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草药添加剂“禽益散”对肉鸡饲养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孙玉龙 《畜禽业》2003,(5):25-25
中草药添加剂“禽益散”对肉鸡饲养的效果试验,是将28日龄商品代AA肉鸡,在舍内同一环境条件下,采用地面厚垫料平养的方法,试验组饲喂“禽益散”添加剂拌料,用量为550g/t,对照组为空白未加药物组,试验时间28d,其结果试验组日均增重58.3g,料重比2.05∶1,对照组日均增重50g,料重比2.32∶1,经t检验差异显著(P<0.01),经济效益极明显(P<0.01),试验组比对照组平均每只肉鸡净增值1.37元。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6,(2)
采用湿帘降温措施观察其对肉仔鸡生长速度、饲料效率的影响。选取1日龄AA+肉仔鸡8200只,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100只,饲养于同一养殖场内,其中试验组设为A舍,对照组设为B舍,两舍建筑均为密闭式鸡舍,坐北朝南,A舍同时安装有风机和湿帘,B舍只安装有相同的风机,试验期为40d肉鸡出栏止。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生长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饲料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夏季在肉仔鸡舍安装湿帘通风系统,对降低舍温,促进肉仔鸡生长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选择生产性能与胎次接近的临产母猪60头,随机分为2组,选择出生日期、断奶重、体型相近的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头。哺乳母猪在产前7d和产后8d、保育仔猪在断奶换料后30d、添加0.1%的银翘散和0.1%的止泻散,育成猪在转栏后30d,添加0.1%的银翘散,进行饲喂效果比较。结果表明,试验给与对照组21日龄断奶窝重差异极显著(P<0.01);窝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断奶个体重每头提高280g,差异极显著(P<0.01);平均断奶窝头数差异极显著(P<0.01);平均保育日增重每头提高14g差异显著(P<0.05);保育肉料比试验组为1∶1.51,比对照组减少0.08;育成结束重(81日龄个体重)差异极显著(P<0.01);平均育成日增重每头提高9g差异显著(P<0.05);育成肉料比试验组为1∶1.71,比对照组减少0.12。试验组的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伪狂犬、口蹄疫的免疫抗体合格率高于对照组;同时减少了哺乳期、保育期的发病率(P<0.05),降低了哺乳期的死亡率(P<0.01);节约了药费哺乳期每头2.33元(P<0.01),保育期2.27元(P<0.05),育成期2.12元。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20,(7)
为了探索核桃树叶饲养动物效果,选择2组349日龄的蛋鸡240只,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0只,经过60 d的饲养试验,得出试验结果,试验组平均产蛋率88.13%;对照组平均产蛋率78.13%。试验组比对照组产蛋率多出10个百分点,提高12.8%(P0.01);沙皮蛋率试验组0.06%,对照组0.29%,(P0.01);发病死亡数试验组无鸡只死亡,而对照组发病死亡率为0.05%。对试验鸡蛋做胆固醇检测,试验组胆固285 mg/100 g,对照组338 mg/100 g,试验组比对照组鸡蛋内胆固醇减少15.68%。取得了核桃树叶养鸡的初步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大豆黄酮对肉仔鸡免疫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选用240只1日龄艾维茵肉鸡,公母分养,分别随机分为4个组,即1个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5、10、15mg/kg的大豆黄酮。试验结果表明:肉鸡日粮中添加大豆黄酮对28日龄公鸡和28、49日龄母鸡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对49日龄公鸡差异显著,以试验Ⅱ组提高最多,为19.86%(P<0.01);添加大豆黄酮对28日龄母鸡、49日龄公、母鸡NDV抗体效价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28日龄公鸡差异显著,试验组较对照组NDV抗体效价均略有升高,但仅试验Ⅱ组升高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利用人工合成大蒜素和大蒜干粉以适合比例分别为0.1%和0.2%添加于1日龄的肉仔鸡日粮中,观察对其试验效果.结果显示,从试验全期看肉仔鸡的体重对照组明显优于两个实验组;全期来看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都低于对照组并且都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全期的平均料重比来看,两个实验组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粗蛋白和粗灰分及钙的利用率试验一组高于试验二组和对照组,并且与试验二组和对照组相比较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粗脂肪和能量的利用率试验二组好于试验一组和对照组但是并未表现差异显著(p>0.05);粗纤维的利用率试验二组高于其他组别也未表现差异显著(p>0.05);磷的利用率对照组高于试验组并且与试验组相比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45日龄的商品代渝西乌鸡750只(雌雄各半),按性别随机分成3组,测定立体式笼养、垫料式地面平养及放牧散养3种饲养方式下的增重性能。结果表明:75、90日龄笼养公鸡平均体重显著大于垫料式地面平养和放牧散养(P<0.05);而120日龄放牧组公鸡均重明显高于其他2种饲养方式(P<0.05)。母鸡90、120日龄3种饲养方式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20,(2)
目的为了探究林下养殖肉鸡的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从而得出林下养殖的优势。方法本试验通过林下和笼养肉鸡60日龄,测定其生长性能和经济参数。结果林下养殖肉鸡增重比笼养低22.3%(P0.05),料重比高11.5(P0.05),而饲料用量、成活率差异不显著,林下养殖比笼养效益高21.2%。结论林下养殖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为扩大林下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包兴红 《畜禽业》2010,(6):16-17
选50周龄健康无病新罗曼蛋鸡3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0只,饲养于同一栋鸡舍内。在采食量、产蛋性能方面经检验差异不显著后,进入试验。在试验蛋鸡日粮中分别添加中草药,复方1组分2个试验组(Ⅰ、Ⅱ);中草药复方2组分2个试验组(Ⅲ、Ⅳ)分别按0.5%和1%剂量添加于基础日粮中。结果表明:Ⅰ、Ⅱ、Ⅲ、Ⅳ组产蛋率分别提高6.60%、7.52%、7.85%、8.74%,差异显著(P<0.05);Ⅰ、Ⅱ、Ⅲ、Ⅳ组每枚蛋重比对照组分别增加3.84g、3.42g、3.60g、3.86g,差异显著(P<0.05);料蛋比Ⅰ、Ⅱ组分别比对照组低0.25%、0.38%,差异不显著(P>0.05);Ⅲ、Ⅳ组分别比对照组低0.56%、0.64%,差异显著(P<0.05)Ⅰ、Ⅱ、Ⅲ、Ⅳ组破蛋率分别比对照组低1.06%、1.23%、1.86%、1.48%,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申红春  曾璐瑶 《畜禽业》2023,(10):17-19
目的 研究不同添加量发酵棉粕作为蛋白饲料对恩施黑猪育肥性能的影响。方法 试验选取44头3月龄恩施黑猪为供试对象,随机平均分为4组,对照组以普通豆粕作为蛋白质饲料,试验Ⅰ、Ⅱ和Ⅲ组分别以5%、7.5%和10%的发酵棉粕替代部分豆粕作为蛋白饲料,试验期5个月,试验期结束后测定并对比各组日增重、日采食量和料肉比。结果 在日增重方面,试验Ⅰ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和Ⅲ组高于对照组(P>0.05);在日采食量方面,试验组采食量均有所增加,试验Ⅲ组增加最多,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料肉比方面,相对于对照组3个试验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试验Ⅲ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使用10%发酵棉粕替代10%普通豆能够满足恩施黑猪育肥期生长需求,育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14,(12)
为评定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绞股蓝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选用1日龄肉鸡9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15只。第一组为对照组,饲喂全价料;第二组为试验组,全价料+0.5%剂绞股蓝粉。饲养期为42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日增重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转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成活率提高4.44%,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刘琳琳 《畜禽业》2023,(8):27-29
目的 为探究中草药添加剂对肉鸭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 试验选用80只20日龄肉鸭,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每组20只,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对照组饲喂全价饲料,试验组在饲喂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1%、2%和3%的中草药添加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肉鸭的末体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料肉比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肉鸭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肉鸭的活重和屠体重显著升高(P<0.05);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肉鸭的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和腿肌重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肉鸭的屠宰率和全净膛率显著升高(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肉鸭的半净膛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 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有效地提高肉鸭的生长性能,降低料肉比,改善鸭肉品质,且在该试验条件下中草药在日粮中的最佳添加剂量为3%。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对1922 只1日龄AA肉鸡采用热诱导的方法,对缓解热应激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试验组比对照组体重增加0.34kg/只,差异极显著(P<0.01),纯利润提高0.45元/只,差异极显著(P<0.01),但成活率与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热诱导法在缓解肉仔鸡热应激方面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海兰褐父母代蛋种鸡日粮中添加和不添加刺五加糊浆的饲养对比试验及对其所产种蛋进行孵化率的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产蛋率比对照组提高5.3%,差异显著(P<0.05);种蛋受精率提高4.9%;受精蛋孵化率提高4.6%,差异均显著(P<0.05);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饲料报酬12.6%,差异极显著(P<0.01);按出售种蛋和雏鸡经济效益分析,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经济效益13.7%和35.1%,差异均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6,(7)
为探讨苦豆渣在育肥羊和繁殖母羊养殖过程中饲用价值,为苦豆渣作为蛋白质饲料资源在育肥羊和繁殖母羊养殖中的合理用量提供依据,本研究试验组育肥羊在育肥前期和中期添加8%的苦豆渣替代豆粕,育肥后期添加9%的苦豆渣替代豆粕,对照组在试验期内按养殖场内饲料配方进行饲喂。并在每个试验阶段末进行称重。母羊试验组用2.5%的苦豆渣干渣替代豆粕,空白对照组不添加苦豆渣,按养殖场内常规饲喂方法进行饲喂。结果表明:育肥羊试验组和对照组前期和中期日增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后期日增重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宰前活重、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但屠宰率差异显著(P0.05)。繁殖母羊中整个试验过程中,没有发现死胎、流产现象,并且试验组和对照组羔羊初生重和体尺数据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柑桔皮粉作饲料添加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21日龄笼养京黄肉仔鸡180只随机分3组,再将每组60只鸡各分为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只喂基础饲粮,在此基础上,两个试验组分别添加1.5%、2.5%柑桔皮粉,进行38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只均增重试1组1.040kg、试2组1.125kg,分别比对照组(0.963kg)提高8.09%和16.9%,经F检验和多重比较与对照组间分利差异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科重比(耗料与活重之比)试1组2.55:1、试2组2.46:1,分别比对照组(2.77:1)降低耗料7.94%和11.17%;而每kg增重的饲料成本则分别比对照组减少0.58元和0.88元;两个试验组肉仔鸡成活率分别比对照组高3.3%、5.0%,只均增加收入分别比对照组多1.22元和2.37元,经济效益以试2组为最佳。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蛋白来源饲料(杂粕、DDG、豆粕)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选用8周龄的雌性艾维茵肉鸡80只,分豆粕组、杂粕组和DDG(干酒精糟)组进行饲养和代谢试验。3个组的日粮在蛋白质水平和能量上相同,但日粮的组成类型不同,试验期为18d。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蛋白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对钙、磷的代谢率影响差异显著(P<0.05);对粗蛋白、粗纤维的代谢率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利用DDG、菜籽粕和棉籽粕代替部分豆粕在降低养殖成本的基础上不会降低肉仔鸡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发酵黄芪对山瑞鳖(Palea steindachneri)稚鳖生长的影响。选用960只稚鳖,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0只。以基础饲料(幼鳖粉料)为对照组,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2%、0.4%、0.6%发酵黄芪,饲养60 d。结果显示:1~#、2~#、3~#试验组稚鳖的增重率、成活率均显著高于0~#对照组(P<0.05),饲料系数显著低于0~#对照组(P<0.05);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0.4%发酵黄芪组综合效果最好,与0~#对照组比,其均末重、成活率分别提高了31.86%、8.26%,饲料系数降低了14.58%。试验结果表明:发酵黄芪能显著促进稚鳖生长、提高成活率和饲料利用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5,(10)
在饲料中添加丝兰属植物提取物(slzw)饲喂肉鸡、蛋鸡。试验1中,3周龄肉仔鸡分为4组,每组20只,对照组日粮中不添加SLZW,三试验组分别添加1%、2%和3%的SLZW。试验2中,66周龄产蛋鸡饲养于封闭鸡舍笼中,分为4组,每组200只。对照组日粮中不添加SLZW,三试验组分别添加1%、2%和3%的SLZW。试验结果说明:试验1中,添加SLZW能明显降低肉鸡舍内氨气的产生量,能显著降低总氮量、尿素氮、血清尿素氮和氨氮量,氮的利用率提高。试验2中,产蛋鸡舍和鸡粪堆积房添加SLZW的试验组氨气的产生量比对照组显著降低,鸡粪发酵一定时间后测定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氨气的产生速度显著减慢。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01,(10):17
重庆市养猪科学研究院李仕璋等选用1日龄樱桃谷肉鸭600只,随机分为10个组9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肉仔鸭.试验组采用二因素、三个水平的完全随机设计,即在饲粮中添加3%、6%和9%的大豆油,每个比例分别添饲1周、2周、3周,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大豆油的用量和时间对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之间以及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肉鸭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肉鸭的饲料转化率差异显著(P<0.05),各试验组之间肉鸭的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大豆油的比例、时期及比例与添饲时期的互作对肉鸭的日增重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而以添加6%的比例添饲2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