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面积制种实践表明,鄂粳杂1号在荆门市制种每公顷产量超过300kg,一期父本应安排在4月25 ̄26日,二期父本4月28 ̄30日,母本5月2 ̄4日播种;每公顷父本插足基本苗60万以上,保证有效穗90万左右;母本插足基本苗330万以上,保证有效穗350万以上;早追分蘖肥,补施穗肥,普施保花肥;及时预测花期,适度割叶,适时施用“九二0”和增效剂。  相似文献   

2.
采用正交旋转回归设计,选取播期,密度,氮,磷,钾5个因素为决策变量,以稻谷产量为目标函数,用田间试验获得的数据建立稻谷产量与参试因子间的数学模型。解析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Ⅱ优501的栽培技术优化方案为4月10 ̄15日播种,大田每公顷播植27万 ̄30万穴,施纯氮195 ̄205kg,P2O5 65 ̄75kg,K2O65 ̄75kg。  相似文献   

3.
大蒜氮肥的经济合理施用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结果表明,大蒜施用氮肥,一般蒜头增产16.4% ̄30.2%,蒜薹增产8.3% ̄28.4 ̄;大蒜经济合理施氮量范围为每亩12.88 ̄21.91kg,此时大蒜亩产量在1182.68kg以上。  相似文献   

4.
对渭北山旱地地膜高粱的示范表明,地膜高粱国同类地块的地膜玉米增产50%以上。其栽培技术要点为:播种密度9.0万 ̄12.0万株/hm^2,播种行距18 ̄25cm,每穴点种3 ̄4粒、保苗1 ̄2株,施农家肥5.25万kg/hm^2、尿素375 ̄525kg/hm^2(硝酸铵525 ̄675kg/hm^2)、普通过磷酸钙600 ̄750kg/hm^2。  相似文献   

5.
对遗传工程稻1号进行了播期、播量、秧龄、密度及施氮量的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建立了平均每公顷产9 000kg以上的综合农艺数学模型及其优化方案557套,其95%置信度的秧田播种量为150 ̄160.5kg/hm^2,秧龄为39.4 ̄40.8d,播种期为4月21日至23日,每公顷栽25.35 ̄27万穴,本田每公顷施氮113.85 ̄122.1kg。此方案经1994年8个示范点验证,每公顷产量为88  相似文献   

6.
核酸酶P1高产菌选育及酶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紫外线诱变方法选育到一株高活力核酸酶P1产生菌,其酶活可达500u/mL,该菌株最适培养条件为28 ̄30℃下培养3 ̄4d。粗酶液的贮存稳定性好,在4℃可贮存4个月仍保留80%的活性,该酶在60℃以下,pH5 ̄8条件下稳定。其最适作用条件为底物浓度1%,pH6.5 ̄7.0,反应温度70℃下降解2h,其RNA降解率和5-核苷酸生成率分别可达90%和80%。  相似文献   

7.
绿洲盐化潮土的锌肥效应及适宜用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坑栽玉米试验研究了绿洲盐化潮土的锌肥效应及适宜用量。结果表明,土壤施Zn1 ̄2mg/kg时,不能保证玉米正常生长发育对锌营养的需求;施Zn3 ̄5mg/kg时,显著提高了土壤-植物锌营养水平,使玉米八叶期株高和干重依次增加18.5% ̄18.8%和57.3% ̄58.1%,收获期籽粒及其粗蛋白质产量分别增加28.4% ̄32.1%和67.5% ̄69.1%;施Zn10 ̄20mg/kg时,玉米出现类似镁中  相似文献   

8.
1988 ̄1996年,在兴凯湖泊自然保护区对春季迁徒的雁鸭类多样性进行了观察,共记录到雁鸭类31种,包括5种雁,2种天鹅24种鸭。每年春季经兴凯湖北迁的雁鸭类数量为30万 ̄50万只,集中迁徒期为3月20日 ̄4月10日,同时,对10a来雁鸭类数量变化及原因进行了分析。为水禽迁徒行为及种群结构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对制定水禽保护政策及开发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冀西瓜4号是利用自交系903和88-3-2-MS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果实圆形带花条纹,果肉红色,果实发育期28 ̄30d,单瓜重4 ̄5kg,每667m^2产量3500 ̄4700kg,比郑杂5号和京欣1号分别增加9.6%和6.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郑杂5号高出1.6%。对病毒病和枯萎病有较强抗性,可长途运输。  相似文献   

10.
F842650DF在春小麦3 ̄4叶期,阔叶杂草3 ̄5叶期450L/hm^2水稀释后茎叶喷洒防除阔叶杂草,在生产上高效,经济的适当推荐剂量为30 ̄40g/hm^2(有效成份)或20 ̄30g/hm^2(有效成份)加35%的885农药助剂225ml/hm^2,在推荐剂量下,对春小麦安全性好,防效优良,增产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旱地春玉米高产施肥与密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安排进行旱地春玉米的氮、磷、钾施用量与密植的4因素试验。试验结果经微机处理建立数学模型,对数学模型进行模拟仿真,得出每公顷产量在7500kg以上的施肥与密植优化方案为:施N169.5 ̄193.8kg,P2O564.20 ̄73.8kg,K2O135.9 ̄163.5kg种植密度75630 ̄77535株。  相似文献   

12.
早稻盘育机械抛秧立苗环境及立苗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机械抛秧大田调查研究基础上,研究了适宜于机械抛秧的立苗环境及立苗过程:适宜于机械的早稻秧苗叶龄为4.5 ̄5.0叶,苗高12 ̄15cm。机械时秧土含水量宜控制在30% ̄35%。机械抛秧入土角度〈30°的比例大于手抛秧,约占67%。机械抛秧后有一个立苗的过程,不同角度入土的秧苗根系生长速度不同,因而立苗时间有差异,抛后至全部秧苗直立大约需要5 ̄7天。本还就进一步提高抛秧质量,在抛秧机械性能的改  相似文献   

13.
绿色木霉3711在稻壳基上产生纤维素酶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绿色木霉3711在稻壳粉培养基上培养产生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得出绿色森酶1产生纤维素酶的适宜条件为:最适PH为4.5 ̄5.0,最适温度为30℃,最佳培养时间是4d。用4%NaOH处理的稻壳粉做2基碳源较未经处理的稻壳粉做2基碳源产生纤维素酶CMC糖化力高。  相似文献   

14.
水稻种子包衣处理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华农牌20%BN种衣剂18号和生物型水稻种衣剂ZSB-R对汕优63、武育粳3号种子进行处理,其主要作用和效果是:1.提高发芽率1.5 ̄2.7个百分点;2.促蘖壮根,提高秧苗素质。根数增加4 ̄9条,地上部百株群、干重分别增加10 ̄20g,提高10% ̄30%;3.增大群体,高峰苗期推迟5d;4.增产2.18% ̄15.84%。  相似文献   

15.
卵孢白僵菌防治苗圃地蛴螬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卵孢白僵菌防治苗圃地蛴螬的研究结果表明,卵孢白僵菌AB菌株,每公倾施菌量112.5 ̄150kg,对东北大黑鳃金龟子有较强的寄生力。苗圃地防治效果达66.9% ̄85%,僵虫率为55.6% ̄68.4%,虫口减退率达到69.1 ̄93.3%。  相似文献   

16.
福建纹胸Zhao的成熟卵呈圆形,浅绿色,卵径1.3 ̄1.8mm。受精卵吸水后迅速膨胀,直径3.0 ̄3.6mm,强粘性。膨胀后的次级卵膜上有一凹入的“漏斗”状结构与初级卵膜相连,不易分开。水温19.0 ̄26.5℃时,胚胎发育历时58h30min;15.6 ̄18.5℃时,历时115h50min。出膜仔鱼全长4.4 ̄50mm。发育过程中胚胎位置状态的改变可以作为划分发育阶段的辅助标准。  相似文献   

17.
福建纹胸的胚胎发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福建纹胸Zhao的成熟卵呈圆形,浅绿色,卵径1.3 ̄1.8mm。受精卵吸水后迅速膨胀,直径3.0 ̄3.6mm,强粘性。膨胀后的次级卵膜上有一凹入的“漏斗”状结构与初级卵膜相连,不易分开。水温19.0 ̄26.5℃时,胚胎发育历时58h30min;15.6 ̄18.5℃时,历时115h50min。出膜仔鱼全长4.4 ̄50mm。发育过程中胚胎位置状态的改变可以作为划分发育阶段的辅助标准。  相似文献   

18.
对7个早籼恢复系分期播种的观测表明,在合肥地区4月6 ̄16日播种,一般6月下旬 ̄7月初邕穗;播期每推迟5d,播始历期缩短2 ̄4d,主茎叶片数呈略减趋势或变化不大,穗粒性状无明显规律性变化。根据本地气候特点和各新本系播始历期的长短,提出其春播复制的播期只宜安排在4月5 ̄20日,抽穗扬花期在6月30日前后;父、母本行比2:10 ̄12,每穴栽双株。  相似文献   

19.
荔枝巢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荔枝巢蛾是国内近年发现危害荔枝的新害虫,此虫在广州每年发生1代,跨年完成,以高龄幼虫在寄主枝干表皮被害处越冬。4月中旬到5月中旬为越冬后幼虫的化蛹期,在25 ̄30℃、相对湿度为65% ̄80%的室内条件下,蛹期为8 ̄15d;5月上旬成虫始见,交尾后产卵于树表皮,成虫期为2 ̄10d,卵期为6 ̄12d;幼虫以树皮为食,整个幼虫期长达320 ̄340d。每年9月至11月为幼虫取食危害的高峰期。值得特别指出:  相似文献   

20.
花尾胡椒鲷的人工繁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报导了1999年5月13日至7月5日进行的花尾胡椒鲷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培育获得平均全长24.3mm、平均体重0.29g的幼鱼鱼苗3.0万尾,育苗成活率达49.2%。试验期间室内育苗池水温与盐度的自然变化范围分别为24.0 ̄30.5℃,29.6 ̄30.5。仔、稚、幼鱼培育的饵料系列基本搭配为轮虫-卤虫无节幼体和桡足类、海水枝角类-鱼肉糜。试验发现:花尾胡椒鲷人工育苗的死亡高峰期出现在稚鱼后期,38 ̄44日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