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一、玉米褐斑病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且主要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病,12片叶以后一般不再发病。但在一些感病品种上,褐斑病发生严重,常导致玉米生长前期快速干枯,引起产量损失。1、发生特点玉米褐斑病的病原菌为玉蜀黍节壶菌(Phrsodermamaydis Miyabe),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该病原菌是玉米上的一种专一性寄生菌,主要寄生在玉米薄壁细胞内,其休眠孢子囊  相似文献   

2.
<正>一、玉米褐斑病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且主要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病,12片叶以后一般不再发病。但在一些感病品种上,褐斑病发生严重,常导致玉米生长前期快速干枯,引起产量损失。1、发生特点玉米褐斑病的病原菌为玉蜀黍节壶菌(Phrsodermamaydis Miyabe),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该病原菌是玉米上的一种专一性寄生菌,主要寄生在玉米薄壁细胞内,其休眠孢子囊  相似文献   

3.
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且主要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病,12片叶以后一般不再发病。但在一些感病品种上,褐斑病发生严重,常导致玉米生长前期快速干枯,引起产量损失。现将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玉米粗病是一种病毒病,主要由传毒介体灰飞虱传毒引发,发生的轻重与玉米生育期、生态环境、灰飞虱的暴发期、玉米品种的抗病性等因素有关,玉米粗缩病发生危害严重,一般田块减产10%~30%,重发田块几乎绝收,严重影响玉米的生产。而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且主要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病,12片叶以后一般不再发病。但在一些感病品种上,褐斑病发生严重,常导致玉米生长前期快速干枯,引起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5.
<正>一、玉米褐斑病防治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且主要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病,12片叶以后一般不再发病。但在一些感病品种上,褐斑病发生严重,常导致玉米生长前期快速干枯,引起产量损失。现对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特点进行描述,同时结合生产实际对该病大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1、流行原因一是玉米品种多、乱、杂,感病品种多。市场上销售的玉  相似文献   

6.
<正>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且主要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病,12片叶以后一般不再发病。但在一些感病品种上,褐斑病发生严重,常导致玉米生长前期快速干枯,引起产量损失。一、发病原因1.田间脱肥,玉米生长不良,抗病性降低。一般不施基肥或施用量较小,同时玉米苗期追肥量过小或过晚,导致玉米5~8片叶时,土壤肥力不足,田间出现脱肥现象,营养不良,叶片发黄,抗病性降低,是引起玉米褐斑病大流行的一个主要  相似文献   

7.
稻曲病早期发病症状表现不明显,农民很容易忽视,从而错过防治的最佳时期,水稻生长后期稻曲病表现明显时盲目用药,不仅防治没有效果还造成稻米品质下降,食用后影响健康.而纹枯病在春、夏、秋玉米上皆可发生,发病株率22%~71%,个别地块或品种甚至达100%,由该病导致的损失一般在15%左右,发病重时果穗腐烂,造成严重减产,成为制约玉米增产的重要病害因素之一.而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且主要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病,12片叶以后一般不再发病.但在一些感病品种上,褐斑病发生严重,常导致玉米生长前期快速干枯,引起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8.
玉米褐斑病是玉米生产中非常常见的病害,在各个玉米种植地区均有发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一般集中发生在玉米生长8~10片叶时,由于早年玉米褐斑病发病频率较低,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玉米褐斑病发病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了玉米产业的正常发展,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需进一步预防.  相似文献   

9.
正1玉米褐斑病防治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且主要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病,12片叶以后一般不再发病。但在一些感病品种上,褐斑病发生严重,常导致玉米生长前期快速干枯,引起产量损失。现对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特点进行描述,同时结合生产实际对该病大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1.1流行原因一是玉米品种多、乱、杂,感病品种多。市场上销售的玉米品  相似文献   

10.
正一、玉米褐斑病1、症状识别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且主要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病,12片叶以后一般不再发病。但在一些感病品种上,褐斑病发生严重,常导致玉米生长前期快速干枯,引起产量损失。现对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特点进行描述,同时结合生产实际对该病大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2、综合防治要点(1)农业防治生产上应以种植抗(耐)病性强的品种为主,重病田可以  相似文献   

11.
正一、玉米褐斑病玉米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且主要在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病,。但在一些感病品种上,褐斑病发生严重,常导致玉米生长前期快速干枯,引起产量损失。现对玉米褐斑病的发生特点进行描述,同时结合生产实际对该病大流行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1、发生原因(1)由于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导致玉米连年重茬连作;同时,玉米秸秆还田面积越来越大,导致病原菌在田间逐年积  相似文献   

12.
一、重发生原因灵宝市发生严重的早期落叶病主要为斑点落叶病和褐斑病。其重发生的主要原因有4个方面。(一)高温多雨斑点落叶病和褐斑病的发病轻重与降雨的多少及分布密切相关凡5-7月降雨早而多的年份.发病早而重。斑点落叶病在春梢期(4月下旬~5月下旬)和秋梢期(6月底~7月中下旬)发病重;褐斑病在灵宝市6~8月均可发病,7~8月为发病高峰期。  相似文献   

13.
玉米褐斑病是近几年来危害玉米较重的一种病害,2004年在任丘市首次发现后这两年又有加重发生的趋势。一般长势弱的田块,抗病能力弱,病害发生严重;秸秆还田地块,菌源积累多,病害发生严重。玉米8—10片叶时易发病,长达12片叶以后发病轻。发病部位多在玉米的第五叶以上雌穗以下。  相似文献   

14.
<正> 目前,我省5720万亩秋粮墒情较好、病虫害较轻,普遍长势稳健。农业部玉米专家指导组专家、省玉米专家顾问组组长崔彦宏建议,加强穗期肥水管理,预防褐斑病发生。近期,我省夏播玉米绝大部分已经有15至17展开叶,介于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之间,个别地块刚刚过大喇叭口期。抓紧玉米中后期的  相似文献   

15.
玉米褐斑病是玉米上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在我国和世界各玉米产区普遍发生。石家庄市常年玉米种植400万亩左右,近几年每年玉米褐斑病发生面积150万亩左右。一般发病田病株率20%~30%,严重田块病株率达到.50%060%,对玉米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1发病症状玉米褐斑病是玉米的中后期病害,一般从喇叭口末期开始发病,抽穗至乳熟期为发病高峰:该病主要危害果穗以下的叶鞘和叶片,也可危害茎节和苞叶,  相似文献   

16.
<正>沧州旱碱麦主要分布于黄骅市、海兴县、盐山县、孟村县、沧县、青县六县市,在旱碱麦越冬期和返青期,遭遇极端降温天气容易发生冻害。2022年11月29日沧州市气温骤降,降幅达到12℃~14℃,最低气温降至-14℃左右,较常年偏早5 d进入越冬期。越冬期遭遇多次寒潮降温天气,主要是2022年12月16~17日、2023年1月14~15日、1月23~24日、2月18日,降温幅度分别为3℃~5℃、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加上玉米种植品种和气候条件适宜,玉米褐斑病已经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本文介绍了2014年馆陶县玉米褐斑病的发生情况,详细叙述了玉米褐斑病典型症状、发病规律和发生原因,结合实际,提出了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8.
纹枯病在春、夏、秋玉米上皆可发生,发病株率22%~71%,个别地块或品种甚至达100%,由该病导致的损失一般在15%左右,发病重时果穗腐烂,造成严重减产,成为制约玉米增产的重要病害因素之一。而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且主要在玉米8~10  相似文献   

19.
<正>1丰润区玉米生长异常的主要表现玉米空秆、香蕉穗、苞叶过短(露顶)、缺粒、秕穗等玉米生长异常现象,严重威胁玉米产量。2019年丰润区7~8月份干旱高温、多云寡照天气较多,对玉米雌穗分化影响较大,容易造成生长异常现象。丰润区农业农村局对丰润区大部分夏播玉米田和部分春播玉米田进行了现场勘查,发现以下问题:1.1夏播玉米生长异常现象发生较为普遍,几乎每个乡镇都有发生。尤其是沙流河镇、杨官林镇、七树庄镇和李钊庄镇发生地块相对较多。发生生长异常的夏  相似文献   

20.
玉米苗枯病是玉米生产上的一种新型病害。近几年在山东省主要玉米产区不论在发病面积还是在为害程度上都有迅猛发展之势。该病发生一般的地块.造成玉米缺苗断垄,发病重的地块大量死苗,严重影响玉米产量。2010年山东省日照市夏播玉米发病面积达1.33余万hm2,轻者减产10%~15%。严重的减产幅度达20%以上,已成为当地玉米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