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以龙眼为原料,结合护色、热泵干燥工艺加工龙眼干制品,研究护色处理过程中护色剂的护色时间、干燥温度及干燥时间等因素对龙眼干制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龙眼干制品中总糖含量随着护色时间的延长而上升,随着热泵干燥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下降;龙眼干制品的酸度随着干燥时间和温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以1%偏重亚硫酸钠+0.5%抗坏血酸的复合护色剂对去皮、去核的果肉护色,在此基础上热泵干燥制备龙眼干制品的最佳工艺为护色时间4 min、热泵干燥温度60℃、干燥时间12 h,所制得的龙眼干制品色泽均匀、总糖含量2.55%、酸度25.7%。因此,不同护色和热泵干燥工艺影响龙眼干制品的品质,响应面优化的热泵干燥制备龙眼干制品的最佳工艺较好,所得龙眼干制品品质较佳。  相似文献   

2.
桑大席  邵颖  魏宗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7188-17189,17195
[目的]为板栗的深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新鲜板栗去壳和内衣后,采用4种方法进行护色处理,制备板栗粉,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护色效果及其对板栗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4种护色方法中,以处理④(0.25%柠檬酸、0.20%Vc、0.20%壳聚糖、0.35%NaCl)的护色效果最好,得到的板栗粉为淡黄色,且板栗粉中淀粉、总糖、还原糖、灰分和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69.3%、22.5%、13.15%、1.63%和5.73%)均高于其他3个处理,而铁、P和脂肪含量仅低于处理③。[结论]0.25%柠檬酸、0.20%Vc、0.20%壳聚糖、0.35%NaCl混合护色液处理是板栗粉的最好护色方法,可有效防止板栗粉加工过程中发生褐变,同时保留板栗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3.
洪文龙  纪韦韦  贾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1):11039-11040,11142
[目的]寻找出适合做板栗浆液护色剂的产品。[方法]研究了VC、EDTA-2Na和柠檬酸3种护色剂对板栗浆液颜色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选出了最适的浓度比例。[结果]经过试验,3种护色剂对板栗浆护色效果为VC>EDTA-2Na>柠檬酸,护色液的最佳配置比例为柠檬酸0.11%,VC0.7%,EDTA-2Na 0.02%。[结论]试验得出的复合护色剂对板栗浆的护色效果显著,可很好地控制板栗浆的褐变。  相似文献   

4.
干燥室气体中O2含量对干制薤白茎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最大,护色液Zn(CH3COO)2含量的影响次之,护色时间的影响最小;干制薤白茎叶叶绿素保留率最高的因素水平组合为500mg·L-1Zn(CH3COO)2、护色时间16h、干燥室气体的O2体积分数9%.薤白CO2降氧干燥过程主要由升温段和降速干燥段组成,用指数函数关系式拟合的干制薤白茎叶叶绿素保留率(y)随干制时间(t)变化的回归方程为y=88.644e-0.155t,方程显著水平P<0.01,相关系数r为-0.9766.  相似文献   

5.
<正>加工新型糖衣栗子的工艺流程为:原料挑选→去壳、护色→预煮、漂洗→真空浸糖→被糖衣、干燥→干燥→被膜→包装。1.原料护色。选饱满新鲜、每枚果重在6克以上的板栗,剔除干粘及虫蛀果,并按大小分成2级。可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以板栗为主要原料的深加工工艺.该工艺中板栗用高压蒸汽瞬时去壳脱衣,柠檬酸稀溶液护色,经预煮、粉碎,加入白砂糖、猪油,以单甘酯为乳化剂,经真空熬煮加工成营养丰富、口感细腻的栗蓉  相似文献   

7.
冻干鲜花品质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鲜花冻干技术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以金盏菊、康乃馨和玫瑰为素材,进行了真空冷冻干燥实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护色、预冻和升华干燥时间对3种冻干花品质均有显著影响.金盏菊经8h预冻,11h升华干燥,冻干后花瓣由单层变为双层,花型更饱满;康乃馨经8h预冻,13h升华干燥,冻干花品质最好;康乃馨和玫瑰经护色后形色较好,且无鼓泡现象.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复合保鲜液对煮制板栗的护色效果,本试验选用柠檬酸、EDTA-2Na、壳聚糖和抗坏血酸对板栗仁进行煮制15 min处理。以褐变度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L_9(3~4)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佳复合保鲜液配方。结果表明:板栗仁煮制过程中,添加EDTA-2Na、柠檬酸、壳聚糖和抗坏血酸进行护色,栗仁均偏黄,但亮度明显提升,红色程度显著下降,色差明显;且EDTA-2Na、壳聚糖和抗坏血酸护色效果均明显优于柠檬酸;在质量比1:4(板栗:复合保鲜液),经(100℃、15min)处理,复合保鲜液的配方为EDTA-2Na 0.4%、壳聚糖0.4%、抗坏血酸0.8%时,煮制板栗仁亮度L值为68.30,与未处理的板栗相比亮度提升48%,总色差为24.78,护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板栗制蓉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以板栗为主要原料的深加工工艺,该工艺中板栗用高压蒸汽瞬时去壳脱衣,柠檬酸稀溶液护色,经预煮,粉碎,加入白砂糖,猪油,以单甘酯为乳化剂,经真空熬煮加工成营养丰富,口感细腻的栗蓉。  相似文献   

10.
工艺流程:原料挑选→去壳、护色→预煮、漂洗→真空浸糖→被糖衣、干燥→被膜→包装。挑选原料选饱满新鲜、每枚果重在6克以上的上好板栗,按大小分成两级。去壳护色手工或机械去壳,用小油石磨去栗衣,边磨边冲水。磨好的栗果立即投入含0.2%食盐和0.2%柠檬酸的混合水溶液中浸泡护色。  相似文献   

11.
板栗初加工产品护色及留香技术研究”通过鉴定   浙江大学农业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食品科学与发酵工程研究所叶兴乾教授主持的省科技厅攻关项目“板栗初加工产品护色及留香技术研究”不久前通过省级鉴定。该成果在板栗初加工过程中护色技术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该项目在研究过程中还开发出了糖水板栗、速冻板栗、板栗粉等一系列产品,对板栗的种植和产后加工具有重要意义。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在国内同类研究中处于先进水平。 ——本刊编辑室  相似文献   

12.
曾赟  赵春梅  王清章  严守雷  李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2,(7):4010-4012,4038
[目的]探讨膨化板栗米饼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大米粉和板栗粉为主要原料,在传统膨化米饼制作基础上,采用微波膨化法制作膨化板栗米饼,产品的感官评定采用加权综合评定法。试验中探讨原料组成与微波膨化效果的关系,采用正交试验研究各工艺参数对该米饼质量的影响,确定微波膨化板栗米饼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各工艺参数对该米饼质量的影响依次为:原料配比>糯米粉添加比例>第2次干燥时间>微波膨化时间。微波膨化板栗米饼的最佳制作工艺条件为:原料(大米粉和板栗粉)配比6∶1,糯米添加比例16.7%,第2次干燥条件包括温度50℃和时间3 h,微波膨化时间120 s。[结论]原料配比、米坯的干燥时间对膨化米饼的质量有极显著或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工艺流程原料挑选→去壳、护色→预煮、漂洗→真空浸糖→被糖衣、干燥→被膜→包装工艺要点1.原料挑选:选饱满、新鲜,每枚果重在6克以上的板栗,剔除干黏及虫蛀果,并按大、小分成二级。2.去壳护色:按常法手工或机械去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氯化钠、异抗坏血酸钠(异Vc钠)的方法对新鲜茶树菇进行护色处理,以不护色处理对照组,再经热风干燥后分装贮藏,在贮藏过程中每隔7d测定干品茶树菇白度、多酚、粗多糖含量的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变化,护色处理和对照组茶树菇的白度、多酚、粗多糖均呈下降趋势,经护色处理的茶树菇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多酚及粗多糖含量也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低糖板栗脯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板栗为原料制作低糖板栗脯,在煮制加工过程中添加护色剂护色,并用可食性膜在烘干前包裹板栗防止破碎。结果表明:护色剂大大降低了板栗褐变的程度,可食性膜对防止破碎效果明显;得出护色液的最适配比为:0.9%EDTA-2Na,2%柠檬酸,1%亚硫酸氢钠;采用1%壳聚糖制成的可食性膜来包裹板栗脯,赋予板栗脯一定的光泽,提高板栗脯的商品性状。  相似文献   

16.
以26年生的实生罗田板栗花粉为试材,对采粉时期、枝梢类别、花粉干燥处理方法,花粉贮藏时间和条件、以及硫酸锰等对板栗花粉发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盛花期花粉的发芽率显著高于初花期;雄花枝上的花粉发芽率高于结果枝;花粉室温贮藏以干燥、遮光条件为佳,并且以贮藏6天的花粉发芽率最高;适当浓度的硫酸锰显著地促进板栗花粉发芽,但影响其花粉管的的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香菇脱水加工过程中的几个单元操作(热烫、护色、热风干燥、冷冻干燥)对香菇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热烫对香菇营养素的损失最大,冷冻干燥香菇品质远优于热风干燥,但用复合护色液YTL3~YTL9浸泡后的香菇经热风干燥后VB2含量高于冷冻干燥。  相似文献   

18.
一、适时采收:红薯采收过早成熟不够,出粉率低;采收过晚易受霜冻,也影响出粉率。早熟品种以9月10~20日,晚熟品种以霜降前3~5天采收,出粉率最高。因为此时气温适宜,红薯粉碎后粉浆发酵快,出淀粉多。如果采收时间过晚,气温降低,薯块内淀粉逐渐转化为糖,出粉率下降,若将鲜薯加工成薯干,出粉率会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9.
<正> 1 糖衣板栗脯 1.1 工艺流程 板栗挑选→脱壳除衣→煮制→浸渍→上糖衣→包装→成品 1.2 操作要点 1.2.1 脱壳。选取新鲜饱满,未霉变、生虫、损伤变质的板栗,洗净,在70℃左右烘烤20分钟,然后脱壳除衣。 1.2.2 护色。然后在0.1%NaCl和0.2%柠檬酸混合液中护色。 1.2.3 煮制。在煮制锅内加入45%的糖液,然后加入护色的栗果,加热煮制液至沸,当糖衣温度达到  相似文献   

20.
一、适时采收:红薯采收过早成熟不够,出粉率低;采收过晚易受霜冻,也影响出粉率.早熟品种以9月10~20日,晚熟品种以霜降前3~5天采收,出粉率最高.因为此时气温适宜,红薯粉碎后粉浆发酵快,出淀粉多.如果采收时间过晚,气温降低,薯块内淀粉逐渐转化为糖,出粉率下降,若将鲜薯加工成薯干,出粉率会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