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对2015年品种展示中表现突出的油菜新品种设置品种筛选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我县机械化生产推广应用的早熟、秆矮、抗倒伏、抗裂角、株型紧凑的高产、高油、高抗油菜新品种。通过今年对参试品种经济性状、生育期、抗逆性和产量结果的观察与分析,结果为供试验的8个品种中,蓉油15与宁杂11亩产高于对照,切早熟、秆矮、抗倒伏、株型较紧凑、各性状表现适宜机械化生产。秦优10号和秦优28株型较高,生育期较长。华油杂62、沣油737、浙油50、油研52各性状综合表现一般。因此建议我县油菜机械化生产以秦优10号、宁杂11两个品种为主,搭配蓉油15号,示范种植秦优28.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出适宜赣北地区机械化收获的油菜品种,收集了21个油菜品种开展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浔油10号、沣油823、希望699、秀油杂363、中油杂7819等品种株高适宜,早熟性、抗倒性较强,适宜在赣北地区作机械化收获油菜种植。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最新育成适宜长江流域生态区的油菜品种(组合)对机械化收获的适应性,以改进后的随机碰撞法对长江上游区域试验的22个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组合)进行了抗裂角性鉴定。结果表明,抗裂角指数为0.05~0.76,对照品种蓉油18的抗裂角指数为0.16,极易裂;对照品种中双11(常规品种)的抗裂角指数为0.61,为中抗。鉴定出平均抗裂角指数较高的新品种(组合)7个,分别是邡牌油555、万油26、绵油21、庆油8号、内油835、黔油31、德新油97。对抗裂角指数较高的7个新品种(组合)的产量、抗倒伏、抗病等性状进一步进行了分析,筛选出了具有适宜机械化收获性状的庆油8号、内油835、黔油31、万油26,对这4个品种(组合)的产量等性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出适宜甘肃省南部二阴区种植的机械收获甘蓝型中早熟春油菜新品种(系),加快甘肃省油菜机械化收获的推广速度,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于2020年在临夏州和政县结合项目实施开展了南部二阴区春油菜机收新品种(系)筛选试验。试验从高产、抗倒伏、分枝、机械损失等性状对参试品种进行了鉴定筛选,结果表明:陇油杂4号分枝数量少,植株高度适中,主花絮结角数量较多,结角比率最高,损失率较低;青杂5号主茎结角数量多,产量最高,损失率最低。  相似文献   

5.
汉油1618是汉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汉3A与恢复系772R杂交选育而成的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中早熟,适应性广,抗病抗倒抗裂荚,高油高产稳产,植株株型紧凑,适宜机械化作业。于2016年通过陕西省登记。本文作者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并对其栽培技术要点也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机械直播、机械收获对油菜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为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提供技术参考,以重庆市主栽的6个油菜品种为材料,测定机械直播条件下油菜的苗期性状和产量性状,比较机械收获与人工收获的效益。结果表明:播种量为4.5 kg∕hm~2时,‘庆油1号’的苗数、密度最大,生育期最短,菌核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较低,适宜机械化播种。‘渝油28’的人工收获产量最高。‘庆油1号’的机收产量最高,损失量和损失率最低,分别为178.72 kg∕hm~2和6.91%,增加效益最大,适宜机械化收获。油菜对机械化种植的适宜性存在明显的品种差异,选择适宜的品种进行机械种植可获得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合陕南地区全程机械化种植的油菜品种,根据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对品种的特殊要求,特引进13个油菜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秦优28、陕油28、圣光127、华早291、渝油28等5个品种产量高、株高适中、抗倒伏能力强;生育期上秦优28、陕油28、秦油10号稍偏迟但花期较为集中,圣光127、华早291较短,成熟一致性均较好,均适宜作为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品种进行推广;渝油28虽表现出丰产、抗病、抗倒特性,但其花期偏长,成熟一致性较差,不宜作为全程机械化种植品种;其余参试品种均表现产量不突出,也不宜作为油菜全程机械化种植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适宜甘肃种植的早熟高产春油菜品种,从全国引进新育成油菜新品种11个在甘肃省主要春油菜产区民乐县种植鉴定。通过对参试品种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综合比较,结果表明:民乐县油菜品种苗期生育进程差异较大,开花后逐渐缩小;选择千粒重和荚果数较多,而分枝高度较低的品种,更有望获得较高的产量。徽豪油12号和徽豪油10号生育期适中,经济性状良好,折合产量超过了4 500 kg/hm~2,适宜本区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宜陇东地区机械化收获的高产、早熟、矮秆、耐密植酿造高粱品种,在种植密度为15万株/hm2的条件下,对引进的10个酿造高粱品种的物候期、农艺性状及产量进行了大田鉴定.结果表明,吉杂145具有株高适宜、穗柄长、茎秆粗壮、耐倒伏等特点,符合机收酿造高粱品种主要指标要求;同时其成熟早、植株生长整齐、抗病虫性强、穗型紧凑、穗子长、穗粒优势大,产量最高,其产量为9747.74 kg/hm2,极显著高于其他参试品种,较对照品种增产30.06%,应作为机械化收获首选酿造高粱品种在陇东地区推广应用;吉杂168有较高的产量水平和机收相关性状,较对照增产19.68%,可作为机械化收获搭配酿造高粱品种在陇东地区种植;吉杂166、吉杂163和吉糯杂5虽然在机械化收获和诸多农艺性状上有较好的表现,但增产水平较低,引进种植价值不大;其余5个品种均较对照明显减产,减幅为0.44%~30.65%,生产上不再考虑.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征集选取30个玉米新品种,在河南北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区全程机械化生产管理条件下,比较各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从中筛选出高产、优质、抗倒、适宜机械直接收获籽粒的玉米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没有完全符合机收籽粒审定标准的品种。但在参试品种中,迪卡667、MC812两个品种在经济产量上比对照郑单958分别增产3.6﹪、0.9﹪;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分别为27.1﹪、28.7﹪,均低于对照郑单958含水量(31.7﹪);籽粒破损率低;生育期比对照郑单958早熟5天;茎秆坚韧,无倒伏倒折,耐密植。在综合考虑经济产量、农艺性状、适应机械直接收获籽粒要求的基础上得出,迪卡667、MC812两个品种表现出接近或基本适合机械直接收获籽粒的要求,建议在没有培育出完全适合机收籽粒的品种前,可以将迪卡667、MC812两个品种作为机收籽粒品种在一定范围内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1.
3个不同株型鲜食糯玉米适宜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种不同株型鲜食糯玉米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鲜食糯玉米的种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处理设5个密度,副处理设3个品种,调查鲜食糯玉米生育期、株高、穗长和产量等性状。【结果】随着密度的增加,穗长、穗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逐渐减小,秃尖长、株高和穗位高逐渐增加,生育期略有延长。高秆大穗型品种京科糯2000种植密度为48000株/ha时产量最高,达12787.7 kg/ha;矮秆型品种都市丽人种植密度为60000株/ha时产量最高,达10473.0 kg/ha;紧凑型品种玉美头601种植密度为54000株/ha时产量最高,达12214.4 kg/ha。【结论】高秆大穗型品种京科糯2000、矮秆型品种都市丽人和紧凑型品种玉美头601的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48000~54000、54000~60000和54000~60000株/ha。  相似文献   

12.
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早熟油菜品种(组合)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筛选出适宜机械化生产的早熟油菜新品种,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油菜品种(组合)在云南省冬春季半干旱地区罗平县进行品种筛选试验,并从产量、生育期、抗病性、抗寒性、抗倒伏性、经济性状、株型性状等方面对选用的14份供试材料进行考察。结果表明,表现好的品种(组合)有4个,分别是希望988(产量3 555.0 kg/hm2)、18JD003(产量3 396.0 kg/hm2)、云油杂30号(产量3 234.5 kg/hm2)、渝油55(产量3 217.0 kg/hm2),且耐旱性强、生育期适中、抗倒伏、综合农艺性状较好,具有高产、早熟、适宜机械化生产等特点,适合在罗平县旱地及相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油菜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鉴定筛选适合丽水市的油菜新品种(组合)进行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浙油19品种产量居参试品种之首,全生育期225 d,属中熟甘蓝型油菜,熟期适中,植株中等偏高,角果多,每角粒数和千粒重中等,丰产性好,含油量高,品质优,抗病性较好,适应丽水市种植。浙油50品种产量居参试品种第2位,全生育期228 d,属中熟甘蓝型半冬性油菜,熟期适中,株型较紧凑,丰产性较好,含油量高,品质优,宜在丽水市扩大示范种植。其他品种可继续参加区试考察。以期为今后油菜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油菜机械化生产的不断发展,筛选适合汉中地区油菜生产机械化的品种迫在眉睫。试验对15个油菜新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和抗性等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适合汉中地区油菜机械化生产的有荣华油4号、德油杂12、陕油28、沣油737、汉油9号等5个品种,适宜在汉中地区作为油菜直播机收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为鉴定筛选适合丽水市的油菜新品种(组合)进行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浙油19品种产量居参试品种之首,全生育期225d,属中熟甘蓝型油菜,熟期适中,植株中等偏高,角果多,每角粒数和千粒重中等,丰产性好,含油量高,品质优,抗病性较好,适应丽水市种植。浙油50品种产量居参试品种第2住,全生育期228d,属中熟甘蓝型半冬性油菜,熟期适中,株型较紧凑,丰产性较好,含油量高,品质优.宜在丽水市扩大示范种植。其他品种可继续参加区试考察。以期为今后油菜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出适宜机械化收获的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山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山丹县霍城镇沙沟村开展了春油菜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高芥1号主要具有株高矮、抗倒伏、耐裂角特征,同时产量表现也较好,可在山丹县海拔2 200 m左右的油菜种植区域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加快浦城县油菜机收的推广步伐,我们从外省引进多个双低油菜新品种进行丰产性、抗逆性、适宜机收等性状的综合评比,筛选出适宜浦城县种植的高产、适宜机械收割的双低油菜品种。结果表明,在供试品种中中双11号表现最好,每亩产量最高达146.75 kg,比对照油研9号增产11.9%,而且生长势强、高抗倒伏、高抗裂角、抗菌核病、株高、熟期适中,适于机械收割,可在浦城县单季稻区后茬作机收油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充分利用一季中稻区的农田资源,并筛选出适合柳州市中稻区特别是中稻蓄留再生稻区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方法】以花油3号为对照品种,对引进的11个油菜品种进行田间种植观察。分小区种植,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观察测定农艺性状、菌核病发病率、抗倒性和产量等性状。【结果】参试油菜品种的成熟期均较对照迟,全生育期也均较长。除美国油王999成熟期长势不一致外,其余品种苗期、抽薹期、成熟期一致性均较好。川油18号、中双8号和美国油王999抗倒性强,其余品种抗倒性较弱或中等。川油18号和川审油41号千粒重较高,分别为4.06和3.87 g。产量较高的品种有川油18号、国审豫油5号、绵油杂11号、川审油41号等。【结论】川油18号、绵油杂11号、川审油41号、国审豫油5号、中油杂8号等5个参试品种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柳州市中稻区冬季种植油菜推广或备选品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充分利用一季中稻区的农田资源,并筛选出适合柳州市中稻区特别是中稻蓄留再生稻区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方法】以花油3号为对照品种,对引进的11个油菜品种进行田间种植观察。分小区种植,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观察测定农艺性状、菌核病发病率、抗倒性和产量等性状。【结果】参试油菜品种的成熟期均较对照迟,全生育期也均较长。除美国油王999成熟期长势不一致外,其余品种苗期、抽薹期、成熟期一致性均较好。川油18号、中双8号和美国油王999抗倒性强,其余品种抗倒性较弱或中等。川油18号和川审油41号千粒重较高,分别为4.06和3.87g。产量较高的品种有川油18号、国审豫油5号、绵油杂11号、川审油41号等。【结论】川油18号、绵油杂11号、川审油41号、国审豫油5号、中油杂8号等5个参试品种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柳州市中稻区冬季种植油菜推广或备选品种。  相似文献   

20.
机收型油菜宁杂油11号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宁杂油11号油菜分枝位较高,适合机械收获,且丰产性、适应性及综合抗性较好,该品种在六安市裕安区乃至周边地区播种适宜密度为45万株/hm2,产量结构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