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浸提、硫酸铵分级沉淀和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从藜麦麸中纯化得到了电泳纯的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其纯化倍数、比活力和回收率分别为23.78,22 753.09 U/mg和19.36%。经SDS-PAGE鉴定,该酶相对分子质量为57.1 ku。在催化愈创木酚与过氧化氢的反应中,酶的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值为6.0,在40~60℃及pH值4~8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以H_2O_2为底物,测得该酶的Km值为5.61 mmol/L。尿素、Mg~(2+)和Fe~(3+)对酶有激活作用,当其浓度为50 mmol/L时,酶活力被分别激活至119%,117%,161%;K~+,Ca~(2+)对藜麦麸POD无显著影响;甲醇,乙醇,异丙醇,正丁醇,KSCN,SDS,Zn~(2+),Cu~(2+),Mn~(2+)对酶有抑制作用,其中,正丁醇和SDS对酶的抑制作用很强,当正丁醇体积分数为20%,SDS浓度为10 mmol/L时,酶的活性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2.
以"渝薯17"为实验材料,从淀粉生产废水中分离纯化β-淀粉酶.去皮、1∶10(m/V)匀浆抽提,经过乙醇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和Superdex-200凝胶过滤层析获得电泳纯β-淀粉酶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的比活力高达333.15U/mg,显著高于市售枯草杆菌来源酶活(50U/mg);纯化倍数9.93倍,回收率66.60%;亚基分子量约为55.12kD,全酶分子量约为223.54kD;最适温度50℃,最适pH值6.2;50℃以下,pH值6~8具较好的稳定性.在最适条件下以可溶性淀粉为底物,测得Km为0.001 36g/mL,V_(max)为0.112mg/mL·min;Mn~(2+),Pb~(2+),Li~+,Zn~(2+),K~+,Cu~(2+),草酸,SDS对该酶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Co~(2+)有激活作用,有机物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锰过氧化物酶是环境工程研究领域广泛关注的酶之一,它能够促进生物燃料合成,促使木质素和污染物降解等工业生物过程更好进行。研究木蹄层孔菌产锰过氧化酶的最适碳源和氮源,揭示锰过氧化物酶的培养方式、最适pH值和pH耐受性、最适温度和温度耐受性、金属离子对其影响等特征。木蹄层孔菌在静置培养时产锰过氧化物酶显著高于振荡培养。小麦麸皮23 g/L和蛋白胨2 g/L是最佳组合的碳源和氮源。锰过氧化物酶在pH值为4.5或温度为50℃时酶活力最高。酶在pH值4.0~4.5或温度30℃以下处理24 h后,仍可保持80%以上的酶活力。底物为愈创木酚时,锰过氧化物酶的K_m值为0.34 mmol/L,V_(max)为0.12 mmol/L·min。当添加的金属离子浓度为1 mmol/L,与对照相比,K~+、Ca~(2+)、Ba~(2+)、Co~(2+)和Na~+可极显著抑制MnP活力。当添加的金属离子浓度为10 mmol/L,与对照相比,除Mg~(2+)外,其他金属离子均能极显著抑制酶的活力。Mg~(2+) 1、10 mmol/L对酶的活力没有影响。木蹄层孔菌适合在静置培养时产锰过氧化物酶,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小麦麦麸和蛋白胨,酶在室温和偏酸性环境中耐受性较好,并对Mg~(2+)有较好耐受性。  相似文献   

4.
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Cu~(2+),Zn~(2+),Pb~(2+)和Cd~(2+)对早熟禾品种"润草1号"的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结果表明,Cu~(2+),Zn~(2+)对于润草1号生化指标影响不明显;而Cd~(2+)和Pd~(2+)则显著的降低了植物叶片的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对植物体氧化酶系统也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不同微量元素对斑玉蕈菌丝生长及酶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在PDA加富培养基和生产培养基中添加6种微量元素,探索不同条件下微量元素对斑玉蕈菌丝生长及基质降解有关酶的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PDA加富培养基中添加100、60、500、100 mg·L~(-1)的微量元素Mn~(2+)、Ca~(2+)、Mo~(6+)、Fe~(2+),显著促进菌丝生长;生产培养基中添加100 mg·kg~(-1)的Fe~(2+)和Cu~(2+)对菌丝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添加100 mg·kg~(-1)Zn~(2+)对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生产培养基中添加100 mg·kg~(-1)的Cu~(2+)显著提高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的酶活,其酶活分别达到39.83、19.17和9.58 U·m L~(-1).表明每种微量元素对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酶活的影响不显著,在不同培养基中不同微量元素对斑玉蕈的菌丝生长及酶活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6.
采用酪蛋白平板透明圈法,结合以鱼粉为底物的蛋白酶活力测定法,从欧洲鳗鲡肠道中分离筛选出1株高产蛋白酶的菌株MJ15。通过形态学观察、Biolog鉴定以及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该菌株鉴定为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Lactis。对菌株MJ15所产蛋白酶性质进行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其最适作用温度和pH值分别为40℃和5.0,酶的热稳定性以及碱稳定性较差;K~+、Na~+、Cu~(2+)、Fe~(2+)对蛋白酶有激活作用,但Zn~(2+)、Pepstatin A对该酶有抑制作用;该酶的Km值和Vmax值分别为8.77 mg·mL~(-1)和53.48μg·min~(-1)·mL~(-1)。  相似文献   

7.
废弃食用菌栽培料(SMC)中含有一定活性的木聚糖酶,作者以金针菇菌糠为材料,采用盐析、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和DEAE C-52离子交换层析等技术,对SMC中的木聚糖酶进行分离和纯化,并进行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该酶经SDS-PAGE电泳鉴定为电泳纯,分子量为37.8 KDa,酶比活力达到946.67 U/mg,纯化倍数为12.74;酶的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50℃和pH 6.0,Fe~(2+)、Zn~(2+)对木聚糖酶有激活作用,Ca~(2+)、Mn~(2+)、K~+有促进作用,Mg~(2+)、Cu~(2+)、Fe~(3+)有抑制作用,反应动力学参数V_(max)和K_m分别为15.43μg/mL/min、9.61 mg/mL。  相似文献   

8.
采用室内实验方法,对芽胞杆菌L_4菌株产生的角蛋白酶进行了系列的酶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以角蛋白溶液为底物时该酶的最适酶促反应温度为40℃,最适酶促反应pH为7.0,其Km值为1.88 mmol·L~(-1),Vmax为2.72×10~(-2)mmol·L~(-1)·s~(-1).利用不同的蛋白酶抑制剂进行酶活性抑制实验,发现该酶受邻啡罗啉和EDTA的抑制,推测该酶可能是一种含Zn~(2+)的金属蛋白酶.微量元素对该酶活力的影响显著,Ca~(2+)和Mg~(2+)对酶活力有促进作用,高浓度的Fe~(2+)和Cu~(2+)明显抑制角蛋白活力.  相似文献   

9.
一株产纤维素酶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产纤维素酶放线菌的生物学特征及其酶学性质,从土壤中筛选产纤维素酶放线菌,试验采用平板稀释法并结合刚果红染色法对土壤中的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初筛,通过酶活测定复筛,筛得产纤维素酶能力较高的放线菌一株,对该菌株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理生化鉴定,并对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液体发酵中的内切酶、外切酶、β-葡萄糖苷酶及滤纸酶活分别为30.06,10.40,8.05和13.88U·m L~(-1);通过对该菌株基因组中编码16S r RNA的DNA序列测序,得到一段1401bp的碱基序列,通过进化树分析可确认该菌为链霉菌属;在酶学性质研究中,该菌所产内切酶、外切酶、β-葡萄糖苷酶及滤纸酶的最适pH值为4.5,外切酶、β-葡萄糖苷酶及滤纸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均为50℃,内切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5℃;金属离子Mg~(2+),Ca~(2+),Mn~(2+)对纤维素酶均有激活作用,其中内切酶在pH值4.0~6.5间及在30~60℃的反应温度下,其相对酶活能在70%以上。试验获得的放线菌所产内切酶的酶活和酶适应性较好,为酸性纤维素酶,可为进一步研究放线菌纤维素酶及其生产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近暗散白蚁(Reticulitermes perilucifugus)β-葡萄糖苷酶RpBgl7,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β-葡萄糖苷酶RpBgl7的家族及结构特点,构建RpBgl7的重组表达载体pCold-TF-RpBgl7,在大肠杆菌中过量表达并纯化,分析其最适反应条件和酶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RpBgl7属于糖苷水解酶1家族,具有2个保守的谷氨酸催化残基Glu187和Glu394。RpBgl7在BL21(DE3)中过量表达,经过镍离子亲和层析1步纯化可得到高纯度RpBgl7重组蛋白。以4-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为底物,测得RpBgl7的最适pH值为6.0,最适温度为70℃;动力学参数K_m=0.13 mmol/L,k_(cat)=3.15 s~(-1)。RpBgl7可耐受Na~+、K~+、Mg~(2+)、Cu~(2+)和Ba~(2+),而Ca~(2+)、Hg~(2+)和Fe~(3+)明显抑制RpBgl7的酶活力。  相似文献   

11.
为获得高效的半纤维素类饲料酶制剂,将含嗜热厌氧乙醇菌α-阿拉伯糖苷酶/木糖苷酶(Xar)基因的重组质粒p ET-20b-xar导入大肠杆菌DH10B中,经IPTG诱导进行高效表达,将表达的重组酶进行热处理和Ni~(2+)亲和层析纯化,并对纯化的重组酶Xar的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对硝基苯酚-α-阿拉伯呋喃糖苷(p NPAF)为底物,重组酶Xar的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p H值分别是75~80℃和6.0,米氏常数(Km)、最大反应速度(Vmax)分别为2.42 mmol/L、20.7μmol/(min·mg);以对硝基苯酚-β-木糖苷(p NPX)为底物,重组酶Xar的最适反应温度和最适p H值分别为93℃和5.8~6.2,Km、Vmax值分别为0.60 mmol/L、43.8μmol/(min·mg)。将重组酶Xar置于80℃保温1 h,木糖苷酶的相对活性仍为56.4%,在p H值4.2~8.2条件下仍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当木糖浓度达到400 mmol/L时,木糖苷酶的相对活性仍有97.9%。Mn~(2+)对重组酶Xar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而Cu~(2+)和Zn~(2+)对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见,重组酶Xar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盆栽法,研究不同质量分数Hg~(2+)对萱草品种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Hg~(2+)质量分数不断提高的过程中,萱草品种叶片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表现为持续上升;可溶性蛋白(SP)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表现为倒"U"型趋势,其中,Hg~(2+)质量分数分别在1,10 mg/kg时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62 mg/g,52.88 U/m L。试验结果可为探索萱草耐汞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温固相法在碳块还原下制备了铕离子掺杂焦磷酸镁钡荧光粉:Ba Na Mg P_2O_7:Eu~(2+),并对样品的结构、荧光性能以及不同浓度Eu~(2+)掺杂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Eu~(2+)的掺入没有改变Ba Mg P_2O_7的基质晶相,合成的荧光粉为纯相;荧光光谱分析表明该荧光粉的最大激发及发射波长分别为300和400 nm;且Eu~(2+)的掺杂浓度为4%时该荧光粉具有最佳发光强度.  相似文献   

14.
三唑磷农药降解酶的定位及酶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破碎法破碎三唑磷农药降解菌芽孢杆菌TAP-1,研究不同细胞组分对三唑磷农药的降解率,应用液相色谱法研究三唑磷农药降解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胞外酶、胞间粗酶液和胞内酶对三唑磷的降解率分别为2.8(±0.34)%、12.8(±2.44)%和84.4(±6.71)%。菌株TAP-1降解三唑磷农药的主要活性物质位于降解菌细胞内,属于胞内酶组分。该酶最适作用pH值为6.5~7.0,在pH 5.0~7.5之间,酶活力均能保持在最高酶活力的68%以上。最适反应温度为30℃,在25~40℃温度范围内能保持75%以上的降解活性。不同化学试剂和金属离子对酶活性产生不同的影响。巯基修饰剂、EDTA、Hg~(2+)和Mn~(2+)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Mg~(2+)、Co~(2+)和Fe~(3+)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该降解酶米氏常数(Km)为23.02μ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0.738μmol/mg·min。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重金属锌对大型溞Daphnia magna的急性毒性,并以大型溞24 h半致死浓度(24 h-LC50)作为参考,设定不同水平(0.2 mg/L,0.31 mg/L,0.5 mg/L,0.79 mg/L,1.26 mg/L,2 mg/L,3.2 mg/L)Zn~(~(2+))对大型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Zn~(2+)对大型溞的24 h-LC50为0.75mg/L,LC95为15.63 mg/L,95%置信限为0.55~1.04 mg/L;SOD和CAT活性都随Zn~(2+)质量浓度增大先升后降,且均在同一Zn~(2+)质量浓度(0.79 mg/L)时酶活性最高,其值分别为(1 232.4±43.01)U/mg和(106.5±2.65)U/mg;而GSH含量则随Zn~(2+)质量浓度增大表现为先降后升,且Zn~(2+)为0.31 mg/L时GSH含量最低,其值为(35.6±9.31)U/mg.结论:在Zn~(2+)的诱导下,大型溞体内SOD和CAT活性及以GSH为底物的酶很好地表达了抛物线型剂量-效应关系,可作为锌对大型溞毒性影响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高产脂肪酶菌株并鉴定其种属,研究脂肪酶的酶学性质.【方法】以橄榄油为唯一碳源对富含油污土壤中产脂肪酶微生物进行富集培养,用中性红平板进行初筛,结合改进铜皂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酶活力;对筛选的高产脂肪酶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和相关生理生化实验,再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其种属;确定该菌株所产脂肪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和pH值,并研究金属离子、有机溶剂以及表面活性剂对酶活的影响.【结果】筛选得到一株高产脂肪酶菌株LZ-5,其所产脂肪酶的酶活力为4.78 U/mL;菌种鉴定为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该酶最适作用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9.0;Ca~(2+)、Mg~(2+)对酶活力有促进作用,Fe~(2+)、Zn~(2+)、EDTA、SDS、甲醇和乙醇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对Na~+、K~+、丙三醇的耐受力较高.【结论】成功分离一株表皮葡萄球菌高产脂肪酶菌株.  相似文献   

17.
以二巯基辛酸为修饰试剂制备了水溶性CdSe/ZnS量子点.报道了Pb~(2+),Cu~(2+),Cd~(2+)和Ag~+对DHLA-QDs荧光的无规则影响.初步探讨了金属离子对二巯基辛酸修饰的CdSe/ZnS量子点荧光强度无规则影响的机理,推测量子点能否用作金属离子探针与其表面修饰基团密切相关.
Abstract:
Water-soluble dihydrolipoic acid capped CdSe/ZnS quantum dots (DHLA-QDs) were prepared by a slight modification of the procedure of precursors. DHLA-QDs are widely used in biological labeling for Water-soluble and biocompatible. Herein, we reported that Pb~(2+) , Cu~(2+) , Cd~(2+) and Ag~+ had great effects on the fluorescence of the DHLA-QDs, but these effects were ruleless. It was speculated that the modified ligands on the surface of QD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whether water-soluble QDs were suitable to detect metal ions as fluorescence probes.The possible reason wa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和热重分析测试方法来筛选一种发光性能优异的新型共掺杂磷酸盐发光材料。方法采用水热法制备磷酸盐材料LaPO_4:2%Tb~(3+),X%Cd~(2+),研究改变Cd~(2+)的掺杂量等对产物的物相结构和荧光性能的影响。结果分析共掺杂的磷酸盐材料LaPO_4:2%Tb~(3+),X%Cd~(2+)材料的X-射线衍射、荧光光谱和热重分析的数据。X=0.2,LaPO_4:2%Tb~(3+),X%Cd~(2+)材料的荧光性能最好,Cd~(2+)和Tb~(3+)能够有效地掺杂进LaPO_4的晶格中,而且不会改变晶体的内部结构。结论该样品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该研究结果对共掺杂的磷酸盐材料的制备具有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肌肉为原料,采用硫酸铵盐析、凝胶过滤层析(Sephacryl S-300HR)和阴离子交换层析(DEAE-Sepharose FF)对鲢内源性转谷氨酰胺酶(TGase)分离纯化,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酶液经多步纯化后可得单一酶蛋白,其分子质量为100ku,比活力为126.7U/mg,纯度提高34.2倍,该酶适宜的反应pH和温度分别为8.0和50℃。鲢内源性TGase具有Ca~(2+)依赖性,最适Ca~(2+)浓度为3mmol/L。DTT在低浓度(0~5 mmol/L)范围能增加酶的活性,而高浓度的DTT、EDTA及Mg~(2+)、Cu~(2+)、Zn~(2+)、Ba~(2+)、Sn~(2+)、Fe~(3+)等金属离子则表现出抑制作用。鲢内源性TGase对鲢和草鱼肌球蛋白有较强的催化交联作用,能够诱导鲢、草鱼肌球蛋白交联形成多聚体,且对鲢肌球蛋白的催化交联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重金属镉(Cd)胁迫油橄榄幼苗的盆栽试验,初步分析Cd~(2+)与油橄榄体内的各种酶和植株生长状况的关系。结果表明:在50 mg/kg Cd~(2+)处理下,油橄榄幼苗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所减弱;而当Cd2+浓度达到100 mg/kg时,各指标均受到抑制。说明低浓度Cd~(2+)促进生长,高浓度Cd~(2+)抑制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