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植物护坡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道生态系统中的河岸侵蚀和滨水缓冲带建设倍受关注。本文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机场镇的生态河道示范工程为例,探讨了以生态修复和稳定坡岸为目标的植物护坡技术在生态河道坡岸修复中的应用及其生态效应。在不同河段分别采用了全系列生态护坡、土壤生物工程护坡和复合式生物稳定等三类植物护坡技术。通过对工程实施后3年(2004~2006年)来的生态监测发现,护坡植物生长良好,新生枝叶和根系的护坡作用明显,土壤抗剪强度明显增加,河岸土壤侵蚀得到有效控制,坡岸的结构稳定性增强;同时河岸生境得到改善,本地植物快速恢复,生物多样性增加,河岸植物群落结构由单一结构向复杂结构转变,生态稳定性逐渐增强。生态河道的植物坡岸修复技术可以在我国各类坡岸的生态修复和边坡稳定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2.
赵广琦  崔心红  张群  朱义 《园林科技》2010,(2):23-29,33
以上海市崇明生态岛的杜鹃河坡岸示范工程为例,探讨了以生态修复和稳定坡岸为目标的植物护岸技术在城镇生态型河道坡岸修复中的应用。在不同河段分别采用了全系列生态护岸、土壤生物工程护岸和复合式生物稳定等3类植物护岸技术;对比了工程实施后河道坡岸10个月来的坡岸土壤剪切力、生境条件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和示范工程表明,在生态型河道中采用植物护岸技术可以稳定坡岸、改善坡岸的栖息地质量、修复河道的生态环境。生态型河道的植物护岸技术可以在我国各类岸坡的生态修复和边坡稳定中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3.
梁冠威 《广东园林》2012,34(4):11-14
生态护岸是结合植物与土木工程对河道坡面进行防护的一种新形式。生态护岸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自净效应于一体,是生态文明时代河道护岸技术的发展方向。文章概述了目前国内生态河道护坡构建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对KEYSTONE生态河道护坡砖在广州东濠涌综合整治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实施葫芦岛市五里河生态修复工程的背景,重点阐述实施修复工程中排污治污、打造生态河道、建设生态园林,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这些项目的措施.最后对五里河后期的管护提出建立强有力机构和"以河养地,以地促河"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选取赤通高速公路边坡为研究对象,采用厚层基材喷附技术进行的生态防护,对其护坡效果进行了连续3年的跟踪调查,以评价该技术的护坡效果及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建植护坡植物群落的覆盖度、种类组成、群落多样性和建植当年相比,均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增加。该技术在赤通高速边坡生态防护的应用中是成功的,具有施工效率较高、生态恢复效果好、护坡效果显著等优点,可以在该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生物修复技术在河道水环境治理中的应用效果,采用文献回顾法和案例分析法,总结了生物修复技术的概念、优点和技术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制定了完善可行的修复方案,并对治理成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河道水环境污染治理后,水源清澈、沿岸整洁,得到居民的一致认可,获得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将生物修复技术应用在河道水环境治理中,能有效治理污染,修复河道生态,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可在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国内某城市内河生态治理与修复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河道水质及污染原因调查,确定了造成河道生态破坏的污染因素,主要问题为生活污水违规排放、上游来水水质差以及沿河洗涤。为此,提出的治理措施为:河道清淤、修复受损的护坡、控制污染源、恢复河道生态自清洁功能、改善水质及透明度。对比治理前后的数据,河道水体COD、TP、BOD5、NH3-N 4项指标的最小降幅为56.3%,最大降幅为78.2%,该河道的生态功能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实施葫芦岛市五里河生态修复工程的背景,重点阐述实施修复工程中排污治污、打造生态河道、建设生态园林,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这些项目的措施。最后对五里河后期的管护提出建立强有力机构和“以河养地,以地促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李挺 《绿色科技》2014,(5):27-30
介绍了雒洛高速公路S1-S2段边坡的现状,分析了砂砾土的成因及其特点,提出了在继承传统护坡做法的基础上,创新高速公路护坡生态恢复工程的技术措施,阐述了该高速公路生态恢复建设的效果,以期为同行在高速公路边坡建设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湿地岸坡恢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岸坡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周期性淹水过渡带、永久性浅水部分和部分旱地, 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我国湿地岸坡及其恢复理论与实践研究均较为薄弱。文中介绍了湿地岸坡的生态功能及其稳定性分析, 以及湿地岸坡恢复的技术方法, 包括木桩护坡、块石护坡、生态砖和生态混凝土护坡、生态袋护坡、植物护坡、生物工程护坡、基材护坡和种植基护坡等方法; 探讨了湿地岸坡恢复的措施及今后管理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