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不同生态环境下贵州鸟王茶产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含量的剖面特征,为鸟王茶高产优质栽培提供基础依据,采用室内分析测试技术和室外实地考察,对鸟王茶产地土壤和剖面土壤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环境中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平均含量差别很大,野生茶园的全Fe和全Zn含量最高,分别是39 646和6131 mg/kg,天然林地的全Mn、全Cu和全Mo的含量最高,分别是163.92、13.22和1.23 mg/kg;野生茶园的有效Fe、有效Mn、有效Zn和有效B含量最高,分别是148.47、31.12、5.46和0.32 mg/kg,天然林地的有效Cu含量最高,为1.32 mg/kg;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剖面特征为Fe、Cu、Mo随着土层增加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有效含量分布状况为Fe、Mn、Cu、Zn、Mo、B从0~20和20~40 cm呈现天然林地野生茶园人工茶园。结论:野生茶园土壤微量元素含量优于人工茶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土壤-枇杷系统中Fe、Mn、Cu、Zn、Pb、Cd、Hg、As等8种微量元素的吸收、分配情况,分析其富集特征和生理学机理,以期为枇杷良好的农业规范(GAP)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土壤和"解放钟"枇杷根、茎、叶、果实为试材,用梅花形采样法随机采集土壤样品和枇杷植株样品,对8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采用试验标准偏差对结果进行质量控制,采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Fe、Mn、Cu、Zn、Pb、Cd、Hg、As在土壤中的含量分别为2 318.22,2 007.28,158.80,957.58,63.89,2.167,0.196,31.66 mg/kg,植株中分别为183.92,333.88,25.69,140.96,15.99,0.164,0.021 2,1.20 mg/kg;在土壤中的分配比例分别为92.65%,85.74%,86.08%,87.17%,79.98%,92.96%,90.24%,96.35%,植株中分别为7.35%,14.26%,13.92%,12.83%,20.02%,7.04%,9.76%,3.65%。Fe、Mn、Cu、Zn、Pb、Cd、Hg、As在植株中总的富集系数分别为7.934×10-2,16.663×10-2,16.117×10-2,14.720×10-2,25.028×10-2,7.568×10-2,10.816×10-2,3.787×10-2。各种元素在土壤与植株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比例和富集能力不同,Fe、Pb和As表现均为土壤>根>茎>叶>果实,Mn和Zn均表现为土壤>叶>茎>根>果实,Hg为土壤>根>叶>果实>茎,Cd则是土壤>茎>根>果实>叶,Cu为土壤>根>果实>叶>茎。【结论】土壤-枇杷系统中8种微量元素的吸收、分配及富集存在差异,总的富集趋势为Pb>Mn>Cu>Zn>Hg>Fe>Cd>As。  相似文献   

3.
为小檗属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不同小檗各居群的细胞色素氧化酶(COD)同工酶,研究贵州毕节小檗(Berberis guizhouensis)、永思小檗(B.tsienii)和威宁小檗(B.weiningensis)的种间及居群间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小檗8个居群酶带数共7条,其中毕节小檗2个居群20个个体酶带数为7条,永思小檗3个居群36个个体酶带数为5条,威宁小檗3个居群36个个体酶带数为4条。经聚类分析,毕节小檗与永思小檗的亲缘关系较近,毕节小檗、永思小檗与威宁小檗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研究商洛城郊公路两侧的农作物及其根际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方法】以商洛城郊公路312国道和203省道两侧的农作物及其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农作物及其根际土壤中Zn、Cu、Cd、Ni、Mn、Fe重金属含量,分析农作物重金属富集、转运特征.【结果】土壤中Cd污染最为严重(远超出陕西省土壤背景值),其次是Cu,再次是Zn,而Ni、Mn、Fe含量均未超标.不同农作物及其不同部位Cu、Cd、Ni含量均超标,表现为多种重金属混合污染.农作物不同器官对不同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差异显著,含量依次为CdNiCuZnFeMn.公路两侧区域农作物对Cu、Cd、Zn超富集,尤其叶菜类蔬菜吸附重金属的能力较强.【结论】同一农作物对重金属Cu、Zn、Cd、Ni、Mn、Fe富集能力存在高度显著差异,而转运能力存在不显著差异.不同农作物对同种重金属富集能力存在不显著差异,而转运能力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测定新疆南部温宿县果园土壤微量元素Cu、Fe、Zn、Mn和B的有效态含量,明确该区域微量元素分布状况,研究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pH之间的相关性,并进行土壤有效性评价。【方法】2015年通过对温宿县5.33×104hm2(80万亩)林果进行取样调查,根据林果分布、树龄及土壤特征在1 300个样点中选取代表性140个样点,测定微量元素Cu、Fe、Zn、Mn和B的有效含量,并对该区的土壤微量元素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温宿县果园土壤微量元素中,有效Cu、Fe、Zn、Mn和B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5、12.0、2.2、4.9和0.9 mg/kg。有效Cu、Fe和Zn的含量丰富,有效B含量适中,有效Mn含量为极为缺乏。其中,土壤微量元素Cu、Fe、Mn和B属于中等变异,微量元素Zn属于强性变异。温宿县果园土壤有效Cu、Fe和Mn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00.01),有效Cu含量与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30.01)。根据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评价指标,温宿县果园土壤中Cu、Fe和B含量极其丰富,Zn元素总体含量缺乏,Mn元素含量较为缺乏。有效态微量元素单因子有效性指数表明,温宿县果园土壤Cu、Zn和B的有效态含量高于临界值,土壤Fe和Mn的有效态含量均明显低于临界值,平均值排序依次为CuZnBFeMn。有效态微量元素综合性指数前五位的样区为:水稻农场(7.36)恰格拉克乡(5.89)阿热勒镇(5.78)吉格代牧场(5.65)吐木秀克镇(5.13),综合性指数平均值为4.04。【结论】新疆南部温宿县果园土壤微量元素Cu、Fe和B的含量丰富,Zn、Mn元素含量较为缺乏,因地制宜的使用含Zn、Mn的肥料进行施肥。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高海拔地区党参产地土壤和党参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富集特征,对土壤和党参中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分析土壤与党参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相关性及党参对微量元素的富集能力。结果表明:土壤中Mn、Cu、Zn、Mo全量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ZnMnCuMo,土壤中Mn、Cu、Zn、Mo有效态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MnZnCuMo,党参中Mn、Cu、Zn、Mo全量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MnZnCuMo。在研究区域贵州省威宁县,以小海镇土壤Mn、Cu、Zn全量最高,黑石镇土壤Mo全量最高;小海镇土壤Mn、Cu有效态含量最高,黑石镇土壤Zn有效态含量最高,海拉镇、迤那镇土壤Mo有效态含量均为最高。党参块根中Mn、Mo含量与土壤中Mn、Mo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党参块根中Zn含量与土壤中Zn含量呈正相关,党参块根中Cu含量与土壤中Cu含量没有相关性。党参对4种微量元素的富集能力不同,对Mn具有较强的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7.
贵州鸟王茶产地土壤与茶叶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鸟王茶产地土壤及茶叶中微量元素特征,更好地提高鸟王茶品质,对土壤及茶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植茶土壤与茶叶中微量元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 Fe、Mn、Cu、Zn、Mo 全量为 Fe(30576.00 mg/kg)>Mn(99.95 mg/kg)>Zn(60.18 mg/kg)>Cu(13.44 mg/kg)>Mo (1.17 mg/kg),土壤 Fe、Mn、Cu、Zn、Mo、B 有效态含量表现为 Fe(131.52 mg/kg)>Mn(15.49 mg/kg)>Zn(3.78 mg/kg)>Cu(1.07 mg/kg)>B(0.29 mg/kg)>Mo(0.03 mg/kg);野生茶园茶叶中 Fe、Mn、Zn 平均含量为 Fe(340.52 mg/kg)>Mn(340.09 mg/kg)>Zn(48.15 mg/kg),人工茶园茶叶中 Fe、Mn、Zn 平均含量为 Mn(160.28)>Fe(143.76)>Zn(20.47)。全 Zn 低于中国土壤的平均水平而高于世界的土壤平均水平,其余均低于中国及世界土壤的平均水平;有效 Fe、Zn 分布在高等水平,有效 Cu 分布在中高水平,有效Mn 分布在低等和高等水平,而有效 Mo、有效 B 的分布在低等水平;茶叶中的 Mn、Cu 与土壤中的 Mn、Cu呈极显著正相关,茶叶中的 Fe 与土壤中的 Fe 呈显著正相关,茶叶中的 Zn 与土壤中的 Zn 呈正相关,而茶叶中的 Mo 与土壤中的 Mo 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21种迁地保护植物微量元素与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生态相似性”的迁地保护理论的指导下,研究了武汉植物园迁地保护植物樟科和木兰科21种珍稀植物的营养状况,及其所生长土壤的营养条件.结果表明。酸性土壤中Fe、Mn、Cu、Zn、B、Mo6种微量元素的有效态含量顺序为Fe〉Mn〉Cu〉Zn〉B〉Mo.其平均值大小与全国平均值相差不大;植物叶片中微量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Fe〉Mn(或Mn〉Fe)〉B〉Zn(或Zn〉B)〉Cu〉Mo;与正常古量范围相比,所有植物Mn含量偏高,部分植物Fe含量较大.Cu、Zn、B含量较为正常,Mo含量偏低,生物吸收系数大小顺序为Zn〉Fe〉Mn〉B〉Cu.  相似文献   

9.
盛奇  李玲  付巧玲  蔡春楠  谢玉洁  杨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684-6687,6701
[目的]研究查清灵宝苹果优质产区土壤元素含量特征,为当地的果业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系统采集优质苹果产区表层、深层土壤样品,分析样品中营养元素和部分微量元素的全量和有效态含量。[结果]查清P、Pb、CaO、Zn、Fe2O3、MgO、Mn、Na2O、K2O等含量及分布,并且查出铵态N、速效P、速效K、有效B、有效Zn、有效Fe、有效Mn、有效Cu、有效Mo等元素有效态在垂向上和空间分布特点。[结论]测区主要营养元素K2O偏高,Mo、CaO等有益元素总体偏高,而主要有毒、有害元素在深层土壤呈现富集趋势应引起重视。另外,灵宝苹果种植区表层土壤有效养分速效K富足,有效P适度,而速效N缺乏;有益微量元素是有效Cu、Zn适度,其他Mn、Fe、Mo、B等多处于缺乏或很缺乏状态。同时,苹果种植区表层土壤中大部分元素全量与有效态含量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典型盐渍化土壤分布地区土壤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并且给盐渍土微量元素养分诊断与施肥的准确性采样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土默川平原中部盐渍土有效态微量元素Fe、Mn、Cu、Zn、B和Mo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效Fe、Mn、Cu、Zn、B和Mo含量分别为5.18 mg/kg、3.54 mg/kg、0.91 mg/kg、0.33 mg/kg、2.54 mg/kg和0.11 mg/kg,有效态Zn和Mo较缺乏,6种微量元素均属中等变异强度。研究区有效态微量元素Fe、Mn、Cu、Zn和Mo具有中等或偏弱的空间相关性,B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6种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的变程大小顺序为Zn> Mn > Cu=Fe>B>Mo。6种微量元素表现出条带状和斑块状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提高剑河地产钩藤的产量与品质,筛选优质高产栽培模式。【方法】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基地、林地和荒地)下剑河钩藤的有效成分和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品质与土壤中微量元素的相关性。【结果】钩藤钩、茎和叶均含有钩藤碱和异钩藤碱,且其有效成分总量均依次为基地林地荒地。钩藤钩、茎和叶中Mg、Ca、Mn、Fe、Co、Zn及Mo等微量元素的分布差异较大,微量元素主要集中在叶中;建议增施微肥,以促进钩藤植株中钩藤碱的形成,从而提高钩藤的品质指标。【结论】剑河钩藤产地土壤微量元素总体较好,增加Mo和Mn的含量有利于促进钩藤碱含量增加。  相似文献   

12.
通过检测Mn、Cu、Zn和Fe等微量元素在六盘水市六枝特区茶园土壤和茶叶中的全量及土壤中有效态的含量,分析茶叶对这4种元素的富集能力,并研究茶园土壤pH值、有机质(TOM)和微量元素有效态对茶叶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六枝特区茶园土壤中Fe、Zn、Cu全量超过贵州省土壤背景值,存在富集现象,部分区域Mn元素流失严重;土壤中有效Fe含量丰富,Zn、Mn含量适中,但土壤中普遍缺乏有效Cu。茶叶对Cu、Zn、Mn和Fe的富集能力差异明显,其高低顺序为Mn>Zn>Cu>Fe。相关性研究表明,土壤有机质(TOM)增加,可促进茶叶对Zn的吸收积累,但土壤pH值和有机质(TOM)降低使土壤酸化,致使土壤Mn淋溶流失而缺乏。此外,茶园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和有效量空间分布差异性大,含量分布不均衡,应根据各茶园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管理,配比施肥。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油用牡丹植株生长过程中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以5年生油用牡丹‘凤丹’为试验材料,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油用牡丹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新枝、老枝、根和果荚中微量元素Cu、Mn、Zn、B、Mo、Fe的含量和积累量,明确在油用牡丹不同器官中各微量元素的含量和积累量的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油用牡丹植株在年生长周期中,对于微量元素的吸收与积累存在差异,植株中Fe的含量与积累量最高。油用牡丹植株中各微量元素吸收量的大小顺序为FeBMnZnCuMo,年吸收量分别为23.16,5.13,2.90,2.54,1.32,0.68mg·株-1,年吸收量之比为34∶7.5∶4.3∶3.7∶2∶1。油用牡丹植株中Cu、Fe的吸收活跃期在休眠期(1月)~大风铃期(4月);Mn、B、Mo的吸收活跃期在盛花期(5月)~果荚发育期(6月);Zn的吸收活跃期在果荚发育期(6月)~种籽成熟期(8月)。相关性分析表明,油用牡丹植株中Mo的积累量与Cu、Mn、B、Fe的积累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Cu的积累量与Zn、B的积累量呈显著正相关,Mn的积累量与B的积累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综上,在施肥时应注意微量元素肥料的补充,同时合理配施肥料,保证油用牡丹植株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14.
几种林木植物体及枯落物的微量元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杉木、马尾松、火炬松和青冈栎 4种林木叶、小枝和细根中B、Mo、Cu、Zn、Fe、Mn 6种微量营养元素的含量以及林下枯落物中这些元素的含量和贮量 .结果表明 ,各树种枝叶中的B含量不足 ,Mn的含量则远高于正常值 ,其他元素及根中各元素含量正常 .各微量元素在树叶和小枝中的含量顺序是Mn >Fe >Zn >B >Cu >Mo,在根中的含量顺序是Fe >Mn >Zn >Cu >B >Mo.火炬松对微量元素的吸收能力强于其他树种 .枯落物中微量元素含量顺序为阔叶林 >杉木林 >火炬松林 >马尾松林 ;总贮量顺序为马尾松林 >火炬松林 >青冈栎林 >杉木林  相似文献   

15.
吉林西部土壤微量营养元素有效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宪  王冬艳  李月芬  靳克  郭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503-12505,12508
通过对吉林西部3个工作区土样的微量营养元素全量、有效量以及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的测定,分析了土壤微量营养元素有效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吉林西部有效B基本不缺乏;有效Mn含量极丰富;有效Cu含量农安极丰富,明显高于其他2区,大安有效Cu含量样点间差异较大;土壤有效Zn基本不缺乏;有效Mo严重缺乏,且地区差异性较大;吉林西部有效Fe含量极丰富。土壤有效Mn、Cu和Fe含量受全量控制;B、Zn元素有效量受土壤pH值的制约;土壤有机质则与有效Mn和Fe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贵州原产两种金花茶不同部位微量元素及重金属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试2种原产贵州的贵州金花茶、离蕊金花茶物种的成熟叶片、嫩芽和花朵的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含量,得出2种金花茶叶片微量元素及重金属含量相当,经配对t检验无显著差异,且均明显高于芽和花,其中以Sr较明显;贵州金花茶叶片、芽和花中Mn、Mo明显高于离蕊金花茶,贵州金花茶叶片、芽和花中Ca、Mg略低于离蕊金花茶,Fe、Zn、Se、Sr、Cu等元素含量相当;重金属元素也存在叶片高于芽和花,Cr严重超标。结果表明:2种贵州金花茶成熟6片微量元素含量高,可取代花和芽作为茶饮,发展种植产业基地选址土壤重金属要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7.
通过检测Mu、Cu、Zn和Fe微量元素在六枝茶园土壤和茶叶中的全量及土壤中有效态的含量,分析茶叶对这四种元素的富集能力,并研究茶叶土壤PH、TOM和微量元素有效态对其在茶叶中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六枝茶园土壤中Zn、Cu全量超过贵州省土壤背景值,存在富集现象,部分区域锰元素流失严重;土壤中有效态Fe含量丰富,Zn、Mn含量适中,但土壤中普遍缺乏有效铜。茶叶对Cu、Zn、Mn和Fe的富集能力差异明显,其高低顺序为Mn>Zn>Cu>Fe。相关性研究表明,土壤TOM增加,可促进茶叶对Zn的吸收积累,但土壤PH和TOM降低使土壤酸化,致土壤锰淋溶流失而缺乏。且茶园土壤微量元素全量和有效量空间分布差异性大,含量分布不均衡,应根据各茶园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具体情况进行科学的管理,配比施肥。  相似文献   

18.
大豆植株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积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测定了辽宁省5个主要土类及其上生长的大豆植株中微量元素含量,同时调查分析了东北三省4个土类不同的施钼方法,研究测定钼肥对大豆籽粒中微量元素Mo积累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大豆植株含有丰富的B、Mn、Mo、Zn、Cu、Co、Fe、Pb、Ba、Sr等微量元素,其中Mn、Fe、Pb、Ba、Sr主要分布在叶片中;Mo、Co主要分布在籽粒中;大豆籽粒还会有相当数量的Zn、Cu和B。 耕作土壤上,大豆籽粒Mo含量与表土含Mo量存在良好的相关性. 施用钼肥不仅提高了大豆产量,而且提高其籽粒的含钼量。在不同的施钼方法中,喷施钼肥对大豆籽粒中钼的积累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揭示湖北省宣恩县晓关侗族乡土壤4种主要微量元素铁、锰、锌、铜与土壤有机碳和pH的关系,研究该地区土壤有机碳和pH对土壤这4种微量元素的影响。【方法】以湖北省恩施州宣恩县晓关侗族乡土壤为研究对象,每平方公里网格状对土壤进行采样,共采样2127份土样,实验分析了每份土壤的4种全量微量元素铁、锰、锌、铜,以及有机碳量和pH,数据分析四种土壤微量元素分别和土壤有机碳、pH的关系。【结果】土壤全量微量元素Fe、Mn、Cu的含量和有机碳显著(P0.01)相关,且线性回归均呈负相关。土壤全量微量元素Fe、Mn、Zn、Cu的含量均和pH显著(P0.01)相关,且线性回归均呈正相关。【结论】恩施宣恩县晓关侗族乡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导致土壤全量铁、锰、铜含量有所降低,但对锌元素无显著影响;土壤酸碱度在分析结果范围内越大,导致土壤全量微量元素铁、锰、锌、铜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明红茶微量元素含量并评估饮用健康风险,为茶园管护及茶叶品牌原产地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法测定贵州省铜仁市4个产区30个红茶样品中Cr、Co、Se、Sr、Cd、Mo、Ni、Cu、As、Fe、Pb、Zn、Al和Mn等1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利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对4个产区红茶构建分类模型,通过目标危险系法(THQ/TTHQ)对Cr、Cd、Ni、Pb、Cu、As等6种元素进行健康风险评估。【结果】4个产区的红茶样品中Se、Mo等14种微量元素平均含量依次为Al>Mn>Fe>Zn>Cu>Ni>Sr>Mo>Co>Cr>Pb>As>Se=Cd,其中,Al、Mn、Fe平均含量分别为996.45 mg/kg、603.81 mg/kg、98.88 mg/kg,占所测14种微量元素平均总含量的95.58%;石阡县红茶中Mo和Ni含量最高;印江县红茶中Se、Ni、Cu和Mn含量最低;松桃县红茶中Se、Pb和Cu含量最高,Mo含量最低;沿河县红茶中Mn含量最高,Pb含量最低。14种微量元素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