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仔猪28~35日龄断奶后发生腹泻(PWD)水肿症(OD)内毒素休克(ES),我们称之为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引起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的因素很多,主要有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产生的肠毒素、内毒素(肠毒素可引起腹泻,内毒素可导致水肿病和内毒素休克),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电解质不平衡,断奶后营养和环境应激等。  相似文献   

2.
于文举 《畜禽业》2010,(3):45-45
<正>早期断奶的仔猪,因诸多方面应激因素和机体内环境的不适应往往会导致断奶后的1~2d内仔猪出现腹泻或水肿,少数为内毒素休克,常被称为早期断奶仔猪应激综合症。早期断奶仔猪应激导致仔猪发病死亡或生长停  相似文献   

3.
张双燕 《畜禽业》2010,(5):24-26
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仔猪腹泻仍然是最严重的仔猪疾病之一,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引起仔猪腹泻的病因十分复杂,主要包括病毒、细菌、日粮抗原过敏、营养因子缺乏、断奶应激等。该文就仔猪腹泻的病因及综合防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黄芪多糖预防断奶仔猪腹泻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仔猪断奶是一个复合应激,包括仔猪与母猪隔离、新群的形成、从吃母乳转成吃饲料、环境小气侯改变等因素。断奶的应激较强,常伴有消化系统紊乱、免疫功能低下、严重腹泻、生长停滞、甚至死亡,给生产上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大量深入的研究表明,早期断奶应激(EWS)能导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上升及淋巴细胞数下降、抑制仔猪细胞免疫能力及合成特异性抗体的能力[1]。由于断奶应激造成仔猪免疫功能下降而导致对外界病原菌抵御能力降低,容易造成严重腹泻。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20,(1)
应激是对外部环境刺激产生的反应,仔猪断奶应激综合症是指仔猪断奶时因各种应激因素导致仔猪免疫力低下、腹泻、水肿、成活率低,影响仔猪正常的生长发育等。文章从发生原因及防制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仔猪断奶综合征的病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禽业》2014,(9)
断奶是仔猪出生后最大的应激因素,仔猪断奶综合症主要源于仔猪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应激反应。仔猪断奶后腹泻、水肿和内毒素休克等疾病,是早期断奶仔猪生长受阻和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被称之为仔猪断奶综合征。综述了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周荣艳 《畜禽业》2005,(8):42-43
仔猪早期断奶由于受到生理、营养和环境的突然改变,加上消化道发育不完善,引起“早期断奶综合征”,表现为采食量下降,生长受阻和腹泻。谷氨酰胺(Glutamine,Gin)是一种肠粘膜保护剂,外源添加可以缓解早期断奶仔猪应激引起的肠道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为养猪生产中的断奶仔猪腹泻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现代化养猪生产要求仔猪断奶日龄由传统的56d提前至28~35d或21d,这项技术已逐渐被人们认可,然而断奶后仔猪营养、环境、心理上的应激易发生"断奶仔猪综合征",导致仔猪生长受阻、腹泻、甚至死亡,特  相似文献   

9.
在目前的养猪生产中,断奶仔猪的腹泻严重威胁到养猪生产者的经济效益。引起断奶仔猪腹泻的主要原因有断奶应激、断奶仔猪消化及生理机能缺陷、饲料因素、病原微生物感染等。要想防控好断奶仔猪的腹泻病,就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防治结合"的原则,主要做好这几方面工作:加强饲养管理、减少断奶应激、调整日粮成分、用药物预防和治疗、搞好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7,(Z1)
<正>断奶前后的仔猪具有物质代谢旺盛的特点,但消化机能差.缺乏先天免疫力和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等生理特点,导致仔猪易受到各3种病因的侵袭,引起仔猪腹泻。而因采用不正确仔猪断奶方法,引起仔猪奶应急与腹泻仍然是我州仔猪生产中主要疾病。因此,在仔猪培育中,不仅要对某些传染性疫病,如仔猪黄白痢、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性腹泻等疫病进行有效防制,还要对因仔猪断奶应急引起的全身性消瘦综合征等做好防治,过好"三关"(初生关、诱饲关和断奶关),才能从整体上提  相似文献   

11.
现代养猪生产中,规模化猪场已逐步采用仔猪超早期断奶(SEW)或早期断奶,国外有的提前到5~10日龄,而我国较多是4周龄断奶[1].早期断奶可以提高母猪年生产力,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然而仔猪阶段是生长发育最强、饲料转化率最高,同时也是死亡最高、饲养管理最复杂的阶段[2].主要是由于仔猪消化系统和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酶系统和胃酸分泌量不足,正常的消化道微生态系统还未完全建立,断奶应激往往导致仔猪食欲减退,消化能力差,饲料利用率低,抗病力差,出现腹泻等"仔猪早期断奶综合症"[3].仔猪早期断奶应激主要有心理、营养和环境三方面,本文就其中营养因素中的日粮酸化调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21,(9)
保育猪即断奶仔猪,具有生长发育迅速的特点,但同时也存有疾病易感性高等弱点,断奶后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应激综合征,需要饲养人员能够加强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尽可能让保育猪健康成长。因此,以广西地区为切入点,对规模化养殖中保育猪饲养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包括腹泻、体重下降及营养缺失等。随后,针对规模化养殖中保育猪饲养管理技术的应用展开分析,提出要从清洁消毒、饲料喂养、整体环境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希望能提高保育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邓晓霞 《畜禽业》2003,(4):47-48
仔猪早期(28~35日龄)断奶后发生腹泻(PWD)、水肿病(OD)、内毒素休克(ES),诸多学者称为仔猪早期断奶综合症,流行范围广,危害严重,致死率高,已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引起仔猪早期断乳综合症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有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产生的肠毒素、内毒素(肠毒素可引起腹泻,内毒素可导致水肿病和内毒素休克,消化不良,免疫力下降,电解质不平衡,断奶后营养和环境应激等)。临床表现首先是采食量下降和不规律,精神状态和外貌不佳。接着导致腹泻、水肿病及内毒素休克。腹泻是最常见的表现,断乳后5~1…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14,(1)
<正>仔猪低血糖的本质是由于各种病理性因素造成仔猪体内糖原摄入贮备不足或消耗过多,造成仔猪血糖水平降低,从而引发诸如迟钝、昏迷、体温下降等外观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快会造成死亡。1发病原因1.1胃肠道疾病仔猪断奶时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仔猪断奶后出现采食量下降、腹泻等断奶应激症状;猪场疾病保健管理不  相似文献   

15.
张剑锋 《畜禽业》2006,(19):31-33
从初生到20kg阶段的仔猪,是一生中相对生长最快的时期。在仔猪从哺乳期过渡到保育期断奶时,由于仔猪生长发育快、消化生理功能及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等方面的特点,同时遭遇心理、营养、环境等因素的应激,临床表现为采食量和饲料利用率低、腹泻和死亡、生长差甚至体重下降等仔猪断奶综合症,其中断奶营养应激是最主要的。近年来,国内外集约化猪场逐渐采用隔离式早期断奶(Segregated early-weaning,简称SEW)仔猪饲养管理技术措施,以防止疫病传染、提高仔猪生产性能和母猪繁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仔猪早期断奶应激综合症显得更为突出。为了解…  相似文献   

16.
断奶后对仔猪是一个极为关键的时期,它可以极大地影响仔猪到商品猪整个生长过程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但断奶在任何日龄都会造成对仔猪的应激,断奶越早,应激反应越大.应激的表现主要是腹泻和生长受阻.据笔者对几个猪场的调查,断奶仔猪的腹泻发生率商达30%~70%,不仅使猪的死亡和药费增加,而且还严重影响腹泻病愈猪的生长.下面就引起断奶仔猪腹泻有哪些应激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防制措施,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仔猪腹泻是导致断奶仔猪死亡的常见疾病,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就断奶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作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18.
王丽  王大进  陈辉  吴敏  杨智 《畜禽业》2012,(8):16-17
<正>现在养猪生产基本普及了仔猪断奶技术,但断奶仔猪由于受生理、心理、环境、营养应激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仔猪腹泻等病理现象。断奶仔猪腹泻易发生在断奶后3~10d内,常常是同群仔猪整窝发病,形成了粥样或水样腹泻,如不及时发现并采  相似文献   

19.
辜旭初  王森 《畜禽业》2023,(2):70-72
仔猪在断奶后,由于环境变化、饲养管理变化、饲料变化、病原微生物等因素的影响,易出现腹泻。断奶仔猪腹泻是影响仔猪生长发育和导致高发病率的重要原因之一,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着养猪业的发展。根据近几年国内外对断奶仔猪腹泻的研究进展,对其病因和防治措施作综述,以期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断奶仔猪是指出生后3~5周龄断奶到10周龄阶段的仔猪。断奶是仔猪出生后遭受的第二次大的应激。仔猪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断奶应激和营养应激等,在不当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各种应激直接影响到仔猪的生长发育,可使断奶后的仔猪生长停滞。在现代化养猪生产中,各地广泛采用早期断奶技术,断奶后一周的饲养是整个断奶仔猪饲养的关键,它的生长速度直接影响以后的增重和上市的饲养天数。因此,饲养场(户)如何加强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对于减轻断奶仔猪应激带来的损失尤为重要。本文就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等方面作论述,以帮助饲养户降低断奶后仔猪的腹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