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选用4个海岛棉品种,研究了黄河流域种植条件下,海岛棉整个发育进程中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a+b含量和叶绿素a/b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不同材料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叶绿素a+b含量和叶绿素a/b值的变化规律相似,叶绿素a含量表现为现蕾期最高,现蕾至花铃期下降,并达到最低,然后又上升;叶绿素b含量和叶绿素a+b含量表现为整个棉花生育期呈现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花铃期;叶绿素a/b值的变化规律为6月18日至7月20日缓慢升高,然后下降,在8月6日花铃期最低,然后升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枣树叶片叶绿素年变化规律,以甘肃沿黄灌区23个枣树品种为材料,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研究了枣树不同生育期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b值的变化问题。结果表明,在枣树整个生育期,不同品种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的变化趋势相同,从展叶期(5月10日)到枣晚熟期(10月9日),叶绿素含量不断增加,而叶绿素a/b值呈缓慢下降趋势;23个枣树品种叶片叶绿素a、b及总量(a+b)的年平均含量分别为3.336~4.986、0.798~1.506mg·dm~(-2)和4.134~6.489mg·dm~(-2),a/b的比值为3.306~4.192。所有供试枣树品种中蜂蜜罐枣和晋赞大枣的叶绿素含量较高,而新郑早红枣和小梨枣的叶绿素含量较低。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枣树品种在不同生育期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和叶绿素a/b比值均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P0.05),叶绿素含量受品种遗传特性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3.
以中棉所92(CCRI-92)和中棉所60(CCRI-60)为材料,开展南疆膜下滴灌棉花不同灌水量对棉花叶绿素影响的田间试验,分析不同灌水量处理棉花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叶绿素总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棉花整个生育期,采用不同的灌水量灌溉,各处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及其叶绿素组成比例不同。水分胁迫初期,由于棉花自身抗逆系统的保护,叶绿素含量出现小幅度增加。生育后期,严重的干旱会造成叶绿素分解,植物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水分胁迫程度越严重,叶绿素含量下降趋势越明显,但不同品种棉花在水分胁迫后与对照组相比,叶绿素含量产生显著差异的时期不同。  相似文献   

4.
短期水分亏缺对百棉1号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根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914-2915,2923
[目的]了解干旱胁迫下棉花的叶绿素含量变化,为棉花的灌溉提供理论数据。[方法]以百棉1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浇水后干旱处理12 d,测定各处理土壤含水量,及叶片叶绿素含量。[结果]百棉1号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随干旱的持续,呈现先缓慢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叶绿素a、叶绿素a+b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峰值出现在第6天,叶绿素b含量峰值在第4天;叶绿素含量a/b值在4 d时先轻微下降,然后迅速上升,在8 d时达到峰值,然后下降。[结论]短期水分亏缺时,在第6天土壤水分含量约为4%时,棉花的叶绿素开始降解,是干旱缺水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早熟棉花新材料生理指标动态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生产上推广的早熟棉花新品种"中棉所50"、"中棉所64"作对照,研究了5份早熟棉花新材料不同生育期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开花期较高的可溶性蛋白含量,花铃期较高的可溶性糖,吐絮期较高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以作为材料选择的指标,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只适宜作逆境胁迫程度的参照。  相似文献   

6.
超高产水稻品种叶绿素变化规律研究初报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对3个产量水平不同的水稻品种叶绿素含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高产品种沈农606和高产品种辽粳294在整个生育期内叶绿素含量都高于秋光,特别是在生育后期叶绿素含量下降迟缓,成熟时明显高于秋光,但其叶绿素a/b值始终低于秋光。沈农606和辽粳294齐穗后积累的干物质较多,且产量高于秋光,可能与它们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较低的叶绿素a/b.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干旱胁迫对针叶树种幼苗生长的影响,以华北落叶松和油松的2年生幼苗为材料进行大田干旱胁迫模拟试验,通过对比干旱胁迫下针叶中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的含量、叶绿素a/b值以及根系活力的变化,探究不同干旱胁迫强度对华北落叶松和油松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华北落叶松的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绿素a+b的含量在干旱胁迫下呈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叶绿素a/b的值在干旱胁迫下不断减小;而油松的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绿素a+b的含量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叶绿素a/b的值在较小范围内波动。(2)华北落叶松和油松的根系含水率在干旱胁迫下不断下降,根系活力先增强后减弱。(3)在干旱胁迫下,华北落叶松的叶绿素a+b含量与其根系活力之间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油松的叶绿素a+b含量随根系活力增大而呈现增加趋势,但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经过综合分析并结合植物的抗旱性表现,得出华北落叶松幼苗对干旱胁迫的敏感程度远大于油松,其适应性和抗旱性相比于油松较弱。  相似文献   

8.
盐碱胁迫对油用向日葵种子发芽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培养和大田试验分别研究了盐碱胁迫对油用向日葵种子发芽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碱水、盐水和自来水浸泡的种子最终发芽率分别为45%、55%、62%.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无论碱地还是盐地油用向日葵叶绿素含量不施氮磷肥时值最低,且在整个生育期变化趋势为:三对叶期到现蕾期叶绿素含量有较大幅度的降低,现蕾期在整个生育期叶绿素含量整体最低,开花期到成熟期又有所增加,且叶绿素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磷肥用量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小豆植株叶片功能期长短表现为植株中部>植株下部>植株上部,主茎叶片>分枝叶片;叶片叶绿素含量(a、b、a+b、a/b值)较高的部位表现在:幼苗期第1节,分枝盛期第5、6节,开花期植株中上部,鼓粒期植株顶部;单一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高峰值出现的时间随其着生节位的提高而推迟,中下部叶呈单峰曲线变化,中上部叶呈双峰或多峰曲线变化;全株一生叶绿素含量呈三峰曲线变化,始花期含量最高,达4.06+10~(-2)mg/cm~2;摘除上部或下部叶片,残留绿叶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增加,摘除中部叶片,残留绿叶的叶绿素含量比对照减少,摘除全部花朵,绿叶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将大幅度地增加,从而延长了功能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杂交棉康地4036及其对照品种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盛花期,康地4036在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率的全天日变化曲线均呈现出单峰型曲线,但峰值出现的时间上存在差异,胞间CO2浓度总体上呈倒"V"字形,说明康地4036是一个耐旱、高光效品种;而两个对照品种新海21号和中棉49号除了胞间CO2浓度外,均表现出了双峰型曲线,有光合"午休"现象,而胞间CO2浓度日变化则呈现出不规则状态,另外,参试材料的Pn和Tr在盛花期曲线高度明显大于蕾期;叶绿素含量结果显示:康地4036及其对照在整个生育期内,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即呈现出先递增后递降的趋势,只是不同的品种在叶绿素含量峰值出现的时间、峰值的大小及曲线的整个高度变化上存在着差异,叶绿素a/b是随着生育进程而逐渐下降的.  相似文献   

11.
河南主栽小麦品种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15个河南主栽小麦品种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水分条件叶绿素含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不同小麦品种Chl a/b比值变化规律有较大差异,但灌浆期不同小麦品种干旱处理的Chl a/b比值均达到最小,花期不同小麦品种灌溉处理的Chl a/b比值最小。花期水分胁迫下小麦品种的Chl a/b比值较同一时期灌溉处理Chl a/b的比值大,灌浆期干旱处理的Chl a/b比值均小于相应灌溉处理的小麦Chl a/b比值。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抗虫棉叶片光合特性和内源保护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个转基因抗虫棉及其受体品种的生长发育特点和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7月8日以前,转基因抗虫棉的光合强度和叶绿素含量低于其受体品种,从7月8日~26日,转基因抗虫棉的光合强度和叶绿素含量高于其受体品种;7月26日以后,转基因抗虫棉的光合强度和叶绿素含量递减速率高于其受体品种.研究结果还表明,转基因抗虫棉抗环境胁迫能力差,容易早衰,全生育期内,其MDA含量均高于其相应的受体品种,SOD、POD和CAT酶活性均比其受体品种低.  相似文献   

13.
膜下滴灌棉花不同基因型叶绿素荧光特性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膜下滴灌条件下,使用Li-6400光合测定系统研究了7个棉花品种主要生育期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荧光参数(Fm、Fo、Fv/Fm、Fv/Fo 、qP、NPQ)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基因型棉花光合特性在不同生育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1)11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基因型间棉花功能叶光合速率在各生育期均存在显著差异;(2)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Fv/Fo在盛蕾期、初花期、盛花期存在显著差异,qP、NPQ在盛蕾期、盛花期、铃期存在显著差异;(3)Fv/Fm、Fv/Fo与经济性状的相关程度有相似的变化趋势,但相关性均不显著,qP、NPQ与单铃重的相关性达到0.05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以国审棉花新品种百棉1号和耐盐棉花品种中棉所44为试材,设置浓度分别为0.0%(对照)、0.4%、0.8%、1.2%的NaCl溶液处理3片真叶幼苗,研究其在盐胁迫下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ATP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以确定耐盐品种中棉所44与百棉1号的苗期ATP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差异所在.结果表明:①两品种的ATP酶活性有不同的变化特征,百棉1号波动较大,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而中棉所44波动较小,盐胁迫12 d后呈上升趋势.②两品种的叶绿素含量也有不同的变化特征,在0.4%浓度的盐胁迫下,两品种的叶绿素a含量变化趋势一致,先下降后升高并恢复到对照水平;在0.8%与1.2%的盐胁迫下,百棉1号的不同组分的叶绿素含量一直呈下降趋势,而中棉所44先下降然后趋于稳定;同时两品种叶绿素组分比例降解速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可以把ATP酶活性与叶绿素含量作为耐盐材料筛选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common maize synthetic rate(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were probed by sweet maize, waxy maize, high starch maize an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leaf area index (LAI), chlorophyll a content, chlorophyll b content,photo-PR) showed single peak curve at the whole growth stage. The stages of peak were differen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varieties. NEAUS4 had the lowest peak and while SIDAN 19 had the highest among all stages. Ratio of chlorophyll a to b was low at seedling stage, reached the peak atjointing stage and then declined. SIDAN 19 had the lower level at the last stages.  相似文献   

16.
冬、春灌的棉田,一般都能满足棉花发芽、出苗和苗、蕾期发育的需水量。春旱年份,高密度棉田、早熟品种先显旱。地膜覆盖有明显的保墒提墒作用。花铃期棉田需水量最大,常年气候条件下,需补充灌水70~80立方/亩,这是增产的关键措施之一。地膜棉田、早熟品种需水高峰期明显提前。吐絮期棉田一般不需灌溉,但个别秋旱年份,初絮期灌溉对创高产有利。在春旱情况下,提倡蕾期蓄水灌溉,但要注意控制徒长。  相似文献   

17.
陆地棉与海岛棉抗氧保护酶差异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用7份陆地棉、4份海岛棉为试材,比较了陆地棉和海岛棉不同发育阶段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差异性。结果表明,海岛棉和陆地棉的SOD有不同的变化规律;评价SOD关键时期是花铃期以后。陆地棉的CAT活性不同材料有不同规律,评价关键期和材料直接相关;4份海岛棉材料的CAT有一致的变化规律,均在7月20日出现高峰,建议评价关键期为始花期;海岛棉和陆地棉的POD活性表现略有差异,评价陆地棉和海岛棉关键期为吐絮期。通过对抗氧保护酶活性的研究从而为海岛棉改良陆地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