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南岭黄檀(Dalbergia balansaeprain)是我区栽培面积最大的一种紫胶虫优良寄主树.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只有用粗壮苗木造林才生长得快,容易成林;而用细小苗木造林时,生长缓慢,容易老化,特别是土壤瘠薄的条件下更是如此.因此,壮苗造林就成了南岭黄檀林木速生的主要措施之一.为了尽快培育出粗壮苗木,我们试验了"带根埋干育苗法",并已获得预期效果.现将具体做法及其主要结果作一介绍,供紫胶生产单位作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 据调查,目前全国紫胶寄主树约有300余种,应用于紫胶生产的优良树种不过10余种。我省紫胶产区常用寄主树仅有南岭黄檀、牛肋巴和秧青等几个树种,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紫胶生产的需要。为挖掘紫胶寄主新种源,1970年,我们首次试用野生黄(木巳)放养夏代紫胶虫,获得成功。经过多年放胶实践证明,黄(木巳)不仅适宜夏代紫胶生产,而且能够高产、稳产,并具有生长迅速、萌发力强、耐虫力高、胶质好、胶被厚而连片的优良性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南岭黄檀为我省紫胶虫优良寄生树之一,冬夏二代均适宜放养紫胶虫,所产紫胶产量高,稳定,胶被丰满厚硕,连片,胶质好,据中国林科院南京林化所分析:含胶量高达86.7%,腊质含量仅3.9%,加工的虫胶片热乙醇不溶物0.78%,冷乙醇不溶物1.64%,腊质3.13%,色度13.13%,杂质少,颜色浅,可与印度优良虫胶片柠檬一号相比拟。耐虫力高达  相似文献   

4.
<正> 牛肋巴是纯叶黄檀的俗称。学名Dalbergia obtusifolia prain属蝶形花科黄檀属。牛肋巴在国内原产于云南省,是云南省紫胶虫最主要的寄生树之一。1963~1965年先后五次用种子引入我站栽培,均获成功。表现出生长迅速,萌生力强,较耐干旱,病虫害少,容易栽培而又耐虫力强、产胶性能良好等优良性状,晋江、龙岩、宁德等地区也有种植,是我省紫胶虫最优良的寄主树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们近年来进行了紫胶虫的耐寒驯化工作,并营造了紫胶虫的优良寄主树——南岭黄檀。福州蕉坑位于东经119°17′,东纬26°05′,面向闽江,北有高大的鼓山作为屏障,福州的温度情况参看表一:  相似文献   

6.
南岭黄檀的栽培技术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南岭黄檀的生长特性,详细介绍其栽培技术,并从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方面作效益分析,从而总结南岭黄檀是一种优质的紫胶虫寄主树,适合在梅州地区种植,能快速带动山区人民致富。  相似文献   

7.
<正> 秧青又名思茅黄檀(Dalbergi Szemaoensis Prain)、紫梗树、亚秧叶树、酸香等,属蝶形花科(Papilion aceae)、黄檀属,是我省由云南引种来的紫胶虫优良寄主树种之一。秧青在云南紫胶老产区是传统常用优良寄主树种之一,适用于冬、夏二代紫胶生产,在云南某些干热年份,它的产胶和保种性能还优于牛肋巴。我省通过多年引种栽培与放养利用,证明秧青具有易繁殖栽培、生长迅速、萌芽力强、耐虫力高、病虫害少、所产紫胶产量高、胶  相似文献   

8.
研究自然条件下取食经历对云南紫胶虫的影响。结果表明:母代取食经历相同,子代在不同寄主植物上寄生时,在不同寄主植物之间种群密度存在一定差异;有效性比只是聚果榕与牛肋巴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其他寄主植物之间,有效性比差异不显著;偏叶榕上与聚果榕和南岭黄檀上种群死亡率存在显著差异,而在聚果榕与南岭黄檀之间其种群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聚果榕和南岭黄檀上生殖力(单雌怀卵量)存在极显著差异,偏叶榕和南岭黄檀上云南紫胶虫生殖力存在极显著差异,而在聚果榕与偏叶榕之间生殖力没有差异;世代净增殖率在不同寄主植物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而母代取食经历不同,子代在同一种寄主植物上寄生时,种群密度不存在差异,有效性比、种群死亡率、生殖力均存在显著差异。在南岭黄檀和偏叶榕上取食1个世代后的种群,在偏叶榕上寄生时,其世代净增殖率无差异;在聚果榕和南岭黄檀上取食1个世代后,在聚果榕上寄生时,其世代净增殖率有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正> 钝叶黄檀(Dalbergia obtusifolia Prain)又叫牛肋巴,属蝶形花科黄檀属。由于用它放养的紫胶虫产胶稳定,胶质好,已被广泛用作紫胶虫的寄主。钝叶黄檀一般均用2年生苗木上山定植,其直根性很强,仅一条主根,状似胡萝卜,极少有侧根,因此,影响了定植后的生长。为改变钝叶黄檀苗木的直根性,促进苗木生长,我们对1年生苗采取了翻床措施,取得一定的效果。一、材料与方法种子采自云南省沧源县20年生母树上,当年3月播种,苗圃进行常规管理。翌年4月翻床,翻床方法是将1年生苗挖起,从地上部分5厘米处截去茎叶,在地下部分5厘米处截去根部,然后重新种植在苗床上,第三年6月起苗定植。并设对照。  相似文献   

10.
牛肋巴,学名钝叶黄檀,(Dalhenqia dituaifolia)豆科落叶乔木。原产热带、亚热带,树干高大通直,高可达13-17米。 牛肋巴是紫胶虫的优秀寄主树。耐虫力特强。固虫率一般可达70-80%。产胶量高而稳定,胶被丰满、厚硕,一般可达1厘米以上,且胶表霉病少而黄净,胶质优良。一株10年生树可产干胶1公斤左右。它还是胶虫冬代保种的理想寄主树。  相似文献   

11.
竹黄毛虫(Philudoria laeta Walker)在福建省南靖、龙海、建瓯、南平、邵武、三明、福州等县市以幼虫取食南岭黄檀叶片、叶柄及嫩梢,虫口密度高时能把树叶吃光,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和紫胶虫的放养。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我省所放养的紫胶虫(Kerrialacca)生产的紫胶质量常达不到标准,国内外市场售价比印度产品低的问题,我省于1982年6月从云南省元江县引进了孟加拉国信德紫胶虫(K.sindica),于广州的省林科所及高州县林科所、深镇、根子等地,后又扩大到丰顺、紫金、惠州、梅县等市(县)进行放养试验,现把几年来的试验结果介绍如下。一、寄主植物信德紫胶虫原产地的寄主植物以滇刺枣为主,其次是阿拉伯金合欢、大叶合欢、聚果榕、宝树、久树和雨树。引入我省后,在10余种寄主上放养。信德紫胶虫在聚果榕、滇刺枣、木豆和大叶千斤拔上生长发育良好,可作为生产用树;在南岭黄檀、黄檀、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优良紫胶寄主植物南岭黄檀又叫不知春、茶丫藤、木相思、山肥猪,小叶黄檀等,属蝶形花科,黄檀属小乔木。南岭黄檀分布于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四川、云南等省(区),但以湖南、江西南部、两广北部的南岭山脉为多。南岭黄檀树皮暗灰色,纵裂;小枝暗灰色,嫩枝具披针形托叶;奇数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近平质,表面绿色;腋生的密圆锥花序紫白色,芳香。荚果扁平而薄,舌状,常有肾形种子一  相似文献   

14.
德保县1961年引种紫胶虫放养,已经完成了38个世代。县红泥坡林场地处高寒山区,除个别年份外,绝大部份都不能越冬保种,只能进行夏代生产。该场从1963年起共生产原胶40余吨。从原胶的理化性质及寄主树的栽培看来,我们认为,填黔黄檀和南岭黄檀是好寄主树,不仅理化性质好,同时可以连片造林,产胶稳定,单株产量高,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绿鳞象甲(Hypomeces squamosusHerbst)是鞘翅目、象甲科的一种杂食性食叶害虫。本国紫胶虫七种优良寄主树(秧青、牛肋巴、马榔树、炮火绳、木豆、马鹿花、大叶千斤拔)以及南岭黄檀、金合欢等均受其为害。目前被害较严重的是寄主树滇刺枣。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我区种胶供应一直从外地调入,花费较高。 1970年隆安县林科所开始引种胶60斤,用南岭黄檀作寄生树,进行放养试验,17年来,连续繁殖33个世代,共收原胶1850多斤,种胶1500多斤,除供应本县的城厢等5个乡镇种胶外,还供应马山、横县部分种胶。一九八四年冬和一九八五年春,在长期低温阴雨,对紫胶虫生长影响很大的情况下,仍收得种胶150多斤。目前紫胶虫已基本  相似文献   

17.
汪长水 《福建林业科技》1998,25(2):41-44,50
对以3年生南岭黄檀为寄主的紫胶虫的幼虫期和成虫期进行喷施肥药试验。结果表明:适时合理的喷施、管理能提高紫胶的一、二级比例和放收比;幼虫期管理的最佳组合为紫胶虫固定后10d对寄主树根部每株施尿素200g、过磷酸钙500g,对固虫过多的细枝进行抹虫,并对树冠喷2.5%的稀土液;成虫期管理的最佳组合是紫胶虫涌散前60d施尿素200g/株,在树冠上喷1%K2PO4和40×10-6赤霉酸。  相似文献   

18.
从紫胶虫优良寄主植物钝叶黄檀研究的目的意义、分布情况与发展利用现状、生物学与生态学研究进展、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现行研究中的问题与对策等几个方面,系统总结了钝叶黄檀的研究现状与热点问题,提出了研究的思路和对策并展望了钝叶黄檀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以南岭黄檀(Dalbergia balansae)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CTAB法对南岭黄檀边材进行总DNA提取,利用引物对r DNA-ITS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用MEGA软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构建南岭黄檀及其近缘树种的分子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用改良CTAB法可以成功提取南岭黄檀边材总DNA,并在模板稀释倍数为1×10-2~1×10-3倍时可成功PCR扩增出r DNA-ITS序列,并基于r DNA-ITS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利用ITS序列对南岭黄檀进行分子鉴定,为南岭黄檀的种类鉴定和种间的分类地位提供分子生物学根据。  相似文献   

20.
红椎     
红椎是优良速生树种,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分布区较广,木材材质硬、重中等,抗虫、耐腐,为群众喜用。红椎萌发力强,木材发热量高,也是优良的薪炭材树种。形态特征常绿乔木,树高可达30米。胸径80厘米;外皮棕褐色或暗褐色,块状剥落,内皮淡红色。幼枝被暗黄色短绒毛和黄色鳞秕,2年生枝无毛。叶互生,两列,薄革质,宽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6—12厘米,宽1.5—3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或顶端有细钝齿,背面密被红褐色鳞秕和短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