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舍内通风在肉鸡饲养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良好的通风可以减少肉鸡发病率、死亡率及提高肉鸡体重,是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关键。由于肉鸡的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并且属于高密度饲养,随着鸡只的不断生长,鸡只需要的新鲜空气量也越来越多,如果不进行鸡舍内随时通风,鸡粪中的有害气体(NH3、CO2)及鸡体呼出的CO2,以及冬季生炉子的煤烟越积越多,这些有害气体如不及时排出鸡舍,鸡舍内空气浑浊,就会破坏鸡呼吸道粘膜,病原体通过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蔓延至鸡特有器官胸气囊、腹气囊,引起鸡的呼吸道疾病。特别是氨气…  相似文献   

2.
优质种鸡具有一流的生产性能,但易受高温热应激的影响,因此若要获得良好的鸡群生产性能,鸡只必须在舒适的温度范围内进行饲养.采用纵向通风是提高舍内空气流速,加快鸡只散热的好方法.在气候比较炎热地区,大多数比较先进的鸡舍都采用蒸发冷却技术来给鸡舍降温.纵向通风的同时使用舍内喷雾或者湿帘等设施可以有效提高鸡在炎热季节的舒适程度.  相似文献   

3.
鸡舍内的通风换气在肉鸡饲养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肉鸡饲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1通风不良的危害性由于肉鸡的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并且属于高密度饲养,随着鸡只的不断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4.
鸡舍内的通风换气在肉鸡饲养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肉鸡饲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一、通风不良的危害性由于肉鸡的生长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并且属于高密度饲养。随着鸡只的不断生长,需要的新鲜空气量也越来越多;排出的粪便也越来越多,产生的有害气体就越来越多,其中对鸡危害最大的气体主要是氨气和硫化氢。氨是无色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的比重小,在温暖的舍内一般升至舍顶,但由于氨产生在地面和鸡只周围,故在鸡舍地面含量也较高,特别是在鸡舍内潮湿、通风不良时,舍内氨的浓度就更高了。鸡对氨特别敏感,氨对鸡…  相似文献   

5.
鸡舍的通风技术及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舍内环境的状况直接影响到鸡生产性能的发挥,也影响到禽产品的质量,舍内通风则是调控鸡舍内环境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对禽产品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很有必要对我国目前鸡舍的通风状况进行讨论,以利于生产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1鸡舍通风的作用鸡舍的通风,首先是要让新鲜的空气进入鸡舍,使鸡只随时能呼吸到充足的新鲜空气;其次是通过通风来调节室内的温、湿度;第三是要把鸡舍内的有害气体与有害物质排出舍外。应该被排除的物质主要有:①鸡只呼吸所排出的气体与水分,②机体消化道所排出的有害气体,③鸡粪所散发出的有害气体,④…  相似文献   

6.
影响鸡产蛋性能的因素很多,除饲料营养外,还必须搞好环境控制,使鸡的生产性能得以充分发挥。蛋鸡养殖的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鸡舍内外两部分,舍内环境控制主要包括通风、光照、饲料、饮水、温度、湿度、密度、选鸡等。通风不论鸡舍大小,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良好是必不可少的。在高密度饲养的鸡舍,这个问题尤为重要。通风不好,随时会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释放出来,并充溢于整个鸡舍,影响鸡的正常生长、产蛋并引发多种疾病。因此,在鸡舍的底部应设置地窗、中部设大窗、房顶设带帽的排气圆筒。夏季全部开放,冬…  相似文献   

7.
1做好鸡舍改造建设 目前,我国大多数养鸡设备仍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老鸡舍、老设备,有不少农户还在沿用大棚养鸡,饲养设备简陋,养鸡手段落后,由于使用这些设备很难达到光照、通风、保温、防暑、防尘、防疫等现代饲养综合管理技术的要求,从而会制约管理水平的提高,会造成鸡的生产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疫病得不到有效控制和饲养效益不高。  相似文献   

8.
要养好肉用仔鸡,除有优良的鸡种以外,还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优良鸡种可以引进,而环境条件则需由饲养者来创造。鸡的饲养环境一般是指鸡只所处的一定空间范围的小气候环境,鸡舍小气候的环境状况除受舍外气侯因素影响外,与舍内鸡只种类、饲养方式、密度以及鸡舍墙、顶的保温隔热性能、通风换气、排水防潮、日常的管理措施,以至舍外植树种草状况  相似文献   

9.
随着集约化家禽饲养企业的出现,家禽的饲养规模越来越大,对家禽饲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良好的鸡舍环境,可以有效提高鸡群的成活率,提高鸡的体重,提高采食量,降低料肉比,减少疾病的发生.而鸡舍内的有害气体是常见的影响因素之一,通风则是鸡舍环境控制非常关键的环节.尤其是在春秋季节,鸡舍保温和通风之间的有效转换是保证鸡群健康生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陆宁 《水禽世界》2003,(7):40-42
众所周知,若要获得良好的鸡群生产性能,鸡只必须在舒适的温度范围内进行饲养。在炎热季节外界温度较高时,鸡舍内部必须为鸡只提供所需适宜的环境使其将体内过多的热量排放出去,从而保持舒适状态。为此,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降低舍内温度,使鸡只周围的环境温度达到理想温度,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舍内鸡只上方的空气流速,促进鸡只通过对流的方式散热,我们称之为“风冷降温”。采用纵向通风是提高舍内空气流速,加快鸡只散热的最好方法。纵向通风只是简单地提高了排放热量的速率,舍内的温度仍然比理想的温度要高,但使鸡只感觉到它们处于较凉爽的环…  相似文献   

11.
正鸡舍内的环境对鸡只的影响特别重要,尤其是在炎热潮湿的夏季,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着鸡只的产蛋率、死亡率,对经济效益的影响非常重大。笔者就改善鸡舍内环境谈几点体会。1通风通风是调节鸡舍内环境温度的重要手段,也是改善鸡舍内空气质量的必要措施。尤其是在闷热的夏季,如果不及时通风换气,会导致鸡舍内的氨气浓度过大,空气变得污浊,呼吸道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就高。氨气是鸡舍内的主要有害气体,当舍内氨气浓度过高时,对鸡的  相似文献   

12.
温度是影响蛋鸡生产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宜的温度,可以使蛋鸡发挥其正常的生产性能。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从而影响生产者的经济效益。下面,笔者就高温季节对蛋鸡的饲养管理浅谈一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 降低鸡舍内部温度当周围环境温度高于33℃时,开放式鸡舍内温度一般要高于30℃,此时,蛋鸡饲养工作中就应该注意降低舍内和鸡舍周围环境温度,减少鸡只热应激,如:关闭鸡舍周围窗子,改横向通风为纵向通风;房顶喷水;在保证纵向通风情况下,加强带鸡喷雾消毒,这样既达到降温目的,又起到了消毒作用。2 增加鸡…  相似文献   

13.
夏季即将来临,家禽饲养管理人员应开始为炎热的夏季做好准备。 通风系统: 在炎热的夏天,太阳的辐射,鸡体代谢都造成热能的增加,使鸡舍内的温度提高。同时,鸡只通过呼吸系统和排泄系统排出大量水份使鸡舍内的湿度提高。鸡  相似文献   

14.
高温下禽舍内鸡所产生之热和水气必须除去 ,如此才可使禽类能存活及增加生产力 ,高温下强迫通风有其必要性 ,特别是在自然风不足 ,禽舍内所养之鸡密度高的情况下 ,例如笼式蛋鸡及饲养种鸡之鸡场 ,强迫通风可以供应足够之风速通过鸡只 ,如此可以除去鸡舍内之热气和水气。隧道式通风是强迫通风之一种方法 ,通过鸡只之强风由鸡舍一端进入经过鸡舍而由风扇抽出。鸡身旁风之移动是解决鸡只热紧迫的最重要之方法 ,但是此时气温也是非常重要 ,当有一段时间气温高于鸡只表面温度时 ,鸡可因热应激而死亡。鸡只皮肤、羽毛温度约在30-40℃ ,气温必须避免在此温度或高于此温度。水帘上水分之蒸发冷却 ,可以减低鸡舍内温度 ,但增加鸡舍内之湿度。蒸发冷却已显示对高环境温度之下鸡是必须的 ,即使在湿度较高之环境下亦有效。水帘式蒸发冷却需要强迫通风和使鸡舍内产生负压 ,进而经由水帘吸入空气。本篇目的即在讨论隧道式通风和横跨式通风系统及水帘蒸发冷却之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5.
1做好鸡舍改造建设目前,我国大多数养鸡设备仍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造的老鸡舍、老设备,有不少农户还在沿用大棚养鸡,饲养设备简陋,养鸡手段落后,由于使用这些设备很难达到光照、通风、保温、防暑、防尘、防疫等现代饲养综合管理技术的要求,从而会制约管理水平的提高,会造成鸡的生产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疫病得不到有效控制和饲养效益不高。做好养鸡生产准备,首先要合理建造鸡舍:鸡舍必须建在地势高、排水方便、通风良好的地方,不宜在低洼潮湿处建场;鸡舍前后可每隔3m开一个70cm×120cm的采光透风窗,室内一侧放置栖架、饮水器、料槽,等距离…  相似文献   

16.
1 优化饲养环境条件 保持适宜的温度,配备良好的加温、降温设施,及时对舍内温度进行调节.合理调整饲养密度,可以有效的减少疾病的传播,因此在发病期间应根据不同季节和生产条件进行调整.通常0~4周龄肉鸡饲养密度为20~25只/平方米,5~8周龄为8~12只/平方米.做好通风措施,加强鸡舍通风,勤打扫鸡舍,保持鸡舍空气清新.保持鸡舍空气清新是加速好转,防止病情加剧、恶化的重要方式.但在加强鸡舍通风的同时,秋、冬、春季节要密切注意鸡舍保温情况,严防冷风、贼风侵袭鸡群,使鸡患感冒而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17.
立体养殖因鸡舍单位面积饲养密度较大,鸡只生长快、代谢强、需氧量多,因此,养殖成功的关键在于通风管理。笔者在指导养鸡生产时,根据当地四季气候的变化特点,摸索出一整套改善鸡舍内环境的技术措施,保证了鸡舍有害气体排出、空气新鲜和温度的恒定。  相似文献   

18.
在农村笼养鸡生产中,以家庭适度规模养殖为主,充分利用了房前屋后闲置房屋或空闲地建鸡舍,鸡舍结构简陋,成本小,风险小,但距离村庄、院落较近,通风不良,鸡舍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高,对鸡的健康、生产性能危害大,对饲养人员及附近居住群众也有较大影响。有迹象表明,春秋季节笼养鸡舍干燥,粉尘浓度普遍升高,因而春秋季节是笼养鸡传染病控制的难点,有害气体、粉尘对鸡的健康与生产性能的影响问题是目前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9.
<正> 采用笼养式饲养商品鸡,每鸡占笼面积为348平方厘米,加利福尼亚大学在开放式鸡舍中进行的试验表明,当采用30.5厘米×46厘米或1400平方厘米的鸡笼,每笼超过3只母鸡,其产蛋量减少。据报道,使用风扇通风的密闭式鸡舍鸡的生产性能较好。北卡罗尼亚随机抽样试验表明,把商品蛋鸡以两种密度饲养在三种类型的鸡舍中,试验结果摘要见表1。在这个试验中,鸡舍  相似文献   

20.
半开放式蛋鸡舍具有外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差,寒冷季节舍内换气困难,不能有效实施机械通风等缺陷,针对这类鸡舍的设计缺陷,本文中对鸡舍外围护结构、通风换气系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进,进一步提高了鸡舍的保温隔热性能和不同季节鸡舍的通风换气,对改善蛋鸡饲养环境,提高蛋鸡生产性能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