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当前人们对茶叶产品的价值作用认知日益成熟,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想要实现理想的茶产品营销,就需要创新茶叶产品的广告翻译思路,通过优化翻译理念,创新翻译方法,从而实现整个茶叶产品理想的广告翻译效果。本文拟从当前茶产品广告翻译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结合目的论的具体内涵和特征,通过融入茶产品广告翻译的特点和具体要求,从而探究目的论应用背景下的茶产品广告翻译思路。  相似文献   

2.
周宁 《中国茶叶》2014,(2):19-21
正茶叶加工是茶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被业界称之为茶叶的"点金术"。在同等鲜叶原料的条件下,不同的制茶工艺和加工装备决定着茶叶品质的高低。先进的制茶工艺和精良的加工装备,能够加工出品质优良的茶叶,可使产品的附加值得到大幅度提高。因此,利用现代制造技术提升传统农业的生产水平,是当前茶产业实施技术改造最有效的一种方式。1963年,美国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的乔治格罗弗(George Grover)发明了一种传热元件,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茶叶产品市场逐渐成熟的今天,茶叶产品在具体营销时,利用广告传播,能够大大提升茶叶产品的市场份额和销售影响力,从而实现茶产品的最佳经营效果。本文拟从当前茶产品营销过程中广告传播的价值作用分析入手,结合跨文化交流的具体价值内涵认知,通过融入广告传播中茶产品翻译活动的开展要求和实施价值,从而探究基于跨文化理念的广告传播过程中的茶产品翻译思路。  相似文献   

4.
朱小娟 《福建茶叶》2017,(11):166-167
我国茶叶产业正迎来发展的全新机遇期,尤其是当前人们对健康、养生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如今人们对茶叶产品的价值认知更为全面。不仅要求茶叶产品的品质和健康性,同时也对整个产品的外在包装设计水平也有着较高期待值。本文拟从当前茶产品外包装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入手,结合传统图案资源的具体内涵认知,通过探究当前茶产品外在包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从而探究传统图案在茶产品外包装设计过程中的具体应用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我县茶平乡银螺绿茶机制产品的起源、机械选型与配套、产品与工艺特征,及其市场与效益分析,表明利用福云六号茶青机制银螺绿茶,对提高品质与效益的显著作用。1银螺产品的起源近年,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市场对茶叶品质要求也提高,用大面积推广栽培的品种福云六号茶青,按传统生产条形绿茶,外形虽呈黄绿显毫,内质却香淡味薄,除制成茶坯窨制花茶外,绿茶直销市场空间已越来越小。1997年初春,笔者根据适宜的制茶工艺可以提高茶叶品质的理论,提出利用福云六号茶青仿珠茶加工工艺开发新产品的想法,与茶平乡初制厂的徐小文、陈国爱等人共…  相似文献   

6.
聂霖 《福建茶叶》2024,(2):131-133
武夷岩茶是一种具有独特品质和口感的茶叶,其制作过程需要高超的制茶技艺和适宜的制茶环境。“做青”的实现不光和作为原料的鲜茶叶有关,而且还和制茶时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因此做青不仅要“看青做青”,还必须“看天做青”。文章研究了制茶环境对武夷岩茶品质的影响,并强调了制茶过程中的气流、湿度、温度和光照等因素的重要性。制茶师需要准确掌握这些环境因素,以调节茶叶的发酵和氧化过程,从而影响茶叶的化学成分和风味特征。加强对制茶环境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提升武夷岩茶的经济和文化效益,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前人们对健康养生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如今整个茶叶产品有着成熟的市场,而对人们选购茶叶产品来说,完善的包装设计理念和设计品质,不仅影响到整个茶叶产品的整体展现力,同时也是适应和满足当前整个电商时代的客观需要。本文拟从当前茶产品包装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入手,结合当前茶叶产品经营过程中的客观需要,通过融入茶叶产品包装设计活动开展的具体思路,从而探究优化茶产品的包装设计价值。  相似文献   

8.
茶叶拼配是商品茶叶加工的重要步骤,是将不同品质特征与加工工艺的茶混合搭配,以提升茶叶品质、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文章介绍了拼配的作用、基本原则,综述了拼配在传统茶类、组合茶类、再加工茶类中的运用情况,分析了当前拼配茶产品的不足之处,提出未来茶叶拼配向标准化、智能化、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为茶产品拼配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三年六月初,省茶叶公司邀请茶叶专家和有关茶厂技术人员座谈制茶工艺改革问题,要求把制茶工艺改“简”,加工生产改“快”。通过座谈进一步明确了工艺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会上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认为要简化工艺,必须结合改革产品,把产品外形适当放大放长,净度要求也适当放宽;另一种意见是不能放,特别是净度不  相似文献   

10.
乌龙茶做青过程的水分效应与数学模型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以往的茶叶制作过程中,人们就已发现水分是一切生化反应的重要介质,水参与茶叶品质形成的一切生化反应.制茶过程中,叶内水分含量与内含物浓度相关,直接影响着成茶品质.但是影响制茶过程生叶水分含量变化的因素众多,水分含量与制茶环境、生化反应、制茶品质等关系错综复杂.这对于探讨水分效应,并为此建立理论模式指导生产造成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了解我国茶文化、茶历史发展,则需要在保障茶叶品质的基础上,加强对茶叶的深加工和创新研发,进而才能推动我国茶文化的持续发展,不断延长茶产品的产业链,从而促进茶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同时,茶产品的期货市场与茶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存在紧密联系,需要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对提升茶叶附加值的优势及作用,合理规避茶叶生产风险、优化产品生产质量,进而推动茶产品附加值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先对期货市场提升茶叶附加值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探究期货市场提升茶叶附加值的有效意义,寻找期货市场提升茶叶附加值的合理策略,以期促进期货价格更好与茶产品现货价格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我国茶叶初制机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很大进步,基本上能够满足茶叶初制机械化生产的要求,炒青和烘青绿茶已实现了机械化加工.但是,目前绿茶初制机械,型号繁多、规格不一、性能各异,合理选型显得特别重要,直接关系到茶叶品质和初制茶厂的经济效益,同时,茶机的选型也是初制茶厂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当前我国炒青绿茶和烘青绿茶品质上存在外形松、扁、碎、曲,内质有烟焦味和红梗红叶等弊病还相当普遍,产生这些品质问题的原因,除了采制技术不当之外,茶机的选型不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为此,笔者就绿茶初制机械的选型问题谈些浅识,仅供参考.一、制茶机械选型的基本原则制茶机械的选型是一项涉及面广、技术性强而又十分复杂的工作,选型时可根据以下原则进行.1.制茶性能要好 这是选择制茶机械的首要条件.要选制茶性能符合制茶工艺要求,并能根据需要进行调节,能够适应高、中、低档原料制作,性能稳定,操作方便的机型.  相似文献   

13.
随着当前茶叶企业转型发展不断推动,其国际化要求也不断提升,因此完成开展茶叶企业对外宣传材料翻译工作,跳出其传统翻译误区,就极为必要。本文拟从茶叶企业对外宣传材料翻译活动的特征分析入手,结合当前茶叶企业对外宣传材料翻译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知,通过融入茶叶企业对外宣传材料英语翻译过程中的具体策略和要点,从而探究茶叶企业对外宣传材料英语翻译活动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4.
詹梓金 《中国茶叶》1992,14(5):16-17
良种是茶叶生产的基础,就我国茶业发展史来看,凡是茶业兴盛时期,品种选育、制茶工艺和茶叶品质都有所发展与创新。然而要使茶叶品质水平较大幅度的提高,除发挥采制技术的作用外,良种是最有潜力的。所以良种的选育与推广是一项关系到茶叶生产发展与茶叶品质提高的关键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在茶文化的传播、茶叶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前关于茶产品说明书英译还未形成气候,以至于当前茶产品包括出口产品的说明书英译都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分为语言性错误、语用性失误两大类。本文尝试从翻译目的论角度,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当前茶产品说明英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希望通过本文抛砖引玉,使得茶产品说明书英译在茶叶销售环节中得到重视,提高翻译质量,将茶产品的信息、茶文化等正确地传递给全世界人民,促进国际茶叶贸易有效发展,进而提升我国茶叶经济发展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茉莉花茶的窨制工艺,从根本上说还比较原始,而对生产流程上说,则技术要求又颇为复杂。因此,要求规格稳定的,具有花茶品质特征的产品,是当前作为商品具有竞争能力的重要条件。本文仅就若干窨制技术中的问题作简要的阐述,其间也涉及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管豹之见,答亦欠全,起抛砖引玉的作用而已。 一、窨制花茶的技术基础问题 有些从事技术工作的同志谈及窨制花茶,往往忽略了茶叶这个基础,偏重着眼于花的配比或且窨制流程的控制等等。这样的研究方法,对于大批量生产中的质量控制,对于积极改善技术条件等等都难以得到稳定的效果。应该明确,花是从属于茶。没有好的茶叶,就窨  相似文献   

17.
茶叶力、热特性研究及其在制茶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加工中除制茶的生化变化,还涉及能量传递(如机械及气力输送),质量传递(如除湿)和热量传递(如热风炉换热,茶叶干燥)。以上三大传递过程可谓之制茶工程。制茶工程学便是研究以上工程的环境因子和技术手段与茶叶品质形成之间相互促进和制约的规律,并以充分发挥茶叶原料的经济价值为目的而促进现代制茶工程技术的应用。在制茶过程中,一切物理和机械的作用无一不是通过茶叶的物理特性才产生促进生化变化的效果。所以研究茶叶的物理特性,在技术上可提高工艺效果,改善成茶品质;有助于机器设备的研究和设计,改善制茶性能,提高机…  相似文献   

18.
闽北茶叶产区燃柴烧炭具有普遍性,燃柴烧炭严重存在于做青和杀青两个环节。造成燃柴烧炭原因之一,是使用清洁能源的新技术装备造价高,原因之二是当前电网的配置无法负荷。 传统制茶设备未得到有效改善提升,燃柴烧炭破坏森林,污染环境,污染茶叶,影响茶叶品质。 燃柴烧炭无法实现茶叶生产自动化控制,阻碍茶叶生产技术的改造和升级,不利于茶叶生产标准化和茶叶品质稳定。 茶企渴望改变燃柴烧炭,也是武夷山世界双遗产地生态环境保护的迫切要求。 当前茶叶生产柴改电炭改电,必须加快造价低、能与当前电网配置相匹配的适用技术设备的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9.
随着茶产业的不断升级,茶叶市场对茶产品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茶叶包装作为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将直接影响产品在市场中的销售效果。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利用现有的技术对产业包装进行设计成为厂商重要的产品设计策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的茶叶包装设计逐渐向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转型,因此利用计算机图像技术不断优化当前的设计不仅可以提升包装设计的效率还可以帮助设计师节约设计成本和时长,从而不断优化包装的设计提升产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20.
实际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品质不断提升,如今人们对茶叶产品的包装设计要求不断提升,优化茶叶产品的外在包装设计思路就极其必要。本文拟从当前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入手,结合当前茶叶包装设计活动开展的相关要求,通过融入花布纹样的具体内涵及特点,从而探究花布纹样在茶叶包装中的具体运用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