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宗雷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2):149-150
研究了阿维菌素等药剂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测定了阿维菌素对小菜蛾幼虫的胃毒毒力。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小菜蛾幼虫的毒力显著高于马拉硫磷、灭多威、氯氰菊酯和抑太保。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主要菜区小菜蛾抗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用浸叶法测定了17种杀虫剂对杭州郊区小菜蛾的毒力,并对杭州、萧山、温州和金华小菜蛾的抗药性作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阿维菌素、BT、锐劲特和菜喜的毒力很高,LC50值分别为0.075,0.242,0.406,1.761mg/L;浙江省4个主要菜区小菜蛾对叮、锐劲特和菜喜均未产生抗性;温州和金华小菜蛾对阿维菌素均已产生较高的抗性,抗性倍数分别达到82.63和20.69倍,对抑太保亦达到了38.82和61.96倍,而杭州市郊小菜蛾对抑太保的抗性水平稍低,抗性倍数仅为7.74倍。  相似文献   

3.
以小菜蛾敏感品系为试验靶标,测定了锐劲特、甲维盐、阿维菌素、毒死蜱、抑太保、高效氯氰菊酯、功夫、毒死蜱等8种药剂对小菜蛾室内敏感品系的抗性敏感基线。结果表明,不同杀虫剂对小菜蛾的毒力差异明显,其中甲维盐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活性最高,其LC50为0.000 821 mg·L^-1,是毒力最差的毒死蜱的16 394.15倍,其次是阿维菌素和锐劲特,其室内毒力分别为0.007 085、0.014 80 mg·L^-1,是毒死蜱的1 899.73和909.43倍,而抑太保、功夫、除尽和高效氯氰菊酯对敏感小菜蛾的室内毒力在3.205 7~6.536 7 mg·L^-1,是毒死蜱的2.06~4.20倍。8种农药对小菜蛾的毒力大小依次为甲维盐〉阿维菌素〉锐劲特〉功夫〉抑太保〉除尽〉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估小菜蛾对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氰菊酯复配杀虫剂的抗药性风险,采用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阿维菌素与高效氯氰菊酯复配剂分别对小菜蛾进行逐代抗性选育至F35代,并在选育过程中对3个小菜蛾抗性品系进行抗性测定。结果表明:小菜蛾阿维菌素抗性品系的抗性指数增长最慢,且趋于平缓,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增长最快,也最高,抗性达到极高水平,复配剂品系介于两者之间,抗性也达极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云南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监测和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抗药性监测结果表明:云南通海小菜蛾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抗药性已增至46.1倍,昆明种群对阿维菌素的敏感性有所下降。对敌敌畏,各地种群仍有较高的敏感性,抗性不明显;对氯氰菊酯、灭多威则产生了数百倍的高度抗性。室内生测表明田间抗性小菜蛾对锐劲特、除尽和菜喜高度敏感。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阿维菌素对小菜蛾仍有较高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6.
温州市主要菜区小菜蛾抗药性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叶法测定了8种杀虫剂对瓯海区新桥镇、丽岙镇、龙湾区永强镇、瑞安飞云江农场、文成樟台乡和永嘉岩坦镇小菜蛾的抗药性作了初步测定。结果表明,温州6个主要菜区小菜蛾对BT、锐劲特、菜喜、卡死克、海正3令和杜邦安打均未产生抗性,瑞安、丽岙、永强和新桥菜区小菜蛾对阿维茵素均已产生较高的抗性,抗性倍数分别达到22.15、22.09、17.15和10、11倍,对抑太保亦达到了35.26、41.81、25.04和32.36倍,而文成和永嘉小菜蛾对阿维茵素抗性水平稍低,抗性指数分别达到6.28和4.64倍,文成小菜蛾对抑太保的抗性水平稍低,抗性指数达到6.80倍,而永嘉小菜蛾对抑太保尚未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7.
广东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东省供港菜场小菜蛾对阿维菌素的抗性有逐年上升趋势,1992年抗性为2倍,1994年为12倍,1996年达20倍,广州内陆菜区与供港菜场1992和1999年小菜蛾对几种蔬菜常用药剂的抗性对比表明,2个菜区小菜蛾对阿维菌素,Bt制剂及昆虫生长调节剂定虫隆的抗性均有较大幅度地提高,而供港菜场小菜蛾的抗性更强,对敌敌畏,灭多威,氰戊菊酯及杀螟丹等有机化学农药的抗性,1992年1999年则差别不大,象氰戊菊酯这样近年较少使用的药剂,抗性有减弱的迹象,抗Bt品系小菜蛾对阿维菌素无交互抗性,对阿维菌敏感的小菜蛾在阿维菌素的选择压力下亦会产生抗性,连续选育20代,抗性倍达11.55倍,用阿维菌素选育的抗性品系对定虫隆产生了明显的抗性,说明它们之间存在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8.
南京郊区小菜蛾抗性测定和几种杀虫剂触杀毒力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南京郊区小菜蛾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和有机磷杀剂(敌敌畏)的抗性水平及对有机磷(甲基毒死蜱)、沙蚕毒素类(杀虫单、巴丹)、氯化烟碱类(吡虫清)、苯并吡唑类(氟虫清)和阿维菌素(avermectin)等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水平。抗性测定结果表明,与敏感品系相比,南京郊区小菜蛾对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产生了极高的抗性,抗性指数分别为81.41倍和大于134.15倍,对敌敌畏则产生了中等的抗性,抗性指数为10.06倍。活体增效试验显示,酯酶抑制剂TPP对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增效作用分别为1.46和1,多功能氧化酶抑制剂PB对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的增效作用分别为3.02和1,表明神经敏感性下降可能是小菜蛾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高抗性的主要机制。点滴法测定结果表明阿维菌素、氟虫清、巴丹和杀虫单对抗性小  相似文献   

9.
测定了溴氰菊酯,氯氰菊酯,氧化乐果,马拉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灭多威,吡虫啉,烟碱等9种杀虫剂对北疆棉蚜的毒力,并与1988年的测定结果比较表明,北疆棉蚜对各类药剂的抗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对有机磷类杀虫剂抗性发展较为缓慢,抗性倍数为0.3-6.8,处于敏感和低抗水平,对溴氰菊酯处于高抗水平,抗性倍数达118.2;对氯氰菊酯处于低抗水平,对灭多威的抗性发展较快,抗性倍数上升至15.9。在供试药剂中吡虫啉的毒力最(LD50=0.27ng.头^-1)。  相似文献   

10.
苏云金杆菌与化学杀虫剂的联合作用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生物测定方法,测定苏云金杆菌与沙毒素,苯甲酰脲等5类化学杀虫剂混用对小菜蛾的毒力,结果表明,Bt与抑太保,杀虫单复配具有 明显增效作用,共毒系数为249.5和237.2;与氯氰菊酯和阿维菌素间表现为增效和相加作用,与敌百虫混配则表现为拮抗作用,与杀虫单不同比例混配联合作用效果不同,共毒系数为155.6-18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