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畜禽业》2001,(10):17
重庆市养猪科学研究院李仕璋等选用1日龄樱桃谷肉鸭600只,随机分为10个组9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肉仔鸭.试验组采用二因素、三个水平的完全随机设计,即在饲粮中添加3%、6%和9%的大豆油,每个比例分别添饲1周、2周、3周,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大豆油的用量和时间对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之间以及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肉鸭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肉鸭的饲料转化率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之间肉鸭的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大豆油的比例、时期及比例与添饲时期的互作对肉鸭的日增重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而以添加6%的比例添饲2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研究在肉羊日粮中分别添加燕麦干草、不同比例的燕麦与全株青贮玉米青贮饲料混合,并与在日粮中添加羊草和青贮饲料混合做对照,从而为燕麦在肉羊养殖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选取出生日龄和体重相近的本地蒙寒杂交羔羊80只,按体重平均分为4组。试验期内,试验组在育肥户目前饲料配方的基础上适当减少羊草的用量。在对照组(ER)的日粮中添加羊草和青贮饲料,试验组分别以燕麦干草、燕麦与全株青贮玉米饲料(2∶1)混合、燕麦与全株青贮玉米饲料(1∶1)混合替代全混合日粮中的羊草和青贮饲料。结果显示,利用燕麦与全株青贮饲料(1∶1)混合替代全混合日粮中的羊草和青贮饲料,肉羊日增重最大,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只添加燕麦组(P0.05),试验2组和试验3组宰前活重、屠宰率均高于对照组,尤其是试验3组宰前活重比对照组高2.43 kg,但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在育肥羔羊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燕麦和青贮饲料,可以提高肉羊对饲草料的利用效率,提高日增重和屠宰率。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7,(12):3-4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断奶日龄对红安格斯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红安格斯犊牛32头,分为4个组,试验组犊牛分别在25、45、65日龄断母乳,后饲喂代乳品至90日龄,对照组为随母哺乳组,哺乳至150日龄。各组颗粒料于25日龄补饲至150日龄。测定犊牛150日龄各组犊牛的体尺数据,90、150日龄各组犊牛的体重,并记录犊牛的采食、发病情况。结果表明:150日龄时各组犊牛体尺和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综合试验体重指标并结合生产实际,将红安格斯犊牛的断乳时间提前至45日龄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刘安芳  朱庆  阳泽平 《畜禽业》2006,(10):18-19
本试验选用1日龄樱桃谷肉鸭500只,随机分为10个组(9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50只肉仔鸭。试验组采用二因素、每个因素三个水平的完全随机设计,即在饲粮中添加3%、6%、和9%的大豆油,每个比例分别添饲1周、2周、3周,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大豆油的用量和时间对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之间以及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肉鸭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肉鸭的饲料转化率有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之间肉鸭的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大豆油的比例、时期及比例与添饲时的互作对肉鸭的日增重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而以添加6%的比例添饲两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循环性禁食对黄鳝生长的影响。设定6种投喂频率饲养黄鳝,结果显示:除S1F6组体重与S0组差异不显著(P0.05),出现了完全补偿生长,其他各试验组体重均显著低于S0组(P0.05),仅获得了部分补偿生长。S0组黄鳝体重的个体差异较大,而S1F6组大小相近。获得部分补偿的各试验组除S2F5和S3F4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显著低于其他各试验组;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特定生长率,S2F5和S3F4两组显著低于其他各试验组(P0.05),但这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S1F2组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1F6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所有试验组中,只有S1F1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6.
采用镊烫法切除体长10.20~15.20cm雌性口虾蛄单侧眼柄,测量性腺指数和肝胰腺指数,测定卵巢、肝胰脏和肌肉中的生化组分含量的变化,以探讨眼柄切除对口虾蛄卵巢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切除单侧眼柄后,口虾蛄性腺指数上升,切除后第5、10、15d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口虾蛄的肝胰腺指数在试验后期均显著下降(P0.05)。试验组卵巢中的糖原含量高于对照组,在第5、15d分别与对照组间具有显著(P0.05)和极显著差异(P0.01);肝胰脏中的糖原含量也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而肌肉中的糖原含量自第5d开始下降,早于对照组。切除单侧眼柄第10d后,肝胰脏中蛋白含量开始显著上升(P0.05),之后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卵巢中蛋白含量也高于对照组,第15d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试验组与对照组肌肉中的蛋白含量均表现出先升后降趋势,二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眼柄切除可以促进口虾蛄体内营养物质积累和转移,有助于卵巢发育。  相似文献   

7.
试验设计自主(ZZ)投喂和自动(ZD)投喂两种方法,每种方法对应饱食投喂(ZZ100和ZD100)、85%饱食投喂(ZZ85和ZD85)和70%饱食投喂(ZZ70和ZD70)三种投饲率,研究不同投喂方法及投饲率对育成期鲤鱼生长性能、形体指标、脏器指数及均匀度的影响。试验周期45 d。结果表明:①两种投喂方法下,鲤鱼相对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投饲率的升高而升高,ZZ100和ZD100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但ZZ100组显著高于ZZ70组,ZD100组显著高于其余4组(P0.05)。②饲料系数ZZ70组显著低于ZD100组,ZD70组显著低于其余4组(P0.05),但ZZ70与ZD70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自主投喂下,三种投饵率之间饲料系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自动投喂下,饱食投喂组饲料系数显著高于70%饱食投喂组。③各处理间鲤鱼肥满度、内脏指数、肝胰脏指数、肠体指数和肠长指数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④与自动投喂方法相比,自主投喂方法鲤鱼体质量变异性更低,鱼体均匀度更好。  相似文献   

8.
在乳猪补料中加入猪喜食的香味剂、甜味剂、酸味剂等调味剂,分别用于3个试验组(Ⅰ、Ⅱ、Ⅲ)和1个对照组进行为期8周的乳猪早期补饲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个试验组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242.44、247.32、240.78、199.42g,同时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01,(11):23
安徽技术师范学院朱元招等选择健康无病6~7月龄间断奶的公牛犊30头,随机分成3组,即对照组ck,试验组TE和TE,每组10头.对照ck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TE和TE组分别补饲0.1%由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与淀粉酶组成的酶制剂E和由木聚糖酶、果胶酶、蛋白酶与淀粉酶组成的酶制剂E,试验期60d,测定加酶对犊牛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TE组日增重提高7.5%(P<0.05),混合精料、粗料与增重比分别下降7.0%(P<0.05)和1.23%(P<0.05);TE组较ck组增重提高4.20%(P<0.05),混合精料、粗料与增重比分别下降3.86%(P<0.05)和0.31%(P>0.05);试验组犊牛断奶后对粗饲料的适应性有所增强;两组酶配方中,以纤维素酶为主的E效果优于E.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6,(5)
试验研究西门塔尔牛基本日粮分别添加不同青贮饲用玉米对其育肥效果的影响,选择40头体重、月龄相同的育肥牛,随机分组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Ⅰ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组0.25kg,相对提高24.75%,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Ⅱ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组0.18kg,相对提高16.88%,试验组Ⅲ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组0.1kg,相对提高8.75%,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杂种肉羊3月龄、6月龄的生长发育测定结果表明:萨寒F13月龄断奶重、6月龄育肥重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德寒F1、陶寒F13月龄断奶重、6月龄育肥重都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萨寒F1这些性能比德寒F1、陶寒F1都要好,德寒F1、陶寒F1无明显差异。育肥屠宰结果表明:平均屠宰率、平均胴体净肉率萨寒F1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德寒F1、陶寒F1都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萨寒F1比德寒F1、陶寒F1都要好,德寒F1又高于陶寒F1。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生物絮团对福瑞鲤2号苗种生长及养殖系统水质的影响,采用对比试验法,设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设3个重复,试验组以甜菜糖蜜为碳源,每周添加一次。各组放养鱼类品种、数量、规格完全相同。试验历时60 d,每7 d测量一次鱼类生长指标,试验一周后每周监测一次氨氮、亚硝酸盐,溶解氧每天监测一次。结果表明,试验组鱼类成活率、出池个体平均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碳源添加一周后,氨氮低于对照组,三周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亚硝酸盐自添加碳源后,试验组一直低于对照组,前三周无显著差异(P0.05),三周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饲料系数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添加碳源能显著降低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促进养殖鱼类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益生芽孢菌制剂对鸡免疫促进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胜明 《畜禽业》2002,(11):14-15
本研究利用益生芽孢杆菌微生态饲料添加剂混料饲喂雏鸡,在7日龄和21日龄进行2次新城疫疫苗免疫后,检测相关指标。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新城疫血凝抑制效价(H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法氏囊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本制剂对雏鸡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01,(12):24
青海大学农业学院雷云、杨葆春将三层全阶梯式笼养的850只星杂288商品蛋鸡,按笼架两侧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饲喂相同的基础饲粮(NE11.51MJ/kg,CP18.06%、Ca3.43%、AP0.46%),只是试验组用石灰石料(粒度4~6mm)替代了饲粮中1/2的石粉,并将石灰石粒于下午饲喂时撒在饲槽中.60d的试验结果表明,两组产蛋率和料蛋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试验组蛋壳强度为4.21kg/cm2,对照组蛋壳强度为3.95kg/cm2,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蛋壳厚度(0.39mm)极显著高于对照组(0.36mm),蛋壳重极显著提高.建议在生产中用石灰石替代饲粮中1/2石粉,并在下午给料时将石灰石粒撒在饲槽中,可提高蛋壳品质及养鸡效益.至于更适宜的石灰石粒替代比例和投服时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以初始平均体重(114.71±3.631)g、体长(15.70±0.352) cm的点篮子鱼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的投喂频率对其生长性能及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喂频率对点篮子鱼的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试验期间各个试验组存活率均为100%.而投喂频率对点篮子鱼的特定生长率(SGR)、日均增重(DWG)和增重率(WG)有显著影响(P<0.05).每天投喂1次(F1)到4次组(F4)的点篮子鱼的SGR、DWG和WG随投喂频率的增加而显著性升高,而每天投喂5次组(F5)的SGR、DWG和WG显著低于F4组.随着投喂频率的提高,点篮子鱼的摄食率(FR)逐渐上升.饵料系数(FCR)与投喂频率呈正相关.鱼体水分和灰分含量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而下降,F1到F4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F4到F5无显著性差异.各试验组鱼体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变化,而脂肪含量随投喂频率增加显著增加(F1到F4组间差异显著(P<0.05),F4与F5无差异).综合本试验点篮子鱼的生长性能、饲料转化率和体成分变化,认为人工养殖点篮子鱼的最适投喂频率为4次/d.  相似文献   

16.
以黄鳝(Monopterus albus)基础饲料为对照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0%和2.0%的复方中草药,设置4组,即对照组D1(不添加中草药,正常投喂)、试验组D2(连续投喂1.0%中草药饲料)、试验组D3(投喂1.0%中草药饲料7d,饥饿7d)、试验组D4(投喂2.0%中草药饲料7d,饥饿7d),共计4个处理.养殖试验进行90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均能提高黄鳝成活率和增重率,且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中的血糖(GLU)、甘油三酯(TG)和尿素氮(BUN)(P<0.05),且D4组的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均能显著提高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力(T-AOC)、溶菌酶(LSZ)活力(P<0.05),D2和D4组补体C3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发现各试验组均能显著提高黄鳝脂肪酶活力(P<0.05),除D2组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他组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各试验组均能显著降低黄鳝粗脂肪和灰分含量(P<0.05),除D2组能显著提高黄鳝粗蛋白含量外(P<0.05),其他组对黄鳝体蛋白含量影响不大(P>0.05).当中草药添加量为1.0%时,连续投喂在各方面均优于间隔投喂,而间隔投喂2.0%的中草药能一定程度地改善黄鳝肝功能,提高其免疫力.  相似文献   

17.
投喂频率对点带石斑鱼生长和血浆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寻找工厂化养殖点带石斑鱼的适宜投喂频率,研究了不同投喂频率对点带石斑鱼[初始体重(238.99±5.32)g]生长和血浆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投喂频率设1次/d(F_1)、2次/d(F_2)、3次/d(F_3),每次饱食投喂,连续喂食试验鱼28 d、56 d和84 d后采样。结果显示,随着投喂频率的增加,0~28 d、29~56 d和57~84 d三个阶段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均显著增加(P0.05)。0~28 d和29~56 d阶段F_2组的蛋白质效率显著高于F_1和F_3组(P0.05),57~84 d时F_2组显著高于F_1组(P0.05),与F_3组差异不显著(P0.05);0~28 d阶段F_2组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F_1和F_3组(P0.05);29~56 d和57~84 d阶段F_2组饲料效率显著高于F_1组(P0.05),与F_3组无显著差异(P0.05)。28 d时投喂频率对血浆抗氧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56 d时投喂频率对血浆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过氧化氢酶(CAT)无显著影响(P0.05);F_1组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显著高于F_3组(P0.05),与F_2组无显著差异(P0.05);F_3组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F_1组(P0.05),F_1组与F_2组无显著差异(P0.05);F_2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显著高于F_1组(P0.05),与F_3组差异不显著(P0.05)。84 d时投喂频率对血浆T-AOC和MDA无显著影响(P0.05);F_2组血浆T-SOD、CAT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血浆GSH-PX显著高于F_1组(P0.05),与F_3组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初始体重为(238.99±5.32)g的点带石斑鱼,适宜投喂频率为2次/d。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8,(11)
目的分析扶正解毒散及福邦酵母对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筛选有效用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健康断奶羔羊30只,随机分为A、B试验组和C对照组,试验组分别通过拌料饲喂福邦酵母和扶正解毒散制剂,连续饲喂30 d,测定并统计分析各组羔羊的平均日增重、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选取有腹泻症状的断奶羔羊3个圈舍,统计各组药物对羔羊腹泻的治疗效果,分析各组药物对羔羊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福邦酵母组与扶正解毒散组用药30 d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停药30 d平均日增重;连续用药30 d,福邦酵母组平均日增重高于扶正解毒散组,且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 0. 01);羔羊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发现,福邦酵母组和扶正解毒散组的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 05),而福邦酵母组的白细胞数目(WBC)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 0. 01),扶正解毒散组的平均红细胞体体积(MCV)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 0. 01);福邦酵母组的谷草转氨酶(AST)和葡萄糖(GLU)均与扶正解毒散组差异显著(P 0. 05),而总胆固醇(CHOL)和葡萄糖(GLU)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 0. 01);试验组在连续用药30 d后,羔羊腹泻症状均消失,而对照组羔羊腹泻率升高。结论福邦酵母对羔羊的促生长和提高抗病力的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雷芳萍 《畜禽业》2011,(10):17-18
试验结果表明:萨寒F13月龄断奶重、6月龄育肥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边寒F1、杜寒F13月龄断奶重、6月龄育肥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萨寒F1这些性能比边寒F1、杜寒F1都要好,边寒F1、杜寒F1无明显差异。育肥屠宰结果表明:平均屠宰率、平均胴体净肉率萨寒F1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边寒F1、杜寒F1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萨寒F1比边寒F1、杜寒F1都要好,边寒F1又高于杜寒F1。  相似文献   

20.
大豆黄酮对肉仔鸡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选用240只1日龄艾维茵肉鸡,公母分养,分别随机分为4个组,即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10、15mg/kg的大豆黄酮。试验结果表明:肉鸡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对28日龄公鸡和28、49日龄母鸡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对49日龄公鸡差异显著,以试验Ⅱ组提高最多,为19.86%(P<0.01);添加大豆黄酮对28日龄母鸡、49日龄公、母鸡NDV抗体效价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28日龄公鸡差异显著,试验组较对照组NDV抗体效价均略有升高,但仅试验Ⅱ组升高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