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城疫,俗称鸡瘟,又称亚洲鸡瘟、非典型性鸡瘟。该病由新城疫病毒引起,是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鸡、火鸡、珠鸡、鹌鹑,以及野鸡对该病有易感性,鸡的易感性最高,但近几年鹌鹑发病率呈现走高的趋势,感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和消化道。流行特点鹌鹑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该病毒侵入机体后引起败血症,死亡率较高。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深秋、冬季和早春发病较多。病毒主  相似文献   

2.
新城疫各季均可发生,特别在春初、秋冬季节变换时易发。鸡新城疫流行时以鸡的易感性最高,鸽子、鹌鹑、鹦鹉、火鸡、鹅、鸭、鸵鸟等都可感染发病。其中鸽子和鹦鹉对本病的流行起着很关键的作用。病死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健康鸡接触病鸡及其排泄物、分泌物、污染的饲料、饮水、垫料等,通过呼吸道、眼结膜以及消化道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3.
<正>新城疫(ND)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禽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呼吸困难、下痢、神经紊乱,黏膜和浆膜出血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危害养禽业的一种主要传染病。鸡、野鸡、火鸡、珍珠鸡、鹌鹑易感。其中,以鸡最易感,野鸡次之。不同年龄的鸡易感性存在差异。幼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肠炎最先见于鹌鹑,而且是鹌鹑传染病中危害最大的一种疾病,因而又称"鹌鹑病".这后一名词是不恰当的,鹌鹑不只这一种病,而这种病又不仅发生于鹌鹑.这是一种急性细菌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发生溃疡性肠炎和肝坏死.溃疡性肠炎除常见于鹤鹑外,也见于幼鸡、幼火鸡及其它一些野禽.鹌鹑的易感性很高,多发生于4-12周龄,鸡多见于4-12周龄,火鸡多见于3-8周龄,但鸡及火鸡对本病的抵抗力较强,感染后即使不治疗,死亡率亦不会超过10%.  相似文献   

5.
<正>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ND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对养禽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新城疫一般称为亚洲鸡瘟,我国法定为重要动物疫病。在自然条件下,本病主要发生于鸡、鸽和火鸡等,但鹅、鹌  相似文献   

6.
新城疫的分布和流行遍及全世界,在我国的养鸡地区也是常年发生,给养鸡业带来严重危害;除鸡以外,火鸡、雉鸡、鸽及很多鸟类都可以感染发病。水禽对新城疫的抵抗力很强,鸭、鹅可感染和带毒但不发病。然而近些年鹅感染新城疫而大量发病和死亡的报道越来越多,并严重威胁着养鹅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黑头病又叫组织滴虫病或盲肠肝炎,是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原虫病。病原为火鸡组织滴虫,其他禽类如野鸡、孔雀、珠鸡及鹌鹑等有时也能感染。本病的主要特征是盲肠发炎和肝脏表面产生一种具有特征性的坏死溃疡病。2~4月龄的幼火鸡对本病的易感性最强,患病后死亡率也最高;8周~4月龄的雏鸡也易感染。成年火鸡也可感染,但病状不明显,常成为带虫者,不断散布病原。盲肠中的寄生虫——鸡异刺线虫是火鸡黑头病的媒介。一般温暖潮湿季节容易发生。病状  相似文献   

8.
鸡新城疫(ND),也称亚洲鸡瘟,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常呈急性败血性经过,本病的病原体是新城疫病毒,为副粘病毒中的一个代表性成员。病鸡内脏和各种分泌及排泄物中都含有大量病毒,病毒的抵抗力不强,容易被干燥、阳光及腐败杀死,常用消毒药对其也有较好的杀灭作用。但在阴暗潮湿、寒冷的环境中,病毒可以生存很久。在密闭的鸡舍中可生存8个月。在自然条件下,鸡对新城疫易感性最高,各龄鸡和一年四季对本病都易感。本病发病急,死亡率高,有时高达100%。笔者近几年所见,给我省肉鸡业带来损失最大的传染病就是鸡新…  相似文献   

9.
当前,新城疫仍然是鸡的头号杀手,严重威胁养鸡业的健康发展。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和火鸡,其他禽类和野禽也能感染。  相似文献   

10.
正1流行特点鸡、火鸡及野鸡对鸡新城疫都有易感性,其中以鸡最易感。不同品种鸡和同种而不同年龄鸡对该病的感受性有差异,外来鸡种比本地鸡种易受感染,年龄小的比年龄大的易受感染。现在发现除鸡以外,鸟也易感新城疫。《中国禽病学》(第5版)中报道,孔雀、燕八哥、鹦鹉、乌鸦和鹌鹑体内均分离到病毒。笔者认  相似文献   

11.
方芳 《当代畜牧》2012,(1):14-15
<正>鸡新城疫在我国俗称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鸡新城疫病毒存在于病鸡的所有组织和器官内,血液及分泌物中,以脑、肺、脾含毒量最多,骨髓里病毒维持时间最长,抵抗力较强。其易感动物包括鸡、鸽子、火鸡、珍珠鸡等  相似文献   

12.
鸡新城疫(ND)在自条件下除鸡感染外,也不同程度的感染其它禽类。关于火鸡对ND的感染性问题,国外有不同的报道:有人认为火鸡与鸡对ND具有相同的易感性;而另有报道,火鸡对ND的易感性不如鸡敏感,鸡群中流行ND时,与病鸡接触的成龄火鸡出现轻微的临床经过而康复;也有报道雏火鸡感染ND后死亡率高,而3月龄以上的火鸡很少死亡,人工感染时,多数火鸡仅呈轻微经过。鉴于当前我省养火鸡单位和农家不断增加,为保证火鸡业的发展,在生产实际中迫切需要制定出火鸡的ND免疫程序。为此,首先用标准毒株在实验室内感染火鸡和火鸡  相似文献   

13.
鸡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多种禽类的传染病。该病的病理特征为,最急性未见任何症状而突然死亡;急性型呈败血症和剧烈下痢,成年鸡多发;慢性型发生肉髯水肿和关节炎。本病对各种家禽(鸡、鸭、鹅、火鸡等)都有感染性,鹅的易感性较差。冬、春季节,鸡的发病较多,死亡率也高,病鸡、临床  相似文献   

14.
正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的盲肠和肝脏而引起的疾病,又称盲肠肝炎或黑头病。1流行病学本病全年均可发生,但多发于温暖、潮湿的春夏季节,秋冬季节因鸡舍潮湿,拥挤,通风不良,有时也有发生。14日龄至3~4月龄的雏鸡和育成鸡易感染本病,特别是雏鸡易感性较强。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患病的鸡及火鸡为主要传染源,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和土壤均可传  相似文献   

15.
鸡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鸡和火鸡,幼鸽也可发生,水禽易感性较低。本病主要通过皮肤或粘膜的伤口感染,病毒还可通过泪管至喉部引起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及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对病毒的易感性最高。蚊、蝇、螨,蜱、虱等吸血昆虫,特别是蚊了在传播本病中起到重要的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滨 《兽医导刊》2016,(19):33-35
正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仍然是当前肉鸡饲养管理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疫病之一。一、流行情况主要侵害鸡和火鸡,其他禽类和野禽也能感染。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不分年龄、品种、性别均可发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冬季多发。鸡舍通风不良氨  相似文献   

17.
<正>鸡毒支原体(MG)主要感染鸡和火鸡,在集约化养殖过程中,许多鸡群或火鸡群在将要开产时发生临床感染,造成抵抗力下降并由此引发大肠杆菌病、新城疫、传染性鼻炎等疾病的发生。鸡毒支原体也是对家禽造成危害最严重的一种支原体,其感染造成的鸡慢性呼吸道病(CRD)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1],在集约化养鸡场常以呼吸道复合症(RDC)的形式存在[2]。关于鸡毒支原体的治疗多采用抗生素治疗[3],由于生产中抗生素的频繁使用,鸡毒支原体对抗生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18.
兰新财 《中国家禽》2003,25(6):22-2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腔上囊病、甘保罗病。它是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的疾病,发病后引起鸡体免疫抑制,即鸡因免疫系统障碍而对其它疾病的易感性提高。本病主要特征是突然发病,病程短,死亡率迅速上升,拉黄白色水样稀粪,法氏囊出现炎症、肿大或萎缩。1临诊特点①病死率升高;②发病日龄提前(最早的3日龄),但也有推迟到15周龄以后发病的;③症状不典型且混合感染增多;④多在本病弱毒苗接种后4~7天发病;⑤本病的流行不仅抑制或降低了雏鸡对多种疫苗(如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应答,同时对很多疾病的抵抗力都下降,易感性增高(如大肠杆…  相似文献   

19.
二、鸡新城疫的防治 鸡新城疫又叫亚洲鸡瘟。它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呼吸困难、下痢、神经机能紊乱、粘膜和浆膜出血。主要侵袭鸡和火鸡,其他禽类也可感染。 (一)病原。本病的病原是新城疫病毒,是一种副粘液病毒。它对热抵抗力比较强,通常100℃1分钟、50℃5—6分钟、37℃数小时至几天,仍具有感染性、免疫原性和对红血球的凝  相似文献   

20.
鸡黑头病(又名传染性盲肠—肝炎或鸡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一种急性原虫病。其主要特征为盲肠发炎和肝脏具有扣状坏死性的溃疡病灶。两周龄至四月龄幼鸡对本病易感性最强,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