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沙拐枣是防风固沙的先锋树种,为了保护农田,采取有效途径尽快增加沙漠植被覆盖度,霍城县治沙站于1984年开展了沙拐枣无灌溉直播造林试验。试验区的沙漠海拔高度为540—610米,年降雨量104—130毫米,年蒸发量2000毫米,极端最高气温40.2℃,极端最低气温-42.6℃。冬季积雪厚度14—20厘米。七月份平均气温24.5℃。全年降雨以春、秋、冬季为主,夏季很少。实验地面积为2.1亩,实验区的平沙地覆盖率  相似文献   

2.
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后旗西补隆林场地处阴山南麓,位于乌兰布和沙漠东北边缘,辖区面积12万亩,其中流动沙丘约占70%,半固定沙且占20%,该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为120毫米,年蒸发量为2372.1毫米,年平均温度7.6℃,年平均风速3米/秒,最大风速24米/秒,全年扬沙日79天,沙暴日20天,水资源缺乏,全部实行机井灌溉.80年代中后期,该林场主要以营造片状杨树速生丰产林为主.实践证明,此种模式既不利于经营管  相似文献   

3.
我场位于榆林县北15华里,气候干旱,寒冷,年降雨量451.2毫米,绝对最高气温37.6℃,绝对最低气温-27.6℃。年平均相对湿度57%。最大风速23米/秒,风向西北。我们从1964年开始用油松造林,截止1974年共造林113亩。目前,油松生长发育良好,9年生平均高3.15米,最高为5.1米;平均地径8厘米,最粗为13厘米。  相似文献   

4.
赤峰市元宝山区元宝山林场位于赤峰市南部.年平均气温6.4℃,极端最高气温42.5℃,极端最低气温-31.4℃,≥10℃以上的积温3100℃,无霜期140天,4—9月日照时数为1500—160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370毫米,蒸发量1800毫米,相对湿度为48—55%.营造北京杨的造林地在老哈河北岸的二级阶地上,土壤为冲积沙壤土,土层厚度1.5—2米,地下水位2—2.5米,PH值8.0,有机质含量不超过0.5%。1977年雨季前用拖拉机进行一次25—30厘米的  相似文献   

5.
吴县地处苏州市郊,临近太湖之滨,是杉木分布的北缘地区。全县共有丘陵面积27万亩,其中宜林山地22万亩。解放以来,特别是七十年代,大量引种杉木达1.7万亩,目前保存面积1.5万亩,其中速生丰产林仅0.5万亩。这主要由于对栽杉种源选择认识不足,加之造林选地不当等原因造成。为了选择适宜的杉木种源造林,提高现有杉木林的生产力,为种源调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我们分别对本县皋峰林场栽种的本省宜兴种源和东渚林场栽种的湖南会同种源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浅析于后。 一、林地概况与调查方法 吴县地理位置为北纬30°51′—31°33′,东经119°55′—120°54′,属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温度15.9℃,极端最高气温38.8℃,极端最低气温-8.7℃,年平均相对湿度79%,年降雨量1110.4—1467.2毫米,集中在4—9月,以5月上旬至7月上旬最  相似文献   

6.
泰顺县位于东经119°42′、北纬27°34′。西南与福建相邻,境内山多田少,地形复杂,一般海拔高400—1000米。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6℃左右,七月份平均气温26℃以上,一月份平均气温6℃以下。年降雨量1600—2100毫米。总面积264.54万亩,其中宜林地208万亩。1971年以来共飞播马尾松、黄山松15.2万亩。经调查全县14个播区有林面积36,139亩,有苗面积17,813亩,共占播种面积的36%;疏林面积21,120亩,占14%。以保存面积计算,飞播造林每宙造价1.90元,平均每亩用工0.16个。实践证明,飞播造林速度快、功效高、劳力省、成本低,是加快绿化大面积交通不便的高山远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我省西部的洮南机械林场,杨树林带和用材林总面积为一万多公顷,其中小老树的面积竟达三千多公顷,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我从1964年开始,截止1978年,陆续地对该场小老树形成原因,进行一些调查与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地改造措施。现将调查情况,分别报告如下。一、自然环境条件 (一)气候条件林场范围的年平均气温为2—5℃;夏季平均高温28—29℃,冬季最低平均气温—22℃  相似文献   

8.
溪口林场杨家山林区,位于东经119°12′,北纬28°52′,该地年平均气温17.3℃,极端最低温度-10.4℃,年平均降水量1778.2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9%。土壤属山地红壤,土层深厚,pH值4.9~5.2,适宜毛竹生长。毛竹试验山面积计337亩,自1964年开始进行挖山松土和施肥抚育以  相似文献   

9.
泸定县大渡河干旱河谷地区位于北纬29°55′东径102°14′。地处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大渡河中游,属川西地槽区。河谷属北亚热带气候。干湿季明显。年平均气温15.4℃。极端最低气温-5℃。极端最高气温36.4℃。年平均相对温度66%,年降雨量639.8毫米。年蒸发量1480.9毫米,为降雨量的2.3倍。11月至次年4月冬半年为旱季。降雨量只占年雨量的10%,蒸发量684.1毫米。且多大风、最大风速17米/秒,土壤干燥层达30厘米左  相似文献   

10.
崔岩  陈大力 《中国林业》2009,(20):53-53
塞罕坝机械林场地处河北省北部、浑善达克沙地的南缘,属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总经营面积142.6万亩,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林场。海拔1500~1940米,属中纬度高海拔寒温性大陆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无霜期年平均67天左右,年降水量350~480毫米,年蒸发量1388毫米左右,年均大风天数79天。塞罕坝机械林场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加强第二代人工林培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中国林业》2010,(10):47-47
近年来,河南省商丘市民权林场为最大限度地发挥林地生产力,培育优质高产的商品材,积极开展欧美杨不同密度造林试验。该场不断创新造林模式,采取合理造林密度,保证林木群体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试验区的极端最高温度43.6℃,年平均气温14.1℃,年均日照时数2363时,平均无霜期213天,年均降水量679毫米。土壤为黄河泛滥沉积风沙土,土层深厚,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长岭县国营东岭经营林场,从1972年开始逐年增加樟子松、落叶松等树种的造林面积,现有落叶松225亩,造林保存率为82%。仅就长白落叶松的试验结果初报如下。一、试验地自然概况东岭林场位于长岭县城南部,地处北纬44°05′,东经124°19′,属半干旱地带,年平均气温4.6℃,最低气温-36℃,最高气温37℃,无霜期142天,春季干旱多风,降水较少,年平均降水量为470毫米,10℃以上积温2900℃,大风次数多,仅三、四、五月份就达13次之  相似文献   

13.
巴彦淖尔市山旱区位于巴彦淖尔市北部、阴山以北地区,总面积5542万亩,占全市总土地面积的56%。该区是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海拔900~1500米,地势由南向北倾斜,低丘、沟谷、盆地、平地、凹地、沙川相间分布;年平均气温3.8℃,极端最高气温34.8℃,极端最低气温-41℃;年均风速每秒5.6米,最大风速每秒27.7米;年降水量77~270毫米,由西向东递增,年蒸发量2957~  相似文献   

14.
杉木是安徽省南山区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尤其是国有蔡家桥林场人工杉木林占总林分面积的54%以上。近年来,白蚁对杉木危害面积有逐步扩大的趋势,严重影响林分质量,为此,笔者就白蚁对杉木危害及杉木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国有旌德县蔡家桥林场地处皖南中低山区,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5℃,极端最高气温39℃,极端最低气温-10℃;年降水量1522.7毫米,集中分布在6、7、8三个月,其次为2-3月,其中6月份最多,常有洪水出现,9月份降水量骤减,又会出现“夹秋旱”,对林木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年蒸发量1257毫米,年平均相对湿…  相似文献   

15.
桥山林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8.6-9.4℃,元月份平均气温-6—-9℃,7月份为21—24℃,极端最高气温34—39℃,极端最低气温-24—-28℃,≥10℃活功积温2100—3200,年降雨量600—700毫米,多集中于7、8、9三个月,相对湿度60%,年蒸发量1500毫米,与华北落叶松原产地的气候条件相近。从1965年开始,对华北落叶松经二十多年引种试验,己获得成功。先后生产育苗2公顷,产苗310多万株。除支援外地用苗外,在该区栽植造林253公顷。其中建立母树林  相似文献   

16.
<正> 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地区,系内蒙古高原的南缘,气候寒冷、干旱,土壤瘠薄,在历史上为蒙古族游牧区,林木极少。解放后,虽然营造了大面积青杨人工林,但在山地阳坡及干旱丘陵成活率很低,而且成活的大部分均已成为“小老树”,逐年干枯死亡。为给石质山地阳坡引进适宜树种,我场1974年从内蒙引进樟子松,1978年以后又陆续引种。经多年观察,樟子松生长良好,是目前石质山地阳坡生长表现最好的树种。一、引种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坝头山地,位于北纬41°,东经114°13′,海拔高1,450米。年平均气温2.1℃,极端最高气温35.1℃,极端最低气温-34.4℃;无霜期(?)0天。年降雨量350—400毫米,年蒸发量1,900—2,100毫米。全年大风(≥17米/秒)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区延安以北荒山造林树种主要是刺槐,比较单一。为了丰富荒山造林树种,加速荒山绿化,我们先后于1976年、1977年对吴旗县铁边城国营林场杜梨荒山造林作了初步调查,并将调查结果进行了整理。一、自然概况铁边城国营林场位于吴旗县西北部,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海拔1400~1630米。气候寒冷,干旱多风,最高气温37.1℃,最低气温-25℃,年平均气温7.8℃。年降水量340毫米 (个别年份仅300毫米),全年无霜期100~174天,最大风速34米/秒,经常出现持久的干  相似文献   

18.
1982年我们用台湾相思百日容器苗在三源河谷的西牛山造林,初见成效。现将结果分述如下: 一、造林地概况 造林地位于三源河谷的西牛山,属南亚热带气候类型。炎热干燥,年平均气温16℃,一月平均气温10℃,5月平均气温27℃,极温40℃、-1.5℃,年平均相对湿度68%,年降雨量1107毫米。降雨量集中在5—10月,从11月至次年5月为旱季。  相似文献   

19.
我区位于鄂北,地理位置北纬32°上下,东径112°左右.北与河南省毗邻.我区系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春夏多雨.全年平均气温15.9℃,一月平均气温2.5℃,极端最低气温-13.1℃(1969年1月31日),七月份平均气温28.1℃,极端最高气温42.5℃(1951年6月21日和8月15日).全年无霜期240~250天,年雨量700~800毫米.一九七一年和一九七二年,我区分别在光化县张集区西冲公社鄂光大队、襄阳县伙牌区姜沟公社下张大队、随县国营谢家寨林场、襄阳县国营鹿门寺林场、宜城县国营黑石沟林场等五处试验引种油橄榄247株,成活229株.这五个试验引种点栽植株数、地理位置及种植点的立地环境如下表:  相似文献   

20.
文冠果开花生物学特性几个问题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文冠果在生产中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开花多,座果少,故有“千花一果”之说。为提高文冠果的座果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和进行有效的杂交育种,观察研究其花的生物学特性是十分必要的。但目前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很少。我们于1978—1980年开展了此项试验。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一、观察地点及土壤气候条件观察地点是在内蒙古通辽县文冠果林场进行的。该场气候特点是:春季干旱,夏季酷热,冬季严寒。年平均气温5—6℃,1月份平均气温-13°至-18℃,7月份平均气温24℃,极端最低气温-34.7℃,极端最高气温39.5℃。年平均降雨量400毫米,蒸发量达1800毫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