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赣南茶舞蹈已经成为了一种茶文化艺术,艺术本身来源于生活,赣南茶舞蹈更是与茶农生产生活实际、采茶活动存在着密切联系。茶文化视角下对于赣南采茶舞蹈进行艺术赏析也可以发现,赣南采茶舞本身的艺术价值正在不断提升并凸显,赣南采茶舞更是成为赣南地区地域文化的主要象征。  相似文献   

2.
张峥 《福建茶叶》2016,(10):394-395
茶文化在我国形成已久,源远流长,也为普通大众所熟悉。茶文化对我国的生活、艺术影响深远,尤其是对采茶舞蹈的形成、传承、发展极为重要,采茶舞蹈的艺术特征深深烙上了数千年中国茶文化的烙印,其核心的"天人合一"、"和谐"思想深远影响着采茶舞蹈的自然协调形象艺术的形成,从茶文化看采茶舞蹈的艺术,对采茶舞蹈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有着浓厚的茶文化理念,在悠久的茶文化历史中,形成了诸多与茶相关的文化体系与艺术内容,了解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实现了茶文化体系的生动表达,更是实现了该艺术的综合诠释。结合浙江采茶舞蹈艺术的综合内涵看,其中所诠释的人文理念和审美色彩,为我们了解浙江茶文化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拟从浙江采茶舞蹈艺术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内涵认知入手,结合浙江采茶舞艺术的发展表现,从而探究浙江采茶舞蹈艺术中所集中诠释的多层次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的人们大多都能歌善舞,在采茶过程中,往往就能创作出其他的艺术形式,例如音乐、舞蹈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专人收集采茶音乐,并且给早期的采茶音乐赋予了固定的曲调,采茶音乐才渐渐标准化。在不同的地区,文化背景不同,采茶音乐的音韵和结构也不同。本文主要介绍了茶歌、茶舞、茶戏、茶灯等茶音乐艺术形式,以及茶文化的传承方式等。  相似文献   

5.
浅析赣南采茶舞风格中的茶韵之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倩 《福建茶叶》2016,(7):342-343
茶是我国的国饮,茶文化是我国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独特文化。赣南采茶风俗是起源于江西南部赣州一带的舞蹈艺术形式,是客家文化的充分表现,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文化艺术特征,采茶舞蹈中蕴含深刻的茶韵文化和精彩的采茶动作表演技巧,是当地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精品,也是客家人的艺术瑰宝。本文首先阐述了赣南采茶舞中茶韵风格体现的三个特点以及茶韵"三绝",最后分析了赣南采茶舞对当地茶产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岳喜宁 《福建茶叶》2016,(9):348-349
茶文化源远流长的赣南,不仅生长了千年历史的茶树,更是养育了一方风土人情,由茶叶延伸出了茶道和茶艺。赣南采茶舞蹈就是在茶文化的基础之上产生的一种艺术。赣南采茶舞蹈是茶戏的一个分支,赣南采茶舞和茶叶有着割舍不了的渊源,茶文化是赣南地区一种深厚的文化积淀,采茶舞蹈植根于深厚的茶文化中,并得到长足地发展和延伸,可以说茶是赣南茶文化的生命之源。笔者就从茶文化的角度对采茶舞蹈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茶文化体系中,除了其中所具备的物质文化之外,其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也是目前最值得我们传承的内容之一,尤其是其在茶文化体系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都能够给当前人们从事各项活动提供有效的指引与帮助。本文拟从传统采茶舞蹈艺术的发展历程分析,结合传统采茶舞蹈艺术的具体风格,通过融入传统采茶舞蹈艺术的具体展现特征,从而探究多元文化发展背景下传统采茶舞蹈艺术的传承机制和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8.
杜娟 《福建茶叶》2016,(10):313-314
粤北采茶舞蹈是一种发源于粤北地区,反映粤北地区人民生活风貌的一种戏曲舞蹈形式。粤北采茶舞蹈和它的戏曲一样都是粤北地区的文化特色,更是我们国家的文化瑰宝。它反映了我们传统的茶文化,也反映了粤北地区的戏曲舞蹈文化,并将两者非常美妙地结合在了一起,形成了流行至今的粤北采茶舞蹈。本文首先讲述了采茶舞蹈的起源与发展,在根据其发展阐述了粤北采茶舞蹈的主要剧目和艺术特色,根据其艺术特色介绍了其音乐曲调。最后根据地域阐述了粤北采茶舞蹈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对粤北采茶舞蹈的研究,以期让更多的人了解粤北采茶舞蹈,也希望更多人去继承和发扬这种舞蹈形式。  相似文献   

9.
茶音乐作为茶文化的重要形式,体现了茶文化与音乐的完美结合,"采茶扑蝶"作为经典茶音乐曲目,其艺术价值和音乐文化内涵极为深厚,对钢琴曲"采茶扑蝶"的研究,能够有效促进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本文以"采茶扑蝶"为例,对音乐文化传播与发展路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韩勇 《福建茶叶》2016,(3):401-402
赣南采茶舞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和文化。采茶舞源于生活,舞姿优美,生动活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本文主要从茶文化的角度分析了赣南采茶舞的形成和发展过程,重点从茶道和茶艺、茶歌和灯彩、茶戏与茶舞结合这几个角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这不仅有益于挖掘赣南采茶舞的文化内涵,还有利于人们对采茶舞有着更好地认知,使得采茶舞有着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采茶音乐是中国传统采茶文化的一部分,是基于民族采茶文化发展起来的,最初的采茶音乐,就是茶农在劳动的过程中传唱的音乐,他们借助哼唱民间小调的方式,缓解身心的疲劳,歌颂美好的生活。这种民间小调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其形式也逐渐丰富起来,演唱也更加规范化,进而形成了传统采茶音乐。在当代社会,采茶音乐依旧是一股清流,是中国茶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当代人民应该继承和发展的艺术形式。本文针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进行几点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茶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茶诗这种文化艺术形式,并且随着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茶诗英译成为了社会研究热点,进一步对茶诗翻译进行研究,可以有效促进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升中国茶文化在国际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饮茶、品茶、鉴茶活动逐渐流行开来,并且在茶艺的活动中融入舞蹈艺术,或者在舞蹈活动中加入音乐,如此可以促进茶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可以舒缓人们紧张的工作情绪与工作压力。本文首先介绍了茶文化的起源,然后分析了如今茶艺与舞蹈相结合的先例,最后探究茶艺与舞蹈结合,对茶文化所产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艺术来源生活,赣南采茶舞经过劳动人民的日常劳作娱乐消遣发展为了地方的独特艺术,具有独特的地方魅力,采茶舞在赣南地区已经有了三百多年的历史。赣南采茶舞代表了地方特色,也是地方日常生活在艺术上的生活,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地方经济发展都有巨大的帮助,需要不断发展并得到传承。本文将分析赣南采茶舞的艺术风格,探讨其舞蹈动作、舞蹈配乐、舞蹈形式等方面的特色,并分析赣南采茶舞独特的舞蹈艺术元素,"单水袖"、"扇子花"、"矮子步"等独特的艺术特色。并探究赣南采茶舞的发展意义和对艺术和当地人民的影响,促进赣南采茶舞的发展传承。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在采茶舞蹈已经成为了传统舞蹈的一种。其主要发展于我国闽南以及赣南和广西等地区,采茶舞蹈主要是通过对一般情况下的采茶动作和行为进行抽象,结合一些简单欢快的动作,很好地诠释了茶农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采茶的幸福感觉和时光。采茶舞蹈不只是对茶农们日常生活的真实表达,而是我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的重要诠释,采茶舞蹈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表达出采茶中各种各样的动作,这也是对我国茶叶历史的真实表达。笔者将首先通过对采茶舞蹈的艺术审美以及文化传承进行分析和阐述,然后有效的探讨采茶舞蹈所具有的审美特征以及茶文化,进一步分析采茶舞蹈的保护方式,有效的保护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赣南采茶舞起源于江西南部地区农民的民间劳动,舞蹈来源于生活,富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生活情趣,是一门十分独特的艺术。本文结合赣南地区的茶文化风情,分析了赣南地区劳动人民在劳动中所创造的采茶舞的艺术特色和形成过程,希望能够对我国舞蹈艺术创作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茶舞蹈是茶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根植于茶文化这一肥沃土壤,体现了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推动了茶文化传承与发展。茶文化作为采茶舞蹈诞生与发展的基础,自身的发展必将带动采茶舞蹈发展。本文基于大量文献资料,首先分析了采茶舞蹈的发展历程、艺术风格及艺术内涵,以及当代茶文化的基本内涵。然后,基于采茶舞蹈与当代茶文化之间的关系探索了二者融合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我国茶文化的具体内涵进行有效分析,可以看到其中包含了一系列丰富的价值内容和艺术形式,比如采茶音乐、以茶为主的创作素材等等。这些文化艺术在今天仍然极具传承价值,更是发展传承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本文拟从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内涵认知分析,结合当前舞蹈艺术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全面认知,从而探究江西采茶戏的音乐特征,并且尝试提出江西采茶戏对舞蹈艺术发展的作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9.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作为国饮,它在我国不同地区的文化代表性也各具特色,这都是各地长久以来所形成的深厚文化积淀。在我国江西南部赣州一带,采茶风俗已经流行百年,而赣南采茶舞作为当地一种古老的舞蹈艺术形式更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它是客家文化的代表。本文就深入探析了赣南采茶舞的艺术特色,并深刻体味了赣南采茶舞中所蕴含的茶韵之美。  相似文献   

20.
广西壮族采茶舞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与艺术特征,它是民间自娱性的一类舞蹈,通常是歌舞结合,一般由男舞者与女舞者展开表演,男的称茶公,女的称茶娘。文章主要讲述了广西壮族采茶舞形成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并对广西壮族采茶舞蹈的艺术特征展开了进一步的分析,使人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广西壮族采茶舞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