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鲺病的间隔重复施药防治法浅谈鲺病是妨碍成鱼生长、危害苗种的常见鱼病之一,其常规防治是采用晶体敌百虫(90%)0.3—0.5ppm进行金池泼洒,效果一般较为显见。但近年来,笔者对该鱼病30余例临床防治实践和调查结果显示,在苗种培育池和一龄成鱼池中,鲺病...  相似文献   

2.
1990年我县麻林水库网箱养草鱼(成鱼),曾一度流行严重的鱼鲺病,对鱼的影响很大。我们先是按常规方法用90%晶体敌百虫溶于水全网箱泼洒进行防治,虽然见效,但过些天鲺病又复发。而敌百虫药物在我县又缺货,且经常使用成本也高。于是我们试用防治蟑螂、臭虫和虱子用的灭蟑灵进行防治,效果与使用敌百虫同样好。其方法与用量为:每只网箱用灭蟑灵2块(每块重  相似文献   

3.
祁阳县城关镇光明村养鱼能手刘权宝,1992年承包一口面积3.3亩的鱼塘,共投放草鱼种408尾,鲢、鳙鱼种分别为507尾和23尾。1992年5月初发现该塘草、鲢、鳙均患有锚头鳋和鱼鲺病,草鱼种还患有鳃隐鞭虫病,5月19日~23日相继死亡56尾草鱼,23日下午开始在池塘使用茶饼和敌百虫治疗,25日只死亡草鱼2尾,后该池塘鱼类均未发现寄生虫疾病,草鱼成活率达85.8%,鲢、鳙鱼成活率达100%。茶饼、敌百虫的使用方法是。  相似文献   

4.
两种鱼病的土法治疗锚头鳋病和鲺病是两种常见的鱼类体外寄生虫病,它的一般防治方法是90%晶体敌百虫0.5ppm全池泼洒。但随着近年来鱼药减效和多年使用相同鱼药产生抗药性的缘故,敌百虫的使用效果往往不佳,我场就出现这种情况。在1994年的前期家鱼养殖过程...  相似文献   

5.
邓志武 《科学养鱼》2006,(12):53-53
近来我县城郊许多垂钓池塘养殖鱼类的陆续发生慢性鱼病,虽死亡率不高,但严重影响垂钓鱼类外观和价值,也影响了垂钓经济效益。在2005年8月~2006年10月,笔者接诊的9例病例中发现,患病的鱼类主要是鲫鱼、鲤鱼、草鱼、团头鲂等,病害为聚缩虫病并引发烂鳃病、赤皮病,经采取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 一.草鱼病发生及以往治疗情况草鱼细菌性赤皮、肠炎、烂鳃病俗称“老三病”是我县发生最普遍,危害最大的鱼病。据笔者三年调查,草鱼致死的70%是由“老三病”引起,每年产量损失5000~7000担(占1986年养殖产量的1/4以上)  相似文献   

7.
梁长辉 《淡水渔业》2003,33(6):47-47
据调查 ,我县几乎 80 %的鱼病源自于寄生虫害 ,特别是指环虫病对鱼类的危害很大 ,且各种杀虫药的治疗效果都不理想 ,杀虫不彻底 ,容易复发。2 0 0 2年 5月中旬 ,一口以草鱼为主的鱼塘暴发鱼病 ,草鱼 5月 10日死 1尾 ,5月 13日即发展到一天死 2 0多尾 ,均为草鱼 ,传染速度非常快。经镜检为草鱼鳃片寄生指环虫。用敌百虫 +面碱合剂(晶体敌百虫与面碱的比例为 1∶0 6 ) 0 2 4g/m3全池遍洒 ,取得治愈率 10 0 %的理想效果 ,现报告如下 :一、症状及寄生情况(1)从鱼患病中、末期看 ,大部分草鱼上浮于水面 ,游动缓慢或出现阵发性狂游 ,方向不定、…  相似文献   

8.
鲺病是水产养殖中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通过一些试验探讨,本文提出二次杀灭治鲺病的新方法。二次杀灭法就是当鱼类发生鲺病时(此时症状很明显,如鱼在塘中狂游乱跳,病鱼、死鱼身上可见鲺寄生),及时全地泼洒杀鲺药物进行第一次杀灭,尔后根据水温情况与第一次设药间隔适当时间再用杀鲺药物全池泼洒进行第二次杀灭,以达到彻底根治的目的。二次杀灭法治愈鲺病的理论依据是鲺为卵生甲壳动物,其卵对药物的抵抗力要比成虫和幼虫强得多,在常规药物浓度内杀死的只是鲺的成虫和幼虫。据日本木村1960年对敌百虫(乳剂,有效成份量50%)驱除鲺…  相似文献   

9.
<正> 1995年7月,丰润县任各庄镇孙家庄鱼种场购进鲤鱼夏花6万尾。放养20d后,发现鱼种急剧狂游和跳跃,经检查,大部分鱼种患有鲺病,有的寄生的鲺多达3~4只。经用0.5ppm90%晶体敌百虫全池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一些有关鱼病问题的书籍在谈及头槽绦虫流行情况时,大多谈其寄生于草鱼、青鱼、鲢、鳙、鲮鱼等的肠内,以草鱼鱼种受害最为严重,当草鱼体长超过10cm时,感染率即开始下降,治疗方法多采用90%晶体敌百虫50克与面粉500克混合制成药面进行投喂,连喂3~6天。而很少有谈到头槽绦虫寄生于鲤鱼肠内的情况,及其治疗方法。笔者去年曾发现一例鲤鱼患头槽绦虫病,并在治疗上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供读者参考: 1994年7月20日于洪区马三家镇范屯村马贵龙承包的一口鱼池中的鲤鱼突然发病,按马贵龙讲发生了严重的“浮头”,21日上午笔者接到报告后于10点钟赶到现场时,  相似文献   

11.
我县在养鱼生产中发现,凡是四傍有大樟树生长的鱼塘,从未发生鱼病,这可能是樟树枝叶掉入池里起了作用。联系到各地用中草药防治鱼病中,确实也有用樟树枝叶治疗鱼病的处方。于是从1974年开始到1977年止,我们试验用樟脑精治疗鱼病,年年都获得了显著的效果。现以1979年的两次为例:付坊公社有一口1.4亩的鱼塘,平均水深1米。放养的草鱼每尾体重已有1斤,7月间发生赤皮病,在投放  相似文献   

12.
<正>4经验总结此轮鱼病防治承包的结果,让笔者有"三个没想到"。从对"三个没想到"的分析、反思中,提出和探讨关于鱼病防治我们需要解决的认识问题和实践问题。4.1没想到"渔医无奈小虫何",车轮虫病成为草鱼发病死亡的头号"杀手"。一直以来,我们认为,病毒性鱼病中的草鱼出血病,细菌性鱼病中的草鱼"老三病"和细菌性败血症,是大宗淡水鱼养殖中的凶险鱼病,并列为防治重点。车轮虫病怎么能成为  相似文献   

13.
在鱼病发生季节,有些鱼场和专业户,常常以韭菜来预防和治疗草鱼的肠炎病。韭菜采集方便,价格低廉;并具有一定疗效。但使用不当,会引起鳊鱼死亡。现举两例。 (一)1984年7月8日,南通市郊区闸东乡渔场试验塘(面积6.4亩亩),为预防草鱼肠炎病,下午投喂新鲜韭菜40多公斤(估  相似文献   

14.
一例团头鲂患多种病害并发的诊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9年5月26日下旬我县许多鱼种养殖大户及邻近的邵武市部分鱼种养殖户所培育的草鱼种发生严重病害,造成许多草鱼种死亡。经笔者诊治的17例病例为草鱼种患车轮虫病、烂鳃病、疖疮病和肠炎病并发病。通过采取综合措施防治  相似文献   

15.
草鱼四大病,即为病毒性的出血病,细菌性的烂鳃病、肠炎病和赤皮病。“四病”一股很少单发,常混合感染,故治疗应先解剖即将死亡的草鱼,查清并发症的主辅关系,对症施治,才能取得良好疗效。一、防治方法草鱼感染细菌性病为主,并发病毒性鱼病,则采用下法综合施治: 敌百虫50克、乐果100克、小苏打片150克、三黄粉125克、漂白粉250克、大蒜瓣500克、食盐500克。草鱼感染以病毒性为主,并发细菌性鱼病,则改用下方治疗:  相似文献   

16.
<正>肝胆综合症是近两年在草鱼养殖过程中发生较为频繁的鱼病之一,对草鱼养殖生产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此疾病的症状因在外观上与烂鳃病、肠炎、赤皮病有近似之处,极易被渔民误诊为传统的草鱼三病,导致错误用药,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耽误了鱼病的治疗,给渔民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一、鱼类肝胆综合症的症状  相似文献   

17.
在鱼病防治中敌百虫、食盐单独使用已十分普及,两者若混用,又有其独特疗效。我场一口面积为九亩的池塘,八月中旬草鱼患严重的鳃蛆病和赤皮病,每天死亡10~20尾草鱼。我们试用敌百虫和食盐合剂治疗,三天后鱼即停止死亡。具体用法是敌百虫药物浓度为0.3~0.5ppm,食盐以敌百虫总量的5~29倍计算,两者分别用适量的池水溶化后再行混合,兑水全池泼洒.此法经本人多次试验证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正> 草鱼“三病”(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并发症近年来在我国部分地区有重新抬头的趋势,必须采取有力的防治措施,避免给水产养殖造成损失。笔者总结各地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践,介绍防治草鱼“三病”并发症的二十种有效方法,供生产者参考应用。1 每50kg草鱼,每天用90%晶体敌百虫50g,乐  相似文献   

19.
草鱼是淡水养殖鱼类中一种生长迅速,饵料广范、肉味鲜美,深受群众欢迎的品种之一。但是,草鱼病多,且防治方法还没有被人们完全认识和掌握。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草鱼往往死亡率高,成活率低,在群众有着“草鱼无来头,只能是搭头”的说法。1975年5月,我所由于对草鱼病防治措施不力,在28亩咸鱼精养塘中,草鱼出现严重死亡现象,我们及时采用了敌百虫、乐果、漂白粉、食盐等混合药物治疗,草鱼才停止死亡。1976年,进一步总结经验,全面采用上述办法,在3亩以草鱼为主的高产塘,草鱼成活率达90.6%;28亩精养塘、草鱼成活率达86.3%。今年,在七口成鱼塘,80亩水面中,共产成鱼405担,年初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们这里的养鱼池塘经常发生中华鳋、锚头鳋、鱼鲺等寄生虫病,从前我们大都使用敌百虫进行防治。由于长期使用敌百虫,病原产生抗,药性,即使剂量加大至1ppm,效果也不很理想。加上敌百虫紧缺价高,为此,从1991年开始,笔者选用2.5%敌杀死乳油作为养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