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霉饲料中毒是由饲料中霉菌毒素引起的以全身出血、消化机能紊乱、腹水、神经症状等为临床特征,以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胆管和肝细胞增生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中毒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雏鸡实验性硒中毒的病理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日龄雏鸡实验性急性硒中毒的病理组织学变化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给药剂量增加,雏鸡出现急性中毒症状,病理剖检变化以胃肠道出血及心、肝、肾等器官变性、坏死及出血为主;病理组织学变化以肝、心、肾、肺、脑等器官实质细胞变性、坏死及组织内充血、出血与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超微病理变化表现为肝细胞、心肌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核形不规则,染色体分布不均匀,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内质网扩张。  相似文献   

3.
家兔氟中毒的病理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家兔分别灌服 2mg/kg,5mg/kg,1 0mg/kg ,的氟化钠 ,成功复制出家兔亚急性氟中毒的模型。试验家兔于 6~ 1 0d内死亡。其剖检主要病变为心肌质地变软 ,心肌、肝脏表面有部分淤血和轻度出血 ;肾脏被膜易脱落 ,肿胀和部分出血 ;胃肠粘膜易脱落或出血 ;可视粘膜苍白等症状。其病理组织学变化为肝细胞空泡变性、颗粒变性 ,局部坏死 ,核溶解、消失 ,部分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肾小球肿胀出血等变化  相似文献   

4.
<正>鸡流感发病后,不论是高致病型或是低致病型对生殖系统造成的损害都是相近的。比如,卵巢的充血、出血、变性退化,卵泡的变形、紫葡萄样的出血、坏死、发育停止和变性,有的液化,成熟卵黄的树枝状充血、出血、破裂、凝固成块并引发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的充血、水肿、出血发炎、增粗增厚,  相似文献   

5.
通过病理剖检、病理组织学及电镜负染观察等方法对来自山东、河南等地的15只表现典型新城疫症状的发病鸵鸟的死亡原因进行系统研究分析。病理剖检可见发病鸵鸟全身广泛性出血,其中以消化道黏膜出血为主;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其病理特征以消化道黏膜出血,细胞变性、坏死、脱落为主,同时伴发心肌纤维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颗粒变性,脾脏和肺脏充血、出血以及其头颈部的水肿,淋巴组织的坏死等病理变化。电镜负染观察可见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直径200~500 nm,具有明显纤突的典型副黏病毒粒子。以上试验结果证实鸵鸟的死亡原因为新城疫病毒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6.
对兔一种新细菌病自然发病死亡的16只兔进行系统的剖检变化及病理学观察,结果发现,该病的病理学特征主要为心脏淤血、出血,心肌纤维断裂、溶解,心肌细胞空泡变性。肝脏淤血、出血、质脆,有坏死灶,肝细胞颗粒变性、空泡变性以至坏死。肺脏气肿、出血肠道淤血、出血肠粘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肾、脾、膀胱、脑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研究结果表明,在肝脏、肺、肠组织切片中可见有多量的圆形(0.4μm左右)具有折光性的小球菌。  相似文献   

7.
<正>黄曲霉毒素主要引起动物干细胞变性、坏死、出血,胆管和干细胞增生。临床上以全身出血、消化机能紊乱、腹水、神经症状等为特征。黄曲霉菌广泛存在于霉变花生、玉米及谷物中,大多数黄曲霉是不产  相似文献   

8.
《畜牧与兽医》2014,(9):84-86
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100 mg/kg亚硒酸钠,连续14 d饲喂雏鹅,观察硒中毒的临床表现、病理剖检变化和组织学变化,同时测定主要组织中硒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日粮中硒浓度的增加,雏鹅出现以采食减少、体重增重缓慢、呼吸困难甚至死亡的急、慢性中毒症状,以胃肠道出血及心、肝、脾、肾等器官变性、坏死及出血为主的病理剖检变化,以及以心、肝、脾、肾、胸肌等器官实质细胞变性、坏死及组织内充血、出血与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的组织学变化。而组织中硒含量一般随着日粮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猪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于采食了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谷物或饲料而引起的,主要以肝脏受到损害从而引起的肝脏变性、坏死、出血等特征的中毒性疾病。  相似文献   

10.
以7日龄肉仔鸡为试验动物,在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氟苯尼考(200、400、800、2000 mg/kg饲料(以氟苯尼考计)),对试验性氟苯尼考中毒的肉仔鸡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组织病理学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氟苯尼考中毒肉仔鸡表现腹泻,采食量减少,饮欲增加,腿无力,跗关节着地,站立不稳。剖检可见病鸡肠道大部分充血、出血,肝脏严重肿大,变性、坏死,呈土黄色,肾脏肿大、出血,腹腔有大量积液;病理组织学变化可见肝、肾等颗粒变性、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11.
鲤鱼急性喹乙醇中毒的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试验对鲤鱼进行了喹乙醇急性中毒的病理学研究。喹乙醇对鲤鱼 (60± 5g)口服给药的LD50 为 :32 4 9 4mg/kg体重。中毒鱼表现出特征性的“应激性出血症” ,鳍条基部、嘴部和腹部充血、出血发红 ,肠道排出白色半透明粘液便 ,临死前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病理组织学上 ,肝脂肪变性或水泡变性及凝固性坏死 ,肾上腺空泡变性 ,肠呈卡他性肠炎 ,肾小管上皮细胞、心肌纤维空泡变性 ;鳃小片水肿 ,上皮增生、变性、坏死和脱落。超微结构上 ,心肌、肝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线粒体肿胀 ,嵴断裂、溶解 ,肝细胞内糖原颗粒减少。中毒早期肠上皮微绒毛断裂 ,脱落 ,随着病程的发展肠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  相似文献   

12.
对尤氏泰勒虫人工感染的绵羊进行了病理学观察。主要的组织病变:淋巴结充血、出血及淋巴窦网状内皮细胞增生;肺脏出血,间质淋巴细胞和网状细胞增生,肺泡隔增厚;肾小球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淋巴网状细胞灶状积累,甚至形成结节;心肌细胞变性、坏死,染色不均;肠道固有膜明显充血、出血;肝细胞颗粒变性,有散在细胞坏死,汇管区和小叶间有淋巴网状细胞增生;瘤胃黏膜下层有散在性出血,肌层见灶状出血。  相似文献   

13.
2010年,在中国南方主要养鸭地区的产蛋鸭发生了一种导致产蛋严重下降的疫病。主要表现为卵泡变性、变形、出血和破裂,脾脏出血、肿大甚至破裂出血和心肌坏死。在蛋鸭开始发病不久之后,大量的雏鸭和青年鸭也发病,以站立不稳,倒地不起等神经症状为主。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动物感染新孢子虫后对各组织器官的影响,试验采用新孢子虫Nc-1株腹腔注射人工接种5周龄的SD大鼠,出现症状后分别采取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脑和心脏制作常规石蜡切片,通过H.E.染色观察感染新孢子虫后各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结果表明:显微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切片有淤血、坏死灶,肝细胞变性;脾脏出血;肺脏出血、淤血、水肿,肺泡壁增厚;肾脏出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脑充血、水肿,神经元变性坏死;心肌纤维间血管充血。说明大鼠感染新孢子虫后会引起各组织器官不同程度的损伤及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5.
猪瘟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疾病,是严重危害我国养猪业的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任何季节均可发生,各种途径都能传播,自然条件下以消化道传播为主.其典型特征为高热稽留,白细胞减少,全身有出血病灶,小肠管壁变性引起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  相似文献   

16.
2010年,在中国南方主要养鸭地区的产蛋鸭发生了一种导致产蛋严重下降的疫病。主要表现为卵泡变性、变形、出血和破裂,脾脏出血、肿大甚至破裂出血和心肌坏死。在蛋鸭开始发病不久之后,大量的雏鸭和青年鸭也发病,以站立不稳,倒地不起等神经症状为主。本病发病率高、传播迅速、发病范围极广,给蛋鸭和种鸭养殖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正>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以高热、出血、繁殖障碍为特征的致死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高热稽留和小血管壁变性引起各器官的广泛性出血、梗死和坏死等,被OIE确定为A类15种法定传染病之一,是我国养猪  相似文献   

18.
猪瘟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致死性疾病,其特征为高热稽留,白细胞减少,全身有出血病灶及小肠管壁变性引起的广泛出血、梗塞和坏死等。本病自然  相似文献   

19.
鸭病毒性肝炎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鸭病毒性肝炎自然病例的病理学研究,表明病鸭死亡后多呈角弓反张姿势。剖检以肝肿大、土黄色并有出血斑点为主要特征,且胆囊扩张,脾脏多呈灰白色;主要组织学病变为肝呈变质性肝炎,表现为肝弥漫性空泡变性,局灶性坏死和出血。脑水肿,包括脑小血管周围水肿,神经细胞水肿。脾脏发生坏死性脾炎。胰腺、心肌、骨骼肌等组织间质水肿及实质细胞水泡变性。胸腺、胰腺、法氏囊均有坏死灶。结果表明,鸭病毒性肝炎是雏鸭的一种急性败血症。  相似文献   

20.
小熊猫犬瘟热继发大肠杆菌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理学诊断心外膜疏松、水肿,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出血,心肌纤维变性,肌横纹不清,胞浆均质红染。肝小叶中央静脉扩张瘀血,肝细胞体积增大,发生“气球样”病变,严重者发生破裂溶解,肝窦扩张瘀血。脾窦扩张瘀血、出血,白髓发生凝固性坏死。肺支气管上皮变性、坏死、脱落,管腔和肺泡腔内充满大量黏液和各种细胞,在部分上皮细胞的胞浆内可见嗜酸性的球形包涵体。肺泡壁增厚,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肾小球肿大,网状内皮细胞增生,肾小囊内充满红细胞和浆液。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发生颗粒变性,甚至坏死。间质内可见局灶性的出血和炎症细胞的浸润,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