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低水分贮存对水稻种子生活力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15  
支巨振  毕辛华 《种子》1991,(4):19-23
前言改善种子耐藏性和延长种子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控制种子水分与贮藏温度。通常种子水分对种子寿命的影响较贮藏温度更为重要(Bass,1980)。Ellis和Roberts近几年(1982,1985,1986)对芝麻等十几种种子研究证实:正常型气干种子水分与寿命存在对数关系。令人感兴趣的是它们在超低水分(低于5±1%)条件下也符合此关系。Ellis等1986年将芝麻水分从5%降至2%,寿命提高40倍。Rao等(1987)报导超低水分对莴苣种子不会  相似文献   

2.
刘宁  李正芬 《种子》2003,(4):17-18,21
矮杨梅 (MyricananaCheval.)种子繁殖试验表明 :(1)当年收获种子基本无萌发能力 ;(2 )经低温 (4± 1℃ )层积或沙藏处理 8个月种子能萌发 ,前者发芽率低 (2 9.0 %) ,后者高 (6 7.5 %)。 (3) 6 0℃以上热水浸泡处理种子萌发率高 ;(4)种子在自然状态下不耐贮藏 ,经低温层积贮藏 2年的种子发芽率 (35 .4%)明显高于贮藏 3年种子 (8.2 %) ;(5 )矮杨梅是耐荫性植物 ,幼苗在遮荫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3.
顽拗型种子的贮藏及种质保存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顽拗型种子的种质保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对于大多数植物的种子,统称为“正常型”种子(Orthodox seeds),它们通常在干燥低温状态下可以进行长期贮藏,这样便能满足种质保存的要求。可是,对于一些热带植物,尤其是某些大粒种子的种类,在贮藏中忌  相似文献   

4.
顽拗型种子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新雄 《种子》1992,(1):34-36
从种子贮藏特性来看,自然界的种子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常型种子。此类种子耐干燥,种子含水量降到5~7%时不损伤种子活力,在低温干燥条件下保存能延长种子寿命。目前这类种子已成功通过低温长期种质库(-10℃以下),解决种子长期保存的问题。我国在北京中国农科院的国家种质库已保存近20万份的农作物正常型种子。但对另一类顽拗型种子的长期保存问题至今还未能解决。这类种子:对干燥敏感,  相似文献   

5.
史喜兵  焦雪辉  申潇潇  梁冠  周小娟  刘杰 《种子》2022,(3):81-86,98
为探索不同贮藏方式对青冈属种子含水量和生活力的影响,以常温干藏、常温沙藏、低温(5℃)干藏和低温(5℃)沙藏4种方法对7种青冈属种子进行贮藏,研究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含水量及生活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青冈属种子均属于顽拗性种子.在常温干藏条件下,种子含水量和生活力均迅速下降;常温沙藏条件下,贮藏45 d内种子仍能保持较高...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有珍稀植物伯乐树种子的类型和贮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伯乐树(Bretschneidara sinensis)是我国特有的单种科植物,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本试验研究了伯乐树种子的类型和贮藏方法,结果表明:伯乐树种子对脱水敏感,当相对失水率大于50%后即丧失萌发能力,但对低温(4~5℃)并不敏感,属于典型的中间性种子.低温下一定湿度的沙藏(含水率8%~12%)优于其它贮藏方法,但并不能长期在低温下贮藏,最长的贮藏时间也仅为1年左右.说明伯乐树种子为短命型种子,每年需采集新的种子以补充种子库.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种子超干贮藏的最佳含水量范围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小麦、大豆、大葱种子为材料,进行超干贮藏适应性研究,确定种子超干贮藏的最佳含水量范围.将种子干燥至5%以下含水量进行超干贮藏,通过发芽试验检测超干贮藏效果;将不同含水量的种子置于常温、高温老化条件下贮藏后检测发芽力、活力变化,确定种子贮藏的最佳含水量.结果表明,3种类型种子都表现为5%以下含水量贮藏好于常规水分贮藏,并且适度超干(3.0%~4.0%)好于极超干(2.3%以下).常温下小麦种子超干贮藏的最佳含水量范围为2.6%~7.0%,大豆种子为4.2%~5.1%,大葱种子为2.2%~3.5%;高温(45℃)下超干贮藏的最佳含水量范围小麦为2.8%~5.0%、大豆为3.5%~4.2%、大葱为1.4%~5.0%.种子超干贮藏的最佳含水量范围因种子类型和贮藏温度而不同,油脂种子最佳含水量范围低于蛋白质类和淀粉类种子.  相似文献   

8.
不同贮藏条件对驼绒藜种子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含水量驼绒藜种子在室温、4~5℃和-18℃条件下贮藏4年,适度超干处理能延长种子的贮藏寿命。室温和低温下贮藏11个月后,超干燥(MC 5.28%~3.89%)和低温种子的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地低于未超干燥种子(MC7.47%);而种子活力、脱氢酶活性和抗氧化酶POD和CAT的活性均显著地高于未超干燥种子。室温下贮藏48个月后,超干种子(MC 4.84%~3.41%)的活力与低温贮藏种子同等水平。超干燥贮藏下,在一定时期内驼绒藜种子活力保持较高水平;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是提高超干燥种子耐贮藏性的生理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谷子,绿豆种子超低含水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张云兰  陶梅  郭新荣  辛萍萍 《种子》1994,(4):29-31,41
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是影响种子贮藏寿命的关健因素。国际植物遗传资源委员会(IBPGR)推荐5±1%种子含水量和-18℃低温作为世界各国长期保存种质的理想条件。但最近几年已有报道,有些正常型种子在超低水分(低于5%)条件下寿命潜力很大。ELLis等(1986年)把芝麻种子水分从5%降到2%,寿命可提高40倍,而贮藏温度从20℃降到-20℃,寿命提高也只有40倍。英国里丁大学于1988年也开始了关于超干燥种子贮藏的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郑光华等人对通过降低种子含水量可以在适当提高温度的条件下达到较高含水量和低温条件下同…  相似文献   

10.
针对红花瘤果茶(Camellia rubituberculata)物种濒危及自然繁育困难的问题,在不同的种子贮藏条件下,检测种子贮藏特性及其萌发过程中抗氧化酶变化。结果表明:1)红花瘤果茶种子在常温保存、干燥冷藏、干燥冷冻、拌沙冷藏、拌沙冷冻等5种条件下贮藏60 d后,种子的生活力均开始下降、拌沙冷藏60 d是最适宜的贮藏时间,种子生活力最高可达90.00%,而在贮藏120 d时生活力下降为30.00%。贮藏120 d后,种子劣变程度加深、发芽率和发芽势明显下降,冷冻贮藏的种子基本不发芽。2)在5种贮藏条件下,种子的粗脂肪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呈上升态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周期性变化规律。3)未经贮藏的种子在15℃、25℃、35℃条件下均能发芽,抗氧化酶活性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差异显著,在萌发后期,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15℃最高,25℃最低。35℃条件下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低于15℃和25℃条件下的,25℃条件下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高于15℃和35℃条件下的,温度一定时,光照时间对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酶变化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穗萌动种子是指粒形完整、粒色正常、发芽口开裂,但胚根和胚芽尚未突破种皮的种子。产生原因大都是制种后期遇台风久雨所致。据观察,一般年份穗萌动种子(简称萌谷)占总数2~5%,而气候恶劣年份萌谷高达25%以上。杂交稻种子中的萌谷在收获、翻晒、贮藏和入库检验过程中,常被认为是健康种子,可是到翌年播种季节发芽力往往只剩少数甚至没有。为了给评估萌谷经贮藏后的播  相似文献   

12.
李栋  温冰 《种子世界》2016,(9):37-38
正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试验材料为淮油20油菜种子。试验设种子初始水分、贮藏温度和贮藏相对湿度3个处理。初始水分设低水(4.6%)、中水(8%)和高水(12%)3个水平;贮藏温度设低温(-20℃)、中温(4℃)和高温(20℃)3个水平;贮藏相对湿度设干燥(RH0%)、低湿(RH25%)、较低湿(RH50%)、中湿(RH75%)和高湿(RH100%)5个水平。贮藏温度用恒温箱和冰箱来控制;相对湿度用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来控制。测定不同贮藏条件下种子水分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黄连种子后熟处理及与玉米套作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种子后熟处理 黄连种子有胚后熟和休眠的特性.种子收获时期的种胚尚未发育好,需贮藏于5~10℃低温处经180~270d可使种子的胚慢慢发育长大,完成胚的分化.从外形上看,种子已裂口,此阶段称形态后熟,但这时播种仍不能发芽,必须在0~5℃低温贮藏30~90d,才能完成生理后熟阶段,种子才能正常发芽.在自然气温下的湿种子(干燥的种子就失去发芽力),需经150~180d的自然温度,90~120d的自然低温(冬季),才能完成胚的后熟阶段,种子播后才能正常出苗.  相似文献   

14.
李萍  苏晴  宋红 《种子》2016,(12):66-69
本试验以桃叶卫矛(Euonymus bungeanus Maxim.)种子为材料,通过测定贮藏过程中桃叶卫矛种子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2种酶活性变化,研究其在不同贮藏方法和贮藏温度下种子活力发生的变化.结果显示,桃叶卫矛种子的SOD和POD活性最高的贮藏条件为-20℃、锡纸袋密封贮藏,而种子保护酶活性最低的是-25℃、布袋贮藏的种子.  相似文献   

15.
翁玲  毛培胜 《种子》2012,31(12):35-42
以鸭茅(Dactycis glomerata L.)、纳罗克非洲狗尾草(Setaria sphacecata cv.Narok)种子为研究对象,采用变色硅胶作干燥剂对牧草种子进行吸湿干燥,获得含水量为4.5%、3.5%和2.5%的超干种子,各水分样品分别置于常温和低温(0~-5℃)下用铝箔袋密封贮藏1年。对贮藏前后的牧草种子分别进行幼苗生长测定、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脱氢酶活性以及丙二醛含量测定,分析比较贮藏前后牧草种子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确定牧草种子贮藏适宜的超低水分值和温度条件。结果表明:2种牧草种子均可确定常温贮藏和低温贮藏的超低水分值,且种间存在差异。初步认为:鸭茅常温贮藏适宜的超低水分值为3.5%,低温贮藏适宜的超低水分值为2.5%;纳罗克非洲狗尾草常温贮藏适宜的超低水分值为4.5%,低温贮藏适宜的超低水分值为3.5%。贮藏1年后,对所选4.5%、3.5%、2.5%3种超低水分种子不同温度贮藏条件下测定的POD,CAT,SOD,TTC活性升高或保持原有活性,而MDA含量减少,说明2种牧草种子能够进行超干贮藏,且能够保持较高的种子活力。  相似文献   

16.
为探明4种药用植物种子萌发特性和解除休眠的最佳贮藏条件,4种药食两用植物包括野甘草(Scoparia dulcis)、车前(Plantago asiatica)、土人参(Talinum paniculatum)和鳢肠(Eclipta prostrata)种子进行30天的室温干燥贮藏、15℃暖层积、4℃低温层积和0℃冰冻贮藏,测定其萌发率和萌发速度。结果显示,4种植物种子扩散时活性极高(>96%),土人参和鳢肠种子扩散时的萌发率分别为94%和98%,野甘草和车前种子扩散时萌发率不足30%。野甘草种子经过室温干燥贮藏(25℃:70.67%;25/15℃:26%)和15℃暖层积(25℃:82%;25/15℃:31.33%)其萌发率显著高于贮藏前(24-26%)、4℃低温层积(0.67-12%)和0℃冰冻贮藏(0-8%)的种子。经过4℃层积的车前种子萌发率(34%)显著大于贮藏前(29%)、室温干燥贮藏(16.7-18.7%)、15℃暖层积(11.3-13.3%)和0℃冰冻贮藏(0-0.6%)的种子。野甘草和车前种子在成熟时有较低萌发率,具有一定程度休眠;土人参和鳢肠为非休眠种子;室温干燥储藏和15℃暖温层积有效破除野甘草部分种子休眠、4℃低温层积可破除车前部分种子休眠,提高萌发率、加快萌发速度。  相似文献   

17.
如何防止种质生活力意外丧失和延长种子寿命一直是低温种质库种质安全贮藏的研究难点和热点。本研究以红花种子为研究对象,探索出入库温度变化对种子生活力及耐储性的影响。检测不同贮藏温度[中期库(-4±2)℃、长期库(-18±2)℃、超低温冰箱(-75±5)℃]、不同出入库温度变化下,红花种子的生活力指标、耐储性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等。结果表明,在不同出入库温度变化下,中期库贮藏种子各指标的差异不显著,长期库贮藏种子的发芽率、可溶性蛋白含量有显著性差异,超低温冰箱贮藏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相对电导率、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均有显著性差异。随着贮藏温度的降低,出入库温度变化对红花种子生活力及耐储性的影响越大,红花种子在超低温冰箱贮藏时受出入库温度变化的影响最大,适宜采用快速降温入库和快速升温出库的出入库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用硅胶法,对白皮松种子进行脱水处理,对获得的各含水量种子(7.27%、4.14%、3.19%和2.18%)进行3个月的室温贮藏,以常规冷库贮藏种子为对照.通过对贮藏前及贮藏后经回湿处理的种子进行发芽、酶活性及丙二醛的测定,研究超干贮藏与回湿处理对白皮松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未贮藏种子相比,不同含水量的种子贮藏后其发芽和生理指标均有所下降,但含水量为3.19%的种子各指标降幅最小,其中发芽率仅下降4.88%,达到52%;与冷库贮藏种子相比,含水量为3.19%的种子各指标也没有显著差异;(2)与未回湿种子相比,经回湿处理后的各含水量种子发芽和生理指标都有所提高,其中含水量为3.19%的种子各指标均已超过初始种子,发芽率达68%,酶活性保持在最高水平,种子的抗脂质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9.
对水稻、大豆、麦类种子的贮藏方法与寿命的关系进行了试验。①木制仓库,在常温、常湿下,种子水分为13%,纸袋包装贮藏的寿命,水稻、麦类种子为15个日,大豆种子为10个月。②恒温、恒湿贮藏库,库内温度7℃,相对湿度50%,贮藏开始时种子水分13%,纸袋包装贮藏的寿命,水稻、大豆、麦类种子都为5年。种子水分,水稻、麦类为10%,大豆11%,罐装密封,其它条件相同,贮藏的种子的寿命延长,作为种子10年之内都有效。③水稻、大豆、麦类种子的寿命,特别与种子水分、贮藏温度及包装方法(密封或开放)有关。  相似文献   

20.
萌发过程中种子贮藏物质的动员和变化规律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岳佳铭  李曼莉 《种子》2021,(1):56-62
种子萌发是植物生命的开端,此过程需要多种贮藏物质的动员来提供营养及能量,贮藏物质对种子萌发至关重要.本文概述了种子萌发所需主要贮藏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磷)在种子萌发中的作用、动员情况和代谢变化规律,并与经劣变(老化)后的种子进行比较,从贮藏物质角度解析劣变对种子萌发和活力的影响,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