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对 6只舍饲安哥拉周岁公羊进行连续三天昼夜行为习性观察 ,结果表明 :周岁安哥拉山羊在舍饲情况下每昼夜反刍时间 (min)为 45 7 2 5± 2 4 39,睡眠时间为 2 96 5 0± 41 5 0 ,采食时间为 2 65 0 0± 2 2 31,其他时间为 15 4 2 5± 72 76。反刍与采食的时间比为 1 7∶1,明显大于正常的反刍与采食比 (0 5~ 1)的上限。反刍、睡眠和采食也与其它山羊相差较大。周岁安哥拉山羊的反刍、睡眠多发生在夜间 ,采食活动及其它一些动作如打架、自淫多发生在白天。安哥拉山羊白天排粪、排尿次数多于黑夜 ,昼夜排粪次数差异极显著。安哥拉山羊对牧草及灌木有较强的选择性 ,对饮水的卫生要求极为严格 ,拒饮不干净的水  相似文献   

2.
选用4只舍饲青年杜泊公羊连续进行3昼夜行为习性观察,结果表明:试验羊昼夜采食193.3±35.5min,反刍409.4±40.3min,卧息541.6±23.2min,自由活动245.7±42.3min,其它行为50.0±4.7min,反刍与采食时间比为2.1:1.0。反刍、卧息多发生在夜间(p<0.01),采食多发生在白天(p<0.01),白天与黑夜排粪、排尿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舍饲奶山羊的行为观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试验对12只西农莎能奶山羊泌乳羊一些行为进行了昼夜24小时的连续观测。结果表明,昼夜采食时间为245.67±56.81分钟,食后反刍来临时间为76.42±22.47分钟,反刍时间为534.83±79.30分钟,反刍周期数为19.25±2.38次,昼夜共反刍551.42±87.19个食团,咀嚼速度为1.23次/秒,咀嚼次数为32681.95次,反刍多在夜间卧地进行。昼夜采食与反刍时间的比值为1:2.29。昼夜游走和站立的时间为400.53±166.25分钟,昼夜卧息时间为583.92±145.76分钟,昼夜差异极显著(P<0.01)。昼夜睡眠时间为145.33±62.80分钟。昼夜排粪、尿的次数分别为45.67±15.26、10.92±3.03次。昼夜躺卧比站立、游走时间稍长。争斗之间个体差异很大,变异系数为130.67%。以上结果可为西农莎能奶山羊的推广、疾病诊断及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蒙古羊牧食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96年春、夏、秋冬四季在内蒙古锡多化县测定了蒙古羊的牧食行为,研究蒙古羊的采食习性和饮水量、牧草的适口性指数、昼夜行为活动节律和反刍行为及排泄行为,结果表明,蒙古羊一年四季的昼夜行为活动节律的牧食行为不同,按年平均,昼夜采食次数为8.67±5.03次,采食时间为355.77±45.94min,反刍时间为384.54±76.63min,卧息时间为645.31±73.41min,站立游走时间为54  相似文献   

5.
中卫山羊春季主要行为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放牧在干旱半荒漠条件下的中卫山羊春季主要行为进行昼夜连续24小时跟踪观测研究表明,春季中卫山羊日采食分为两个游走状态采食时段和1个补饲采食日段,全天采食时间510.0±30.3分;反刍主要发生在夜间,并有两个高峰期,即23:00左右和3:00~6:00之间反刍强度最大,全天反刍时间420.2±30.3分,反刍与采食时间之比为0.8:1;睡眠有深睡眠和浅睡眠之分,总时间135.3±45.4分;春季每天饮水一次,水味咸,总时间5.5±1.6分;春季每天牧程近30km;成年母羊平均体重24.6kg(n=168);3月龄羔羊哺乳行为由3个行为组分构成,吮乳的主行为时间不超过5秒钟,中卫山羊适应性强,合群性好,对大群放牧极有利。  相似文献   

6.
1996年春、夏、秋、冬四季在内蒙古锡盟多伦县测定了蒙古羊的牧食行为,研究蒙古羊的采食习性和饮水量、牧草的适口性指数、昼夜行为活动节律和反刍行为及排泄行为。结果表明,蒙古羊一年四季的昼夜行为活动节律和牧食行为不同。按年平均,昼夜采食次数为8.67±5.03次,采食时间为355.77±45.94min,反刍时间为384.54±76.63min,卧息时间为645.31±73.41min,站立游走时间为54.38±43.53min.夜间的反刍时间、反刍周数期、反刍食团数以及每个食团的咀嚼次数和时间比白天多。家畜的牧食行为受饲养管理制度、草地状况以及季节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规模化羊场舍饲条件下,对9个品系的绵羊、山羊的饲养繁育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全舍饲条件下饲养管理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夏洛来羊在所研究品种中初生重最大达(456±030)kg;3月龄体重达(2234±125)kg;从初生到3月龄的生长速度,无角陶赛特表现最快。研究组中山羊出生重最重的是安哥拉山羊,为(237±025)kg;对胸围、臀围等体尺进行的测量表明,其中夏洛来为最大,中卫山羊在山羊组中最大;血红蛋白的常规指标测定结果为,蒙古羊和中卫山羊基本表现正常,其他品种则表现较低,白细胞数量在所有品种中表现正常;采食行为中采食时间夏洛来、无角陶塞特、萨福克羊较其他品种短而反刍时间则较长;性成熟时间山羊晚于绵羊,舍饲绵羊、山羊在生产质量方面明显优于放牧羊。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针茅草颗粒对乌珠穆沁羊采食和反刍行为的影响,为针茅草颗粒生产原料适宜含水量、粘合剂添加量和颗粒直径等技术参数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不同条件(原料含水率为12%~14%,14%~16%和16%~18%;颗粒直径为3,6和8mm;粘合剂添加量为1%,3%和5%)制备的针茅草颗粒对乌珠穆沁羊进行饲喂试验,对其采食和反刍行为进行观测。【结果】舍饲条件下,饲喂针茅草颗粒羊的平均昼夜采食时间302.18min,昼夜总反刍时间平均为377.43min,昼夜反刍周期19.40个、昼夜每个反刍周期持续时间22.51min,每个反刍周期逆呕食团27.37个,昼夜反刍食团咀嚼总次数为20 672.64次,2个食团吞咽平均逆呕间隔时间5.13s,每个食团的咀嚼次数为54.57次,咀嚼时间为60.23s。【结论】针茅在粉碎粒度为6mm、颗粒直径为8mm、原料含水率为14%~16%、粘合剂添加量为3%条件下加工成草颗粒,乌珠穆沁羊最喜食。  相似文献   

9.
1998 年5 月至11 月,在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研究了阿拉善双峰驼的牧食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阿拉善双峰驼的年平均日采食时间为550 .72 ±150 .44 min 春季最长,冬季最短;年平均日采食周期为2 .98 ±1 .40 个,年平均日采食量( 干重) 为12 .50 ±5 .20kg/ 峰·d ,秋季显著高于其它季节;年平均1 次饮水量为31 .68 ±6 .87kg/ 峰·d ,春季饮水量高于其它季节。年平均昼夜反刍时间为348 .36 ±87 .45 min ,秋冬两季显著多于夏、春两季;年平均昼夜反刍食团总数为430 .37 ±133 .72 个,秋季显著多于其它季节。年平均昼夜站立、游走和卧息时间分别为130 .98 ±67 .96min ,70 .62 ±30 .07 min ,334 .80 ±94 .69 min 。年平均昼夜排粪次数为17 .73 ±8 .94 次,排尿次数为15 .44 ±8 .23 次。年平均日排粪量( 干重) 为4 .95 ±3 .91kg/ 峰·d 。  相似文献   

10.
哈萨克羊夏季牧食行为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夏季自由放牧的条件下,选择昭苏马场针茅+杂类草的草甸草原草地,对体况相近健康无病的3只5月龄伊犁哈萨克公羊的放牧行为进行昼夜跟踪观察.结果表明:昼夜的采食时间为481.05±29.03 min,占总活动时间的33.40%,反刍和卧息的时间分别为498.24±31.69和248.17±16.03 min;反刍与采食的时间较为接近.昼夜反刍周期数9.00±2.97,反刍周期持续时间19.77±9.98 min,每个食团咀嚼时间46.82±2.51 s,反刍咀嚼速度1.59±0.05次/s,昼夜排粪、排尿次数分别为8.44±1.33次和5.56±1.59次.  相似文献   

11.
巴什拜羊春季牧食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巴什拜羊春季牧食行为进行24 h 的连续观测表明,巴什拜羊昼夜牧食行为活动节律:采食时间263.3±11.2 min,反刍时间298.7±56.0 min,睡眠时间255.6±37.1 min,运动时间391.4±4.6 min,静立时间231±17.0 min.巴什拜羊的日反刍周期数7.22±0.56次,每周期持续时间35.52±5.98 min,全天总食团数265.62±7.40个,每食团咀嚼时间31.31±2.17 min,采食前进速度3.8±1.0 m/s,采食速度60.9±6.3口/s.全天总食团数265.62±7.40个,每食团咀嚼时间31.31±2.17 min,每个食团咀嚼次数42.69±5.67次,与一般绵羊全天逆呕食团及每个食团咀嚼次数差异很大,这可能与巴什拜羊消化机能强有关.巴什拜羊的前进中的采食速度较快.说明草场退化严重以及巴什拜羊的牧食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2.
采食通过喀斯特地区人工草地放牧对黑山羊采食行为及草地生产力的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黑山羊采食行为在季节间均有较大差异;以5 min为观察时间段,同一季节采食行为表现为,高强度放牧显著减少采食口数、每步吃草口数、采食速度、每口食量、日采食量(P0.05);不同季节相同放牧强度,采食行为表现为:春季显著提高采食时间、行进步数、站立时间、每口食量(P0.05),而夏秋季显著提高采食口数、每步吃草口数、采食速度(P0.05);总体而言,春季能显著提高黑山羊反刍时间、反刍食团数(P0.05),夏秋季能显著增加食团咀嚼时间和次数(P0.05)。采食采食行为参数与草地生产力关系表现为,在草地生产力处在中等水平时,采食时间和站立时间较低,采食口数、吃草频数、日采食量均较高;随草地生产力增加,山羊采食速度降低,单口采食量则增加。  相似文献   

13.
在静风、平均气温 1 7.0 -1 8.1℃的室内条件下 ,对大蜡螟成虫悬吊飞行进行测试 ,结果表明 :1日龄未交配雌蛾单次连续飞行最远距离可达 (4 4 3 8.65± 2 85 2 .5 6) m,连续飞行最长时间可达 (93 .6± 63 .3 ) min;1日龄未交配雄蛾连续飞行最远距离可达 (3 1 0 1 .47± 1 2 1 9.84) m,连续飞行的最长时间可达 (65 .0± 3 8.95 ) min;5 -1 1日龄未交配雄蛾的连续飞行最远距离为 (4 1 3 .66± 2 0 3 .0 9) m,连续飞行最长时间为 (1 0 .47± 3 .3 9) min,比 1日龄未交配蛾的显著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两种饲养方式对0—3周龄雏鹅夜间采食行为的影响,分析夜间采食行为与生产性能的关系,以期为生产中安排饲喂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将120只体重基本一致((97.78±2.67)g)的1日龄四川白鹅随机分为两组(公母各半),即网上平养(net rearing,NR)组和地面平养(floor rearing,FR)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试验于2016年8月在西南大学畜禽养殖基地进行,试验期共21 d,平均温度为(28.72±2.16)℃,相对湿度为(85.76±8.73)%。参照美国NRC(1994)鹅的营养需要配制日粮,代谢能为11.97 MJ·kg -1,粗蛋白质含量为20.43%,试验期自由采食和饮水。记录日采食量,于7、14和21日龄称重,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家禽生产性能名词术语和度量统计方法(NY/T 823-2004)测定试验期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在试验结束前3d,利用红外高清监控摄像系统进行录像采集,将视频采集后,利用视频软件,参照鸡和小鼠夜间行为观察的方法加以改进,每间隔10 min设定为一个视频段,共72个视频段,重复观察鹅的夜间采食行为,观察时间为18:00至次日6:00,记录鹅夜间采食行为时间。【结果】NR组平均每只鹅夜间采食行为持续时间为19.07 min,FR组平均每只鹅夜间采食行为持续时间14.26 min,二者间差异极显著(P<0.01)。两种饲养方式下雏鹅初始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NR组鹅末重显著高于FR组(P<0.05),NR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高于FR组(P<0.01),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FR组(P<0.05),料重比二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夜间采食行为持续时间与生产性能相关性分析可知,NR组夜间采食行为持续时间与平均日采食量呈显著正相关(r=0.796,P<0.05),与平均日增重也呈显著正相关(r=0.807,P<0.05),与料重比呈显著负相关(r=-0.816,P<0.05);FR组夜间采食行为持续时间与平均日采食呈极显著正相关(r=0.950,P<0.01),与平均日增重呈显著正相关(r=0.801,P<0.05),与料重比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r=-0.573,P>0.05)。通过建立夜间采食行为持续时间与生产性能间回归方程可知,NR组平均日采食量y1(g·d -1)、平均日增重y2(g·d -1)和料重比y3与夜间采食行为持续时间x1(min/12h)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222.70+29.96x1-0.78x 21R 2=0.956,P=0.009)、y2=6.73+1.46x1R 2=0.650,P=0.043)、y3=2.83-0.05x1R 2=0.654,P=0.050);由于FR组料重比与夜间采食行为持续时间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固不能建立回归方程。因此,FR组平均日采食量y4(g·d -1)、平均日增重y5(g·d -1)与夜间采食行为持续时间x2(min/12h)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4=-10.10+4.13x2R 2=0.904,P=0.004)、y5=-39.82+4.83x2R 2=0.644,P=0.045)。【结论】两种饲养方式下,NR组鹅夜间采食行为持续时间高于FR组,且夜间采食行为的增加提高了鹅的生产性能。因此,建议生产中采用网上育雏方式,同时要保证夜间饲粮的供应,满足雏鹅的夜间采食活动。  相似文献   

15.
幼龄山羊血清T_4含量的季节和昼夜节律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幼龄去势沙能公山羊血清中甲状腺素(T_4)的放射免疫测定(RIA)表明,其年平均含量为113.32±7.61ng/ml,冬季昼夜平均含量最高为168.67±12.84ng/ml,极明显的高于其它季节。春季昼夜平均值为139.49±18.54ng/ml,也极明显地高于夏秋两季。秋季、夏季昼夜平均值较低,分别为81.59±5.70ng/ml、63.50±6.38ng/ml,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年平均值的昼夜变化及各季度含量的昼夜变化均无明显的昼夜差异,但白天小山羊血清中T_4含量高于夜间。  相似文献   

16.
选用4月龄伊普吕肉兔12只,雌雄各半,分别于白天(13:00)、夜晚(0:00)、饥饿24h、热应激(38℃,15min)状态下经耳缘静脉采血,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生长激素(GH)水平.试验结果显示,该品种兔血浆GH水平白天((0.80±0.08)μg/L)高于夜晚((0.73±0.05)μg/L);应激((0.93±...  相似文献   

17.
低温及能量水平对笼养育成蛋鸭生长及性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低温环境及不同能量水平(10.68,11.36,12.04 MJ·kg-1)的饲粮对笼养育成蛋鸭生长性能及性发育的影响。选用13周龄健康的金定鸭144只,随机分成6组,分别置于(2±1)℃,(18±1)℃的环境中。结果表明:①低温使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显著升高(P<0.01),而使日增重降低(P>0.05),在低温环境下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有下降的趋势(P<0.05),而日增重有上升的趋势(P<0.05);②低温减缓了卵巢及输卵管的发育,但差异不显著(P>0.05),并且在低温环境下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卵巢及输卵管的发育情况有上升的趋势;低温使血清钙、总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1),使孕酮浓度降低(P>0.05),在低温环境下提高饲粮能量水平使血清钙、总蛋白含量及孕酮浓度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