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陆瑞好 《广西蚕业》2001,38(3):45-48
从广西蚕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产业化经营是广西蚕业发展的方向,并指出广西要实施蚕业产业化经营,应该注意解决的关键问题和促进产业化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浅谈“科学养蚕”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蚕业发展已经成为我国21世纪蚕业发展的新亮点,从2005年起已连续三年蚕茧产量稳居全国之首,2007年鲜茧产量达20.5万吨,占全国产量26%,占世界产量18%,超过世界第二大茧丝生产国印度,成为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蚕业发展最快、蚕茧产量最多的地区;真所谓“世界蚕业看中国,中国蚕业看广西”。广西蚕业的快速发展,产量不断增加,如何保持可持续发展,做大做强蚕丝业已成为广西今后蚕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3.
自2005年广西蚕茧产量跃居全国首位以来,已经过了近十年时间。广西蚕桑业发展已呈现出明显的地理区域分布的特点。从全区范围来看,广西区内形成了从种桑养蚕到缫丝及丝绸纺织的比较完整的桑蚕丝产业链生产结构。然而,如果从蚕丝业各个生产环节的地理分布状况来看,广西蚕业是否能够实现产业链的空间均衡分布,换句话说蚕业能否发挥产业的区域集中优势是今后蚕业发展的关键之一。通过运用评测产业地域集中度的"特化系数"理论,以往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计算出广西蚕桑业几个主要指标的"特化系数",并对广西蚕业产业链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左明 《广西蚕业》2001,38(4):37-40
分析了广西蚕业生产的现状和急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蚕业产业化是广西蚕业发展的方向,全方面地阐述了蚕业产业化的核心内容和实施的关键,并提出了广西蚕业产业化发展的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5.
粱秀玲 《广西蚕业》2004,41(12):67-71
《广西蚕业》是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蚕学会主办的专业科技期刊,创办于1964年。其前身是广西区蚕业指导所主办的《广西木薯蚕简报》(1964年)、《广西蚕业简报》(1965年)。1966年正式创刊,刊名为《广西蚕业通讯》,1994年更名为《广西蚕业》。《广西蚕业》至今已出版、发行了41卷150期(含简报58期)。回顾《广西蚕业》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凝聚了多少专家、教授,科技人员为之撰稿、审稿、编辑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他们默默无闻地工作,  相似文献   

6.
郑焕生 《广西蚕业》2001,38(3):42-44
概述蚕业产生化主要内容和特征,分析广西蚕业产业化面临主要制约因素,以及加快蚕业产业化进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白景彰 《广西蚕业》1994,31(1):12-15
1现代蚕业的概念 蚕业生产在我国巳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广西也有了两千多年的历史。蚕业生产的发展.从历史上可分为:原始蚕业、古代蚕业、近代蚕业和现代蚕业,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它特定时期与具体内含。就现代蚕业来说,它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围绕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活动及在蚕、桑新品种,先进种养技术,高效省力化、机械化等方面的推广成效进行回顾和总结,分析广西蚕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新形势下要不断完善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模式,创新蚕业技术推广方式,努力做好广西蚕业的技术推广工作,促进广西蚕业从传统蚕业向现代蚕业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加入“WTO”对中国蚕丝业的影响及广西蚕业的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朱方容 《广西蚕业》2000,37(3):41-47
本分析了加入WTO对中国蚕丝业的影响以及蚕丝业的市场发展前景,根据广西蚕业的现状、区域优势和广西发展蚕业的意义;认为广西应抓住机遇大发展,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蚕桑通报》2014,(3):60-60
由中国蚕学会主办,广西蚕学会、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承办的“蚕业信息传播研讨会”于2014年6月24日,在广西北海召开。来自《蚕业科学》、《中国蚕业》、《蚕桑通报》、《广东蚕业》、《北方蚕业》、《蚕丝科技》、《四川蚕业》、《江苏蚕业》、《广西蚕业》、“中国蚕业信息网”、“广西蚕业信息网”和《山东蚕业》、“辽宁蚕科所网站”等国内蚕业信息传播界的专家学者30多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2000年至2010年广西蚕业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及对东部的江苏、浙江、广东与西部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省蚕业发展情况进行调查,从产业发展所具备的发展环境、政策、科技创新、亩桑产茧量和亩桑产值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广西蚕业能迅猛发展的利好因素和今后做强广西蚕业面临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广西蚕业》2004,41(B12):i001-i004
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原名广西蚕业指导所)成立于1964年,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位于广西首府南宁市西郊,占地50公顷.是集蚕业发展规划制定、蚕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和技术推广、蚕业科学研究与开发、良种繁育、蚕种管理和蚕种质量检验等为一体的事业单位。现有在职职工189.3,,其中科技人员8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16人、中级职称的30人,  相似文献   

13.
广西农村蚕业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骥 《广西蚕业》2009,46(3):56-59
广西农村蚕业技术人才在广西蚕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实现蚕业强省的目标,农村蚕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应进一步加强。农村蚕业技术人才是当前和今后广西实现蚕业强省目标的生力军,因此,加快农村蚕业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提高农村蚕业技术人才素质,是实现蚕业强省目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5,42(4):47-52
本文根据广西蚕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推广滞后问题,阐述了《广西蚕业》科技期刊在技术推广中的功能。根据广西的情况,建议广西各级蚕业技术推广部门把加强《广西蚕业》期刊发行工作,作为一种现代、高效的技术推广方式,借助科技期刊的媒介作用,传播科学种桑养蚕技术,更好地促进广西蚕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促进广西蚕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4,41(Z1):67-71
《广西蚕业》是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广西蚕学会主办的专业科技期刊,创办于1964年。其前身是广西区蚕业指导所主办的《广西木薯蚕简报》(1964年)、《广西蚕业简报》(1965年)。1966年正式创刊,刊名为《广西蚕业通讯》,1994年更名为《广西蚕业》。《广西蚕业》至今已出版、发行了41卷150期(含简报58期)。回顾《广西蚕业》四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凝聚了多少专家、教授、科技人员为之撰稿、审稿、编辑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他们默默无闻地工作,无私地奉献,使《广西蚕业》成为指导蚕业科研、教学和生产的知识宝库。《广西蚕业》的出版和发行,促进了…  相似文献   

16.
《广西蚕业》2009,46(1):50-50
《广西蚕业》是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广西蚕学会联合出版,在国内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刊物,旨在为广西乃至全国蚕业的振兴和发展服务,传播蚕业新技术、新品种和行业法规、政策、经营管理经验、各地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桑园管理、养蚕操作和蚕茧烘干等方面调查分析广西蚕业生产机械化应用状况,发现已经有一系列机械化设备应用于广西蚕桑生产,促进了广西蚕业向省力化、规模化发展。同时借鉴日本蚕业机械化发展经验和现状,提出加快发展广西蚕业生产机械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广西蚕业》是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广西蚕学会联合出版在国内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蚕业技术刊物。旨在为广西乃至全国蚕业振兴和发展服务,传播本行业最新研究的科研成果、新技  相似文献   

19.
《四川蚕业》2012,(4):27
<正>《广西蚕业》是广西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和广西蚕学会联合出版在国内公开发行的综合性蚕业技术刊物。旨在为广西乃至全国蚕业振兴和发展服务,传播本行业最新研究的科研成果、新技术、行业法规和政策、交流经验和信息等。  相似文献   

20.
陆贵生 《广西蚕业》2005,42(Z1):7-11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提出"东桑西移"发展广西蚕业的想法很好.这说明广西大力发展蚕业,一是看到了世界蚕业产地分布和我国蚕业产地分布变迁的规律;二是看到了广西过去作为蚕业发展优势区工作上存在的问题.下面我谈几点看法,提供"东桑西移"发展研讨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