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银杏苗立枯病、茎腐病的防治介绍 一、症状:银杏立枯病出现种芽腐烂和茎叶腐烂两种病状。 银杏茎腐病,又叫苗枯病,银杏一年生幼苗易发生。初期茎部近地面处变成深褐色至暗褐色,叶片失去正常绿色,稍向下垂。病部包围茎基部并迅速向上扩展,引起全株枯死,叶片下垂不落。苗木死后若拨起苗根,则根部皮层脱落,反拨出木质部。  相似文献   

2.
银杏茎腐病的发生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杏茎腐病的发生及其防治银杏茎腐病,又名苗枯病,是由半知菌类球壳孢目MacrophominaphucoliAshby所引起的,为弱寄生菌,存在于土壤中,主要危害银杏一年生苗木。当银杏苗木生长受到不利因素的伤害或长势差而降低抗性时,会导致病害的发生与流...  相似文献   

3.
银杏茎腐病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茎腐病发生与防治北京市林业保护站田素忠银杏茎腐病,又名银杏苗枯病,是由半知菌类球壳孢目的菜豆壳孢菌(Macrophominaphaseoli(Maubl.)Asbby)引起的。病苗初期茎部变褐色,叶片失去正常的绿色,稍向下垂,随后病部迅速向上扩展...  相似文献   

4.
银杏由于独特的生理生化特征,具有明显的抵抗各种病虫害的能力。但近几年来,随着集中连片、大面积营造银杏基地,以及银杏生长环境及栽培管理技术上的差异,病虫害在一些集中栽培区不同程度地发生,给银杏生产造成了一定损失。 一、银杏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一)银杏茎腐病(银杏立枯病) 1、症状。银杏茎腐病主要发生于苗期,危害苗木茎基部。一年生苗木染病初期茎基部表层变成褐色,稍皱缩,叶片失去正常绿色,感病部位迅速向上扩展,直至全株枯死。叶片下垂而不脱落,幼茎干枯而不倒伏。内皮组织腐烂呈海  相似文献   

5.
鞍山地区银杏茎腐病病情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杏茎腐病是银杏苗期常见病害 ,危害 1~ 2年生苗木。 1999年 5月对鞍山银杏园病害调查 ,有 6~ 7hm2 的 2年生银杏苗感病 ,死亡率高达 80 % ,通过对发病区苗木症状观察、病原菌鉴定及周边发病较轻的苗木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认为茎腐病预防重在土壤及苗木处理 ;发现病苗可及时用高浓度的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喷洒 ;严格控制苗床水分 ,防止湿度过大 ;改善环境条件 ,提高苗木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6.
银杏茎腐病是银杏苗期常见病害,危害1~2年生苗木。1999年5月对鞍山银杏园病害调查,有6~7hm^2的2年生银杏苗感病,死亡率高达80%,通过对发病区苗木症状观察、病原菌鉴定及周边发病较颈的苗木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认为茎腐病预防重在土壤及苗木处理;发现病苗可及时用高浓度的甲基托布津、多菌灵喷洒;严格控制苗床水分,防止湿度过大;改善环境条件,提高苗木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7.
银杏温床育苗小苗移栽技术龚长武(信阳林校)银杏采用种子播种育苗,幼苗期易发生立枯病和银杏茎腐病。特别是信阳地区高温、多雨,若加上砂质土地,便为银杏苗茎腐病菌的侵染提供更有利的条件。经调查,一般发病率在20%左右,严重年份管理不善的地块发病率达80%以...  相似文献   

8.
银杏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名贵树种,其果实(白果)是国际市场紧俏商品。近几年来,银杏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需要苗木数量逐年增多。但是,苗木茎腐病严重威胁着银杏育苗生产,大发生致使育苗全部失败或延长育苗期。为此,我们于1988年进行了防病育苗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 1 病源及其病害发生规律 银杏苗木茎腐病是由半知菌类球壳孢目Macrophomina phaseoli(Maudl)Ashby所引起,该病菌为弱寄生菌,在土壤中普遍存在。病菌的寄生活动与寄主生长情况及温、湿度密切相关,夏季土表高温会引起幼苗根颈部灼伤而诱发病害。邳县7月份出现干旱高温天气,因此,常导致茎腐病的大发生。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于1987年在陈楼果园采用常规育苗方法,育银杏苗10亩。因受茎腐病危害,效果不好。1988年针对茎腐病的发病规律进行了预防银杏茎腐病育苗试验,试验面积4亩。 2.1 预防银杏茎腐病育苗方法 主要是采用高温催芽播种、地膜覆盖、并辅以土壤消毒和适当浇水措施。 2.1.1 高温催芽:于3月上旬末,把育苗所需种子上炕加温催芽(搭双火道简易温室),  相似文献   

9.
福禄考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禄考茎腐病的发生与防治韩艺,郭风民(郑州市人民公园)福禄考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其植株矮小,花色丰富,是良好的花坛、花境及地被植物材料。1993年郑州市人民公园引种500株,由于茎腐病的危害,大部分在苗期干枯死亡。严重年份,发病株率达90%以上。为此,...  相似文献   

10.
1分布与危害 枣苗茎腐病又名枣苗烂根病。该病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主要危害枣树苗木和幼树,严重的可造成苗木和幼树整株死亡。还危害松、柏、水杉、槐、油桐、银杏等针、阔叶树种及多种作物和蔬菜。2症状当枣苗出土3-10cm、叶片长至3-10片时,绿色主茎及叶片呈现淡黄色。  相似文献   

11.
桂林地区银杏主要病虫害及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0 ̄1995年,在桂北银杏生产区开展了银杏病虫害的调查。共查出危害银杏的病虫害32种,严重危害的有银杏超小卷叶蛾,大蚕蛾,斜纹夜蛾,枯叶夜蛾,家白蚁,龟蜡蚧,考氏白质蚧,丽金龟和银杏茎腐病,叶枯病,黄化病8虫3病,并进行了发生与危害,生活习性的观察和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2.
银杏具有收肺益气、定喘、治咳、缩尿止带等功效,当前需要量日益增加,并且银杏经济收益期极长,经济收入很大。所以,现在银杏的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但有很多人对银杏发生的主要病虫害防治无方,损失不少。现特介绍其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如下: 一、银杏幼树茎腐病的症状。发病初期茎基变褐色,叶色失常并稍下垂,感病部位迅速向上伸延,叶片下垂仍不脱落。感病的茎基皮层缢缩,内皮腐烂成粉末状,或成海绵状白色或灰白色,其中有不少的黑色小菌核。病菌入侵木质部位,褐色中空的髓部也有菌核。病菌扩展危害根部后,先使根皮层腐烂,拔病树…  相似文献   

13.
1990~1995年,在桂北银杏主产区(灵川、兴安、全州等县)开展了银杏病虫害的调查。共查出危害银杏的病虫害32种,严重危害的有银杏超小卷叶蛾、大蚕蛾、斜纹夜蛾、枯叶夜蛾、家白蚁、龟蜡蚧、考氏白盾蚧、丽金龟和银杏茎腐病、叶枯病、黄化病8虫3病。并进行了发生与危害、生活习性的观察和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4.
苗木茎腐病是松、杉等树种苗木的严重病害,分布于我国华东、中南各省,可以危害油松、杉、柏、银杏、香榧、杜仲、樟木、油桐、马桕、板栗、刺槐、枫香、械树、黄杨等多种针阔叶树种苗木,其中以杉木苗、松苗、银杏、杜仲最易感病,此外,还危害农作物中的芝麻、红豆、大豆、烟叶和棉花。  相似文献   

15.
桉树苗茎腐病主要发生在桉树插穗扦插后10 d期间,且不同无性系间发病率存在明显差别。防治结果表明:在桉树扦插苗发育期间,用50%DGL可湿性粉剂、53.8%KCD干悬浮剂、80%DSX可湿性粉剂、75%BGC可湿性粉剂和40%D.L悬浮剂喷雾,每隔10 d 1次,连续用药4次,能够防治茎腐病的发生与危害,5种供试药剂的防治效果均达到82%~86%,防治的成本很低,仅为4.5元/万株苗。  相似文献   

16.
银杏苗期黄化一般在6月初出现,7月间普遍发生。由于叶片早期黄化较易导致银杏叶枯病早期发生,以致8月间叶片褐色枯死,大量脱落,苗木的高、粗生长也显著下降同时苗木茎腐病和虫、鼠危害也较为严重。1995年争县进行了银杏黄化的原因调查和防治试验,取得了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7.
石灰、草木灰巧治果树根腐病与茎腐病周伯瑜,黄文根腐病和茎腐病均为果树腐烂病,危害着苹果、桃、梨、柑桔等果树的正常生长和产量,严重的可致果树死亡。防治果树根腐病和茎腐病的方法较多,但以石灰、草木灰防治原料多,成本低,操作简便,无污染,无毒害,并且有供钙...  相似文献   

18.
夏季是银杏苗高和地径快速生长期,同时也是银杏茎腐病和地下害虫等病虫害为害严重的阶段。此期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成品苗的质量。在苗圃管理上要以满足苗体营养为中心,采取各种措施,综合防治圃地病虫害。其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1.水肥管理:一般土壤含水量应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之间。低床育苗最好采用喷灌或滴灌,不宜漫灌。另外,在  相似文献   

19.
银杏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杏 (GinkgobilobaL .)又名白果、鸭掌树、公孙树 ,原产于我国。随着银杏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 ,其病虫害的发生也日趋频繁。笔者就银杏常见病虫害的发生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 病 害1.1 银杏幼树茎腐病南方常见病害 ,多发生于 1~ 2年生的银杏实生苗 ,尤以 1年生苗最易发生 ,常造成幼苗大量死亡。病害一般在雨季之后开始发生 ,夏季土温增高 ,使苗木茎基部灼伤 ,病菌便从伤口侵入 ;圃地低洼积水、苗木生长不良也易发病。感病的苗木茎基初现褐色斑块 ,皮层缢缩 ,内皮组织腐烂 ,严重时可扩展到根部皮层脱落。发病后叶片失去正…  相似文献   

20.
银杏立体育苗法陈琳,张成忠夏季高温日灼是引起银杏幼苗茎腐病的主要原因。安徽省雕溪县苗圃采用银杏与农作物、其它抗病树种或矮化密植幼龄果树等实行间作套种育苗,使银杏幼苗能够在这些植物的保护下安全过夏,育苗效果良好。我们称这种育苗方法为“银杏立体育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