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四川规模化奶牛场患腐蹄病的奶牛蹄部分离坏死梭杆菌,采用常规实验室检测方法对其进行分离鉴定,并进行坏死梭杆菌分离条件、保存条件、实验动物致死和感染试验以及药敏试验。结果:不同的分离方法导致坏死梭杆菌的分离率不同,坏死梭杆菌在不同的保存条件下存活时间不同;攻毒后死亡小鼠注射部位形成脓肿;绵羊蹄部感染坏死梭杆菌后蹄部灌脓,形成脓肿;药敏试验表明坏死梭杆菌对林可霉素、洁霉素、强力霉素、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头孢唑啉高度敏感,对头孢拉定、青霉素中度敏感,对卡那霉素、氧氟沙星、四环素、链霉素耐药。  相似文献   

2.
坏死梭杆菌QL03株绵羊感染模型的建立及免疫保护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坏死梭杆菌是奶牛腐蹄病的重要致病菌。用奶牛源坏死梭杆菌QL03分离株以不同浓度菌量感染绵羊蹄部,通过观察绵羊蹄部感染情况、病理变化和动物回归试验,建立了坏死梭杆菌分离株绵羊感染模型。并通过绵羊免疫保护性试验验证了绵羊作为奶牛源坏死梭杆菌QL03分离株动物模型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研究坏死梭杆菌有效的疫苗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正>梅花鹿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鹿业生产的慢性传染性疾病,一般多由皮肤和黏膜的伤口感染引起,蹄部常为原发病灶,又称腐蹄病。2013年9-10月长春市双阳区某梅花鹿养殖户所饲养的153头梅花鹿有9头先后发生了一种以跛行、蹄部坏死破溃为特征的传染  相似文献   

4.
动物腐蹄病防治新技术和新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物腐蹄病又称动物坏死细菌病(Necrobacteriosis),是危害牛、羊、驯鹿和猪等动物至关重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它是以动物蹄部组织的化脓坏死性分解、腐败恶臭和角质形成受到破坏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绵羊腐蹄病(蹄间腐烂)感染性极强。倘若动物抵抗力下降,常并发蹄冠蜂窝织炎、化脓腐败性蹄皮炎、系部皮炎和败血病等。此病国内外流行均较广泛,给养殖业带来莫大经济损失。1 发病病原体的新确认近年俄学者西多尔丘克等研究确认,牛和绵羊腐蹄病的主要病原体是坏死梭杆菌(Fusobacteriumnecrophorum)和节…  相似文献   

5.
<正>蹄病是奶牛饲养过程中常见的3大疾病之一,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会降低奶牛生产性能,增加奶牛淘汰率,给奶牛养殖户带来损失,严重危害着奶牛业的发展。1病因分析1.1病原微生物侵袭奶牛腐蹄病的主要病原体是坏死杆菌和节瘤拟杆菌。坏死梭杆菌能分泌透明质酸酶,节瘤拟杆菌能分泌水解蛋白酶,生成酶  相似文献   

6.
羊腐蹄病是由于受到节瘤拟杆菌和坏死梭杆菌的感染后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病羊蹄部的蹄冠、蹄匣以及蹄间隙出现溃烂、病羊行走困难和跛行等。本文介绍了羊腐蹄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可对患蹄部进行药浴,对发病较急的病羊,需要防止发生败血症,并及时使用青霉素和链霉素等抗菌素进行全身治疗,根据病情情况还可以配合使用强心或解毒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随着舍饲奶牛业的快速发展,牛坏死杆菌病的发病率电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给奶牛养殖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该病是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蹄部、皮肤、消化道黏膜坏死为特征,一般多见于5∽10月份。  相似文献   

8.
正肉牛肢蹄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尤其是种公牛容易发生。病牛发生肢蹄病后,主要表现肢蹄跛行、蹄裂以及蹄变形,如果出现明显的跛行、站立困难,会对机体爬跨、采精造成明显影响。当病牛症状严重且无法逆转时,如发生严重的骨裂、骨折以及腐蹄病等,只能作淘汰处理。1病因分析1.1病原因素肉牛发生肢蹄病主要是由于感染病原菌,且多种病原菌都能致病。从大部分病牛患处可分离得到的病原体主要有坏死杆菌、结节状类杆菌、脆弱类杆菌以及产黑色素类杆菌。  相似文献   

9.
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各种哺乳动物和禽类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据文献记载:绵羊和鹿的坏死杆菌多侵害蹄部,俗称腐蹄病;马多侵害四肢下部及系部;猪的坏死杆菌病有四种类型:即坏死性口炎、坏死性鼻炎、坏死性胃肠炎和坏死性皮炎。2004年在某猪场的肥猪中发现了耳、蹄、皮肤均受侵害的坏死性病变。根据临床症状及细菌学检验结果,诊断为猪的皮肤型坏死杆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坏死杆菌病是各种家畜、家禽和野生动物共患的传染病。我国目前以马、牛、羊和猪发病较多,危害较大。1病的发生和传播病原体为坏死梭杆菌。也有资料证实,牛、羊、鹿等反刍动物腐蹄病的病原体主要为节瘤拟杆菌。该两种细菌都严格厌氧,易在有坏死组织或感染需氧菌的创伤内繁殖。坏死梭杆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如健康动物的粪便,被污染的土壤以及畜栏内的垫草上,均可发现。病畜则通过病灶分泌物和坏死组织污染周围环境。病畜和带菌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  相似文献   

11.
羊腐蹄病是由坏死梭形杆菌和结瘤偶蹄杆菌感染而引起的以局部组织发炎、坏死为特征的一类传染病,因常侵犯蹄部,故称腐蹄病. 1 发病原因 主要是圈舍和运动场不洁、潮湿,使蹄部长期处于污泥粪尿中,蹄叉角质长期受到浸泡使角质软化;饲料中钙、磷不平衡,致使羊的蹄部角质疏松,经粪尿、雨水浸泡后,局部组织软化;患羊被石子、铁屑、玻璃碴等损伤蹄部;蹄冠与角质层裂缝感染病菌而发病.  相似文献   

12.
羊腐蹄病是由坏死梭形杆菌和结瘤偶蹄杆菌感染而引起的以局部组织发炎、坏死为特征的一类传染病,因常侵犯蹄部,故称腐蹄病。  相似文献   

13.
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各种哺乳动物和禽类都能感染的慢性传染病。据文献记载:绵羊和鹿的坏死杆菌病多侵害蹄部,俗称腐蹄病;马多侵害四肢下部及系部;猪的坏死杆菌病有四种类型,即坏死性口炎、坏死性鼻炎、坏死性胃肠炎和坏死性皮肤炎。并进一步将坏死性皮炎分为干性与湿性两种。一九七五年七月在某猪场发现了耳、蹄、皮肤均受侵害的坏死性病变。根据临床症状及细菌学检验结果,诊断为干性皮肤型坏死杆菌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鹿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的鹿科动物的慢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多种组织坏死 ,尤其是皮肤、皮下组织和消化道粘膜 ,在内脏可形成转移性坏死灶。该种病原菌可继发于其他病原感染或与其混合感染。据调查分析 ,因感染坏死杆菌病而死亡的鹿的数量占死亡总数的 3 8% ,给茸鹿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黑龙江省阿城市平山镇某私人鹿场于 8月末个别鹿只发生蹄部疾病 ,经综合诊断 ,确诊为坏死杆菌病。1 临床症状患鹿跛行 ,患蹄不敢负重 ,厌立喜卧 ,病初局部有痒感 ,经常啃咬、摩擦 ,病变部位脱毛 ,炎性渗出 ,皮肤变白。形成覆有干痂的结节 ,触之硬固…  相似文献   

15.
鹿坏死杆菌病是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该病临床上主要表现蹄部、四肢皮肤和深部组织以及消化道黏膜坏死性病变.恶性发病的情况下,感染口腔、食管,还转移到柔软组织,发生坏死性肺炎和肝炎;当子宫和阴道被感染时,在孕鹿和刚产仔母鹿身上呈现恶性发病,造成流产.  相似文献   

16.
试验根据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基因序列的特异性,设计1对引物FLP并建立了PCR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引物FLP具有相对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其敏感性达到了48.5pg.对现地采集奶牛蹄部病料进行PCR检测,发现引物FLP具有很好的特异性,能够准确诊断出坏死梭杆菌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正奶牛腐蹄病是一种兽医临床的常见病,主要是因为奶牛蹄部感染坏死厌氧丝状杆菌而持续炎症。一般在多雨时节发生,这种腐蹄病虽然有非常低的死亡率,但由于生病奶牛的蹄部已经变形、持续跛行等造成运动困难,对机体的使用年限产生的严重影响,而且生产性能降低,严重影响了养殖农户的收入。1原因解析(1)造成奶牛腐蹄病的病原菌主要由于坏死梭杆菌、节瘤拟杆菌,还有一些粪弯杆菌、脆弱类杆菌、酵母菌、梭菌、产  相似文献   

18.
<正>坏死杆菌病是坏死梭杆菌引起的各种哺乳动物和禽类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皮肤、皮下组织和消化道黏膜的坏死,有时在内脏形成转移性坏死灶。多为散发,有时可呈地方性流行。1病原分析该病的病原体为坏死梭杆菌为梭杆菌属中的成员。在感染组织中常为不同长短的丝状,亦有呈球杆状者,直径约0.5~1.7μm,长多为100μm,有时可达300μm。幼龄培养物菌体着色均匀,但培养超过24h以上,菌丝内常形成空泡,此时以石炭酸复  相似文献   

19.
1发病特点羊坏死杆菌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羊或隐性带菌羊,致病菌会随粪便、分泌物或坏死组织排出体外,污染养殖场内的环境,健康羊只接触到病原体后,会经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而感染患病,任何部位的伤口都能够导致病原体的感染,通常较为常见的是口腔黏膜以及肢蹄部位皮肤,新生羔羊可以通过脐带感染,在潮湿的地区以及多雨的季节发病率较高,主要是由于潮湿的环境容易导致羊蹄部的损伤,从而为坏死梭杆菌或其他化脓菌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此外,环境湿度过高会影响羊只的抵抗力,从而提高该病的发病率,饲养管理不良、缺乏营养物质、长途运输等也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猪坏死性皮炎是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发生于夏秋霉雨季节和潮湿的猪场。其特征表现为受损伤的皮肤、皮下组织、蹄部等处发生凝固性坏死。轻者影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