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优质弱筋小麦适合制作饼干、糕点和南方馒头等食品,也是麦通等膨化食品和酿酒的优质原料。四川麦区是我国弱筋小麦优势产区,其生态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适宜弱筋小麦的生产。但目前生产上可供农户或企业选择的既抗病又高产优质的弱筋小麦品种不多。缺少专用品种和配套技术,以及产业化开发滞后是四川弱筋小麦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绵麦112是新育成的优质弱筋小麦品种,为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本文介绍了绵麦112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品质和抗病性以及高产示范情况;重点总结了优质弱筋小麦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指导弱筋小麦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对淮滨县发展弱筋小麦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滨县是豫南沿淮优质弱筋小麦生产核心区。概述了淮滨县发展弱筋小麦的自然条件优势和技术基础,阐述了淮滨县弱筋小麦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并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淮滨县发展优质弱筋小麦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弱筋小麦产品质量,文章探索出一整套优质弱筋小麦大田生产技术规程,以期指导优质弱筋小麦大田高产栽培,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4.
从种植面积、产量和品质等方面分析了目前黄淮地区优质弱筋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优质弱筋小麦全程绿色保优栽培技术提质增效,包括精选品种、绿色田间管理技术、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收获与贮藏加工等技术,黄淮地区优质弱筋小麦科学防灾减灾,保证优质优价。  相似文献   

5.
束林华  陈震 《农家致富》2010,(16):32-33
三、弱筋小麦品质调优技术 1.技术概述 我省沿江、沿海等地区特别适合优质弱筋小麦生产,是我国最大的弱筋小麦优势产区。根据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采取半精量播种、控氮前移等关键措施,实现产量和品质的协调提高。  相似文献   

6.
阜阳市优质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阜阳市优质小麦生产现状及总体思路,重点介绍了阜阳市优质强筋小麦和优质弱筋小麦标准化生产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优质专用小麦的需求量呈不断增长趋势,优质专用品种缺乏和种植不足戚为我国目前小麦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改善我国小麦生产品质结构,国家制订了《全国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重点发展优质强筋和弱筋小麦.稳定发展中筋小麦。长江下游以江苏为主体的淮河以南地区及皖豫鄂接壤地区.由于降水量多.自然条件不利于小麦籽粒蛋白质和面筋等的形成.但对弱筋小麦的生产相对有利.是弱筋小麦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而弱筋小麦在栽培技术上与中筋、强筋小麦有很大的差异,产量和品质难以协调。本文总结了扬麦15的选育过程,研究了密度、氮肥用量和运筹比例对其产量与籽粒品质的调控作用.为其优质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据农业部《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发展规划》和《江苏省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我市被列为弱筋小麦优势发展区域。推广弱筋小麦品种、建设弱筋小麦生产基地、推进弱筋小麦产业化经营是新时期我市小麦生产发展方向,也是提高小麦种植效益的必然选择。1发展优势1  相似文献   

9.
郑州市优质小麦精细化农业气候区划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指导农民合理安排小麦生产,防御灾害、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和品种遗传潜力,实现优质小麦的高效生产,在对郑州市优质小麦生产现状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小麦生育期间的气候特点,同时考虑主要气象灾害及病虫害,地形地貌特征、土壤质地、灌溉条件、种植结构等因素,根据优质小麦生产对气象条件的要求,确定了优质小麦的气候区划指标,采用GIS技术将郑州地区优质小麦种植划分为强筋小麦适宜种植区、强筋中筋过渡区、中筋小麦适宜种植区和中筋弱筋过渡区四个区,并根据现代农业生产特点,针对不同的小麦适宜种植区提出相应的生产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试验、示范、检测,表明淮安地区盱眙县大部和金湖县南部的低丘陵地区可以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弱筋小麦,并提出优质弱筋小麦调优栽培技术要点,对指导和促进淮安市优质弱筋小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弱筋专用小麦发展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伟  王汝利  袁秋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3,31(5):899-899,901
分析了弱筋小麦在我国及江苏省小麦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及扬州市发展优质弱筋专用小麦的有利条件 ,提出了发展弱筋专用小麦的主攻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该文详细介绍豫南弱筋小麦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明确了豫南弱筋小麦耐湿抗病优质高效生产的土壤选择、品种选用、种子处理、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等栽培技术要点。提出在病虫害综合防控中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原则,综合利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防治技术,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该技术适用于豫南麦区弱筋小麦优质高效生产,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驻马店市的优质专用小麦的快速发展和确保生产出来的专用小麦符合国家质量标准,选用强筋小麦郑麦9023、中筋小麦豫麦18、弱筋小麦豫麦50,按不同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划分不同生态区域,通过设计不同施肥量和施氮方式试验,分析驻马店市不同类型优质专用小麦的适宜种植区域。结果表明,区域Ⅰ是弱筋小麦的最适宜区,是中筋小麦的次适宜区;区域Ⅱ是中筋小麦适宜区,是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的次适宜区;区域Ⅲ是强筋小麦和中筋小麦的适宜区。  相似文献   

14.
江苏作为全国最大的弱筋小麦优势产业区,发展弱筋小麦生产和培育新品种具有独特的优势。为寻求弱筋小麦品种的突破,分析了弱筋小麦品质随着品种和种植环境改变而变化显著,蛋白质与湿面筋含量偏高且年度间不稳定,优质与高产等江苏弱筋小麦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就弱筋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出了选育弱筋品质标准高且指标较稳定的品种,迅速推广利用溶剂保持力(SRC)等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小麦是固始县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万hm~2。种植效益不高是近几年固始县小麦生产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此,发展特色小麦产业,走质量效益农业之路,是改变固始县小麦低效现状的有效措施。固始县地处淮南,适宜发展优质弱筋小麦。根据固始县农业生态条件,发展优质弱筋小麦,须采取以下栽培管理技术。一、优选品种,合理布局优质弱筋小麦栽培,要根据当地农业生态环境条件、产销情况合理选用品种。选用的品种应经过国  相似文献   

16.
罗山县是农业大县,粮食作物生产以小麦、水稻为主。罗山县处于我国划分的弱筋小麦生态适宜区,是农业农村部区划的我国长江中下游弱筋小麦产业带,自然生态条件有利于弱筋小麦生产。基于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河南省“四优四化”优质(弱筋)小麦示范推广县,罗山县踏实践行“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精神,在农业产业发展中,努力适应小麦市场新需求,发展优质小麦生产,坚决做好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17.
沿江、江淮地区是国家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的弱筋小麦优势产区,本地区具有弱筋小麦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土、温、光、水等资源,弱筋小麦育种科研单位集中,已育成一批符合国家优质弱筋小麦标准的优良品种,对小麦生产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既受遗传因素控制,也受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影响.有关氮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较多,但多数侧重于中筋或强筋小麦,对弱筋小麦的研究不多.沿江、沿海地区是全国弱筋小麦优势生产区域,为加快弱筋小麦在沿江、沿海生产优势区域的推广应用,组装、配套弱筋小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2002年在高沙土地区以“宁麦9号”为材料,开展了氮肥用量及运筹对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的试验。  相似文献   

19.
弱筋小麦是指用来制作饼干、蛋糕、糕点类食品的专用小麦,要求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低,筋力弱。与强筋小麦相比,河南省弱筋小麦的产业化发展水平明显滞后。本文分析了河南省弱筋小麦产业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就今后的发展提出建议。从发展现状看,河南省研究、生产、加工弱筋麦的全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但在弱筋小麦品种选育、栽培技术、规模化生产、优质优价、精深加工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在分析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借鉴河南省强筋小麦发展经验,提出加快河南省弱筋小麦发展的几点建议:加强品种选育、深入研究高产优质栽培技术、壮大弱筋小麦商品粮基地、加强弱筋粉加工利用研究、培养龙头企业等。  相似文献   

20.
弱筋小麦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2005年我县承担实施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项目、国家“十五”第二批商品粮基地“优质弱筋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及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无公害饼干小麦产业化”,为进一步筛选适合我县的优质弱筋小麦新品种(系),2002、2003年秋播,我县在有关单位指导下,对引进的弱筋小麦新品种(系)进行种植对比试验,比较其综合性状以及在我县的适应性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