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明确甜菜叶片SPAD值与光合色素含量的关系,为甜菜氮素营养诊断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测定不同甜菜品种苗期叶片SPAD值、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品种间SPAD值、叶绿素含量的差异以及SPAD值分别与不同光合色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甜菜叶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不同光合色素及SPAD值品种间存在差异。叶片SPAD值与光合色素呈正相关,其中总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的相关性最高,r=0.7766;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与SPAD值的相关性次之,而类胡萝卜素与SPAD值的相关性最低,r=0.5704。利用SPAD值预测甜菜叶片叶绿素含量,为甜菜生产中快速无损地进行植株营养诊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郝学明 《农学学报》2019,9(10):65-70
为明确甜菜叶片SPAD值与光合色素含量的关系,以期为甜菜氮素营养诊断奠定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测定不同甜菜品种苗期叶片SPAD值、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分析品种间SPAD 值、叶绿素含量的差异以及SPAD值分别与不同光合色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甜菜叶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不同光合色素及SPAD值品种间存在差异。叶片SPAD值与光合色素呈正相关,其中总叶绿素含量与SPAD值的相关性最高,r=0.7766;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与 SPAD 值的相关性次之,而类胡萝卜素与SPAD值的相关性最低,r=0.5704。因此利用SPAD值来预测甜菜叶片叶绿素含量是可行的,为甜菜生产中快速无损地进行植株营养诊断提供了理论依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对秋季叶色为红色、黄色、绿色的3类不同色系榉树在叶色表达期的色素含量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类色系榉树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趋势相似,叶绿素含量随着秋季叶色变化而逐渐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则一直保持比较稳定的状态;3类色系榉树的花青苷变化存在显著差异,黄色和绿色系榉树花青苷呈逐渐降低趋势,而红色系则表现为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过程.可溶性糖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表现为叶色开始变化时上升随后开始下降的变化过程.3类色系榉树的总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比值变化趋势无显著差异;但总叶绿素与花青苷含量的比值变化特点不同,黄色和绿色系随着叶色变化,比值表现为快速下降—平稳—快速下降三个阶段;而红色系则一直保持快速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与花青苷的大量合成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57.红色系榉树的叶色表达与花青苷含量变化显著相关,黄色系榉树的叶色表达与较大的叶绿素含量变化量和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变化量密切相关,绿色系榉树的叶色表达则与很高的叶绿素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4.
探析红色、黄色、绿色3种不同色系榉树叶色形成的化学机制,为选育、培育榉树优良株系提供理论依据。以秋季转色期叶色表现为红色、黄色、绿色的榉树叶片为材料,分析其叶片的颜色参数及花青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等色素含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叶色与色素组成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秋季叶片转色期,红色系榉树的色相a~*值最高,在10月25日达到最大值,呈现出最佳观赏效果;绿色系榉树a~*值较低,且变化趋势相对平缓;在转色后期,黄色系榉树的b~~*值显著大于红色和绿色系榉树,但其在秋季变色期存在返绿现象。明度L~*值、彩度C~*值与色相b~*值的变化趋势几乎完全一致。不同色系榉树都含有花青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但不同色系榉树3种色素的含量不同。红色系榉树花青素含量百分比最高,为22.1%~44.6%;绿色系榉树的总叶绿素含量最高,为73.0%~80.5%;黄色系榉树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为24.7%~35.4%。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榉树叶片中,花青素和叶绿素含量与榉树的叶片呈色密切相关。其中花青素含量与a~*值呈正相关,与L~*、b~*、C~*呈负相关,说明花青素含量的增加,使叶片红色度增加,同时明度、黄色度和彩度降低;叶绿素含量与L~*、a~*、b~*、C~*均呈负相关,说明叶绿素含量的增加,使叶片的明度、红色度、黄色度以及彩度均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未被引入方程,说明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片颜色参数无显著相关性(P0.05)。分析显示,花青素含量增加,叶绿素含量降低,可以使叶片变红;而花青素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将维持绿色;若花青素与叶绿素同时降低,则将使叶片变黄。叶片内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的含量及百分比是榉树呈现红色、黄色、绿色3种不同色系的物质基础和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5.
以植物嵌合体花叶假连翘全绿叶、花叶、全白叶3种叶色表型叶片为试验材料,测定并比较了其光合色素含量、叶片解剖结构、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研究不同叶色表型叶片光合特性的差异,分析光照强度对叶片叶色表型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叶假连翘3种叶色表型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显著,均表现为全...  相似文献   

6.
对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所选育的5个主栽品种和3个幼态无性系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白粉病抗性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除热研7-20-59外,其余材料间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叶绿体色素含量差异不显著,叶绿素总含量与光合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与SPAD值无显著相关,其中叶绿素a含量与光合速...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紫叶狼尾草叶色退化的生理特征,以自然光照(CK)、叶色退化(T_D)及长期遮阴(T_S)的3种紫叶狼尾草(Pennisetum setaceum‘Rubrum’)为试材,对其叶色参数及生理指标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长期遮阴及退化的紫叶狼尾草叶色为黄绿级别,而对照为红色级别;3组紫叶狼尾草光合色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长期遮阴及叶色退化的花色素苷和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占比低于其他两组;3组紫叶狼尾草PAL和CHI活性差异显著且对照组最高;叶色参数L、a、b值与光合色素、花色素苷、类黄酮含量、PAL和CHI活性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研究表明:对照组的叶色表现最佳,长期遮阴和叶色退化均为绿色叶,且遮阴和退化的色素占比相近,但光和色素含量差异显著;光合色素、花色素苷、类黄酮含量、PAL和CHI活性是影响紫叶狼尾草叶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美洲黑杨新品种全红杨叶片色素含量与叶色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全红杨叶片内在色素与外在色相的特性及其关系,探讨全红杨的呈色机制,比较分析了生长季不同时期全红杨、中红杨和2025叶片中色素含量和叶色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全红杨叶片含有较多的光合色素(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和非光合色素(花色素苷),尤其是花色素苷含量显著高于中红杨和2025,三者叶色差异明显。全红杨色相a*值和色光值始终为正值,色相b*值为较小的正值,叶色始终以红色为主;中红杨色相a*值和色光值由正值变为负值,色相b*值为正值并逐渐变大,叶片红色转淡,出现返绿现象;2025杨色相a*和色光值为较低的负值,色相b*为较高的正值,叶片始终呈现黄绿色或绿色。此结果与叶片色素比例的变化对叶色的影响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以络石、黄金络石和花叶络石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部位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的含量,探讨同一种内不同部位叶片内色素含量的分布差异,对不同种间色素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花叶络石、黄金络石叶片的花色苷、类胡萝卜素相对含量较高,络石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从不同取样部位来看,类胡萝卜素和花色苷含量基本表现为基部中部顶部叶片,而叶绿素含量则相反;花色苷/总叶绿素较高时,植株叶片表现为紫或暗红色斑块,而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较高时,则植株叶片表现为黄色或黄色斑块。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烟草叶色缺绿突变品种Burley21和正常绿色型品种Maryland609在假植期、团棵期、旺长期、现蕾期和成熟期的植株中部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晾制烟叶中质体色素类香气物质进行气质联用(GC/MS)检测比较。结果表明,Burley21和Maryland609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假植期及团棵期差异均不显著。从旺长期开始,Burley21叶片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低于同一发育时期的Maryland609,但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差异幅度明显小于叶绿素。在两种烟草晾制的烟叶中共检测到质体色素类香气物质16种,其中新植二烯在两种烟叶中含量均最高,且叶绿素类香气物质的总含量显著大于类胡萝卜素类香气物质。  相似文献   

11.
干旱及增强UV-B胁迫对金荞麦光合色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雯  张益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63-6467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和增强UV-B辐射对金荞麦光合色素的影响,以期为金荞麦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测定金荞麦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和UV-B辐射处理下光合色素的含量,并计算光合色素比值。[结果]金荞麦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都随干旱程度的加重而降低,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在处理中后期基本随干旱程度的加深而有升高的趋势,在后期达到显著水平;在水分充足的状况下,增强的UV-B辐射降低了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了类胡萝卜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在干旱胁迫下,增强的UV-B辐射提高了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结论]金荞麦光合色素对干旱胁迫敏感,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指示反映叶片受伤害程度,并反映土壤干旱水平;增强的UV-B辐射能减小由干旱胁迫带来的金荞麦光合色素变化。  相似文献   

12.
辣椒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色与类胡萝卜素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颜色辣椒果实发育过程中类胡萝卜素种类和含量的变化规律,分析辣椒果实色泽与类胡萝卜素变化的相关性,为选育高辣椒红素新品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薄层层析方法测定不同时期辣椒果实的类胡萝卜素种类和含量。【结果】(1)青果期绿色、成熟期为红色的品种共分离出16种色素;青果期前合成的叶绿素和部分黄色类胡萝卜素含量在转色期后下降,青果期后合成的红色、橙色和黄色类胡萝卜素含量大幅增加;成熟期类胡萝卜素总含量和辣椒红素含量高。(2)青果期乳白色、成熟期为红色品种共分离出12种色素,青果期色素含量较低;随着果实发育,青果期前合成的黄色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不大,青果期后合成的黄色、橙色和红色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较快;成熟期类胡萝卜素总含量较低,辣椒红素含量较高。(3)青果期绿色、成熟期为橙色的品种共分离出14种色素;叶绿素逐渐降解,青果期前合成的黄色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幅不大,青果期后合成的黄色和橙色类胡萝卜素含量迅速增加;成熟期类胡萝卜素总含量较高,没有合成辣椒红素。(4)青果期绿色、成熟期为黄色的品种共分离出9种色素;叶绿素和黄色类胡萝卜素逐渐降解,没有合成新的类胡萝卜素,成熟期类胡萝卜素总含量低。【结论】在辣椒果实发育过程中,不同颜色类型果实中类胡萝卜素种类和含量不同,同一类型不同品种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含量有差异;青果期为绿色、成熟期为红色的品种为选育高辣椒红素的理想材料;不同颜色辣椒果实中类胡萝卜素合成途径不同。  相似文献   

13.
番茄果实色泽与色素组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果色的番茄品种为材料,采用HPLC法测定番茄果实中主要类胡萝卜素含量,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番茄果实中的叶绿素含量,分析了番茄果实色素提取液可见光区(350~700nm)吸收光谱,探讨了番茄果实色泽与色素组成和含量的关系,以期丰富番茄品质形成基础理论。结果表明:红果番茄中番茄红素含量较高,L402和利生8号的番茄红素含量分别为36.0、33.3μg/g,黄色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与红色类胡萝卜素(番茄红素)含量比值分别为0.19和0.24,是果实表现红色的主要原因;黄果番茄中黄色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金冠中的β-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分别为0.9、1.0μg/g,黄色类胡萝卜素与红色类胡萝卜素比值为0.73;绿果番茄果实中叶绿素含量达到11.4μg/g,占色素含量的71.7%。红棕果番茄果实同时含有大量番茄红素、较多量的叶绿素和黄色类胡萝卜素是果实呈现深暗红棕色的主要原因。番茄果实的色泽主要取决于果实内各种色素的组成、含量及比值。  相似文献   

14.
以王族海棠(Malus‘Royalty’)和光辉海棠(Malus‘Guanghui’)秋季(8~10月)成熟叶片为试验材料,观察其叶色变化,并对其叶绿素、花色素苷、可溶性糖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进行测定,以期揭示两种海棠叶片色泽、内色素变化与其内源物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王族海棠叶片虽生育期呈现紫红色,但秋季却出现"返绿"现象;光辉海棠则随着温度升高,叶片由绿色转变为红色,温度降低,红色退去,叶片呈现绿色。上述指标测定结果显示,两种海棠叶色表现均与叶片内色素的比例密切相关。王族海棠叶片内当花色素苷与叶绿素含量比值降至14时,其叶色由紫红色转变为绿色,其叶色变化主要是由花色素苷降解而叶绿素的积累引起的;光辉海棠成熟叶片的叶色变化则是由花色素苷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共同决定的,花色素苷与叶绿素含量比值升至3、类胡萝卜素大量积累时,其叶色由绿色转变为橙红色。可溶性糖为花色素苷的合成提供原料和能源,PAL活性和叶片内色素的合成有必然联系,但不是惟一决定色素合成的调控酶。  相似文献   

15.
以红苞凤梨为研究对象,通过组织细胞学观察结合叶绿素及其合成前体物质的含量测定,阐述嵌合叶片绿、白组织在组织细胞学和叶绿素合成代谢上的差异,以探索嵌合性状形成的结构和生理基础。组织细胞学观察发现,嵌合叶片绿色部分细胞含有大量的叶绿体,而白化组织中基本没有观察到叶绿体。红苞凤梨金边、金心嵌合叶片的白化组织以及全白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都低于全绿植株叶片(对照);红苞凤梨金边嵌合体与金心嵌合体叶片白化组织的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含量均在UroⅢ开始下降。全白植株的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含量则从ALA开始就显著低于全绿植株。叶绿素合成代谢下降,叶绿素含量降低,导致出现白化现象,金边、金心等品种植株叶片则表现出嵌合特性。  相似文献   

16.
在红壤旱地,施用不同量的尿素,分别用丙酮溶液和MinoltaSPAD-502叶绿素计在实验室和田间测定冬萝卜莲座期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萝卜叶片光合色素的影响及通过光合色素为冬萝卜施肥提供较好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施氮水平和光合色素平均增量呈线性关系,其中施氮水平与光合色素平均增量、叶绿素平均增量和叶绿素a平均增量达到极显著相关,与叶绿素b增量和类胡萝卜素平均增量达到显著相关水平。并且,冬萝卜叶片叶绿素a/b比值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而降低。室内分光光度法分析的冬萝卜叶片叶绿素含量与SPAD-502叶绿素仪测定的叶绿素SPA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为了比较法师系多肉品种间的叶色差异,探究法师系多肉植物叶色的形成规律,以绿羊绒、紫羊绒、墨法师为材料,对秋季叶色参数(Lab色彩模型)与色素含量进行了测定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法师系多肉品种的叶色差异较大,墨法师a值、c值最高,叶色最红、颜色最鲜亮,并分析了绿羊绒a值小于0,b值最大,L值最大,叶色呈亮黄绿色.紫羊绒L值及a值中等、c值最低,红度及光泽度中等,纯度最低.色素含量对叶色有显著影响,3个品种间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绿羊绒叶绿素a含量最高、花青素含量最低,叶片最绿;墨法师花青素含量最高、叶绿素a含量最低,叶色最红.红绿饱和度a值与叶绿素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叶绿素a含量是影响红色系法师多肉植物呈色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8.
杂交粳稻“榆杂29”苗期光合色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分光光度法研究杂交粳稻“榆杂29”苗期的光合色素.结果表明:“榆杂29”在秧田后期具有最高的叶绿素(a+b)含量、最高的类胡萝卜素含量(CK)和最低的叶绿素a/b值,并且利用弱光的能力最强,但株色(含叶色)始终偏淡.文章提出:水稻的叶色可用“叶绿素(a+b)/CK”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19.
两种观赏槭树秋季叶片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延边地区两种观赏槭树秋季叶色变化过程中叶片的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以紫花槭和五角枫为试材测定了色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结果表明:两种槭树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变化一致,均呈下降趋势;类胡萝卜素含量和花色素苷含量变化趋势有所差异,紫花槭叶片类胡萝卜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而五角枫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花色素苷含量呈缓慢上升趋势。不同色素的比值变化趋势为:叶绿素与花色素苷比值、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比值在两种槭树中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花色素苷和类胡萝卜素比值在紫花槭叶片中呈显著上升趋势,在五角枫叶片中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趋势较为缓慢。两种槭树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均呈逐渐稳步上升趋势。综合分析表明,两种槭树秋季叶色变化是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共同作用的结果,且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是引起紫花槭叶片秋季呈色的主要色素,而类胡萝卜素是五角枫秋季呈色的主要色素。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三色苋的叶片为材料,用比色法对光合色素测定,用纸层析和薄层层析的方法对叶片进行色素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三色苋由光合色素和花色素共同作用显示彩叶特征,不同部位所含色素种类及含量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色彩。由于叶端的叶绿素含量要远远高于叶基部的,且叶端和叶基部分的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比值差异较大,因而使叶端的颜色偏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