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2010-2011年在广州番禺进行5.5%二嗪磷·杀虫双颗粒剂防治甘蔗蛴螬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5%二嗪磷·杀虫双颗粒剂对甘蔗蛴螬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每667 m2制利用量1 272 g(有效成分1 049.4 g)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可达到80%,显著优于对照药剂3%杀虫双颗粒剂和10%二嗪磷颗粒剂,能够有效地控制甘蔗蛴螬的危害,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用杀虫双颗粒剂进行甘蔗蓟马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5月底6月初结合甘蔗大培土选用3.6%杀虫双颗粒剂90 kg/hm2与化肥一起施用后覆土,对甘蔗蓟马防效达80%以上,且持效期超过30 d,可有效控制甘蔗蓟马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2010—2011年在广州番禺进行5.5%二嗪磷·杀虫双颗粒剂防治甘蔗蛴螬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5%二嗪磷·杀虫双颗粒剂对甘蔗蛴螬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每667 m2制剂用量1 272 g(有效成分1 049.4 g)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可达到80%,显著优于对照药剂3%杀虫双颗粒剂和10%二嗪磷颗粒剂,能够有效地控制甘蔗蛴螬的危害,建议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甘蔗螟虫防治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研究了6种不同杀虫剂一次性施药对甘蔗螟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甘蔗产量和锤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植蔗一次性施用10%噻虫胺·杀虫单颗粒剂75 kg/hm~2、30%氯虫·噻虫嗪悬浮剂600 mL/hm~2、2%吡虫啉颗粒剂75 kg/hm~2、3.6%杀虫双颗粒剂75 kg/hm~2和60%呋虫胺种子处理可分散粉剂150 g/hm~2对苗期螟虫均有较好的防效,其中10%噻虫胺·杀虫单颗粒剂75 kg/hm~2和30%氯虫·噻虫嗪悬浮剂600 mL/hm~2药后第45天和第60天的防效均超过70%;宿根蔗也以10%噻虫胺·杀虫单颗粒剂75 kg/hm~2和30%氯虫·噻虫嗪悬浮剂600 mL/hm~2对苗期螟虫的防治效果较好;新植蔗中6种药剂处理甘蔗锤度、有效茎和蔗茎产量与不施任何农药对照差异均不显著;宿根蔗6种药剂处理甘蔗锤度和有效茎与对照差异均不显著,但产量差异显著,以10%噻虫胺·杀虫单颗粒剂75 kg/hm~2蔗茎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17.5%。综合来看,生产上一次性施用10%噻虫胺·杀虫单颗粒剂75 kg/hm~2对甘蔗螟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4种除草剂防除甘蔗田恶性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附子为甘蔗田间恶性杂草,严重影响甘蔗生产.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进行4种除草剂防除蔗田香附子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6%香莎一剑WP在杂草4~6叶期施用可有效防除香附子,药后45d株防效及鲜重防效均超过92.0%,对甘蔗安全性好,田间推荐剂量在840~1680a.i.g/hm2为宜.  相似文献   

6.
8%毒死蜱·杀螟单颗粒剂对甘蔗螟虫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特丁硫磷颗粒剂为对照,进行8%毒死蜱·杀螟单颗粒剂对甘蔗螟虫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在甘蔗松蔸时施用8%毒死蜱·杀螟单颗粒剂2.0~3.0kg ai·ha^-1,药后60、90d对甘蔗螟虫的防治效果均超过75%,与对照药剂5%特丁硫磷颗粒剂3.0kg ai·ha^-1处理的防效相当,差异不显著。因此,生产中建议结合新植蔗播种、宿根蔗松蔸时使用8%毒死蜱·杀螟单颗粒剂防治甘蔗螟虫,推荐使用剂量为2.0-3.0kg ai·ha^-1。  相似文献   

7.
不同杀虫剂防治甘蔗螟虫田间药效研究结果表明,3.6%杀虫双颗粒剂、6%毒.辛(地富丹)颗粒剂对甘蔗螟虫具有明显的防效,药后40 d以后的防效达到50%以上,且药后20~60 d,药效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强,对甘蔗和天敌安全。建议生产中推广应用,推荐用量为3.6%杀虫双颗粒剂112.5 kg/hm2、6%毒.辛(地富丹)颗粒剂75 kg/hm2。  相似文献   

8.
大棚蔬菜线虫病防治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减轻线虫病对大棚蔬菜的危害,采用10%益舒宝颗粒剂和3%米乐尔颗粒剂,进行不同药量、不同用药次数、不同施药方法、不同施药时期的药效试验及夏季高温消毒土壤试验。结果表明,10%益舒宝颗粒剂和3%米乐尔颗粒剂用药2次、每次用药4~5kg能有效地控制线虫病为害;播种前施用比播种后施用效果好;开沟条施比散施效果好;夏季利用高温天气,对土壤消毒处理,可减少虫口数量,减轻线虫为害。  相似文献   

9.
应用敌草隆、阿灭净防除蔗田15种杂草,数量防效在91.7-99.4%之间;鲜重防效为93.0%-99.8%。播后芽前施药防除禾本科杂草效果明显优于苗期茎叶处理,防除稗草、千金子效果分别提高16%、38.7%;但对其余杂草防效差异不明显。苗期施药,阿灭净和敌草隆混用对稗草的防效均显著高于两个单剂的防效,对千金子的效果也优于两种低浓度的各单用效果。混用或播后芽前施药可提高对甘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正> 防治秋菜苗期害虫以往主要采取连续多次喷洒农药(一般为5次)的方法,但害虫仍能造成为害。1989年我们选用40%812乳油和3%呋喃丹颗粒剂在秋菜播种时进行根区施药,防治效果显著。一、材料和方法供试品种为晋菜3号白菜和丰光一代萝卜,药剂为40%812乳油(山东农药厂产品)和3%呋喃丹颗粒剂(美国进口产品)。试验采用根区施药法,共设5个处理:①每亩0.5公斤40%812乳油;②每亩1公斤40%812乳油;③每亩1.25公斤3%呋喃丹颗粒剂;④每亩0.75公斤3%呋喃丹颗粒剂;⑤不施药作对照。将农药和细土(沙)拌匀,亩用毒土(沙)60公斤,均匀撒入播种沟内,然后播种。试验在本所菜地进行。田间小区随机排列,每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  相似文献   

11.
进行新农药防治甘蔗螟虫药效研究,结果表明:根施5%异丙特丁硫磷颗粒剂对甘蔗螟害枯心率防效较为稳定,75、90 kg/hm2处理防效较好,且持效期长,药后60 d防效仍达65.00%以上;3.6%杀虫双颗粒剂Ⅰ型、3.6%杀虫双颗粒剂Ⅱ型、3.6%加强型杀虫双颗粒剂防效大体相当。因此,以上药剂均可用于甘蔗螟害枯心苗的防治,使用剂量以75~90 kg/hm2为宜,可根据田间螟害水平适量增减。而3.6%普通型杀虫双颗粒剂、8%巴丹.辛颗粒剂在试验中防效稍差,不宜用于甘蔗螟虫防治。  相似文献   

12.
对甘蔗异背长蝽(次年的主要虫源)越冬卵的分布场所、不同越冬场所的孵化进度及若虫在蔗株上的分布规律,作了调查分析。对药剂防治策略和技术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提出了“主攻甘蔗异背长蝽,兼治甘蔗二点螟,狠抓一代低龄若虫防治”的策略,并采用敌敌畏加杀虫双混合液,集中喷施蔗苗心叶及基部叶鞘间隙的防治技术。经1991年在100 ha蔗田防治示范和1992年在1044.7ha大面积推广应用,收到了“一次施药,控制全年危害”的明显效果。每年每公顷可节省农药和用工费194元,每公顷增鲜蔗7980~10620kg,含糖量绝对值提高0.81%~0.85%,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3.
8种杀虫剂防治甘蔗螟虫田间药效试验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沟施方法研究了8种杀虫剂对甘蔗螟虫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0.3%氟虫腈颗粒剂0.1kga.i./hm^2,8%毒死蜱·杀螟单颗粒剂2.25kga.i./hm^2,3%呋喃丹颗粒剂1.8kga.i./hm^2对甘蔗螟虫的防效均超过80%,10%二嗪磷颗粒剂3.0kga.i./hm^2,3%氯唑磷颗粒剂2.7kga.i./hm^2对甘蔗螟虫的防效均低于65%。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扑虱灵、叶蝉散和杀虫双3种药剂对稻飞虱及其天敌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药后30d,3种药剂对稻飞虱杀伤力顺序为:扑虱灵〉叶蝉散〉杀虫双。而对稻田天敌种群的抑制力顺序为:杀虫双〉叶蝉散〉扑虱灵,每666.7m^2施用25%扑虱灵30g,防治稻飞虱具有残效期长,药效稳定,对天敌影响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采用人工剪叶接种方法评价了3%超敏蛋白颗粒剂和24%混脂酸&#183;铜水乳剂对漂浮苗烟草花叶病毒病的防治效果。在每间隔10d施药和剪叶1次,连续3次条件下,在最后1次施药后5d,3%超敏蛋白颗粒剂0.77g/L在剪叶前1d和剪叶前20min施用处理的防治效果可达50.5%~86.7%,而剪叶后20min施药无防治效果。24%混脂酸&#183;铜水乳剂1.67g/L3个处理的防治效果在0—14.1%。兼顾操作方便和减少野火病等病害的传播,抗病毒剂的施用时间以剪叶前1d内喷施、剪叶时叶面干燥为好。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蔗田施用蔗渣种菇废菌棒对土壤生态环境及甘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田施用废菌棒可提高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有益微生物类群的菌数,提高土壤酶活性,增加土壤的有效养分。甘蔗根系活力加强,营养吸收期延长,促进蔗株生长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锐劲特与杀虫双混用防治稻纵卷叶螟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进行了锐劲特与杀虫双混用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667m^2施用5%锐劲特SC 10ml或15ml加18%杀虫双L250ml/667m^2,对稻纵卷叶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15d相对防效可达94.2%和95.5%;施药后20d相对防效为91.9%及95.8%。当纵卷叶螟发生整齐时,以卵盛孵期施药为宜;当发生不整齐时,以1~2龄幼虫盛发期施药为宜。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于1990-1994年连续在我厂蔗区进行.通过3.6%杀虫丹颗粒剂、3%呋喃丹颗粒剂、40%甲胺磷乳剂、清水对照等处理对甘蔗螟虫防治的区试及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施用3.6%杀虫丹颗粒剂处理,其甘蔗的枯心率、螟害株率、螟害节率、风折率、枯梢率相当或低于其它处理;而蔗茎产量虽相当于3%呋喃丹颗粒剂的处理,但高于40%甲胺磷乳剂及清水对照处理,并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蛴螬系金龟的幼虫,是为害旱地甘蔗的主要害虫。毒死蜱是一种具有触杀、胃毒、熏蒸作用的广谱性有机磷杀虫剂,适宜防治地下害虫。本研究采用3%、5%、10%毒死蜱颗粒剂进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三种剂型的毒死蜱颗粒剂对蛴螬都有明显的毒杀作用,尤以3%毒死蜱颗粒剂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概述甘蔗施用糖蜜酒精发酵液增产效果及对甘蔗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生理生化及蔗田土壤的影响等,并对糖蜜酒精发酵液的施用方法、注意事项及其在甘蔗生产上的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