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禽业》2020,(4)
非洲猪瘟疫情大范围传播对我国养猪业造成了严重影响,同时也影响到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是,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个别地区在防治非洲猪瘟疫情的过程中仍然存在问题,使得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面对如此现状,提出当前非洲猪瘟防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采取针对性的防治策略,以求快速控制非洲猪瘟疫情,为我国养猪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20,(1)
从生猪养殖来看,近几年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非洲猪瘟的防控。基于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速度较快,且现阶段没有特异性的疫苗和良好的治愈方案。因此,兽医工作人员必须要认真分析引发传播非洲猪瘟病毒的基本原因,有针对性地研究预防及控制非洲猪瘟传播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9,(12)
非洲猪瘟的产生是因为非洲猪瘟病毒所引发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发病急、热,无论是什么品种、年龄,都可能会感染这种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对基层非洲猪瘟防控存在的问题和防控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非洲猪瘟是一种传染速度非常快的流行性、传染性疾病,严重威胁到猪养殖业的发展。为了预防非洲猪瘟疫情,在实际工作中应全面分析非洲猪瘟临床症状,明确非洲猪瘟发病特点后,采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注重普及非洲猪瘟知识以及加强风险防控,以此防止发生非洲猪瘟,避免猪瘟疫情的大范围传播。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21,(1)
非洲猪瘟属于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是最常见到一种传染疾病,生猪的感染没有年龄和品种的差异,并且死亡率高。一旦出现非洲猪瘟感染,会对我国的养猪业造成极大的冲击,因此需要加强预防,从环境卫生和防控意识方面进行改善,从而减少病原体出现的可能性,以此对非洲猪瘟展开防控。针对非洲猪瘟防控中的问题与对策展开探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控制非洲猪瘟的发生,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21,(7)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一种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病毒病,致死率可达100%。非洲猪瘟的暴发给养殖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对全世界的养猪业构成严重威胁。因此,研制出安全有效的疫苗来控制非洲猪瘟病毒的广泛传播变得尤为重要。针对非洲猪瘟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非洲猪瘟的防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20,(3)
文章通过对非洲猪瘟起源的概述,从两方面探究了非洲猪瘟的形成原因,提出了非洲猪瘟的防控方法。  相似文献   

8.
《畜禽业》2021,(4)
非洲猪瘟疫病传播速度快、致死率高。一旦发生非洲猪瘟疫情将会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至今仍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分析该疫病传播路径以及预防方法可以降低发生概率。从非洲猪瘟传播路径入手,分析非洲猪瘟发病机理和临床症状,提出非洲猪瘟疫情综合防控措施,希望对相关研究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21,(7)
首先探究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与确诊,并针对非洲猪瘟的防治方法进行深入研讨,需要不断强化对非洲猪瘟疫情防控的摸底调查、严格落实病猪无害化处理等,提升我国非洲猪瘟疫病防控的水平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针对非洲猪瘟流行特点进行分析,探究其常见的临床症状,且根据非洲猪瘟的流行特点,提出针对性的预防及防治措施。详细探究非洲猪瘟的病理特点,降低非洲猪瘟的发生率,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畜禽业》2020,(8)
非洲猪瘟是一种致死性极高的生物传染病,若其大范围扩散,将会为区域畜牧业的发展带来致命性打击。自我国发生首例非洲猪瘟以来,我国的生猪产业几乎遭到了毁灭性打击,猪肉价格持续上涨,严重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所以,政府及地方有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规模化养殖场的非洲猪瘟生物安全防控问题,及时采取有效举措,在根源上扼杀非洲猪瘟的产生,推动畜牧业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友 《畜禽业》2023,(2):73-75
目前,我国非洲猪瘟疫情处于平稳状态,但仍存在较高的疫情反弹风险,防控非洲猪瘟依然是中小规模养猪场生猪疫病防控的重中之重,必须持续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力度。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剖检病理变化概述了非洲猪瘟,阐析了非洲猪瘟与其他急性、热性、出血性猪病的鉴别诊断及其实验室诊断方法,并提出了中小规模养猪场常态化防控非洲猪瘟的措施建议,旨在为高质量防控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浅谈非洲猪瘟研究进展与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明  范国伟 《畜禽业》2019,(10):86-87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动物传染病,目前我国已有多个省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任重道远。介绍了非洲猪瘟病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及常用检测方法等,阐述了当前防控工作存在的难点,并提出了可行的防控措施,以期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20,(10)
非洲猪瘟是一种病毒性动物疫病,具有高传染性、高致死率等特点,该病暴发以来我国生猪存栏量急速下降,造成市场猪肉供应紧张,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自2018年8月3日我国公布第一例非洲猪瘟以来,福建莆田市城厢区和三明市尤溪县先后发生了非洲猪瘟,根据农业农村部等各级政府要求,全面对所有存栏生猪进行非洲猪瘟紧急排查日报告制度,同时提出生猪调运监管是控制疫情蔓延的关键之一。根据福建大田县乡镇工作实际情况,浅谈在新形势下,以防控非洲猪瘟蔓延为主要措施的生猪产地检疫工作的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20,(2)
非洲猪瘟是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自2018年8月3日辽宁省沈阳市发生中国首例非洲猪瘟以来,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巨大,不少养殖场(户)恐慌性抛售,给养猪业沉重的打击。荔浦桂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非洲猪瘟最严重时期到来前,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防范非洲猪瘟的发生,应对非洲猪瘟取得了成功,至今没有发生非洲猪。  相似文献   

16.
生猪养殖和非洲猪瘟病毒的特点决定了我国非洲猪瘟的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在短时间内难以根除,需要树立打持久战的信心。对非洲猪瘟防控的重点和难点做了简要的论述,对下一步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中小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措施的具体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18年8月我国首例非洲猪瘟发生至今,国内已有很多省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给我国中小型养殖户造成很大损失。结合广东雷州市中小型养猪场养殖场现状,阐述了非洲猪瘟防控措施在中小型养猪场的具体应用,为养殖户有效预防非洲猪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21,(4)
非洲猪瘟虽然不是一类人畜共患传染病,但是对于畜牧养殖户来讲,非洲猪瘟的传染性强、发病率比较高,同时病毒有一定的潜伏期,患病后的生猪容易出现出血热的情况,严重者会直接导致死亡,因此非洲猪瘟这一传染病急需引起畜牧养殖户和防疫工作者的重视。自我国出现首个非洲猪瘟的疫情之后,相关工作人员就将防控非洲猪瘟作为了重点,力求在防控过程中做到尽早诊断、严格防控。因此,就非洲猪瘟的诊断和防控措施做了简述。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20,(3)
非洲猪瘟是一种高传染、高致死的猪病,该病会造成生猪存栏量急速下降,造成市场猪肉供应紧张,带来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面对来势汹汹的非洲猪瘟疫情,我国探索出区域防控对策,对疫情进行分化防治,达到了较好成效,为进一步巩固成果,防止类似突发性疫病的侵害,必须建立防控长效机制。以此为背景,对非洲猪瘟区域防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阐释,对非洲猪瘟区域防控的具体实施策略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认识和运用区域防控方法,稳定生产和经济。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8,(12)
非洲猪瘟为一类由非洲猪瘟病毒所引发的烈性、急性传染病,具备病程时间短及病死率较高等特征,为猪类养殖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同时也为民众生命安全构成较大威胁。基于此,从非洲猪瘟临床症状对非洲猪瘟诊断提供参考,并对此疾病历史予以相应简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