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营养液是马铃薯无土栽培过程中植株养分供给的主要来源,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马铃薯无土栽培的成败。无土栽培马铃薯的生长分为幼苗期、块茎形成期、块茎增长期、淀粉积累期、成熟期五个时期,不同时期对营养的需求有所不同。营养液配方、pH、EC值、温度、喷施频率均影响无土栽培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文章总结了马铃薯生长过程的营养需求规律,综述了马铃薯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营养液管理等研究现状,为后续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硫素吸收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测定分析,研究了马铃薯硫素吸收规律。结果表明:马铃薯全生育期内各器官含硫量始终以叶片最高,茎秆其次,块茎最低;全株硫的累积吸收量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二次曲线变化,在淀粉积累期硫素累积量达到最大值;块茎形成至块茎增长期是马铃薯一生中硫素吸收速率最快、吸收数量最多的时期;生育期间硫素在马铃薯各器官的分配随着生长中心的转移,发生相应的变化,块茎增长期之前叶片中分配最多,其次为茎秆,块茎中最少,之后则是块茎中最多,茎秆其次,叶片中最少;硫在叶片中的分配率随生育进程逐渐降低,块茎中硫的分配率则为直线增长,茎秆中硫的分配率变化表现为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块茎形成期。本试验产量水平下,每生产500kg块茎需要吸收硫0.13kg。  相似文献   

3.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产量和营养品质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大西洋’和‘克新13号’为试验材料,于盛花期进行叶面喷施2-N,N-二乙氨基乙基己酸酯(Diethyl aminoethyl hexanoate),简称DTA-6;烯效唑(Uniconazole),简称S3307;氯化胆碱(Choline chloride),简称Cc。通过比较块茎重量和块茎内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淀粉含量、还原糖含量以及酚类物质含量,分析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DTA-6可显著提高‘大西洋’和‘克新13号’大薯重量,Cc可显著提高‘大西洋’大薯重量;各处理对可溶性蛋白含量没有显著性影响,但都显著提高了‘费乌瑞它’酚类物质的含量;DTA-6可显著提高‘费乌瑞它’和‘克新13号’维生素C的含量,而Cc可显著提高‘费乌瑞它’淀粉含量,DTA-6和Cc处理可显著提高‘克新13号’还原糖含量。  相似文献   

4.
牡丹江地区适宜对俄出口早熟马铃薯品种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牡丹江地区适宜对俄出口的马铃薯品种缺乏问题,从不同地区引进8个早熟马铃薯品种进行产量比较试验。通过对各品种生育期、植株及块茎的形态特征、产量等综合性状比较分析,结合俄罗斯人的饮食消费习惯,从中筛选出了牡丹江地区适宜对俄出口的早熟马铃薯品种为‘尤金’、‘费乌瑞它’、‘东农303’和‘中薯5号’。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内蒙古自治区各类型马铃薯氮素养分吸收特点,给予生产施肥环节中一定的理论支持,选择了5个在内蒙古自治区广泛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大西洋’、‘费乌瑞它’、‘克新1号’、‘陇薯3号’和‘夏坡蒂’),在武川县大豆铺村进行大田试验,对马铃薯各生育时期的不同器官中氮素吸收量、积累速率以及转运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5个品种马铃薯的氮素阶段积累量的峰值出现于出苗后的60~75 d。早熟品种‘费乌瑞它’氮积累总量最小,为610.85 kg/hm^2;而中晚熟品种‘大西洋’的氮积累总量相对较大,达到847.56 kg/hm^2。全生育期氮素在叶片中的分配呈现递减趋势,在茎秆中的分配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在块茎中的分配呈现递增趋势。叶、茎秆、块茎中氮素分配率在全生育期中的变化区间分别为(29.9%,93.0%)、(6.6%,36.7%)和(0,59.9%)。研究表明,不同品种马铃薯氮素吸收方式差异较大,大田施肥管理需做针对性处理。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是一种喜钾作物,但是增施钾肥对不同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尚不明确。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在不同钾肥水平下的植株生长及产量品质表现。增施钾肥可以延迟花期,促进植株早熟;降低主茎数及单株块茎数;增加单株块茎重,平均块茎重和商品薯率。增施钾肥‘尤金’产量提高17.17%,10个品质指标均有所提升。增施钾肥对‘中薯5号’‘费乌瑞它’和‘富金’的产量及品质无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氮素营养状况的SPAD仪诊断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马铃薯品种克新1号为材料,研究了叶片SPAD值、叶片全氮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块茎产量随供氮水平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旨在为使用叶绿素仪进行马铃薯无损伤氮素诊断和推荐施肥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从马铃薯苗期到块茎淀粉积累各个生育阶段叶片的SPAD测定值均与马铃薯叶片含氮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除苗期外,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淀粉积累期的马铃薯叶片含氮量和叶片SPAD值随土壤施氮量的变化均表现为线形加平台的模式。因此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后叶片的SPAD读数可揭示马铃薯的氮素营养状况。统计分析结果还表明,叶片SPAD值与块茎相对产量呈线形加平台的数量关系模式,据此确定了应用叶绿素仪SPAD-502进行马铃薯推荐施肥的SPAD临界值为块茎形成期47.3、块茎膨大期45.1、淀粉积累期40.2。  相似文献   

8.
试验通过不同马铃薯品种与不同播期相结合,对海拔800 m和900 m"薯/玉/苕/薯"四熟制套作中秋马铃薯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点品种间差异均表现为‘费乌瑞它’>‘出土黄’>‘鄂薯5号’,即早熟品种为优选;最佳播期均为玉米蜡熟末期8月24日,但最差播期不同,海拔800 m处以玉米完熟期8月31日最差,而海拔900 m处以玉米乳熟期8月10日最差。结合各处理组合产量得到,海拔800 m处品种‘费乌瑞它’搭配播期玉米乳熟期8月10日、玉米蜡熟初期8月17日、玉米蜡熟末期8月24日均可获得高产;而海拔900 m则以品种‘费乌瑞它’搭配玉米蜡熟末期8月24日最利于产量建成。因此‘费乌瑞它’搭配玉米蜡熟末期8月24日处理组合在两点均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9.
硒肥对马铃薯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2017,(3):149-153
硒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提高食物中硒的含量是增加人体硒营养的主要途径。为增强富硒马铃薯生产,试验选择‘大西洋’、‘费乌瑞它’和‘兴佳2号’3个马铃薯品种进行苗期喷施硒肥处理,研究硒肥对马铃薯不同时期根、茎、叶及块茎中硒含量及产量的影响,并分析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施硒肥处理后的马铃薯各部位硒含量测定值均较不施硒肥处理高;不同时期硒含量的动态变化除在茎中规律不明显,在根中表现为逐渐降低,叶中表现为单峰降低,而块茎中表现为单谷降低;产量结果也表现为施硒处理高于不施硒处理,3个品种平均产量较对照分别高11.39%、7.61%和9.67%,试验为中国马铃薯富硒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淀粉具有其他淀粉所没有的一些优良特性,在食品、饲料、化工、胶粘剂、造纸、纺织、可生物降解材料等领域应用广泛。高产高淀粉马铃薯品种可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然而,目前生产上尚缺乏高产高淀粉品种,特别是早熟品种。为鉴定筛选适合淀粉加工的早熟马铃薯品种。2021和2022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4次重复,在黑龙江省克山农场以‘尤佳70’为对照,评价7个早熟马铃薯品种(‘东农312’‘龙薯3号’‘中薯早35’‘中薯早39’‘中薯早43’‘中薯早44’和‘中薯早45’)的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表现及其稳定性。‘中薯早39’块茎产量、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稳定性表现中等,块茎产量46 643 kg/hm2,略高于供试8个品种的平均值43 676 kg/hm2,但显著高于对照品种‘尤佳70’块茎产量;淀粉含量18.68%,在供试的8个品种中最高,使得其淀粉产量在供试的8个品种中最高,达8 699 kg/hm2,与其他品种(包括对照‘尤佳70’)相比差异均显著。‘中薯早39’总体表现优良,可以作为早熟淀粉加工型品种大面积试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