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武夷山是我国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世界上的自然遗产,武夷山的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武夷山的人文历史促进了武夷的茶文化的发扬与传承,同时,也为武夷的茶舞蹈中增加了更多丰富的色彩。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茶文化其实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同时茶文化中也蕴含着很多中华民族精神,茶舞蹈能够将中华民族的精神以曼妙的舞姿更形象地表现出来。本文笔者以茶文化和现代舞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武夷茶文化与现代舞蹈教学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还具有丰富的地域性特征和内容。在我国武夷山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其自然景观与茶文化内容相互映衬,具有深邃而丰富的地域茶文化特征。武夷山的"大红袍"抒发了武夷山自然地域下的独特茶文化内容和情感,变幻灵动的武夷山茶舞蹈成为了武夷山自然仙境中深刻的心语表达方式和元素,我们通过对武夷山茶文化的深入挖掘,分析茶舞蹈创作的不同元素,更好地体验和感悟武夷山茶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茶文化作为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具有中国古典精神的内涵,茶文化的内涵即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中国茶文化不在于茶叶的本身,而在于茶文化的内涵上。中国古典舞是建国后艺术家们将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戏曲,武术等本土艺术与芭蕾相结合的产物,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古典舞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但是在中国古典舞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争议也一直伴随着它。很多艺术家和评论家认为这门舞蹈种类并不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是经过后人提炼并融合了外来舞蹈而产生的,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精神底蕴能否贴切的体现出中国古典传统文化?茶文化在我国发展的历史悠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茶文化中蕴含了很多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国古典舞与茶文化的相互结合,就是将我国民族的精神用曼妙的舞姿更加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本文就以茶文化在古典舞教学中的意义为切入点,积极的探索茶文化与中国古典舞教学的有效融合,相互结合,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4.
郑慕蓉  霍达  周丽珊 《茶叶》2016,(1):56-59
武夷山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也是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是闻名中外的旅游城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生命力,提升旅游的文化性乃大势所趋,发展茶文化旅游是武夷山重要的特色旅游资源。"喊山"与"开山"是在武夷山民间举行的传统祭茶活动,传承几百年,是当地传统文化生命力的张显,是具有武夷山特色的茶俗,同时也是武夷山茶文化的重要组成,茶文化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本文将就武夷山祭茶文化的历史、现状进行分析,论述保护与开发武夷山祭茶文化的必要性与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高职舞蹈教学实践中,教学工作者需要强化文化传承意识,将茶文化等传统文化引入教学实践,从而充分发挥出优秀文化所具有的育人价值,推进高职舞蹈教学成效得以持续提升。本文从高职舞蹈教学与茶文化传承发展两个层面,对茶文化在高职舞蹈教学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与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茶文化在高职舞蹈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在推进茶文化与高职舞蹈教学实现有效融合的过程中,促使茶文化与高职舞蹈教学实现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6.
赣南茶舞蹈已经成为了一种茶文化艺术,艺术本身来源于生活,赣南茶舞蹈更是与茶农生产生活实际、采茶活动存在着密切联系。茶文化视角下对于赣南采茶舞蹈进行艺术赏析也可以发现,赣南采茶舞本身的艺术价值正在不断提升并凸显,赣南采茶舞更是成为赣南地区地域文化的主要象征。  相似文献   

7.
罗丽娅 《福建茶叶》2016,(11):316-317
茶可视为中国独有的文化象征,有其自身的独创性和文学性。历史悠久,中国的饮茶文化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神农时期。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茶作为文人重要的精神纽带,常散于各类文学作品中。本文将从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如茶文化如何溶于雄浑的唐诗中,清丽的宋词,明清小说等各个范畴,领域对茶文化进行探究,窥其真谛。领悟茶文化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渗透与关联。  相似文献   

8.
当前茶文化与高校民族音乐舞蹈教育结合的现实动因在于高校艺术教育的供给侧改革要求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民族音乐舞蹈美学构建需要茶文化的想象力参与、跨文化交际时代民族音乐舞蹈的发展面临"文化乡愁"。茶文化与高校民族音乐舞蹈教育结合的路径建议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审美感官的结合,以茶文化为媒介培育新的民族舞蹈美学;二是视觉感官的结合,以茶艺为植入元素的民族音乐舞蹈教学;三是听觉感官的结合,以茶曲、茶乐等为背景音乐的教学策略;四是生活化感官的结合,基于茶文化活动的民族音乐舞蹈教学推广。  相似文献   

9.
"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寂、怡、真"应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茶为国饮,弘扬文化,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文化的进步,我们发现茶道精神可以适用于高校教育行业,启迪辅导员升华个人人格。  相似文献   

10.
金羽丹 《福建茶叶》2016,(12):356-357
自古以来,舞蹈就是一门优雅的艺术。舞蹈者通过肢体语言去表达自己内心的世界,并赋予舞蹈精神之感,以便更好地诠释出舞蹈肢体的美。舞蹈中的肢体语言是舞蹈的重要表现形式,而肢体语言与物体的结合更凸显出舞蹈的韵味。我国是茶文化大国,并拥有上千年的茶文化历史。因此,要想在舞蹈中体现出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就需要有效地延展肢体的长度和舞蹈的情感,而舞蹈者必须突破身体的限制,才能完成对舞蹈的表达。新时期里,我国的舞蹈在教学上更重视情感世界的表达,为了将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元素融入进去,这需要学生对舞蹈具有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心灵的感悟,才能够诠释舞蹈。舞蹈的本质是用肢体语言去表达思想,具有极强的情感意识。因此,教师应当培养学生舞蹈情感表现的重要性,让茶文化渗透到舞蹈教学课堂,将舞蹈教学与茶文化紧密结合,并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本文将从现有的舞蹈教学观念和现状入手,分析其中的问题,并得出改进教学方法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茶文化思想是我国民族精神的主要体现,它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茶文化是泡茶的过程文化特征,茶文化主要包含:茶精神、茶品德、茶道等。中国人喝茶可以追溯到于神农时代,中国是茶的故乡,以茶待客是中国人待客的风俗。茶文化可以体现出我国人民对和谐安定生活的向往,对人的生活态度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茶文化是进过几千年的变化,茶文化可以代表我国民族精神。因此把茶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完善高校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升高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等。因此,很多高校都把茶文化和思政教学完美地融合到一起去提高思政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2.
观光手工制茶是以观光、休闲为目的的一种旅游型式,可集茶叶生产、旅游观光、购物休闲于一体,是现代观光农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武夷山是中国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除了特有的丹霞地貌外,武夷山还是有名的茶乡,拥有众多优美茶园和各类茶叶加工设备。游客通过采摘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一系列手工操作的过程,将旅游与茶文化融合起来,形成一种新型的旅游项目—手工制茶观光行程。为游客提供一个亲身体验制茶的乐趣,营造一个浓烈的茶文化发展氛围。  相似文献   

13.
宋鹤 《福建茶叶》2023,(3):115-117
茶文化博大精深,是传统文化的象征。从古至今,茶在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建设中都承担着重要角色。密山市实验中学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为核心,将茶文化与学校素质教育融合,共同承担起“传承、育人”的教学理念,让学生们开拓眼界,提升素质,了解传统文化,促进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蔡梦莎 《福建茶叶》2023,(10):140-142
中国是茶文化的起源地,最早起源于“神农时代”,距今已超过4700多年,其中主要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书、茶谱、茶诗、茶画等等。“茶文化”的涵盖领域比较广泛,每个国家茶文化各有千秋,能够准确反映出国家的悠久文明和礼仪。将茶文化应用在“思政课程”中,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感节操,丰富其民族文化与情感。基于此,本文主要以茶文化为背景,围绕“思政课程”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了茶文化的内涵,其次分析茶文化在思政课程的教学意义,最后提出具体的教学实践与改革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武夷文化中的"茶"舞蹈元素从明朝发展至今,历史悠久,艺术表演力极强,其中和"茶"相关的表现元素蕴含了当地民间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地方文化的精髓。当地浓厚的饮茶及茶叶种植文化是在本地世世代代茶农生活实践及茶叶生产中形成的,茶舞蹈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媒介是地方特色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将传统茶舞蹈元素与近代舞蹈教学结合,为武夷茶文化传播带来全新机遇。我国高校舞蹈教学是参照舞蹈艺术的审美要求对舞蹈动作进行的模仿和刻意练习,通过训练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力,提升学生对艺术作品寓意的理解能力。随着舞蹈教学的不断发展,全新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及多渠道的人才培养计划开始影响舞蹈教学目标设定,高校需要有针对性的提高舞蹈教学能力。本文首先对武夷"茶"文化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其次分析"茶"舞蹈元素与近代舞蹈教学间的关系,紧扣"茶"舞蹈元素与时代发展之间的联系,完善地方民族舞蹈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传统茶文化记载了中国农耕文明时代的社会生存现象之一,它是人类历史上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结晶。在17世纪茶叶传入欧洲市场的消费过程中,英国这个相对传统的国度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茶文化体系,产生了种种茶文化现象和"茶语言",当源于中国的茶飘香于英伦国度的同时,我们看到茶作为中英两国共同的标志性象征和语言,深刻地影响了英国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在英国文学作品中,不乏有茶文化现象和"茶语言",需要我们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7.
陈鹏 《福建茶叶》2016,(9):273-274
茶服越来越成为茶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另一种审美体验。很多大学专门设置与茶服设计有关的课程,以此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了解茶文化,了解茶服的特殊性与其重要意义。本文在论述茶文化的同时,阐述了茶服与茶文化的结合以及茶服设计课程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通过改善课程内容的设置、教学方法和完善教学资源和及时反映课程效果来使茶服设计课程的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既符合设计理念又能弘扬中国的茶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8.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藏着儒释道哲学思想之精髓,作为茶文化的物质载体——茶服,是茶文化精神内涵的外化表现形式,既折射茶文化蕴藏的精神文化底蕴,又将完美地呈现出儒家之中和之美,道家之自然之美与佛学、禅意的雅韵赋予茶服使之形成独特的韵味。本文以茶服作为研究对象,概述茶服界定与发展以及茶文化内涵,进而重点在于分析茶服设计中历史文化内涵,最后分析茶服设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旨在指导当代茶服设计。  相似文献   

19.
叶峰 《福建茶叶》2016,(7):319-320
中国的传统茶文化记载了中国农耕文明时代的社会生存现象之一,它是人类历史上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结晶.在17世纪茶叶传入欧洲市场的消费过程中,美国这个相对传统的国度也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茶文化体系,产生了种种茶文化现象和“茶语言”,当源于中国的茶飘香于英伦国度的同时,我们看到茶作为中英两国共同的标志性象征和语言,深刻地影响了英国人们的精神世界和文化世界,在英国文学作品中,不乏有茶文化现象和“茶语言”,需要我们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茶文化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作为餐饮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茶文化已被大量的研究。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诗中,茶词和茶画作为茶文化的象征已经成为人类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宝藏,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与茶有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存在,它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文化价值。因此本文将主要开展对传统茶文化遗产保护及法律规则完善的研究,以鼓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保护有关智力成果的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