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30~75日龄的仔猪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双歧杆菌后,整个试验期C3水平监测结果显示,C3水平不断提高,且试验Ⅰ组为579.70 mg/L、Ⅱ组为464.70 mg/L、Ⅲ组为453.97 mg/L分别比对照组提高60.48%、28.64%、25.67%,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试验Ⅰ组最高。而且添加双歧杆菌后,对C4补体水平的维持有一定的作用,且较高剂量的双歧杆菌(试验Ⅲ组)能更高效的提高C4补体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海带多糖对断奶仔猪粪便中双歧杆菌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接近的21日龄断奶仔猪1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0 mg/kg、200 mg/kg、400 mg/kg的海带多糖,饲喂21 d后,每个重复随机挑选1只仔猪收集新鲜粪便,测定数量.结果表明:添加100 mg/kg、200 mg/kg海带多糖组的双歧杆菌数量与对照组相比有所增长,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400 mg/kg海带多糖组的双歧杆菌数量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因此,日粮中添加一定水平的海带多糖能提高断奶仔猪粪便中双歧杆菌的数量,可能会促进断奶仔猪肠道中有益菌双歧杆菌的增殖,改善断奶仔猪肠道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3.
异麦芽低聚糖对早期断奶仔猪肠道主要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选择28日龄断奶仔猪54头 ,随机分为9组 ,分别施以3种不同日粮 ,每种日粮处理组分3个重复。3组日粮分别为添加0.50 %异麦芽低聚糖(IMO组)、110mg/kg 阿散酸(抗生素组)和空白对照组。各组基础日粮相同。分别于35和42日龄从各组选3头仔猪屠宰 ,以测定盲肠、结肠主要菌群(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浓度。试验结果表明 ,添加IMO组盲肠、结肠大肠杆菌浓度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 ,而乳酸杆菌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 ,双歧杆菌浓度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抗生素组盲肠大肠杆菌浓度显著(P<0.05)低于对照组 ,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浓度低于或显著(P<0.05)低于I MO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双歧杆菌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30~75日龄仔猪的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有益优势菌双歧杆菌,添加剂量为每千克饲料18ml双歧杆菌发酵液[活菌数为(7~8)×1010个/ml]的试验Ⅱ组对仔猪的生长性能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其平均末重23.100kg,平均净增重16.375kg,平均日增重364g,料重比1.37:1;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末重高出42.8%,平均净增重高出54.8%,平均日增重高出54.9%,差异均显著(P<0.05),每增加1kg活重比对照组少耗0.8kg饲料。说明此添加剂量对30~75日龄仔猪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中草药复方多糖(CHCP)对鸡肠道菌群、新城疫(ND-HI)抗体效价及血清补体C3、C4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200羽1日龄商品代AA雏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0羽,于7、28 d进行ND疫苗免疫,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200、400、600 mg/kg的CHCP,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试验Ⅰ、Ⅱ、Ⅲ组的鸡盲肠内双歧杆菌分别较对照组提高3.19%(P> 0.05)、9.79%、6.82%(P <0.05),乳酸杆菌分别提高8.08%(P <0.05)、17.45%、16.86%(P <0.01);Ⅱ、Ⅲ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分别较对照组降低14.34%、12.15%和16.19%、16.61%(P <0.01);14 d时,Ⅰ、Ⅱ、Ⅲ组的ND-HI抗体效价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9.80%、17.32%、13.56%(P <0.05),28、42 d时,Ⅱ、Ⅲ组效果最为显著,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6.12%、25.79%和35.98%、30.18%(P <0.01);血清中补体C3、C4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 <0.05)。综上所述,在鸡的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CHCP可促进有益菌的增殖,改善肉鸡肠道内环境,提高鸡的免疫功能。且以400 mg/kg和600 mg/kg的量添加效果最好,从经济角度考虑,400 mg/kg CHCP为最佳添加量。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15,(11):1809-1813
旨在将黄芪-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原液浓缩后添加辅料制成泡腾颗粒并在保育猪上进行应用。本研究以泡腾颗粒的崩解Ⅲ时间和活菌数量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因素表筛选最佳原料配比;将240头断奶仔猪(杜×长×大)随机分为6组,每组40头,将制备的泡腾颗粒通过饮水给药应用于试验Ⅰ组(1∶2 000)、试验Ⅱ组(1∶1 500)、试验Ⅲ组(1∶1 000),对照Ⅰ组为空白对照,对照Ⅱ组添加1%黄芪、对照Ⅲ组添加0.05%枯草芽孢杆菌,试验30d。结果发现,1)泡腾颗粒最佳原料比例为碳酸氢钠和柠檬酸(质量比1.2/1)47g,葡萄糖43g,浓缩菌液12g;2)生产性能:试验Ⅱ组比对照Ⅰ组的平均日采食量提高18.73%(P0.05),平均日增重提高29.22%(P0.05),料肉比降低8.16%(P0.05);3)血清学检验指标:泡腾颗粒试验组血清中总蛋白含量、IgG含量比各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中试验Ⅱ组总蛋白含量比对照Ⅰ组增加18.20%,IgG含量比对照Ⅰ组增加13.58%。结果表明,试验确定泡腾颗粒最佳添加量为1500倍稀释饮水给药,效果显著。该研究为微生态制剂的新剂型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山药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28日龄断奶仔猪132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Ⅰ、Ⅱ、Ⅲ共4个处理组,各处理间试验仔猪体重经统计检验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设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其中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饲粮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山药,添加量分别为0.05%、0.1、0.2%,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1%、2%山药能够显著提高免疫球蛋白IgG、IgA以及补体C3、C4含量,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免疫球蛋白IgM含量。综合来看以添加1%山药效果最好,表明山药作为一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饲喂家畜将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8.
文章旨在研究怀山药豆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将120头28日龄的健康、体重一致的断奶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分别为Ⅰ组: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ⅠⅠ组:基础日粮+1%怀山药豆,Ⅲ组:基础日粮+3%怀山药豆,Ⅳ组:基础日粮+5%怀山药豆,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生长性能:Ⅲ组、Ⅳ组相比Ⅰ组全程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 <0.05);料肉比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 0.05);腹泻率显著降低(P <0.05);(2)血清生化及免疫性能:Ⅲ组、Ⅳ组血清ⅠgA和ⅠgG水平均显著高于Ⅰ组(P <0.05);(3)盲肠微生物数量:与试验Ⅰ组相比,Ⅲ、Ⅳ组肠道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数量降低,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 :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怀山药豆可提高断奶仔猪生长性能,降低肠道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数量,提升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数量,提高抗腹泻能力,还可以促进仔猪机体血清中ⅠgA、ⅠgG的生成,提升抵抗力,综合改善仔猪生产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磷酸泰乐菌素对早期断奶仔猪腹泻病预防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 2 1~ 2 8日龄的健康仔猪 1 6窝随机分成 4组 ,每组 4窝。Ⅰ组在日粮中添加磷酸泰乐菌素 33mg/kg;Ⅱ组在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 5mg/kg和维生素E 5mg/kg ;Ⅲ组在日粮中添加 2 5mg/kg的磷酸泰乐菌素和维生素C 3mg/kg、维生素E 3mg/kg ;Ⅳ组为对照组 ,日粮中不添加任何药物。结果表明 :各试验组仔猪腹泻的发病率分别为 1 0 0 6 % ,1 6 67% ,3 33 % ,43 75 % ,试验组猪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  相似文献   

10.
枯草芽孢杆菌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90头8 kg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10头猪,进行为期52 d的饲养试验,研究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5%和0.1%的枯草芽孢杆菌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枯草芽孢杆菌试验效果比添加0.1%枯草芽孢杆菌试验效果好。与对照组相比,在日粮中添加0.05%枯草芽孢杆菌,日增质量明显比对照组高23.8%;饲料转化率比对照组提高5.48%;腹泻率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枯草芽孢杆菌,粪便中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明显增加,大肠杆菌明显降低。添加0.05%枯草芽孢杆菌比对照组多收入49.57元/头。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法律秩序中,商会自治规范是制定法的基础和必要的补充,甚至在某些方面替代了制定法;商会自治规范主要包括商会组织规范、行为规范、惩罚规范以及争端解决规范等;其效力仅及于其内部成员;商会自治规范和制定法之间存在冲突,但也存在整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MEF2C基因能够控制肌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基因转录,特别在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中介导细胞的分化。本研究将猪 MEF2C 基因化学合成后经 Bam HI 和 Asc I 双酶切后克隆到慢病毒表达载体 pLen-ti6.3_MCS_IRES2-EGFP中,获得的重组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和测序鉴定;利用慢病毒阴性对照侵染靶细胞C2C12来确定最佳MOI值以及靶细胞最适抗生素Blasticidin剂量。结果显示猪MEF2C基因成功克隆到慢病毒表达载体中;该重组质粒侵染靶细胞C2C12的最佳MOI值为300;靶细胞抗生素的筛选剂量为4μg/mL,维持剂量为3μg/mL上述试验为建立MEF2C稳定过表达细胞系提供了前期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3.
侯乃鹏  王煜  陶聪  王彦芳 《中国畜牧兽医》2021,48(11):4074-4083
研究通过检测鞘磷脂对小鼠肌卫星细胞C2C12成肌分化的影响,旨在为阐明鞘磷脂对解偶联蛋白1(UCP1)基因敲入猪骨骼肌生长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用ELISA法检测野生型猪和UCP1敲入猪背部肌肉及血清中总鞘磷脂含量;利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5、20、50和100 μg/mL)鞘磷脂对C2C12细胞增殖和毒性的影响,并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化前后细胞成肌分化标记基因生肌因子5(Myf5)、生肌决定因子(MyoD)、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生肌调节因子4(MRF4)的表达检测,建立C2C12成肌分化体系;在成肌分化培养基中添加上述不同浓度的鞘磷脂,诱导分化6 d后,通过形态学和Myogenin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肌管的形成及成肌分化标记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检测,确定鞘磷脂的最佳添加浓度。用筛选出的最佳鞘磷脂添加浓度诱导细胞成肌分化,在2、4和6 d收集细胞,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周期蛋白相关基因CyclinD1、CyclinECDK2和CDK4的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诱导2 d细胞的活力。结果发现,与野生型猪相比,UCP1-KI猪背部肌肉组织中总鞘磷脂含量显著增加(P<0.05);血清鞘磷脂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浓度鞘磷脂对未分化C2C12细胞的增殖无显著影响(P>0.05);成肌分化6 d后,C2C12细胞形成明显的肌管,成肌分化标记基因Myf5、MyoD、Myogenin、MRF4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极显著上调(P<0.01);与未添加鞘磷脂的对照组相比,20 μg/mL鞘磷脂组有更多肌管形成,Myogenin阳性信号和肌管融合指数均显著增加(P<0.05),Myogenin、MRF4基因的表达量显著提高(P<0.05)。利用20 μg/mL鞘磷脂诱导细胞分化,在分化2 d时,处理组CyclinE、CDK4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活力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化6 d后,处理组CyclinD1、CyclinECDK2、CDK4基因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20 μg/mL鞘磷脂能够提高小鼠肌卫星细胞C2C12分化早期细胞活力和成肌分化效率,可为研究鞘磷脂对骨骼肌生长的影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植物凝集素(PHA)对各犬血清中补体C3、C4浓度的影响,试验分成4个组:低剂量组(0.05 mg/kg)、中剂量组(0.10 mg/kg)、高剂量组(0.20 mg/kg)、对照组,对犬进行肌肉注射。在注射前和注射后的7 d、14 d对各组犬进行采血测定其血清中补体的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剂量组可显著提高机体的补体水平(P<0.05),并在高水平维持较长时间;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作用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观察miR-21与Nocodazole联合作用对小鼠成肌细胞C2C12周期的影响。分别以0、200、300、400、500、600 nmol/L Nocodazole处理C2C12细胞24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间接免疫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器α-微管蛋白(α-tubulin)排列。转染miR-21 mimics/NC和inhibitors/NC,24 h后,添加400 nmol/L的Nocodazole处理24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表明:Nocodazole使C2C12细胞同步化的最佳浓度是400 nmol/L;过表达miR-21 mimics之后,与对照组相比,G0/G1,S期细胞百分比极显著增加,G2/M期细胞百分比极显著减少(P0.01);添加抑制剂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抑制剂(inhibitors)的C2C12细胞中处于G0/G1期的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处于G2/M期的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P0.05);正反试验结果证明,miR-21促进C2C12细胞周期进入S期。为进一步研究miR-21对C2C12细胞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方法对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安氏隐孢子虫(C.andersoni)和火鸡隐孢子虫(C.meleagrides)的鉴别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C.parvum BOCC2、C.andesoni BOCC2和C.meleagrides CHCC1扩增产物片段大小分别为830bp、828bp和828bp,扩增产物分别经VspI酶切后形成3种不同的RFLP图谱,根据RFLP图谱可鉴别C.parvum、C.andersoni和C.meleagrides。本研究为我国隐孢子虫的分类和隐孢子虫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7.
旨在以体外培养的小鼠成肌细胞(C2C12)为研究对象,探讨氧化损伤可能的路径。本试验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Control),以DMEM培养基培养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培养24 h;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组(PDTC),以每个孔1 mL的PDTC(20μmol·L-1)孵育细胞24 h;H_2O_2组(H_2O_2),加入0.5 mmol·L-1的H_2O_2处理细胞24 h。检测各组细胞的存活率、ROS水平与凋亡率,采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记法检测细胞凋亡和自噬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NF-κB信号通路相关因子的表达。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DTC可显著提高细胞的总凋亡率(P<0.05),可显著上调细胞半胱天冬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6、caspase-9的mRNA表达量以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P<0.05),显著上调Beclin 1的mRNA表达量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II/I的值以及LC3-II蛋白表达水平(P<0.05),显著下调核因子kappa B副族1(p50)、B型白细胞/2型淋巴细胞样蛋白(Bcl-2)、v-rel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癌基因同源物A(RelA)和环氧合酶(Cox)-2的mRNA表达量以及NF-κB蛋白表达水平(P<0.05);H_2O_2可显著提高细胞的ROS水平和细胞总凋亡率(P<0.05),可显著上调caspase-3、caspase-6、caspase-8、caspase-9的mRNA表达量以及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P<0.05),显著上调Beclin 1和LC3-II/LC3-I的mRNA表达量以及LC3-II蛋白表达水平(P<0.05),显著提高Bcl-2相关X蛋白(Bax)的mRNA表达量(P<0.05),显著下调p50、Bcl-2、RelA和Cox-1、Cox-2的mRNA表达量以及核因子kappa B(NF-κB)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果提示,H_2O_2会引起C2C12细胞的ROS升高,并且能够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介导细胞凋亡和自噬的发生,这与NF-κB因子的特异性抑制剂PDTC的作用相类似。  相似文献   

18.
选取鸡源补体C3a链的21个氨基酸残基序列,人工合成模拟C3分子的21肽^[741-761],与牛血清白蛋白载体偶联结合后,制成人工合成抗原复合物。将此人工合成抗原加弗氏佐剂制成油乳剂疫苗,免疫注射家兔制备成抗21肽抗体。从抗血清中提纯IgG,用以检测不同动物血清中C3含量。结果表明,人工合成的c3分子的21肽复合抗原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制成的抗血清的IgG效价达2。,且能与不同动物血液的c3分子发生特异性结合;用该IgG对鸡、猪、山羊、牛和豚鼠体内的C3进行了检测,其含量分别为(0.34±0.005)、(1.47±0.008)、(1.70±0.005)、(1.78±0.007)、(4.18±0.008)g/L,发现鸡体内的C3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几种动物,差异极显著(P〈0.01),这可能是鸡体对细菌性疫苗免疫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分析了共轭亚油酸(CLA)对C2C12肌细胞生脂转分化和生肌分化的影响。分别培养并诱导C2C12鼠源肌细胞生脂转分化和正常的生肌分化,同时分别使用终浓度为50μmol/L的c9,t11-CLA和t10,c12-CLA处理细胞,并设对照组,取生脂转分化第10天和生肌分化第8天的细胞用于实时定量PCR检测,观察c9,t11-CLA和t10,c12-CLA对C2C12肌细胞不同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c9,t11-CLA促进了C2C12肌细胞的生脂转分化,显著增加了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P0.05),显著上调了细胞内脂肪酸合成酶(FAS)、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EBP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PPARγ)和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t10,c12-CLA则抑制了C2C12肌细胞的生脂转分化,显著减少了细胞内TG含量(P0.05),显著下调了细胞内C/EBPα、PPARγ和FA BP4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免疫印迹杂交结果显示FAS和FABP4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也发生了与基因表达相一致的变化。2)与对照组相比,t10,c12-CLA抑制了C2C12肌细胞的生肌分化,显著减少了细胞内肌管数/细胞数(P0.05),显著下调了细胞内肌细胞生成素(MYOG)和成肌分化抗原(MYOD)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与对照组相比,c9,t11-CLA则显著上调了细胞内MYOG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对C2C12肌细胞的生肌分化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免疫印迹杂交结果显示MYOG和MYOD的蛋白质表达水平也发生了与基因表达相一致的变化。以上结果表明,CLA对动物骨骼肌细胞的正常生肌分化和生脂转分化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二重PCR方法鉴别气肿疽梭菌和腐败梭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包含16S~23S rDNA间隔区和23S rDNA的部分序列作为气肿疽梭菌特异性标志,以α毒素部分序列作为腐败梭菌特异性标志,建立了鉴别气肿疽梭菌和腐败梭菌的二重PCR方法。结果显示:气肿疽梭菌C54-1株扩增出大小为509 bp的条带,腐败梭菌C55-1株、C55-16株均扩增出大小为148 bp的条带,均与预期吻合;而产气荚膜梭菌C57-1株、C59-37株,肉毒梭菌C62-4株,诺维梭菌C61-4株均未扩增出任何条带。扩增产物的测序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本方法的特异性。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试验结果也符合相应气肿疽梭菌和腐败梭菌的特点。本研究所建立的二重PCR方法可用于气肿疽梭菌和腐败梭菌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