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校表室校出的电能表都是在规程规定的正常条件下测得的误差,实际上,电能表不可能都在规程规定的额定条件下运行。运行参数如电压、负载、波形等是变化的,这些变化能使电能表产生附加误差。下面就电能表附加误差形成的原因及其补偿措施作论述。  相似文献   

2.
潘经华 《农村电工》2001,(11):39-39
1 倾斜误差 电能表在使用或校验时,若安装位置偏离垂直位置,其基本误差要发生变化,也就是所说的“倾斜附加误差”。为了消除这种误差,国家计量局发布的JJG307-1988标准中规定,在调试和安装电能表时,对垂直位置的倾斜角度不应大于表1中的规定: 电能表标准规定的允许倾斜角,只是属于负载电流大于50%标定电流的情况,因此,对有较大的驱动力矩,电能表倾斜引起的摩擦力矩的变化可以忽略;而在轻负载下,尤其是5%标定电流时,倾斜引起的误差则不容忽视。 倾斜角越大,侧压力就越大,产生的倾斜误差就越大。 特别是D…  相似文献   

3.
国家专设的计量部门对全国各地计量局执行计量规程采取逐级监督手段 ,其目的是掌握好计量这杆公平称 ,感应型电能表是一种测量电能的公平称。在运行中的电能表必须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校验 ,准确无误的计量电能量、是各地供电局、所一项主要工作。现就在电能表校验中对温度误差补偿方法 ,应注意的问题谈论一下个人见解。1 感应型电能表的温度误差在运行和校验中的电能表 ,其环境温度的变化将会引起电能表基本误差值的变化 ,出现温度误差。如在额定电压、标定电流及额定频率下环境温度自额定温度改变至规定的工作条件温度范围内的任一温度时 …  相似文献   

4.
近来,我们先后对四个乡(镇)随机抽查了1200块电能表,经过检定,被抽查的电能表总合格率仅为10%左右,有90%的电能表计量失准,超过了国家规定的电能表允许误差范围,有的还严重超差.笔者根据农村现有的实际情况,谈一谈农村电能表失准的原因.1 农村大部分电工业务水平有限,不太明白电能表的使用性能和安装的方法及使用环境条件.有的  相似文献   

5.
1 电能表准确度的选择电能表准确度是指电能表的基本误差.它主要是由转动部分的摩擦,以及电流元件的电流和磁通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引起的.有功电能表的准确度有0.5级、1.0级及2.0级,准确度数值愈小,误差愈小.但是级别愈高的表,对电能表的工作条件要求愈严,如果离开了这些条件,将会产生另一种误差—附加误差,使准确度降低.因此,选择家用电能表时不必片面要求准确度,一般2.0级就可以使用.  相似文献   

6.
热线征答     
电能表的误差国标有何规定编辑同志:请问国家标准规定的电能表允许误差为多少?(青海省湟中县刘玉如)刘玉如同志:目前执行的国家计量检定规程《交流电度表(电能表)JJG307—88》对安装不同准确等级的单相、三相(分为平衡负载与不平衡负载)电能表的最大允许误差的要  相似文献   

7.
由于机械电能表设计、制造、装配等原因,电能表在现场运行时会产生误差,这些误差有些在制造时采取措施可以消除,但有些如机械磨擦、上轴承的导向、空气阻力等是无法消除的,其中轻载时“误差”更明显,只能采取“补偿”办法来抵消这些误差,计量检定人员在对电能表进行检验时,总是测量出其基本误差(几个测量点算术平均值的修正值),  相似文献   

8.
1故障电能表检查的一般程序1.1询问用户了解电能表的使用现状。如:接线方式、安装环境、负荷大小、电源质量、电能表与负荷匹配情况,电能表是否出现过异常现象等。1.2直观检查将电能表打开盖,检查各部分元件是否有烧损、机械变形、脱落、破碎、位移、歪斜、锈蚀、受潮、断线、螺丝压接不紧、刺鼻气味等现象。1.3仪器测试检查(1)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元件的通断及电阻值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匝间短路、断路等情况。(2)用SOOV摇表测试各电磁元件与基架、外壳间的绝缘情况是否良好。(3)用校验台校验电能表的基本误差,是否有误差…  相似文献   

9.
1 电能表负载特性电能表的基本误差随负载电流和功率因数变化而变化的关系曲线称电能表的负载特性.这里用常用感应式电能表的负载特性曲线来说明其负载误差特性.  相似文献   

10.
1 电子式电能表的特点1.1 测量精度高 电子式电能表的测量原理基于电功率的测量技术即采用电子乘法器实现功率的运算。该原理的采用很容易使电子式电能表在很宽的电压、电流范围内实现1.0至0.1级高精度的电能测量。电子式电能表误差特性主要有三:一是误差较小,1.0级表误差很容易控制在±0.5%以内、0.5级表在±0.2%以内、0.2级表在±0.1%以内。而感应式电能表做到0.5级已很困难。二是误差曲线平直,从负载下限到最大负载,误差数据基本不变,而对于感应表,即使调整优良也不可能实现,而且大部分感应表…  相似文献   

11.
三相电能表的调整与单相电能表的调整有很多相同之处,但由于它是由两组或三组电磁元件组成,元件间的相互影响较大,加上各驱动元件因结构、装配不对称,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的转矩又不完全相等,使电能表在测量不平衡负载下的电能时,有较大的误差,因此必须对三相表每组元件的误差进行调整,使之分元、合元皆合格。本人根据电能表的特性及误差累积原理,试创了下述方法,不妨叫“误差累积法”,供同行参考(但这里所讲的误差累积不是简单的加减累计)。现以三相三线表为例讲述该方法。1调整前的准备及检查首先应紧固好各部件固定螺丝,吹…  相似文献   

12.
三相四线电能表电压线圈集结点应接三相电源中性线运行,而不应接保护零线。如不接中性线,在三相电压对称、三相电流平衡条件下,计量误差基本在规定范围内。若三相电压不对称、电流不平衡条件下,则误  相似文献   

13.
正1创新背景根据DL/T 825—2002《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5.2.3条规定:"电能表安装必须垂直牢固,表中心线向各方向的倾斜不大于1°。"这项规定的提出,一是为了避免感应式电能表出现误差;二是为了保证计量装置的安装工艺水准,以确保整体美观度。尽管目前电子式电能表已取代感应式电能表,但电能表安装能否做到整齐划一,仍然会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沈英珍 《农村电工》2004,12(5):35-35
1全电子式电能表的主要优点1.1全电子式电能表准确度高,计量准确由于全电子式电能表的测量原理是数据采样,由乘法器完成对电功率的测量,其测量准确度高。2.0级全电子式电能表基本误差在0.2~0.6之间,相当于机械表误差的10%。全电子式电能表灵敏度高,对同规格的机械表,如5(20)A,启动电流为25mA,而电子表仅为10mA,在小负荷时能做到准确计量。1.2检定工作量降低,工作效率提高1.2.1由于全电子式电能表没有机械器件,无需修理,免去了修理工序。1.2.2电子式电能表误差曲线线性好,在各负荷点下为一条平线,调整误差方式为软件调整,整线平移,调校方…  相似文献   

15.
1运输环节产生的误差校验合格后的电能表绝对不允许随意摔放,在运输中应使电能表减少振动。原因是:(1)电能表内部调整装置大多为旋转螺钉式。剧烈振动会使之变动而改变电能表的精度值,使误差增大。(2)电能表转动圆盘大多采用的是垂直式上、下轴承。上轴承位于转...  相似文献   

16.
秦鹏 《农村电工》1996,(8):39-39
1 常见差错计量1.1 电压互感器一、二次回路断线.1.2 互感器极性接反.l.3 电流互感器倍率变化.1.4 电能表表尾接线错误.1.5 电能表基本误差超规程允许的范围.1.6 计量装置综合误差超范围.2 正确计量的分析判定  相似文献   

17.
我单位负责市区的能源利用与监测工作,在近几年的工作中,通过对企业进行电能平衡测试发现,许多用电单位的实际用电量大于电业管理部门计量仪表的数值,超差在5%~10%左右。笔者带着疑问对几家有差异的企业进行检查。首先用电能表现场校验仪对电能表进行现场校验,结果发现电能表误差在国家规定的误差范围内;其二,检查电流回路与电压回路,发现接线完全正确;再者,对电流互感器进行在线检测,结果发现电流互感器超出标准值5%~10%。经过认真检查,发现接点锈蚀比较严重,进行清理后,接好线进行重新测量,结果一切正常,对其…  相似文献   

18.
梁中 《农村电气化》2013,(Z1):88-89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大兴供电公司所辖变电站和大客户二次压降测试工作中,发现有部分二次计量电压超过规程规定范围,由于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压降直接影响电能量计量的准确性,严重时会危及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通过对二次压降所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相应的对策。1计量误差的构成电能计量的综合误差包括电能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计量误差以及电压互感器到电能表的二次回路线路  相似文献   

19.
3 电量退补的计算 3.1 电能表超差 电能表的误差超出允许范围时,退补电量按式 (1)计算。 A0=×δ% (1) 式中 A0——退补电量, kW· h; A——抄见电量 (依据电能表指示的数值及互感器倍率计算得到的电量 ), kW· h; δ%——实际误差 (电能表快,δ%为正值,计算所得 A0为应退电量;电能表慢,δ%为负值,计算所得 A0为应补电量 )。  相似文献   

20.
电能表是测量电能的专用仪表 ,由于仪表本身结构上的原因以及外界条件的影响 ,在进行电能测量时 ,测量值与实际值是不相等的 ,其差别称为误差。1 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的误差调整方法三相三线电能表是发电厂、供电部门和大电力用户使用的电能表 ,它的准确与否影响很大 ,其内部元件间的关系又较复杂 ,所以 ,要采用正确的方法才能将表调准。(1) 分元件调整 :1平衡调整 :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 ,cosφ=1时 ,先对第一组元件通以额定电流 ,第二组元件无电流 ,利用第一组元件的平衡调整装置调误差 ,使误差的方向比负载不平衡误差稍偏正些。然后使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