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张家港市通过行政推广和引导示范,逐步将机插秧推广开来,成为该市水稻生产上的主导播式。虽然机插秧技术已经比较完善,但仍有部分机插秧田块产量不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穗数不足。为此,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寻找了制约机插秧的产量的几个突出的问题,并找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张家港市通过行政推广和引导示范,逐步将机插秧推广开来,成为该市水稻生产上的主导播式。虽然机插秧技术已经比较完善,但仍有部分机插秧田块产量不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穗数不足。为此,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寻找了制约机插秧的产量的几个突出的问题,并找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3.
水稻机插秧不同插秧深度、不同液压灵敏度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水稻机插秧不同插秧深度、不同液压灵敏度试验,探索适宜的机插秧深度和液压灵敏度,以促进水稻早发,形成合理群体结构和穗部性状,提高水稻产量,为大面积推广水稻机插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勉县自2014年开始大面积推广水稻机械插秧技术,通过试验研究、多点示范、完善技术的推广思路,机插秧面积不断扩大、技术不断成熟、产量逐年增加。配套完善了以品种选择、培育壮秧、配方施肥、机械插秧、大田管理为主水稻机插秧主推技术。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当涂县水稻机插秧在育秧、栽插和大田管理环节农机、农艺的技术要点,分析了机插秧的茎蘖动态、产量结构与插秧机调整的相互关系,为推广机插秧技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人力已逐渐被机械所取代,水稻机插秧栽培技术应运而生。本文详细论述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较人工插秧有节约资源以及提高水稻产量等优势,并通过投入产出数据论证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为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水稻机插秧的优势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0,自引:19,他引:1  
介绍了水稻机插秧技术的优势,包括省工、省时、省力、省秧田;机插速度快、质量高、病虫害轻、生产成本减少;增加产量和效益等优点。总结了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曹玉洪 《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3):125-127
该文分析了马鞍山市种植户在推广机插秧水稻生产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以期提高机插秧栽培方式下水稻的产量和效益,加快机插秧水稻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小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是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难题的有效手段,通过对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地力、减少肥料施用量、提高粮食的产量和品质。水稻机插秧是我县一项推广了10多年的成熟技术,与之配套的育秧技术和育秧材料也越来越成熟和丰富,本文简述了麦秸秆还田与机插秧技术,促进秸秆还田与机插秧集成技术的快速应用。  相似文献   

10.
水稻机插秧推广易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9年水稻机插秧示范推广以来,上杭县机插秧面积逐年扩大,至2012年上半年累计推广机插秧面积1.5万亩。在示范推广机插秧过程中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但影响机插秧质量与群众满意度,也阻碍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普及和推广。笔者通过近4年的实践追踪调查,对水稻机插秧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提高种子发芽率、成秧率、增强秧苗素质、提高机插秧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涵江区是我省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示范县区之一,连续3年进行了水稻机插秧推广试验取得成功,累计推广面积近700亩,并与传统人工育插秧及抛秧进行产量比较,机插早稻(杂优)平均单产507公斤/亩,比传统人工育插秧增产15—20公斤/亩,比抛秧增产30—40公斤/亩。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高机插秧的产量和效率,缩短秧苗返青期,以中早39为材料进行了早稻不同机械育插秧方式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普通毯秧机插和钵毯秧机插的产量较高、较稳定,且易操作,可实现流水线播种,技术较成熟,应努力完善技术,稳步推广;普通毯秧机插的产量分别比普通毯秧机抛、钵毯秧机抛、钵秧机插和钵秧机抛高5.2、8.0、130.3和118.0 kg/667m2;钵秧机抛和钵秧机插技术暂不成熟,不宜推广。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丘陵区水稻机插秧水平不高的问题,结合广安实际条件提出了水稻育插秧机械化关键技术与应用成效。笔者根据近年广安区机插秧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成效,总结了水稻暗化催芽露场育秧技术,通过“优选育秧介质+精量播种+叠盘暗化催芽+优化田间管理”可实现高质量育秧,秧苗整齐度和成苗率显著提高。配合减穴稳苗高效机插技术提高栽插效率和降低漏插率。广安机插示范区水稻产量在700kg/667m2以上,表明机插秧是实现水稻单产提升和节本增效的水稻生产方式,为丘陵区机械化育插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通过大区对比法研究机械宽窄行、机插标准行,人工宽窄行和人工标准行的产量差别。通过调查发现:机械宽窄行漏苗率为6%,机械标准行为3%,人工插秧方式没有漏苗。机械插秧的方式在返青期上比人工早1~2天。在黄熟期上,机插宽窄行比机插表准行晚1天,但比人工插秧方式早1天。机械宽窄行插秧较人工宽窄行插秧减产3%左右,而人工宽窄行和人工标准行产量无明显差别。为了更好地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合理调整种植  相似文献   

15.
甬优15号在浙江西南山区种植,表现为丰产性较好,产量高、米质优。实行育秧、插秧机械作业不仅高产稳产,且省工省本。通过多年的育机插秧示范和推广,总结了甬优15号育机插秧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的优势以及适合的侧深施肥量,本研究以水稻品种两优688为试验材料,以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和常规水稻机插秧人工施肥为2种施肥方式,其中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处理中设计3个施肥量(480、384和288 kg/hm2),分别测定水稻的生育进程、株高、穗长、茎蘖动态、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结实率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相较于常规施肥,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适当延缓了水稻植株的生育进程,增加了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等产量指标,产量增幅为18.60%;同步侧深施肥量为384 kg/hm2时的水稻产量最高,较施肥量480和288 kg/hm2处理分别增加11.50%和29.62%。表明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可以协调水稻生长、提高产量,为水稻机插秧同步侧深施肥技术的推广及减肥增效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17年,上海农场在条播机的基础上,自主研发了机穴播机械。本试验通过对穴播苗情进行跟踪调查,将机穴播水稻分别与条机播水稻、机插秧水稻进行对比,探索穴播的产量结构及优势情况。结果表明,机穴播产量与机条播产量基本相当,较机插秧略低,但穴播的成本较机插秧低2 160元/hm~2左右,结合产量效益,最终效益增加1 804.5元/hm~2。机穴播还有通风透光性好、利于杂草稻的去除等优点,可以初步模拟机器插秧,试验结果可为机穴播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新平县2007年推广机械化插秧技术,通过对机插秧推广状况的分析,找出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旨在提高机插秧面积和作业效率,为水稻增产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意义,以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洋镇为例,从微观的视角分析了水稻机插秧技术在部分乡镇推广缓慢的主要制约因素,提出了加快机插秧技术推广发展的五项对策,旨在对加快推广机插秧技术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平县2007 年推广机械化插秧技术,通过对机插秧推广状况的分析,找出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旨在提高机插秧面积和作业效率,为水稻增产和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