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种植密度下甘蓝型油菜光合生理特性的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给甘蓝型油菜的高产栽培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在不同密度水平下测定了油菜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干物质积累量、可溶性糖含量等光合生理指标,探讨密度对油菜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一直下降,绿叶面积在30万株·hm~(-2)达到最高;叶面积指数和光能截获率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升高;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在种植密度超过20万株·hm~(-2)以后开始下降,水分利用效率和气孔限制值则随着密度的增加一直下降;油菜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随着密度增加而下降,而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则随着密度增加而升高;可溶性糖含量随密度的增加而下降,总蛋白含量在30万株·hm~(-2)时候达到最高水平。【结论】油菜种植密度对不同的光合生理指标影响不同,应根据育种方向和生产需求选取合理的密度进行种植。本研究为甘蓝型油菜的高光效育种和高产栽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叶位黄精叶片的光合生理指标日变化规律及环境因子的影响,揭示叶片光合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叶位之间的关系,为黄精光合生产潜力的挖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黄精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日变化,采用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及通径分析,研究影响不同叶位叶片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①黄精不同叶位间的净光合速率差异显著,表现为中位叶上位叶下位叶,即随叶位升高表现出"低-高-低"的规律。②黄精不同叶位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呈"双峰型"曲线,且有较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③气孔因素为影响不同时段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素,非气孔因素为影响不同叶位叶片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④由相关分析与偏相关分析可知,黄精Pn、Tr、Gs与不同环境因子(RH、VPD、Tl、PAR、Ca)之间均存在相关性。⑤由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可知,影响黄精Pn、Gs、Tr的主要环境因子为RH和PAR,其中RH为Pn、Gs、Tr变化的主要决策因子,且环境因子对不同叶位叶片的影响有异。【结论】测定黄精植株光合指标时应选第10节位左右的中位叶。黄精栽培过程中应及时去顶,在炎热的正午,可适当提高大气相对湿度以提高净光合效率。  相似文献   

3.
黄瓜幼苗不同叶位叶片光合特性对弱光的响应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目的】探讨弱光条件下黄瓜(Cucumis sativus)幼苗不同叶位叶片光合特性的响应变化及品种间差异,为日光温室黄瓜冬季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不耐弱光的‘津研2号’和较耐弱光的‘戴多星’黄瓜幼苗为试材,在人工气候室内用LI-6400光合仪和PAM-2100荧光仪研究弱光[75~85 µmol•m-2•s-1,25℃(昼)/18℃(夜)]及常光对照(500~600 µmol•m-2•s-1)下黄瓜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a荧光参数。【结果】弱光处理后,黄瓜第3~5叶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s)、蒸腾速率(Tr)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基本上下降,而胞间CO2浓度(Ci)升高,尤以中部叶变化明显,Pn的下降主要是非气孔因素限制的结果。弱光下第3~5叶光系统Ⅱ(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反应速率(Prate)、非环式电子传递速率(J)和PSⅡ吸收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的比例(P)均下降,光系统间激发能分配不平衡性(β/α-1)增大。弱光下‘津研2号’随叶位的升高其Pn、ΦPSⅡ、J和P等光合、荧光参数基本呈降低趋势,β/α-1有所升高,而‘戴多星’上述参数的变化规律与其对照相似,即中部叶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和光化学活性。【结论】弱光抑制了黄瓜幼苗各叶位叶片,尤其降低了中上部叶的光合同化能力和PSⅡ光化学活性。弱光下‘津研2号’幼苗整株持续光合能力明显低于‘戴多星’。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大棚黄瓜不同叶位叶片的光合特性,指导大棚黄瓜的高产优质栽培,以大棚自根和嫁接黄瓜为材料,测定黄瓜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叶温。结果表明:结瓜期嫁接黄瓜与自根黄瓜随着叶位的变化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叶温均呈单峰曲线变化,最大值均出现在中位,其中,嫁接黄瓜最大值出现在第8叶位,自根黄瓜最大值出现在第6叶位;嫁接黄瓜叶绿素含量最大值出现在第10叶位,自根黄瓜叶绿素含量最大值出现在第8叶位;嫁接黄瓜叶绿素a/b整体小于自根黄瓜,嫁接黄瓜能更好的利用弱光,更适合在棚内种植。  相似文献   

5.
水分胁迫对辣椒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5,他引:28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对辣椒光合作用及相关生理特性的影响, 揭示水分胁迫与辣椒光合作用及生理指标之间的关系,为辣椒栽培管理,抗性筛选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盆栽的方式,分别在正常供水和水分胁迫条件下,研究辣椒生长形态及相关生理指标,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片气孔特征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水分胁迫显著抑制了辣椒的生长,植株总的干物质含量下降,并且干物质含量向根的分配比例增加,向茎叶的分配比例减少。叶片水势(Ψ)、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叶绿素(Chl.)及类胡萝卜素(Car.)的含量显著下降,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游离脯氨酸(Pro)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均有所提高。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PSⅡ光化学量子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及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均下降,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提高。水分胁迫后叶片气孔密度、气孔长度、气孔宽度均有所下降,大部分气孔关闭深陷。叶绿体变圆,基粒片层和基质片层弯曲排列紊乱,淀粉粒减少或消失。【结论】水分胁迫下辣椒光合速率的下降主要是由气孔限制引起的。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片气孔特征以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与品种的抗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温室黄瓜对不同光质的反应及其反应机理。【方法】对处于弱光条件下的温室黄瓜进行补充红光(650 nm)和蓝光(450 nm)处理,以补充白光为对照,补光时间10 h(7:30-17:30),测定不同光质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特性和前期产量的影响。【结果】补充红光处理提高了温室黄瓜冠层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株高、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叶片光合速率、干物质产量,促进同化产物向营养器官分配。蓝光处理提高了温室黄瓜叶片的比叶面积、气孔导度,促进同化产物向果实分配,提高了商品果数量和商品果总产量。【结论】补充红光和蓝光由于提高了温室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叶面积和比叶面积,从而增加了温室黄瓜的干物质产量,补充蓝光促进了同化产物向果实分配,从而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究CO_2增施对弱光区设施黄瓜叶片光系统II、光系统I、跨膜质子梯度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川翠3号’黄瓜为材料,利用吊袋式CO_2气肥进行黄瓜的CO_2增施处理,采用分光光度计、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和Dual-PAM-100双通道荧光测定仪分别测定处理和对照黄瓜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光系统II和光系统I荧光参数及跨膜质子梯度的550~515 nm差示信号等参数;此外,测定黄瓜叶片的叶面积、单果重、单株结果数、株高及产量等指标。【结果】CO_2增施使黄瓜叶片叶面积、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表观量子效率(AQE)增高,而叶绿素a/b下降;PSII和PSI的最大电子传递速率和跨膜电位(Δψ)增高导致pmf增高。此外,CO_2增施使得黄瓜单果重、单株结果数及株高均有增加,小区产量比对照增加73.8%。由此可见,叶片接受的光能更多的用于CO_2同化作用,同时提高了黄瓜叶片的弱光利用率和抗光氧化的能力,最终通过增加单果重和单株结果数导致其产量的增加。【结论】本研究结果不仅进一步揭示了弱光区黄瓜光合系统对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机制,还为四川弱光地区春季黄瓜促成栽培中应用吊袋式CO_2施肥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明茶树新品系紫魁的叶色与叶片光合性能的相关性,为紫化茶树的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紫化茶树品系紫魁为材料,以福鼎大白茶为对照,通过观测茶树不同叶位净光合效率、叶片SPAD值和色泽(明度、红度、黄度)的变化,分析紫魁光合特性及其对叶色的影响。【结果】与福鼎大白茶相比,紫魁的净光合速率较高,春季优势显著;随着叶位向下,叶绿素含量升高;紫化的变异主要表现在芽下第2~5叶位,明度和黄度较低,红度较高。【结论】茶树叶色与光合作用存在显著相关性,与叶绿素含量存在相关性,同时受品种(品系)、叶位和季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霜霉病菌侵染对黄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温室条件下不同类型黄瓜感染霜霉病后不同发病程度叶片单位叶面积质量、气体交换参数、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黄瓜光合系统对霜霉病菌的侵染特别敏感,以欧洲迷你型敏感性较为突出;轻度染病后单位叶面积质量明显下降,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相对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发病程度越高,降低越明显;非气孔因素可能是感病黄瓜叶片光合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半根及半根交替水分胁迫对苹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模拟研究定位灌溉及分根区交替灌溉的‘嘎拉’苹果幼苗光合反应,探讨不同水分条件下叶片光合效率的气孔与非气孔限制作用。【方法】采用18% PEG 6000(w/v)模拟水分胁迫,研究了半根(HRS,模拟定位灌溉)、半根交替(AHRS,模拟分根区交替灌溉)及全根水分胁迫(WRS)下苹果光合参数、光合色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及叶绿素荧光反应特点。【结果】水分胁迫条件下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与细胞间隙CO2浓度显著降低,叶温显著升高。HRS叶片MDA含量和SOD活性及叶绿素荧光反应与对照不存在显著差异;AHRS从交替后第2天起,叶片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Fv/Fo与Fv/Fm则显著低于对照;WRS在胁迫第5或6天后,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Fv/Fo和Fv/Fm、SOD酶活性显著降低,而MDA含量则显著增加。【结论】不同水分胁迫处理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存在差异:HRS主要由气孔限制所引起;AHRS既存在气孔限制,也存在非气孔因素限制;而WRS前期由气孔限制引起,随着胁迫时间延长,非气孔限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产量水平小豆叶片的光合指标,为小豆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夏播区高产小豆品种"保200112-20"和低产品种"白红5号"、"苏红02-11"为材料,研究不同产量水平小豆开花结荚期主茎各开花节位功能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小豆植株开花后,随着叶片的衰老,各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均逐渐下降,但胞间CO2浓度(Ci)逐渐上升;同一时期不同开花节位叶片的光合性能自上而下逐渐降低,高产品种"保200112-20"的光合性能明显高于低产品种"白红5号"和"苏红02-11"。相关分析表明,小豆籽粒产量与开花后各节位功能叶片的平均Pn、Gs、Tr和WUE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Ci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高产小豆品种叶片的光合能力明显高于低产小豆品种,为其获得高产奠定了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连作对糜子抽穗后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连作对糜子生长发育及籽粒产量形成的影响,明确导致糜子连作障碍的生理机制,为糜子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内糜5号"为试验材料,设置糜子连作和芸豆与糜子轮作(对照)2个处理,分别于抽穗期、开花期、灌浆前期、灌浆后期、成熟期,测定连作、轮作下糜子旗叶光合特性、叶绿素含量、植株主茎绿叶面积和地上部干物质量,并于成熟期测定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指标。【结果】(1)连作显著降低了糜子旗叶净光合速率、叶绿素总含量、叶绿素b含量及植株主茎绿叶面积,在抽穗期和开花期影响尤为显著;(2)连作导致糜子抽穗后植株衰老进程加快,籽粒灌浆被迫提前终止,使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减少、籽粒产量下降。【结论】连作糜子植株早衰和功能叶片光合性能下降是导致籽粒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栽培中应注重合理的轮作倒茬。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叶面喷施钾肥对无花果叶片光合生理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为无花果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4年生‘波姬红’无花果为试验材料,叶面喷施2.32 g/L(K1)、6.95 g/L(K2)和11.59 g/L(K3)硫酸钾肥水溶液,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分析不同处理对无花果叶片叶绿素含量、气孔特性、光合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与CK处理相比,叶面喷施钾肥显著提高了无花果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b/a值、气孔开度、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同时显著降低了胞间CO2浓度(Ci),其中以K2处理效果最佳。K2处理无花果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较CK处理分别显著提高了10.94%,46.39%和22.84%,气孔密度、气孔面积及气孔开度最大。叶面喷施钾肥可以显著提高无花果叶片PSⅡ光能捕获效率,有效提高无花果叶片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明种植密度对积雪草光合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积雪草的高产优质人工栽培 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的方法,设置 3 万、6 万、12 万、16 万、25 万株 / hm2 5 个不同种植密度,利用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 Li-6400 测定积雪草叶片的光合参数,通过 HPLC 测定药材中 积雪草苷与羟基积雪草苷的质量分数。【结果】种植密度对积雪草的分枝数、单株干质量、茎粗、叶片厚度、 叶柄长、叶长与、叶宽等形态指标均无显著影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积雪草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 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 CO2 浓度(Ci)、蒸腾速率(Tr)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Pn 在密度 12 万株 /hm2 时最高,为 15.24 μmol CO2 /(m2 ·s),但与 6 万株 /hm2 密度无显著差异;在 6 万株 /hm2 密度下, 叶绿素 a、叶绿素 b、叶绿素总量、Gs、Ci、Tr 均达到最大值,均显著高于其他密度。积雪草的鲜质量、干质 量、折干率均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以 6 万株 /hm2 最高,分别为 21.44 t/hm2 、4.20 t/ hm2 、19.60%,均显著高于其他密度处理。不同种植密度的积雪草苷与羟基积雪草苷总质量分数为 1.95%~2.73%, 均远超过《中国药典》2020 年版的规定(0.8%);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积雪草苷与羟基积雪草苷的质量分数 均呈先缓慢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以 6 万株 /hm2 的积雪草苷与羟基积雪草苷质量分数总和最高、达 2.73%。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r 与药材鲜质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药材干质量则与 Tr、Gs 等光合参数以及叶绿素总 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积雪草大棚栽培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 6 万株 /hm2 ,合理密植能有效增强积雪草的 光合特性和光合效率,进而提高药材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15.
低温、弱光及盐胁迫下辣椒叶片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19  
【目的】探讨低温(18℃/10℃,昼/夜)、弱光(80μmol·m-2·s-1)及盐胁迫(70mmol·L-1NaCl)下辣椒叶片光合特性的响应机制,为辣椒冬春设施生产中的温、光、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椒4号’幼苗为试材,测定了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结果】弱光、弱光和盐胁迫处理提高辣椒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叶绿素a/b比值,处理后15d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5.91%—35.75%、31.34%—44.78%、27.31%—38.08%,其他处理则降低叶绿素含量。低温、弱光和盐胁迫单一及复合逆境胁迫均导致辣椒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的下降及天线热耗散、反应中心过剩光能的增加,各指标变化幅度较大的是低温盐胁迫处理。【结论】低温、弱光和盐胁迫单一、双重或三重逆境下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均降低,各逆境导致净光合速率下降的限制因子是不同的。低温盐胁迫对辣椒叶片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较大,其次为低温弱光及盐胁迫,影响较小的是弱光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水氮耦合对沙培黄瓜光合日变化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为沙培黄瓜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以优胜美水果黄瓜为试材,采用2次饱和D-最优设计进行沙培黄瓜水氮耦合的田间试验,共设7个处理,在结果盛期测定黄瓜叶片光合日变化特征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和RuBP羧化酶活性。【结果】各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现为单峰曲线,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总体上呈现为“升-降-升”的“N”型曲线。在适宜的水分供应下增施氮肥能够有效提高作物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均随着灌水水平和施氮量的增加呈现出开口朝下的抛物线趋势,瞬时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水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但过高的灌水水平会降低瞬时水分利用效率。施氮量是影响叶片总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关键因子,施氮量与总叶绿素含量和PSⅡ活性等叶绿素荧光参数之间呈正相关,总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荧光参数随着灌水水平的增加大体上呈现出开口朝下的抛物线趋势;灌水水平和施氮量与RuBP羧化酶活性之间均呈开口朝下的抛物线趋势。水氮耦合下各处理光合特性的优劣排序为T4>T5>...  相似文献   

17.
日光温室中不同架式对葡萄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日光温室中夏黑无核葡萄在不同架式下的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对篱架和棚架在温室葡萄栽培上表现的优劣作出评价。【方法】利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等光合参数;果实成熟期测量果实品质的各项指标,其中VC含量用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测定,果实总酸含量用NaOH 滴定法测定。【结果】棚架各时期的全天Pn值都高于篱架栽培,且叶片叶绿素含量高于篱架叶片;从果实膨大期、转色期到成熟期,两种架式的Pn日变化峰值和均值逐渐降低;Pn与其他光合因素显著相关;棚架栽培下葡萄的单粒重和可溶性固形物明显高于篱架,单穗重、总糖和VC含量也高于篱架,但差异不显著。【结论】在日光温室条件下,棚架栽培的夏黑无核葡萄的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都优于篱架栽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磷浓度胁迫条件下油茶叶片的光合生理参数、光合色素含量、RuBP羧化酶及PEP羧化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规律,为耐低磷油茶品种的选育和高产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油茶良种"湘林XLC15"和"华硕"为试材进行不同磷浓度沙培盆栽处理,测定不同叶龄的光合生理参数、光合色素含量及RuBP和PEP羧化酶活性,并采用Ducan新复极差法进行各生理指标与净光合速率(Pn)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湘林XLC15"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合色素含量及RuBP羧化酶活性均在磷浓度为1.0mmol/L时达到最高,而"华硕"则在磷浓度为0.1mmol/L时已达到较高值,且在磷浓度为0.1~1.0mmol/L时变化幅度不大。相关性分析表明,磷胁迫条件下油茶幼苗叶片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总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RuBP羧化酶及PEP羧化酶活性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胞间CO2浓度、叶绿素a/b与净光合速率呈负相关。【结论】与"湘林XLC15"相比,低磷胁迫条件下"华硕"的光合色素含量较高,RuBP羧化酶活性较强,从而有利于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19.
苗期弱光对花生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探讨苗期不同弱光条件下花生(Arachis hypogaeaL.)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规律,为合理规划麦套花生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丰花1号为供试材料,在花生苗期用不同透光率的黑色遮阳网进行遮光,设置不遮光(CK)、遮光27%、遮光43%和遮光77%4个处理。测定遮光后花生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光合曲线参数、荧光参数以及光合酶的活性,比较不同遮光处理间的差异。【结果】遮光后随遮光程度的增强,花生叶片净光合速率(Pn)显著降低,气孔导度(Gs)、细胞间隙CO2浓度(Ci)、光补偿点、光饱和点、CO2补偿点、CO2饱和点、羧化效率、RUBPCase和PEPCase活性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表观量子效率显著增加,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和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升高;即时光强和长期遮光处理均能明显降低光合酶的活性。【结论】苗期遮光显著降低花生叶片的光合速率,原因是气孔限制、非气孔因素即叶肉细胞光合活性下降和光系统Ⅱ光能分配变化;提高了花生利用弱光的能力;遮光27%的影响较小,可据此合理规划麦套花生的种植规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棚设施栽培条件下梨叶片结构与光合生理变化,以期为梨设施栽培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华酥梨为试材,比较大棚设施栽培和露地栽培方式下梨叶片超微结构、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及可溶性糖等生理指标。【结果】大棚设施栽培华酥梨叶片变大、变薄,叶绿素a、b及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叶片含水量升高,而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较露地栽培有所降低。叶绿素荧光测定结果表明,大棚设施栽培梨叶片光合系统部分损伤,热损耗比例加大,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基粒数减少、基粒片层松散且变薄,淀粉累积加剧,表现出代谢活性降低,光合产物运转不足。【结论】大棚设施栽培方式下,华酥梨受到高温、弱光胁迫,其叶片质量降低,光合能力降低,光合系统热耗散比例加大,细胞活性降低,正常代谢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