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日光温室栽培越冬茬黄瓜,春季在黄瓜畦中套种豇豆是近几年我县推广的一项高效复种模式。黄瓜作为主栽品种,一般亩(1亩=1/15公顷)产1.5万~2万公斤,套种豇豆一般年份亩产2500公斤,亩产值可达2万元以上。具体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
大棚黄瓜秋延迟栽培,可使黄瓜在蔬菜淡季上市,每667米2产量可达4500公斤、产值7000元以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很显著.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株洲县农业局通过不断试种摸索,已总结了一套较成熟的秋冬黄瓜大棚生产技术,可使黄瓜产量保持在每667平方米2500公斤~3000公斤,高产可达4000公斤,产值在3500元以上,现将种植要点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4.
孙永泰 《北京农业》2002,(12):10-10
冬季黄瓜超长栽培,是从9月上中旬育苗,11月中下旬开始结瓜,可一直生长到翌年6月底,主蔓长度达10米以上.大面积实践证明,利用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进行冬季黄瓜超长栽培,一般667米2产6000~8000公斤,最高667米2产可达10000公斤以上,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利用日光温室栽培越冬茬黄瓜,春季在黄瓜畦中套种豇豆是近几年我县推广的一项高效复种模式。黄瓜作为主栽品种,一般亩(1亩=1/15公顷)产1.5万~2万公斤,套种豇豆一般年份亩产2500公斤,亩产值可达2万元以上。具体栽培要点如下。一、越冬茬黄瓜种植技术⒈品种选用津优3号、津绿3号等。⒉施肥①在7~8月份,按定植的行距挖60厘米深、60厘米宽的沟,然后在沟内填麦秸或其它秸秆40~50厘米厚,每沟中加入碳铵150~200克,然后覆土封沟浇水。②按要求每亩棚施入腐熟鸡粪10立方米、腐植酸肥250公斤、磷酸二铵50公斤、硫酸钾50公斤或硫酸钾复合肥100公斤…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型黄瓜深受宾馆、饭店等消费者欢迎。我们利用温室,采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种植黄瓜,克服了蔬菜生产不利因素,使黄瓜生产取得了显著效果,每平方米产量可达38公斤以上。一、栽培设施1.栽培槽栽培槽用聚苯乙烯板搭建而成,  相似文献   

7.
鄂黄瓜九号系湖北省黄石市蔬菜科学研究所(邮码:435002)选育的黄瓜杂交一代新品种.该品种极早熟,第一雌花节位2~4节,黄瓜膨大速度特别快,前期产量高,占总产量的45%~50%.特别耐寒,遇1℃~2℃低温时,仍能顽强生存.抗枯萎病、疫病、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黑星病.生长势强,茎粗叶大,主侧蔓均结果,回头瓜多.瓜条直,长约33~36厘米,横茎5厘米,单瓜重320克左右,后期瓜不畸形,瓜肉厚,心室小,味浓质脆,口感特好,耐老耐贮运,产量高,一般每667平方米产5500公斤,高产可达7000公斤. 冬暖式大棚栽培9月至次年2月均可播种,地膜覆盖栽培元月下旬至2月播种.  相似文献   

8.
正1.选地和施肥黄瓜是浅根性作物,虽然主根可达1米多深,但根系主要集中分布在地表30厘米以内的土层,具有好气和好湿特点。因此宜选择透气、保水、保肥、p H值中性或微酸的沙质壤土栽培。黄瓜有多种土传病害,生产上忌连作,要求3—4年轮作1次。因栽培季节和生育期的不同,各茬黄瓜对肥料的需求总量也不一样,生产上结合耕翻土地,基肥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6000公斤;饼肥50—100公斤,草木灰40—  相似文献   

9.
马圈子乡位于抚顺市东部 ,年有效积温2900℃ ,无霜期128天 ,年降雨720毫米左右 ,是一个典型山区乡。为了在有限耕地上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乡农业技术推广站推广了黄瓜制种套种云豆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获得了成功。黄瓜制种平均每667平方米产值800元左右 ,最高达1200元 ;云豆平均每667平方米产值300元 ,最高达700元。比种玉米667平方米产值400元 ,平均增收700元 ,667平方米纯收入800元 ,如管理水平高 ,纯收入可达1600元。具体栽培技术如下。1 .选地地块应选择土质肥沃、保水保肥、中等以上肥力的沙壤土 ,不要选择洼地或旱龙道地块。2 .施肥首先要施足基肥 ,在翻地前每667平方米施优质农肥3000~5000公斤 ,同时撒施长效碳酸氢铵50公斤加复合肥25公斤 ,或磷酸二铵15公斤加尿素15~20公斤 ,一次性施入老沟。施肥方法是 ,隔沟撒施 ,使肥料撒在垄台和垄帮上 ,然后再把垄台上肥搂到或推到垄沟里。3 .做床用木犁把没有施肥的垄破开 ,再用铁耙子把床面搂平 ,最后用平板刮一遍。床体规格 :床底宽1米 ,床面宽70厘米 ,床高12厘米 ,沟宽30厘米。床面要平或中间略显拱形...  相似文献   

10.
小议大棚黄瓜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是北方地区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全年可以多茬生产、多次采收、全年供应,主要的茬口类型有冬春茬、春茬、秋茬、秋冬茬,年亩产量可达12000公斤以上,产量高、效益好,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然而近年来病害严重影响了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
青蒜苗-鲜食毛豆-夏黄瓜三种三收模式,栽培技术简单,病虫害较轻,效益稳定,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高效种植模式。青蒜苗需在塑料暖棚里种植,9月中旬播种,春节前后上市,亩产1000—1500公斤,亩产值3000—4500元;鲜食毛豆2月中旬直播,生长后期拆棚,亩产500—650公斤左右,亩产值2500—3000元;黄瓜6月上旬直播,8月底-9月初拉秧,亩产5000—6000公斤,亩产值4000—5000元。三茬合计亩效益可达1万元。  相似文献   

12.
黄瓜是北方地区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全年可以多茬生产、多次采收、全年供应,主要的茬口类型有冬春茬、春茬、秋茬、秋冬茬,年亩产量可达12000公斤以上,产量高、效益好,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然而近年来病害严重影响了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3.
黄瓜、豇豆、榨菜模式亩产黄瓜3000公斤左右,产值达1450元;秋豇豆2000公斤,产值2600元;榨菜3500~4500公斤,产值达700~900元,扣除三季农本亩纯收入可达3000多元,比常规种植油一稻模式亩增效300%。  相似文献   

14.
<正> 利用大棚的闲置期栽培越夏黄瓜,通过遮阳避雨,一般每公顷产量可达7.5万公斤以上,收入可达6万元以上。栽培周期短,从播种到上市一般50天左右,结果期40天以上,对大棚越冬茬蔬菜的播种无影响,并能充分利用土地和劳力资源创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黄瓜嫁接就是用南瓜根替代黄瓜根的栽培技术。由于南瓜根系发达,对低温、高温的适应性强,不易受土壤传染病的感染,对多种病害都有预防效果,特别是能根治枯萎病,此病在连茬3年的温室、大棚中发病率高的可达50%左右,不能再继续栽培黄瓜。嫁接后的黄瓜还具有显著的早熟高产特性。随着保护地蔬菜栽培的迅速发展,黄瓜嫁接技术日趋成熟,达到实用推广程度,得到广泛的应用和重视,成为一项抗病增产的有力措施。目前,亩产达1—2万公斤,产值2—3万元的高产典型,几乎都采用了嫁接技术。一、南瓜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品种以黑籽南瓜为佳,每公斤约4400粒,亩用量1.2公斤。当年新种子休眠期长,发芽率低,故应选用隔年种子。如用当年新种子就必须采用下述方法打破休眠。  相似文献   

16.
东方明珠是河南省郑州市蔬菜研究所最新培育成的一代杂交黄瓜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早熟、抗病性强、产量高等优点。植株生长势强,第3~4片叶着生第1雌花,以主蔓结瓜为主,瓜码密,瓜条生长速度快。瓜条顺直,长棒状,长约35厘米。瓜皮深绿色富有光泽。刺密,白色。瓜把短,品质脆甜,口感好。平均单瓜重200克左右,耐高温,喜肥水,抗病性好,适应性强,特别抗霜霉病和枯萎病,对白粉病抗性也较强。每亩(1亩=1/15公顷)产量可达6500公斤,适合春秋大棚、小棚栽培,春秋露地栽培表现也十分突出。适宜在全国各地推广栽培。推广2年来得到经销商和农户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7.
南美白对虾,又称白对虾或白脚对虾,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最有养殖前途的优良虾品种之一.我国南方沿海地区从台湾引进养殖成功后,现已逐步向北方省市推广.据试验、示范证明,养殖南美白对虾一茬亩产可达150公斤以上,如果年养二、三茬,亩产可达300~400公斤,产值万元以上,亩纯收入数千元.  相似文献   

18.
孙永泰 《吉林农业》2002,(11):20-21
冬季黄瓜超长栽培,是从9月上、中旬育苗,11月中、下旬开始结瓜,可一直生长到翌年6月底,主蔓长度达10米以上。大面积实践证明,利用高效节能日光温室进行冬季黄瓜超长栽培,一般亩产6000~8000公斤,最高亩产可达10000公斤以上,经济效益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市引进梅营一号、美国9号、秦薯4号、日本川山紫等高产高淀粉红薯新品种,经全市大面积示范推广,在海拔600米以下,平均亩产可达3368公斤,最高达7236公斤,单株最高达17.2公斤,单薯可达11公斤,创全省红薯产量第一。它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嫁接番茄,地下部分结马铃薯,667m2产量可达3000公斤左右,效益 1500元左右;地上部分收番茄,667m2产量可达4500公斤左右,效益在2500元左右。通过农民的试种和推广,此项栽培技术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