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抗 《福建茶叶》2022,(5):283-285
中国茶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和多种文化特色相结合,其中茶文学是茶文化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也是茶文化的主要载体.宋代咏茶文学艺术不但表现出了比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并且也展示出了宋代文学群体的美学追寻和审美能力等,所以,宋代咏茶文学拥有不可小觑的探究价值.本篇文章在对宋代茶文化的进步和咏茶文学创作的背景所进行的探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昕  白宇 《福建茶叶》2016,(7):334-335
中国传统茶文化源远流长,在茶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以唐代陆羽的《茶经》为标志的茶文化不断走向昌盛和繁茂,至宋代,茶文化进入了极盛时期,这与宋代的经济繁荣以及文学观念的转变密不可分,宋代的咏茶文学推动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发展。在"以俗为雅、雅俗贯通"的宋代文学主张之下,宋代咏茶文学上升到较高的地位,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艺术风貌。本文即研究了宋代茶文化的流变以及宋代咏茶诗词的主要内涵和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3.
两晋时代的茶文化盛行,茶文学也十分繁荣。两晋时代的茶诗具有开创意义。张载、左思也因写出了具有文学性的茶诗而彪炳千秋。杜育的茶赋《荈赋》以文采飞扬的笔触写出了种茶、泡茶的整个过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茶作品。干宝、陶潜等人所做的志怪小说也将茶事作为小说创作的重要方面,从故事点缀跃居到了主体地位,可以看出茶事在两晋时代的重要。因此,两晋时代的茶文学在中国茶文学上,是茶作为作品点缀到审美主体转变的重要时期,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中国茶艺是关于煮茶和品茶的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而漫长的发展史。以往的经验,查阅和梳理茶艺的历史发展都是从正史传记、典籍茶经中寻找线索和脉络。其实,中国存在千年的茶文学同样保存了中国的茶艺形式。但较之古籍的晦涩和单一,中国茶文学中的茶艺更具生动性和具体性。因此,从茶文学的角度审视茶艺千年的发展历程,既是茶艺研究的新方法和新策略,也是中国茶文学对传统文化的历史贡献。这不但是对茶文学的开发再利用,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地还原每个时代茶艺的具体形式和个体感知,因此对茶文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李优优 《福建茶叶》2016,(10):332-333
遥看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茶与诗词的完美结合造就了极具特色的茶诗,它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将当时的茶文化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唐宋诗词文化达到鼎盛时期,同时伴随其中的茶诗更是为茶文化的发展带来生动优美的文学色彩。基于此,本文将对唐宋茶诗中茶的审美意象作以评述,借此弥补茶文化美学方面研究的缺失。  相似文献   

6.
中国"茶语"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是茶文化的重要形式。古代文学作品中便有众多的茶文化,而这些茶文化正是通过"茶语"建立起来的。从先秦时代《诗经》简单的"茶语"形式,到明清小说繁荣的"茶语"艺术,既是茶文化演变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茶文化发于神农,兴于唐,盛于宋,而到了元代,茶早已普及到了千家万户。在华夏土地上发展、传承了4700多年,其思想内涵与文化精髓,早已深深植入了炎华子孙的血液、思维中。而在唐宋两代,茶文化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经过这个时期,元代的茶文化已经相当成熟,在大量的元曲中,都能够窥探到中国茶文化与当时人民的茶事生活。元代茶曲是中国茶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研究其创作与当时人们的茶事生活,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发展,必然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茶从古至今经历数千年发展后,其呈现方式逐渐趋向多元化发展。当前,在中国文化的不断影响下,茶文化开始成为各个时代人们所探讨的对象,并在不同的文学作品中,结合作者的个人思想及写作方向融入了茶思维理念,将不同品种的茶形成了多种思维,以此衍生文学含义。茶对于文学来说,是一个承载着中国文化的物质,而在文学作品中融入茶思维,能够为文学作品增添更深层次的寓意,同时,也将文学作品的各个含义用更深刻的方式表达出来,使茶思维更具影响力。对此,针对文学作品中的茶思维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9.
宋代茶文化的繁荣以及文学的发展直接推动咏茶词的兴盛,对后来的茶文化、传统文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宋代咏茶词作为研究对象,在探索咏茶词发展过程中,分析咏茶词的情感内涵及艺术化表现,旨在为读者还原宋代文人饮茶生活的图景,进一步理解中国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0.
闫桂萍 《福建茶叶》2016,(4):377-378
茶在中国有着极强的文化属性,在很多人的观念里不只是作为饮品那么简单,随着社会进程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深厚的茶文化。文学艺术是茶文化的主要载体,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本文主要分析了茶的文学发展历程,并重点阐述了唐代茶文化以及现代茶文化的代表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1.
胡苏姝 《福建茶叶》2016,(7):313-314
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漫长的发展史,中国茶文学同样有着悠久的演进史,所以可以把中国茶文学当作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面镜子,茶文学从一个侧面折射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和黯淡。中国茶文学从《诗经》开始,正式进入了文学视野。两晋出现了《茶赋》,"茶"成为了文化象征。唐朝,茶文学在体式和内容上都有了较大的突破,实现了大繁荣。宋朝的茶文学在体裁上有了开拓,出现了茶词,成为中国古代茶文学的巅峰。到了元明清,由于政治制度和时代潮流的影响,中国茶文学走向了衰亡。但中国茶文学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仍然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塑造了中国人的民族习性和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茶文化受到了外国友人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文化和语言的不同,外国人在了解中国茶文化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难题。此时,茶事活动的英译质量,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外国人对中国茶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并间接影响到中国茶文化对外的传播效果。因此,如何通过良好的英译策略对茶事活动进行翻译,将中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有效、简明、准确地传达给外国人,就成为了茶事活动英译的重点和难点。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当前茶事活动英译现状,对茶事活动的英译问题进行了简单的研究分析,希望对相关的茶事活动翻译工作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史云燕 《福建茶叶》2016,(7):364-365
茶诗是我国茶文化中最为璀璨的篇章,它以茶事活动为吟诵的题材,对中国茶文化精神进行歌咏、赞颂,饮茶是中国人民自古以来的习惯,是中国人生活情趣以及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中国是茶以及茶文化的发源地,同时也是诗的国度,受到中国文人的推崇和喜爱,茶文化逐渐渗透到中国诗词创作中,历代文人墨客都热衷于茶事创作,茶文化对于诗词领域的影响极为渊源,随着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茶诗也逐渐成为世界文坛所研究的特点,茶诗翻译也逐渐受到关注,本文以茶诗的英文翻译策略为研究的内容,进行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14.
史小建 《福建茶叶》2016,(7):310-311
茶联文化是中国茶文化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学形式,而茶历来是中国人生活中的必需品,因此茶联也就成为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种艺术形式。茶联通过精辟的字句,或简单明了,或高雅知趣,将人们对茶的喜爱和欣赏,表达得淋漓尽致,更富有吸引力。本文通过对茶联的定义的诠释、起源的讲述和发展,从茶联作品的艺术性本质等方面介绍茶联文化,解析茶联文化的艺术性内涵和意义,让读者能够通过此文对茶联文化有整体的了解并加深其对茶联文化艺术性的认知。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的茶文化有着两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带动了我国在茶文化事业上的繁荣。饮茶作为一项休闲娱乐的必备品不仅可以愉悦洗涤人们的身心还为人们带来了精神与美的享受。中国古代的茶文学的发展进程可以从茶文化中来追溯,茶文化从兴起到发展到鼎盛再到衰败,给人们展现出了茶文学的整个发展轨迹,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6.
陈兵 《福建茶叶》2016,(7):190-191
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以前。因此,中国的茶叶也可以称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及传承的载体",可见茶叶在我国的历史地位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社会中茶的包装设计对提升茶叶的历史地位以及茶叶的国际地位都有积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民俗文化元素在茶包装设计中的基本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是茶文化的起源地,拥有着深厚的茶文化底蕴与庞大的茶文化体系。近年来,随着中国茶文化的研究的不断加深,在哲学、经济、历史、民俗、文学、艺术以及美学等多个领域中与茶文化相关的研究成果相继出现,彰显出中国茶文化的强大魅力,但唯独关于茶文化与绘画题材的研究未能取得可喜成果。究其原因,并不是中国关于茶文化的绘画作品少,而是对此类绘画作品的挖掘、研究还不够。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茶文化国度,在历史上出现的与茶文化相关的绘画作品何其之多,对中国历史上的画家与茶进行系统分析,将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对中国茶文化的深入研究。基于此,本文在广泛考据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尝试对中国历史上的画家与茶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8.
阳璐西 《福建茶叶》2016,(3):384-385
通过分析茶文化在宋代兴盛的背景及原因;对咏茶文学在宋代发展时受到的一些影响进行了分析,内容包括咏物文学、宋代社会风气等因素,并围绕咏茶文学代表性人物苏轼展开了对宋代咏茶文学的分析,旨在加深对当时咏茶文学发展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苏轼是一位极富才情的诗人,他一生爱茶,因此写下无数首传世千年的茶诗。这既是苏轼文学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茶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苏轼的茶诗,记录了他的平生遭际、人生感悟,体现出苏轼作为士大夫的生活趣味、乐天达观。他的茶诗既有君臣关系、父子之情、又有朋辈之交。因此,苏轼的茶诗既丰富了中国茶诗的意境,又开拓了中国茶文化的内涵。苏轼的茶诗体现出象外之象、达观乐天、新颖别致和人生况味,有着浓厚的审美意蕴。同时,他还有着巨大的文学价值。他的茶诗记录了茶事茶艺,开拓了茶诗的写作,也承载着独特的史实。因此,苏轼的茶诗,既是诗中名作,又是茶之典范。  相似文献   

20.
李莉勤 《福建茶叶》2016,(1):217-218
茶文化对中国历史产生重要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在我国古代不断涌现,其中有一些经典作品将茶作为描述的主体,从文学角度对茶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刻挖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