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兔蛲虫病 该病是白兔栓尾线虫寄生于兔的盲肠、结肠和直肠等引起的消化道线虫病。栓尾线虫虫体呈线状,雌雄异体,雄虫体长3~5毫米,粗0.14~0.2毫米,为线头状;雌虫长8~12毫米。该病分布较广,感染较普遍,是家兔常见的线虫病,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2.
兔蛲虫病 该病是由兔栓尾线虫寄生于兔的盲肠、结肠和直肠等引起的消化道线虫病.栓尾线虫虫体呈线状,雌雄异体,雄虫体长3~5毫米,粗0.14~0.2毫米,为线头状;雌虫长8~12毫米.该病分布较广,感染较普遍,是家兔常见的线虫病,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3.
戎平 《饲料研究》2001,(4):38-38
鱼患竖鳞病的症状为:体表粗糙,鱼体前部的鳞片竖立,鳞囊内积有半透明液体,严重时全身鳞片竖立,鳞囊内积有含血的渗出液,有时伴有体表充血,鳍基充血。如果是因鱼波豆虫引起的竖鳞病,除有竖鳞的症状外,镜检鳞囊积液,还可发现其中有大量鱼波豆虫。 鱼竖鳞病对鱼的危害较大,轻则影响生长,重则造成死亡。要预防鱼的竖鳞病,应严防鱼体受伤,尽量缩短鱼在越冬期间的停食期。对预防鱼波豆虫引起的鱼竖鳞病,在鱼种放养前,还需用 10× 10- 6~ 20× 10- 6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10~ 30 min;也可在鱼池中,每 100 m2水面放楝树或枫杨树…  相似文献   

4.
在黄鳝体内较常见的寄生虫是棘头虫和线虫。它们寄生于黄鳝体内.与黄鳝抢夺营养,同时大量寄生的棘头虫往往破坏肠壁阻塞肠道,引起黄鳝肠道发炎甚至造成死亡。线虫经常钻过黄鳝的肠壁,破坏黄鳝的其它器官,引起内脏器官发炎、出血,严重的也会导致黄鳝死亡。  相似文献   

5.
4.小瓜虫病(又称白点病) 症状:小瓜虫主要侵袭鱼的皮肤和鳃瓣。虫体大量寄生时,肉眼可见病鱼体表、鳍条或鳃部有许多小点,这些小点就是小瓜虫。严重时病鱼全身皮肤和鳍满布白点状的脓泡,和覆盖着白色的粘液层。鳃组织被大量寄生时,也能引起鳃组织坏死,影响呼  相似文献   

6.
正牛、羊肺线虫病是由网尾科和原圆科的线虫寄生于牛、羊呼吸器官(气管、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支气管肺炎,牛、羊均可感染,尤以幼龄较为严重。网尾科的线虫较大又称大型肺线虫,原圆科的线虫较小,又称小型肺线虫。1大型肺虫病(网尾线虫病)1.1病原介绍病原体为丝状网尾线虫和胎生网尾线虫,两种线虫都呈乳白色粉丝状,不需要中间宿主,雌虫在支气管内产出含有幼虫的卵,卵  相似文献   

7.
旋毛形线虫简称旋毛虫,其成虫和幼虫分别寄生于同一宿主的小肠和肌细胞内。人和多种哺乳动物可作为该虫的宿主,该虫寄生于人体引起旋毛虫病,是重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之一,严重感染时可致人畜死亡。  相似文献   

8.
高原蕨麻猪肾虫病是由猪冠尾线虫寄生于猪的肾孟、肾周围脂肪和输尿管相通的结缔组织包囊中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也有少数虫体寄生于肺、肝、腹膜及膀胱等组织内。多发于高寒、阴湿的多雨季节,常呈地方性流行,严重者可造成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9.
甘南州蕨麻猪肾虫病诊断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材料与方法 1.1流行病学调查 蕨麻猪肾虫病又称猪冠尾线虫病,是由有齿冠尾线虫寄生于猪的肾盂及其周围脂肪和与输尿管相通的结缔组织的包囊内等处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有齿冠尾线虫,虫体粗壮、灰褐色,猪只不论大小均可感染。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额尔齐斯河鱼类肠道寄生的宽头鲤蠢绦虫(Caryophyllaeus laticeps)种类及流行特点,试验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虫种,并对额尔齐斯河鱼类8次采样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依靠形态学观察可知虫体不分节,头节宽大,体末端有"H"状卵巢,初步鉴定为鲤蠢绦虫属种类;通过扩增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1亚基(cox1)序列,发现该虫与Gen Bank上公布的宽头鲤蠢绦虫的线粒体cox1序列的相似性为97.56%(639/655),为同一种。被宽头鲤蠢绦虫感染的5种鱼中,散鳞镜鲤的感染率最高(为16.67%),感染强度最低(为1);东方欧鳊的感染率、感染强度均高,分别为15.27%和14;银鲫的感染率最低,为3.28%。说明本试验采用的方法能够准确鉴定虫种;东方欧鳊感染宽头鲤蠢绦虫的情况最严重,且体长段适中的东方欧鳊更易感染宽头鲤蠢绦虫。  相似文献   

11.
猪肾虫是有齿冠尾线虫(s.dentatus)的俗称。猪肾虫病是由于冠尾科冠尾属的有齿冠尾线虫寄生于猪的肾脏和输尿管壁等处引起的疾病。从发病到死亡时间短,死亡率高,2003年2月初,宜春市某个体户猪场饲养的保育猪发生急性死亡。通过综合诊断,诊断为猪肾虫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鱼锚头蚤病又叫针虫病、蓑衣病,是桡足类动物锚头蚤寄生鱼体引起的鱼类疾病。一、流行情况锚头蚤寄生在鱼的鳃、皮肤、鳍、限、口腔等处,只有雌性成虫才营永久性寄生生活,无节幼体营自由生活,桡足幼体营暂时性寄生生活。在水温12℃~33℃之间锚头蚤均可繁殖,水温20℃~25℃为流行季节,此病在国内外均有流行。锚头蚤对寄主有选择性,如多态锚头蚤寄生在鳙、鲢体表;草鱼锚头蚤寄生在草鱼体表;鲤鱼锚头蚤寄生在鲤、鲫、鲢、鳙、乌鳢、青鱼、淡水鲑的体表、鳍及眼上。本病对鱼种危害程度最大,当有4~5个虫体寄生时即可引起死…  相似文献   

13.
羊消化道内有多种线虫寄生,常混合感染引起疾病。在这些线虫中,以捻转血矛线虫危害最为严重,以消化不良、腹泻、消瘦等为主要特征,严重时也可导致病羊死亡。羊肺线虫病是由网尾科和原圆科线虫寄生于支气管、细支气管和肺泡而引起的一类疾病,其特征是慢性增生性肺炎。现对以上两种线虫病的病原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应对的防治方案。  相似文献   

14.
牛羊肺线虫病是由网尾科的网尾属和原圆科原圆属、刺尾属、歧尾属与缪勒属的线虫寄生于牛、羊、驼等家畜的气管、支气管内所引起。其中网尾科的线虫较大.又称大型肺线虫.其致病力最强,对羊只尤其对羔节的危害极为严重:在春乏季节常呈地方性流行,引起大量死亡。原圆科的线虫较小.又称小型肺线虫.主要寄生于羊只细支气管及肺泡内,危害较轻。  相似文献   

15.
羊消化道线虫病及其防制郭建刚广西区兽医防检站530001羊的线虫病是由线形动物门所属各种寄生性线虫寄生在羊的消化道、肺及其它器官、组织引起的一类疾病。羊的寄生性线虫种类繁多,据南京农大1978年统计,我国羊寄生线虫多达92种,有些能引起严重的感染和流...  相似文献   

16.
虾黑鳃病由弧状杆菌(Vibrio spp)引起,主要是虾塘有机物过多,导致病菌繁生,感染虾体,造成组织病变,加之聚缩虫等寄生所致。饲料中Vc缺乏也是引起该病的原因之一。患病虾体鳃部堵塞或糜烂,影响鳃丝组织的正常功能,使氧气交换量受阻,出现浮边、爬边的现象,虽然不会引起大量死亡,但可导致摄食量下降、生长减慢、饵料系数升高,严重时诱发其他并发症甚至引起大量的死亡。  相似文献   

17.
裳卷蛾变形孢虫(Vairim orpha ceracessp.nov.)对家蚕为敏感性感染,感染中量(IC50)为1.2×104,可广泛寄生各种组织,其中丝腺与马氏管被严重寄生,病蛾胚传率为2.69%,孢子发育形态明显偏向二孢子母细胞(d is-porous)发育。以2×107~4×107粒孢子/mL对每尾红鲤(red carp)添食0.5 mL,饲养40 d后解剖全部鱼体,约有10%~20%的试验鱼出现了明显的组织病变,在寄生组织中观察到大量的梨形未成熟孢子和少量的成熟孢子,但未观察到八孢子囊(octosporous)形态,病变组织疑似孢子免疫荧光检测为阳性,3次独立重复试验均得到了同样的结果,表明高浓度裳卷蛾变形孢虫可能对红鲤发生了机会性感染。试验结果对探讨微孢子虫的感染与感染适应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食道口线虫病是由盅口科、食道口属的线虫寄生于反刍家畜和猪的大肠所引起的一类线虫病,由于某些种类的食道口线虫的幼虫可在寄生部位的肠壁上形成结节,故又称为结节虫病~([1])。重度感染食道口线虫幼虫可使仔猪发生持续性腹泻,粪便呈暗绿色,含有多量黏液,有时带血,严重时引起死亡;慢性病例患畜则表现为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渐进性消瘦,最后可因机体衰竭而死亡。猪圆环病毒病感染是指由猪圆环病毒  相似文献   

19.
<正>引起绵羊肺虫病的虫体种类很多,其中绵羊大型肺虫病和小型肺虫病的症状有一定的相似度。本文主要介绍了绵羊大型肺虫病和小型肺虫病的发病原因和诊疗方法,供参考。1绵羊大型肺虫病羊大型肺虫病又名网尾线虫病,属于肺线虫病的一种,其病原为羊丝状网尾线虫,寄生于支气管或气管内,以引起支气管炎为主要特征。本病在各地呈地方性流行,对羔羊和母羊危害严重,常可引起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20.
山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羊捻转血矛线虫病是由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 引起的一种消化道线虫病,分布全国各地.该虫主要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皱胃和偶尔见于小肠,是一种重要的寄生性线虫.成年羊多呈隐性感染,但羔羊、青年羊感染时危害较大.捻转血矛线虫成虫的吸血可造成动物贫血、消瘦、生长发育受阻,体重减轻,不断消瘦和虚弱,严重时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