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目前南方养猪生产实际来看,外源母猪较本地母猪的母性差,加之猪场饲养规模扩大,其饲养管理难度加大,在生产过程中初生仔猪的成活率低、仔猪增重缓慢的问题在饲养外三元猪的规模化猪场十分突出。掌握好规模化猪场外三元初生仔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是猪场发展猪只数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关键环节之一。1临产母猪的饲养管理1.1分娩舍用消毒药水彻底消毒,分娩舍的卫生良好,小气候适宜,产房舒适,可使妊娠母猪分娩顺利,胎儿死亡率减少。1.2分娩母猪在产前7d进入产房,过晚进产房,母猪精神紧张,易影响正常分娩。1.3母猪产前5~6d应适…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5,(7)
<正>"格式塔"智能化产房母猪饲养管理系统对猪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帮助猪场管理者提高哺乳母猪的采食量,进而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同时降低饲料浪费,减少人力。"格式塔"智能化产房母猪饲养管理系统采用无线电技术,通过电脑软件及安装于产床上的饲喂器,利用少食多餐的原理提高哺乳母猪的实际采食  相似文献   

3.
周浩 《畜禽业》2013,(9):60-61
1病因1.1母猪过于消瘦、抵抗力下降母猪产后没有适当加料,造成营养不良、体质差、过于消瘦。母猪产后过于消瘦还易引起泌乳减少或无乳,危害更加严重。1.2母猪妊娠舍、产房及周围环境卫生差母猪粪便没及时清扫,仔猪下痢没及时清扫、清洗和消毒。1.3公猪生殖器官炎症  相似文献   

4.
中药治疗母猪缺乳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升云  刘高生 《畜禽业》2004,(10):57-58
母猪产后无乳或缺乳,其原因,一是在母猪妊娠期间饲养管理不善,特别是妊娠后期饲养水平太低,营养不足,使母猪消瘦,乳腺发育不良;二是在母猪妊娠期间喂给大量碳水化合物饲料,而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供给不足,使母猪过肥,内分泌失调;三是患有乳房炎、血瘀等引起的乳汁减少或无乳。为克服以上情况,应根据病因进行审因论治,如因饲养管理不善、畜体衰弱引起者,应与健脾益气药同用,并喂给催乳饲料;因乳痈(乳房炎)血瘀引起的乳汁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6,(3)
正1产房母猪及仔猪产房仔猪主要的疾病有仔猪红痢、黄、白痢、轮状病毒性腹泻、仔猪球虫病等。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发生于产后的3~3 d,直接原因是大肠杆菌感染,间接原因是环境温度低、母猪发生乳房炎、子宫炎和泌乳障碍综合征或采食量低导致的泌乳量减少。产房管理要点如下。1.1母猪管理母猪进产房前,产房的地面、猪栏一定要彻底消毒,干燥至少1周才能进猪。进猪时母猪一定要全身清洁并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7,(10):36-37
<正>随着现代养猪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仍然是养殖环节的重点,特别是临产母猪以及产后的管理,对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1产前护理存在的问题1.1母猪进产房前未消毒刚出生的仔猪出,对病菌基本没有抵抗能力,非常容易被病菌侵入并导致仔猪生病。在实际生产中,母猪是最主要的疾病传播渠道,母猪进入产房如果不清洗干净、未消毒上床都可能把病菌带入。对母猪采用一次冲洗两次消毒的办法,并且采  相似文献   

7.
王家玮  魏成富 《畜禽业》2006,(23):33-34
六畜以猪为首,大多数农民种粮以外的主要副业是养猪。在我县的边远山区还存在着“养猪不赚钱,只为过个年”的落后观念,而传统型的养猪生产方式,没有很好的接受科学养猪技术,饲养粗放,使农村中所喂养的母猪大多都存在着猪配种过早、饲料使用不当、生殖器官疾病等,导致母猪久配不孕、流产、死胎及无乳少乳等症状,严重阻碍养猪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经走访,在我县农村中饲养的母猪也存在以下五方面的问题,并针对具体情况给予的一定的处理措施,以供大家参考。1后备母猪不发情1.1发病原因后备母猪一般在8~10月龄时开始发情,而个别猪由…  相似文献   

8.
母猪便秘的原因简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萍 《畜禽业》2012,(11):37-38
<正>随着生猪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养殖科技水平含量不断提升,特别是快速增重饲养法、母猪的限位栏饲养、饲喂全价饲料、各类疫病的科学防控,使生猪养殖得到更为安全健康发展。但在生产实际中,一些因饲养管理不当而引起的一些并不起眼的普通类疾病却制约了养殖生产,影响了生猪的生产性能及养殖效益。如母猪的便秘。在规模养殖场,母猪便秘发生率较高,有的场高达60%甚至更高,成为广大养猪生产者深感困扰的问题之一。母猪发生便秘轻者会造成母猪食欲不振、营养摄入不足、产后无乳、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4,(5)
<正>猪附红细胞体病是一种以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为特征的猪传染病。猪附红细胞体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更多发生于夏、秋高温高湿的季节。气候恶劣、饲养管理不善、断尾、去势、更换圈舍、疾病等应激因素均能导致本病暴发,使经济损失增加。猪附红细胞体病可继发于其他疾病,也可与一些疾病合并发生,近二十年来,本人一直在基层从事畜牧兽医工作,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2013年9月13日,一畜主述饲养有母猪156头,近期发现重胎母猪、产房哺乳母猪、断奶母猪陆续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背脊两侧、肩甲前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4,(7)
在生猪养殖生产实践中,由于饲养管理、环境、营养、疾病等方面原因造成母猪便秘时有发生,便秘轻者会造成母猪食欲不振、营养摄入不足、产后无乳、产弱仔等现象,重者会造成母猪精神异常、消化吸收机能紊乱,严重的会造成母猪死亡,给养猪户造成一定的损失。文章对母猪便秘发生原因加以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以期对生猪产业健康发展、养殖户实现养殖经济效益最大化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王家玮  魏成富 《畜禽业》2006,(12):33-34
六畜以猪为首.大多数农民种粮以外的主要副业是养猪。在我县的边远山区还存在着“养猪不赚钱.只为过个年”的落后观念.而传统型的养猪生产方式.没有很好的接受科学养猪技术,饲养粗放,使农村中所喂养的母猪大多都存在着猪配种过早、饲料使用不当、生殖器官疾病等.导致母猪久配不孕、流产、死胎及无乳少乳等症状,严重阻碍养猪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经走访.在我县农村中饲养的母猪也存在以下五方面的问题.并针对具体情况给予的一定的处理措施.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兰勇 《畜禽业》2003,(1):29-29
母猪产仔是养猪生产中最繁忙、最细致、最易出问题的环节。为了保证母猪安全产仔和提高仔猪成活率,需熟练掌握接产与助产技术。笔者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探索,认为给母猪接、助产应抓好以下技术关键。抓好以下技术关键。1母猪产仔前的准备1.1准备产房在母猪产前的7d左右将产房打扫干净,再用3%~5%的石碳酸或2%~3%的来苏儿或2%的烧碱水进行消毒,墙壁用石灰水粉刷,地面干后再铺上柔软清洁的短垫草。环境温度在22~23℃,相对湿度为65%~75%为宜。农户若无专门的产房,也应对圈舍进行彻底打扫消毒。1.2准备用…  相似文献   

13.
李永前 《畜禽业》2013,(5):52-53
<正>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临沧市政府加大了对边远山区养猪业投入,花巨资从良种猪场购入长×约二元母猪三、五头分发给当地农户饲养,目的在于通过引进新品种饲养提高养殖效益。但不少养殖户的效益并不理想。笔者通过近两年来的调查发现,除个别属遗传因素,养殖户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技术,良种没有良法饲养,以致造成饲养的洋二元种母猪饲养到8—10月龄,体重达100kg左右都没有初情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正>冬季寒冷,气温下降,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增加经济收入是每个养猪人特别关心的问题。仔猪包括哺乳仔猪与断奶仔猪,在多年来的畜牧兽医岗位工作实践中,笔者总结出冬季仔猪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有"四差":即品种差,母猪的饲养管理差,产房环境差或无产房,疫病防制差。针对这些原因,现介绍冬季提高仔猪成活率的相应措施。1选择改良品种"发展养殖,良种先行",采用优良  相似文献   

15.
陈光碧 《畜禽业》2008,(9):71-72
母猪产后无乳症是当今集约化猪场分娩母猪哺乳期的常见病,主要见于初产及老龄母猪。临床特征主要是厌食,精神萎靡,不愿让仔猪吮乳,乳房无乳及泌乳不足,泌乳期间乳腺机能紊乱,引起母猪元乳症的原因很多,不清楚发病原因,会使母猪得不到及时治疗,造成仔猪生长缓慢、发病率、死亡率增加,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简要介绍母猪产后无乳少乳发病原因与治疗措施,供养猪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断奶前仔猪的死亡主要集中在出生后的头几天,因此,在出生后的最初几天是降低这一损失的关健。而断奶后仔猪的死亡主要因素是仔猪的生存环境、疫病和管理。1合理饲养母猪,降低仔猪的死亡率1.1提高母猪的泌乳力因为饥饿是造成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千方百计地提高母猪的泌乳力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方法。泌乳量与母猪泌乳期的采食量直接相关。因此,要多产奶,必须加大母猪的采食量,其有效的方法是:限制妊娠后期的采食量,增加饲喂次数,保证足够的饮水,降低产房温度,提高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1.2降低死胎一般认为,所产的…  相似文献   

17.
母猪缺乳是目前养猪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难题,由于常和母猪乳房炎、子宫炎同时发生,所以又称无乳综合征(MMA)。母猪产后无乳或缺乳,多由饲料单纯、营养不良、内分泌机能失调、后备母猪配种过早而乳腺发育不良或年龄老化、用药不当、意外惊扰以及乳腺炎、子宫炎等因素引起,必须因地制宜地采取适当措施及时加以防治,否则可能会造成全窝仔猪死亡的严重后果。藏母猪繁育过程中无乳综合征也是经常遇到的问题,通过调查掌握西藏林芝地区藏母猪出现无乳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一定防治对策,减少因无乳综合征给猪场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20,(2)
介绍了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包括后备母猪的选育、发情与配种、妊娠母猪管理、母猪产后管理等内容,为养猪户的母猪饲养提供一些科学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哺乳母猪饲养管理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事关仔猪成活率、泌乳量和仔猪断奶体重,以及有效预防母猪生殖道炎症、乳房炎、肠炎、蹄部疾患的发生。搞好哺乳期母猪的饲养管理,还可确保母猪断奶后如期发情配种,延长母猪的使用年限。1哺乳母猪的饲养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5,(11)
德宏州是一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没有饲养母猪的习惯,仔猪主要靠内地供给。近年来,推广科学养猪"八改"技术,大力扶持母猪生产,提高了广大养殖户饲养母猪的积极性,但饲养母猪技术水平低的问题仍是制约该州母猪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从近年来对全州饲养母猪户和饲养母猪专业户和重点户调查情况看,常有一些空怀母猪不发情的情况发生,导致妊娠和泌乳落空,影响产仔数量,造成养殖效益不高。这与母猪的营养供应,饲养方式、管理措施、圈舍狭小、光照不足,等有关。笔者将多年的生产实习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