卧保定。用5%葡萄糖液3000毫升,10%碳酸氢钠30毫升,静注;用2%利多卡因  相似文献   

14.
李飞 《兽医导刊》2016,(16):180-180
崇信县铜城工业园区某奶牛养殖户发生了高产奶牛瘫痪,造成精神萎靡,食欲减退,四肢卧地不起,呈S状,经笔者诊断,确诊为奶牛产后瘫痪,又称为奶牛乳热病,是产后奶牛突然发生的严重钙代谢障碍性疾病。选用10%的葡萄糖酸钙,氢化可的松、奶牛产后大补液(钙磷镁钾糖注射液)、黄芪多糖注射液等以及针灸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奶牛乳热症,是成年母牛于分娩前后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疾病,是奶牛常发病之一,一般见于5~8龄(3~7胎次)的高产奶牛,通常是在奶牛分娩前后72h以内发病,奶产量越高,发病越多,发病率一般在5%~8%,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呈散发。临床上,以血钙浓度下降、肌无力、瘫痪和昏迷为要特征。1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由IgG FcRn介导奶牛乳房炎无乳链球菌(S. agalactiae,Sgc)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u)保护性抗原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基础上,本研究按体积11的比例将Sgc的Fc-Sip和Sau的Fc-FnBPB-ClfA两种蛋白分别与1%的盐酸左旋咪唑(1%LH)充分混合,制备两种亚单位疫苗。将即将干奶(妊娠220 d)、CMT试验为"++"以上的奶牛随机分为4组,分别将Fc-Sip+Fc-FnBPB-ClfA二联亚单位疫苗(A组)、Fc-Sip亚单位疫苗(B组)、Fc-FnBPB-ClfA亚单位疫苗(C组)通过首次肌肉免疫和二次乳头管灌注免疫方式进行免疫试验。通过免疫前后对乳样细菌分离、体细胞数测定及免疫血清抗体滴度测定,评价上述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免疫前免疫组(A、B、C)奶牛的乳样细菌分离率分别为80%、90%、80%,其中Sgc检出率分别为20%、30%、10%,Sau检出率分别为30%、20%、10%;首免90 d后3个免疫组奶牛乳样细菌分离率分别降至20%、20%、40%,其中Sgc的检出率分别降至0、0、10%,Sau的检出率分别降至10%、10%、0,对照组免疫前后以上各项检测无明显变化。使用利拉伐牛奶体细胞检测仪检测免疫前后试验奶牛乳样中的体细胞数,免疫前免疫组(A、B、C)奶牛体细胞数均值分别为6.19×105个/mL、5.16×105个/mL、5.49×105个/mL,首免90 d后3个免疫组奶牛乳样中体细胞数均值分别为2.05×105个/mL、2.04×105个/mL、2. 52×105个/mL,而对照组奶牛乳样体细胞数与免疫前无明显变化。检测首免后0、7 d、14 d、28 d、60 d、90 d的血清抗体滴度,结果显示,首免后7 d,免疫组(A、B、C)80%的奶牛血清抗体滴度为11 024;第14 d后,免疫组(A、B、C)90%奶牛血清抗体滴度达到12 048;第28 d后,免疫组(A、B、C)80%奶牛血清抗体滴度在14 096~18 192,比对照组平均上升3~4个抗体滴度,对照组奶牛血清抗体滴度一直保持在1256~1512。综合分析以上试验结果显示免疫A组(Fc-Sip+Fc-FnBPB-ClfA)综合免疫效果在各免疫组中最佳。本研究结果表明Fc-Sip+Fc-FnBPB-ClfA二联亚单位疫苗对无乳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奶牛乳房炎具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为奶牛隐形乳房炎的防治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5,(12):107-109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南阳市13个县市区的奶牛养殖场或合作社的生鲜牛乳黄曲霉毒素M1(AFM1)污染状况进行检测。结果表明:800份生鲜牛乳样品的检出率为45.63%,检出范围为0.03μg/kg~0.8μg/kg,超标率为4.13%;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的生鲜牛乳AFM1检出率分别为53%、58.5%,超标率分别为5%、6%,均显著高于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检出率和超标率;800份生鲜牛乳样品中有63.5%的样品符合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等制定的0.05μg/kg限量标准,76.75%的生鲜牛乳能达到我国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0.2μg/kg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8.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而又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在奶牛疾病中居首位。该病可使奶牛泌乳量明显下降,乳汁变质.严重者可使乳腺发生硬结、萎缩、化脓、坏疽,甚至完全丧失泌乳能力而被淘汰.给奶牛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自制的消瘀乳膏是笔者以复方中草药为组方研制的主治牛乳房炎的兽药制剂.为评价疗效.特进行自制消瘀乳膏治疗牛乳房炎的临床疗效试验。  相似文献   

19.
奶牛常见乳房炎的病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房炎是危害奶牛生产的重要疾病,一直困扰着乳业的健康发展。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数的21%~23%[1]。一般造成产奶量下降,乳汁废弃,严重时患牛乳区肿胀硬化、化脓、坏疽甚至萎缩,失去泌乳能力而被迫淘汰。相比而言,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中更加普遍,占发病总数的75%~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以因患卵巢静止、卵泡囊肿、持久黄体和子宫炎等疾病而致长期不孕的黑白花奶牛为对象,研究了TDP照射对其治疗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应用TDP对患牛作穴位(百会、交巢)照射,每日一次、每次40分钟,5~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2天、一般经2—5个疗程即能收到明显疗效。50头供试患牛中,经TDP照射后治愈配种受胎27头治愈率达54%,治疗效果显著并恢复正常发情周期14头,显效率为280%,治疗好转7头、好转率为14%,合计治疗总有效率为96%;治疗效果不明显2头,占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