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落叶松种及种源配合选择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七个落叶松种中,日本落叶松生长最好,华北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次之,其它四种落叶松最差。不同落叶松内种源间在生长力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日本落叶松以本溪、西丰和铁岭三个种源表现优良,造林可获得一定增益。  相似文献   

2.
对落叶松8个种33个种源的6年试验研究表明,落叶松种间性状差异显著大于种内种源间差异,发展区首先必须进行种的选择才能实行种源选择。长白、华北、兴安3种落叶松苗期表现与径度相关,其它性状各种间、种内均呈不连续的随机地理变异。日本落叶松具有生长快、抗性强的特点,可作为我省中高山优良造林树种,其它种和种源无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 落叶松是我省山区重要造林树种之一。具有生长快、材质好,适应性强等特点。由于种较多,在我国北部分布范围广,长期的地理隔离使之形成了具有遗传性不相同的地理生态类型。为选出对本地区适应性强、生长良好的种和种源,1981—1984年我们在丰宁县大阁苗圃,进行了两次落叶松种和种源选择苗期试验。本文为第二次试验的初步总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是辽宁东部山区用材林更新造林的重要树种,在辽宁省实验林场进行了不同种-种源落叶松的更新造林试验.方差分析和树干解析表明,不同种落叶松生长量差异明显,试验的4种落叶松,辽宁省实验林场的日本落叶松生长最快,大孤家林场日本落叶松次之,但二者差异不明显,长白落叶松较日本落叶松生长量次之,日本落叶松嫁接苗生长量最小.  相似文献   

5.
落叶松选优     
一、前言 落叶松生长快、材质好、抗性强,是我省山地造林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目前我省营造的落叶松林主要有三个种一个变种:华北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朝鲜落叶松、日本落叶松。这几个品种各有不同的特点:日本落叶松生长快,但苗期贪青、顶枝木质化晚,往往发生冻梢、换头现象,树干基部多成弯曲状;长白、朝鲜落叶松干形通直,但在幼年时期容易感染早期落叶病;华北落叶松比较耐干旱,但在辽东地区上山后生长不如其他三个树种快。 目前我省落叶松种源缺乏,种子的数量都远远满足不了林业生产日益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正> 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 Carr)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是我区中、高山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但是,由于种源不足,严重地影响了其发展的速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开展了日本落叶松硬枝扦插试验。现将有关情况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7.
落叶松生长习性及适应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在甘肃不同气候类型区进行华北落叶松、日本落叶松造林试验研究,并对主要林区落叶松生长情况进行实地调查测量,总结提出了落叶松在我省最佳适生区和适宜的立地类型;并提出了落叶松林分的经营措施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承德县试点落叶松种和种源选择试验八年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在河北省承德县所进行的落叶松属种和种源选择研究的结果。该试验用同一批材料在两种立地上造林,八年的数据表明,在供试的五种落叶松中,日本落叶松的生长优于其它几种。各种落叶松在生长力、物候期方面均表现有种内的种源间差异,但这些差异并无地理规律性,与国外报道的落叶松属种内遗传变异模式相类似。  相似文献   

9.
长白落叶松在吉林省人工培育已有50余年的历史,由于该树种生长速度快、用途广,因而造林面积越来越大,成为我省主要造林树种。但因有时由于种源不足,从外省引进华北、兴安和日本三种落叶松种子,以满足育苗、造林的要要。为此,从1979年春,就几种落叶松同时育苗和造林,进行评比试验,初步总结如下。一、试验材料和方法落叶松种子的产地、起源及当年苗生育情况如下表。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北纬41°—44°,东经118°—119°范围内对7种落叶松进行了多年的种和种源选择试验,结果表明,适合当地生长的最好落叶松是当地种华北落叶松,其次是日本落叶轮、兴安落叶松;种源选择结果以丰宁、涿鹿、宽城、围场、沁源、关帝山、龙江等种源为好,可以用于生产。以上各优良种和种源均具有生长量大、造林保存率高等特点。如华北落叶松丰宁种源7年生林分比繁峙种源树高大54.2%,胸径大229.1%,保存率高18.1%。  相似文献   

11.
为扩大日本落叶松的遗传变异幅度,改善中国日本落叶松的育种状况,提高育种水平和林业生产力。对落叶松种和种源、原生种源试验林建成后10 a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次生种源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分别是原生种源的1.10,1.11,1.23倍;选育出了13个优良种源,为我省及辐射推广地区营造日本落叶松速生丰产林找到了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2.
对引种在山西省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上庄油松种子园31年生落叶松种和种源进行调查,通过方差分析得出,不同落叶松种源间胸径、树高生长差异显著。用胸径的平方乘以树高代表不同落叶松种源综合生长因子,大于平均生长指标的种源有11个,从大到小分别为辽宁草河口日本落叶松、辽宁本溪日本落叶松、山西宁武华北落叶松、辽宁清源日本落叶松、河北宽城华北落叶松、河北丰宁华北落叶松、内蒙巴林华北落叶松、山西沁源华北落叶松、辽宁铁岭日本落叶松、山西文水华北落叶松和陕西横山华北落叶松。用胸径的平方乘以树高代表不同落叶松种综合生长因子,日本落叶松生长指标最大,为5 355.98.通过对31年生落叶松不同种的引种试验,以日本落叶松在上庄油松种子园生长表现最好,其次为华北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选择适应我国中北亚热带高山区的适生树种,找到现实可用的生产力高的日本落叶松采种区。1983年3月,采用日本、华北、长白、西伯利亚、欧洲、波氏和西藏7种落叶松的33个种源,开展了落叶松种和种源试验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除日本落叶松以外的其它6种落叶松均不适宜本地区条件而不适宜生产规模造林;日本落叶松次生种源间生长量也存在一定差异,吉林次生种源普遍优于辽宁种源;按生长量排序为:吉林柳河、吉林东丰、吉林安图、辽宁庄河、辽宁本溪、辽宁铁岭、辽宁桓仁、辽宁西丰、辽宁清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从1982年秋至1989年秋间进行的6种24个产地的落叶松树种和种源试验进行了从成活率、物候观测到生长指标诸方面的总结。证明日本落叶松表现最佳,其次为华北落叶松,再次长白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最差。日本落叶松的生长优势从造林后第4年起才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 Carr.)是辽宁省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具有干形直、生长快、材质好、适应性强等特点。近几年来,我省大力发展其速生林,由于种子奇缺,难以实现。为解决种源不足的问题和保证树木优良遗传品质,我们探索了利用ABT生根粉等激素处理的日本落叶松嫩枝进行扦插试验,将其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1 试验地概况国营清原县大孤家林场地处北纬42°21′15″,东经124°47′48″,海拔高350m,年降水量600—800mm,年积温  相似文献   

16.
落叶松是我省主要的针叶树造林树种,约占全省造林面积的60%。但因品种不同,其抗冻能力和生长速度都有明显差异。为选择良种,在四平地区伊通苗圃对不同种类落叶松做了种的比较试验。现将苗期试验结果初报如下。一、试验材料 1.种子来源供试种子有来自日本北海道的日本落叶松(L kaempferi (Lamb)Carr)、山西省五台山的华北落叶松(L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朝鲜北半部的朝鲜落叶松(L olgens  相似文献   

17.
1983年营造落叶松种和种源试验林,经6年的栽培试验,日本落叶松和华北落叶松均表现良好;兴安、长白两种落叶松表现均较差;日本落叶松的3个种源间生长无显著差异;华北落叶松中的繁峙、龙江和承德3个种源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8.
我省引种各种落叶松已有70多年历史,其中日本落叶松为引种成功的树种。但是,过去引种都未曾考虑种源因素,仅在种的水平上评价引种效益,这样易将其他的,如长白落叶松的最好种源遗漏掉,而将日本落叶松的较差种源选进来。为避免这种差误,应在种和种源这两个水平上来比较落叶松的引种效益。1983年我们承担了全国落叶松种源协作组的试验任  相似文献   

19.
油松种源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油松是我省山地造林的主要树种,也是我省林木种子外调较多的树种。 油松天然林的分布区,包括河北、辽宁、内蒙古、北京、山西、陕西、宁夏、甘肃、青海、四川、河南、山东等12个省(市、区)。由于分布区的气候条件变化大和分布不连续性等特点,存在着明显的地理变异。 为选择适应我省生长且增产幅度大的油松种源和确定全国范围内的油松种子调拨区,从1979年开始,对不同种源的油松进行了7育苗和造林的试验研究,在适宜我省生长的优良种源选择方面,以及优良种源的早期予测方面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长岭岗林场7个物种33个种源的落叶松10年的栽培试验表明,鄂西地区以日本落叶松表现最好,其中尤以桓仁、柳河、庄河、铁岭、草河口的日本落叶松种源为最佳,其它6种落叶松均不适宜生产性造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