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手工做茶是我国茶文化的宝贵财富。一些高档名茶,如获金奖的祁红工夫、屯绿特珍等既是名贵食品,又属传统工艺制品,远非用机器加工所能奏效。手工筛制,作为弥补机器做茶的不足,是现今各茶厂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序。手工筛制,操作机动灵活,能充分体现“看茶做茶”的原则,对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都有明显的作用。因此,在科学技术蓬气发展的现代制茶时代,手工筛制仍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屯绿之冠——“四大名家”茶,产于安徽省祁门县东部的凫峰乡,年产干茶250吨左右。由于品质优异,长期以来,不但是“屯绿”出口茶的主要拼配原料,而且每当春茶上市,直接前往产地购茶者也是络绎不绝,光尝为快。“四大名家”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紧结匀整壮实,色绿而润,香高持久带有熟板栗香、兰花香、滋味浓醇,回味甘甜。素有  相似文献   

3.
黟山雀舌     
李晓辉 《茶业通报》1993,15(2):33-35
一、概况黟山雀舌产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黟县是黄山旅游景点之一,这里的石雕、木刻和古民居早已闻名于世。该县产茶历史悠久。也是“祁红”、“屯绿”两大传统名茶的主要产地之一。黟山雀舌自1979年研制开发以来,曾四次评为黄山市市级名茶,1988年和1992两次获省名茶证书,1992年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获优质产品奖。目前,黔山雀舌年产量约30吨,  相似文献   

4.
陈椽《安徽茶经》记叙了“祁红”肇始的两种说法:首先是一八七五年余干臣在建德尧渡街创制“祁红”说(清末祁门、建德、浮梁三县的红茶合称“祁红”),其次是一八七六年胡元龙于祁门贵溪创制“祁红”说。李则纲的《安徽历史述要》,安徽农林科学院祁门茶叶研究所的《安徽名茶》,均认定“祁红”肇始于建德。不过,对与之密切相关的其它建德外销茶,尤其是朱兰茶,在省学术界,除了最近出版的《安徽省情工》记载了一鳞半爪外,似一直无人问津,这是很遗憾的。本文由于资料的限制,对此也只能作一点力所能及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徽州无处不宜茶,名冠全球的“祁红”“屯绿”,蜚声南北的“毛峰”“猴魁”,还有“顶谷大方”“瑯源松萝”“徽烘青”“太尖茶”等等茶叶中的上品,都系出自徽州,徽州茅叶品质优良,可以用以下几句讲来概括: 形美多姿,色艳光润,香高味醇,耐泡持久。徽州茶叶品质之所以优良,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二是精湛的采制技术。  相似文献   

6.
汪祖圭 《茶业通报》2004,26(1):24-25
杨树林茶园座落在安徽省祁门县凫峰乡凫溪口一带,所产“凫绿”茶为“屯绿”之冠。七十年代以来,原祁门县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安徽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茶树品种资源调查基础上,先后选育出国家级茶树良种———杨树林783和凫早2号,以及省级茶树良种———杨树林781。  相似文献   

7.
黄山茶,祖辈留下的传统产业,凝聚着黄山人的心血和汗水,在漫长的风雨旅途上曾有过多少辉煌的荣耀。二十世纪初,“祁红”和“屯绿”就夺得国际大奖、蜚声海外。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产于黄山南麓歙县的“黄山毛峰”和“顶谷大方”同时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1986年又双双入选为国家礼茶。黄山作为全国的生态优质茶基地,解放后茶叶发展高歌猛进,销售顺畅。到八十年代中期,随着东欧等出口渠道的打开,茶叶外销火爆起来,经营茶叶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茶业经济成为黄山县乡财政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支柱。写下了当地茶业史的新辉…  相似文献   

8.
黄山市是荣膺中外金、银奖的“祁红”、“屯绿”的主要产地,亦是“徽商”的发源地。1988年全市茶叶总产达2.5万吨,占全省茶叶总产量45%以上,出口茶叶1.3万吨,占全省茶叶出口总量56.5%,其中出口绿茶占全国绿茶出口总量13.5%,占世界绿茶贸易量10%左右。茶叶收入占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14%,外贸总产值68%和财政税收42%以上,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但随着国内外茶叶市场的变化和发展,竞争加剧,“徽茶甲天下”的优势地位受到影响。商品茶已由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转向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相似文献   

9.
俞志成 《茶业通报》2001,23(2):12-12
黄山市 (原徽州地区 )是闻名国内外的祁红、屯绿的产地。屯绿 ,主产休宁县。休宁县盛产名茶 ,源远流长 ,唐陆羽 (公元 72 8~ 80 4年 )所著《茶经》就载有休宁县植茶制茶的盛况 ,距今已有 1 2 0 0多年的历史。建国后 ,休宁县茶业得以更大的发展 ,成为休宁县支柱产业之一。 1 978年该县干茶产量已达 2 50 0t,曾出口原苏联、英、德、意大利、荷兰等国家。休宁县所产的名茶———松萝茶更是我国最早的名茶之一。早在 1 785年前松萝茶就已少量流入英国市场。英国学者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中就有“松萝与工夫 ,白毫与小种 ,花薰芳馥 ,麻种…  相似文献   

10.
祁门红茶,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是祁门县的一大拳头产品。全县总面积二千二百五十七平方公里,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包括道路和庄园”的山区县,适宜种植林茶山场面积有五十多万亩。境内千溪万壑,山峦重叠,云雾弥漫,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较少,具有发展祁门红茶的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祁门茶厂加工的“祁红”,80年、85年蝉联国家优质食品金质奖,87年荣获第26届世界优质食品金质奖。茶叶生产一直在祁门县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九八七年全县茶叶产量(红、绿茶)达3,762吨,茶叶农业产值1,112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21.2%;茶叶税收入库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反相高速液相色谱法,检出日常饮用茶汤中的咖啡碱类和维生素C。经对我国传统出口的祁红、屯绿和四川高香红细等茶审评汤样各自进行分离测定,得出咖啡碱类的含量位于2.56—3.48%,表明本法具有快速、简便、用样量很小而分离效果较佳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正80年前,当中国东部茶区的宁红、祁红、屯绿、西湖龙井、苏州碧螺春、黄山毛峰、福建乌龙等名茶誉满天下之时,茶树原产地核心区域的贵州高原茶,还悄然无声地深锁在广袤山谷之中,就像一个闺中少女娇娇羞羞地等在那里,静候人们去发现。那时候知道贵州茅台酒的人很多,而知晓贵州有好茶的  相似文献   

13.
1 祁门红茶的二次崛起祁门生产茶叶的历史距今至少在 1 30 0a以上。“祁红”因自然条件优越 ,茶树品种优良 ,采制技术考究 ,而品质超群 ,成为红茶中后起之秀 ,1 91 1年前后达到鼎盛时期。据历史资料记载 ,当时的祁门、浮梁、至德 (今东至 )三县所产红茶 ,统称“祁红” ,年产量在 30 0 0t以上。“祁红”以其清高而持久的特殊香气 ,在世界茶坛独树一帜 ,成为世界三大高香名茶之一 ,于 1 91 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 ,被誉为“群芳最”、“茶中英豪”、“祁门香”而名扬四海。此为本世纪初 ,祁门红茶的第一次崛起。1 940年后 ,由于太平洋…  相似文献   

14.
徐善真  方惠 《茶业通报》1995,17(4):33-33
新名茶“旌德魁针”徐善真,方惠,郭晓宁(旌德县茶叶公司)“旌德魁针”茶产于安徽省南部山区旌德县境内,是近年创制的名茶新秀。在1995年6月“安徽省第四届名茶评比会”上“旌德魁针”茶以其独特的外形风格、优异的品质特征被评为安徽省级名茶。并获第二届中国农...  相似文献   

15.
《茶业通报》2007,29(4):181-181
2007年10月14日至17日,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行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来自安徽、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江西、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湖北、重庆等省市和印度、肯尼亚、美国、德国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茶叶企业,共计260余家企业参展。安徽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和安徽其它五家企业参加了展会。宣传、展示了国礼茶绿牡丹、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祁门红茶等产品和公司“迎客松”、“吉祥鸟”品牌。安徽省送评的“祁门红茶”和“绿眉茶”分获金奖和优质产品证书。  相似文献   

16.
茶叶是我省的主要特产和出口商品。早在汉末晋初就有“庐江好茗”“宣城人入山采”等记载。1986年产茶46958.5吨,茶园面积168.74万亩,采摘面积141.17万亩,平均亩产33.2公斤。基本情况我省茶类花色繁多,以品质优良称誉国内外市场。主要出口茶类有:祁红、屯绿、舒绿等,名茶有黄山毛峰、太平猴魁、六安瓜片、老竹大方、涌溪火青、敬亭绿雪、霍山黄芽、九华毛峰、黄石溪毛峰、狮峰云雾、金山时雨、郎源松萝等。近年创制的名茶有:天  相似文献   

17.
茶事动态     
《茶业通报》2009,(2):94-94
安徽休宁举办第九届“茶交会”4月下旬,休宁县第九届有机茶暨名特优农产品展示交易会在休宁举行。休宁是安徽省绿茶主产地之一,也是全国认证面积最大的有机茶生产基地。从2001年起,该县以茶为媒、以茶会友,已连续成功举办了8届茶交会,打响了“中国有机茶之乡”的品牌。本届茶交会包括茶乡图片展、名优茶制作大赛、斗茶大赛等活动。  相似文献   

18.
徽州是一个多种经济作物产区,茶叶为其拳头产品和一大经济支柱。茶叶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所产“屯绿”、“祁红”驰名中外,黄山毛峰、黄山银钩、太平猴魁、竹铺大方、休宁松罗等素为茶中珍品。全区茶叶商品率在95%以上,商品茶中外贸出口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徽州地区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采取了提高茶叶收购价格、减税近利、恢复和提高奖励标准等一系列扶持茶叶生产的政策和措施,特别是多种形式的茶叶生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调动了茶叶生产者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茶叶生产的  相似文献   

19.
百廿年来话祁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廿年来话祁红汪德滋(安徽省农科院祁门茶叶研究所245600)祁红创制于1875年间,它以独特的“祁门香”誉为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祁红问世十年后,延续约半个世纪的我国红茶输出不断滑坡,由年突破100万公担降至不足10万公担,导致当时我国近十个红茶产区...  相似文献   

20.
“祁红”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外销茶,它以优异的品质和独特的风格而蜚声于国内外市场。一九七九年度祁红以地名牌出口的数量和质量都创造十几年来的最高水平。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祁红”出口需求量将不断增长。如何进一步提高祁红品质,保持在国际市场的信誉非常重要。现就祁门红茶目前在初精制等方面存在问题,谈点个人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