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史小建 《福建茶叶》2016,(6):385-386
我国茶文化的结构可以分为划分为深层次的、精神层面的茶文化价值观(如修身养性、和谐、仁等)、行为层面的茶礼仪茶道茶语等以及物质器物层面的茶文化符号载体。处于行为层面的"茶语"是一种将茶文化价值观表达出来的话语系统。所谓的"茶语"指的是一种茶文化的语言表达形式,是茶文化信息传递的基本载体。我国茶语的主要表现样式有茶语的"成语语汇"、茶语的"谚语语汇"、茶语的"歇后语语汇"等三种。我国茶语的主要文化修辞方式则包括茶语的"对偶"文化修辞方式、茶语的"顶针"文化修辞方式、茶语的"谐音"文化修辞方式。  相似文献   

2.
莫菲菲 《福建茶叶》2016,(2):219-220
茶文化的发源地是中国,但是由于中国与西方国家茶叶贸易的往来,使得茶叶在16世纪后叶流入西方国家,并在18世纪传入英国,继而西方国家的茶文化开始兴起并普及,由于英国人对于茶叶的疯狂热爱,使得英国成为了西方国家最具代表力的茶文化国家之一。同时英语受到茶文化的影响,开始涌现出大量与"茶"相关的词汇,也就是现在英语体系中的"茶"语,英语的"茶语"之于英国文化的作用,与中国的"茶诗"之于中国文化的作用大同小异。它们都继承并发扬了本国文化的精髓,但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即便是具有丰富内涵与悠久历史英国茶文化,其发源依旧是中国,因此西方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依旧保持有中国茶文化的精髓与框架,本文主要是针对西方茶文化进行研究,并分析英语中一些饶有趣味的"茶语"。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的国家,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并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茶文化。茶叶作一种商品先后被传入了世界各地,尤其是在传入西方国家之后,受到了西方众多国家的欢迎。在融合了本民族的文化以后,形成有特色的西方茶文化,而且受到本国人民的追捧,被广泛宣传。茶文化传播期间,其英语形式受到了影响,因而出现了很多与茶有关的词汇,这就是所谓的"茶语"。虽然茶文化传到西方后发生了质变,但仍然保留了很多中国茶文化元素,本文主要分析的就是西方茶文化中的茶语,将翻译中语言艺术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4.
张洁 《福建茶叶》2016,(9):363-364
茶文化在中国已有很长的历史,自从16世纪中西方的来往密切后,我国的茶文化开始传到英国,并被他们制作成为了一种名叫"奶茶"的饮料。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茶,受到英国人的热爱,并开始出现很多有关于"茶"的词汇。英语单词里的"茶"和中国古代的茶诗相似,都是建立在自己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由于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因此,其他西方国家的茶文化都带有中国传统的茶道精神。本文将通过分析中国的茶文化对西方茶语的影响,来讨论英语中关于"茶"的有趣词汇。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我们对茶及茶文化的研究机制不断成熟背景下,茶文化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中国元素,尤其是茶文化与西方文明相融合,从而造就了极具特色的西方茶文化机制。我们在对西方茶文化进行了解与认知时,需要借助合适的途径和机制,而英语"茶"语就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反映与诠释表达。本文拟从西方茶文化的形成背景及内涵特点理解认知入手,结合英语"茶"语的具体表现和内涵阐述,从而探究多元文化背景下西方茶文化的认知及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6.
文化与语言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文化影响着语言的形成,而语言是文化传播中不可或缺的载体。从英国茶文化与茶语言的形成来看,中国茶叶在16世纪进入英国社会,并对英国茶文化与茶语言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此过程中,英国也对自身的茶文化和茶语言做出了不断的创新,并形成了自身的风格。本文在对英国茶贸易的发展与茶文化的形成做出论述的基础上,从英国社会生活中的"茶语"与英国文学中的"茶语"两个方面,对英国"茶语言"进行了研究与论述。  相似文献   

7.
华夏茶文化拥有几千年的历史,而著名的茶典籍《茶经》是反映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典籍,它由"茶圣"陆羽所著,在中国茶文化的传播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茶经》的译文是否准确,关乎着华夏茶文化能否在世界范围广泛地传播,所以我们要重视《茶经》的英译策略,从而创作出更准确更精致的译文。本文研究《茶经》的英译策略以及茶文化的传播,意在增进译者的翻译技能,使得异语读者可以了解到原汁原味的中国茶文化,促进茶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8.
现代文学作品艺术的人文思维和价值机制,实际上也为我们更好了解我国文化发展状况提供了重要支撑,尤其是借助"茶语"这一具体而客观的创作形式。本文拟从现代文学作品的内涵认知及创作特征探究入手,结合茶文化的文学应用及综合内涵诠释,通过分析"茶语"在现代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体现,从而微探现代文学作品中的"茶语"。  相似文献   

9.
苏辛欣 《福建茶叶》2016,(11):373-374
从日语的一些与茶道有关的"表达方式"入手对日本茶文化历史进行分析和考察,有利于我们加深对这种脱胎于我国茶文化的、生活化修行模式的正确认知。日本茶道的基本价值内涵体系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三个方面:一是核心价值层面上追求茶道的"四谛",即"和、敬、清、寂";个性价值层面上追求本土化和自我个性文化的发展创新;美学价值层面上追求一种基于主体的"禅茶一味"式的审美。日语"衍生出的茶语表达"中的茶文化历史细节可以从幽默类的茶语表达、带有一定讽刺或谚语性质的茶语表达、寓意美好象征和传播人间正能量的茶语表达、与茶道本身发展创新相关的茶语表达等四个方面开展考察,这些不同类型的茶语表达代表了不同的日本茶文化历史细节。  相似文献   

10.
黄成柱 《福建茶叶》2016,(6):373-374
对西方茶文化的分析可以因循着"文化结构主义"的思路从表层文化(即物化文化)、中介文化(即制度文化、管理文化、生活文化)和深层文化(即观念文化)三个分析层面进行剖析。西方茶文化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实用主义哲学追求,西方茶文化的生活价值在于其个体主义抑或自由主义向度,西方茶文化的表层则更多地属于大众消费形态。英语世界中的"茶语"最早由荷兰人于1601年传入欧洲,后来被英国用"Tea"进行了全球化推广。茶语是一种与茶有关的语言集合,在不同的方言语境中"茶语"有不同的内涵,在西方"Tea"除了可以指茶叶、茶水、茶树之外还可以指向茶话会、茶会、茶事、茶派对等社交会动,还可以作为一个动词来使用,可以翻译为"倒茶"、"喝茶"等。同时,西方发达的工业文明及其对主体性价值、工具理性价值追求的异化还带来了茶语的异化,形成了茶语的外延语汇,诸如大麻吸食者的聚会(Tea Party)、同性恋者聚会的场所(Tea Room),这些茶语大多与茶文化没有关联,属于西方文化中的一种方言。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但是由于中西方的贸易往来也使得中国的茶文化向西方国家慢慢延伸。十六世纪后茶叶流入西方国家,并在十八世纪传入英国,继而在西方开始了茶文化的发展与兴起。由于茶文化在国外受到热烈的追捧,使得西方中的很多国家都成为茶文化的追随国,例如:英国、美国,同时,在发展茶文化的期间,茶文化的英语形式也受到影响,从而大量的涌现出很多有关茶的词汇。这就使得我们想起在英语中的茶语。虽然,在发展茶文化时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悠久的历史,但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仍然是中国,所以在西方茶文化的发展中,依然保留着很多中国茶文化的元素。本文就对西方茶文化及英语茶语进行分析,从中发现英语中有趣的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茶之故乡,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茶作为传统文化深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根基。对外贸易的发展,茶叶传入了英国,与英国本土文化逐渐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英国茶文化。本文从英国茶文化的源头入手,追溯英国的茶文化,从而更好地了解茶言茶语。文化的交融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记,文字是最好的见证。通过英语中的茶言茶语的剖析,加深对世界茶文化的了解,实现文化的进一步融合。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最好的变现形式之一。对于茶文化来说,人们喝茶时候的习惯用语都是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想要研究英美的茶文化,就必须深刻理解英语的茶语言。反之,茶语言想要获得更好地发展,也必须深入研究英美的茶文化。本文主要分析了英美茶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并指出一些促进英语茶语发展的思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国粹的茶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全球的影响范围极大。在18世纪中叶时传入英国,还受到了人们的热爱,随后英语中开始出现对茶语的运用。传统的中国茶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英式茶文化都是继承了中国文化后,结合当地的风情而出现的,在英国之后出现的美式茶文化也发扬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精髓。因此,国与国之间的茶文化出现了一定的差异。而在茶语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发现,中英美三国的茶文化具有各国的特色。本文将通过分析茶语在英语中的运用,从而对比出中英美三国的茶文化差异,进而得出分析后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卢仙阁 《福建茶叶》2016,(6):328-329
日本茶人在茶事活动中相互交流饮茶的感受,从而产生与茶相关的语言,这部分语言被称作"茶语",是日本茶文化在日语中的映射。本文首先阐述日本茶文化,并分析了日本茶文化与日语的内在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就日语中茶文化的外延进行了具体的说明。  相似文献   

16.
魏蔡连 《福建茶叶》2016,(8):380-381
中国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并且经历了47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茶文化更加光彩夺目。在茶叶贸易不断繁荣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大量的茶叶名称、茶类词汇也随着茶叶一同输入到西方国家中。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研究英语体系中茶语的翻译对中国茶文化普及与茶叶贸易发展都具有非常巨大的现实意义。但是从目前英文茶语翻译的情况来看,由于中英茶文化中存在的差异,导致一部分茶语在翻译中出现变形以及缺失的情况,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刘丽 《福建茶叶》2016,(4):391-392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茶语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茶语在汉语和英语中的文化意义完全不同,对中西方文化交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茶文化中的茶语内涵进行分析探索,以期能够对理解运用英语,提高中西文化交际能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茶叶被引入到英美各国后,因其独特的口感以及沉淀的文化魅力而备受追捧,成了其日常生活的必备饮品,与之相应的英语茶语也相继被创造出来。本文以英美茶文化为出发点,论述其在英语茶语中的具体表现,并对英美两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进行了概述,而后又依次阐述了英国茶文化中的英语茶语与美国茶文化中的英语茶语,并最后对英语茶语的未来发展思路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16世纪中期,中国的茶叶开始运往欧洲,并成为上流人士才能尝到的饮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茶饮品逐渐从奢侈品变为了平民饮品,使之成为人们的日常饮料。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喜欢饮茶,还将西方的习俗与传统的中国茶文化融合,形成具有独特西方风情的茶文化。在茶文化影响的背景下,英语中出现了大量有关茶"茶"的词汇,并影响着西方茶文化教育。英语中的Tea来自于中国厦门的发音,它的出现丰富了英语词汇,让中国的茶文化在英语中衍生出很多与茶相关的话句。在一定程度上,发扬并传承了中国的本土文化,让西方国家对我国的认知又多了一些了解。本文从西方茶文化发展入手,通过对西方茶文化教育的分析,探讨茶语在当下英语中的现状和问题,最终给予一些相关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外语虽然属于外来语言,但是与汉语也存在相通之处,因此,无论是茶文化还是孝文化抑或是儒家文化都能以外语为媒介向外传播。本文分别论述了中国"茶"与"茶文化"后,又分析了外语教学对中国"茶"与"茶文化"的传播作用,同时也对我国"茶"与"茶文化"的传播现状进行了剖析,最后就外语教学在中国"茶"与"茶文化"传播中的实现途径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